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对新疆营盘出土14C 年代BP 845±40的草棉纤维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等手段进行结构与性能测试,并与现代草棉纤维进行对比。以期建立古代棉纤维的数据资料,对古代棉纤维有更深入的了解。出土纤维的形态特征与现代草棉纤维接近,出土纤维的长度为18.3mm,线密度为0.27tex,显微镜观察转曲数为53次/cm。出土棉纤维的结晶度和横向晶粒尺寸并不低于现代草棉纤维,说明古代草棉纤维在新疆干燥的环境中保存较好。出土棉纤维的断裂强力与断裂伸长率较低,可能源于棉纤维素平均聚合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2.
新疆营盘出土丝纤维品种及其老化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新疆营盘位于丝绸之路的关键位置,考古工作者对其进行抢救性发掘,出土了大量汉晋时期的纺织品。针对这批极具历史价值的纺织品,从纤维鉴定和文物保护的角度对新疆营盘出土的丝纤维进行分析,以期明确出土丝纤维的品种。采用形貌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热分析等方法鉴别营盘出土丝纤维的品种。分析结果表明:新疆营盘出土的汉晋时期的丝纤维主要有2种,分别为普通桑蚕丝和野桑蚕丝;长期的生物降解和水解导致这些古代丝纤维的聚合度和热分解温度下降。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我国新疆棉花种植、采收以机采棉为主,在对机采棉试样进行试轧分析判定含杂率时,需要提前手工挑拣出来机采棉中的棉铃壳、棉秆进行含杂测定,增加了棉花检验员的工作量,不利于籽棉收购工作的快速开展。笔者认为需要研发一种机采棉试样杂质清理设备,清理棉铃壳等大杂质并进行收集,便于后续试样的衣分试轧与杂质分析。这样既减少了棉检员的工作量,又缩短了籽棉检验时间,能够有效保证籽棉收购工作的快速开展。  相似文献   

4.
针对新疆营盘出土的大量汉晋时期的丝织品,利用氨基酸分析对该批出土丝织品的保存现状进行分析.首先对人工模拟丝织品热老化样品进行氨基酸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热老化造成丝织品中的酪氨酸含量大幅降低,酪氨酸含量Y和断裂强力X之间的拟合方程为Y=2.66X=0.12.利用人工老化样的结果对营盘出土丝织品的保存现状进行评估,氨基酸分析结果显示营盘出土丝织品的氨基酸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酪氨酸含量大约降低了26.9%~40.5%.通过计算丝织品断裂强力和酪氨酸与甘氨酸比值,表明丝织品处于糟朽状态,需进行加固保护.  相似文献   

5.
牟新慧 《丝绸》2021,58(10):81-87
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及和田山普拉墓地出土较多类型多样的针衣、针线包,出土实物印证了出土文献中"针氈"确有其物,体现了中原文化对古代新疆传播浸润的影响,反映了古代妇女的社会功能.文章采用文献调查法和比较研究法,从针衣囊袋的年代、形制、材质、功用这几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将其与中原传统文化之间的映射关系进行分析总结.比较中...  相似文献   

6.
以新疆营盘出土的方格动物纹斜编组带为编织实验对象,在结构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的模拟编织,探索汉晋时期双层斜编织物的编织工艺特点。  相似文献   

7.
为快速检测古代纺织品文物中的天然色素并达到无损分析的目的,采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SERS)对纺织品文物中天然染料茜素和茜紫素进行鉴定。以纳米银溶胶为SERS基底检测茜素和茜紫素的标准品,利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结果对茜素和茜紫素分子的SERS光谱进行确认,分析得到茜素和茜紫素的SERS光谱在3种激发波长下的差异,并找出判断茜素和茜紫素存在的特征峰。在此基础上,从纺织品文物中提取1根长度约为2 mm的纤维,采用原位非萃取水解方法对其进行预处理,并进行SERS检测。结果表明,出土于新疆营盘的纺织品文物中红色染料成分是茜素和茜紫素。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机采棉技术在新疆地区的进一步推广,完善机采棉加工工艺一直是近几年的研究重点,机采棉的含杂特性决定了机采棉的加工工艺应区别于手摘棉。新型籽棉铃壳棉秆清理机是邯郸金狮棉机有限公司结合目前国内机采棉的特点,研制出新一代的籽棉清理设备,可有效地清除籽棉中的棉铃、棉壳、棉秆、僵瓣棉、硬杂及尘杂等多种杂质。该机集开松、提净、回收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并在机器内部设有旁通通道,可根据籽棉实际情况选择是否经过  相似文献   

9.
<正> 三、从文献记载看印刷术的发明 在谈到古代文献时,在中国古代史上有一种很普遍的现象,那就是对工艺技术的记载往往被忽视。后来出土的很多实物,证明了当时有很高的技术水平,但历史文献上反而找不到记载。例如,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印花纱,后又在广州南越王墓出土的印花铜版,都证明当时已有很高的印花技术。但在历史文献上,却找不到任何记载。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也是如此,同样还未找到  相似文献   

10.
一、籽棉中杂质的产生籽棉中杂质一部分是先天自然生成的,一部分是后天混入的。笔者根据多年观察与实践,籽棉中杂质分别产生在如下环节。1.在与孕育生长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杂质。棉铃中的胚珠不可能100%受精,没有受精的胚珠成为不孕籽,为此籽棉中不可避免会产生不孕籽棉,也称不孕籽杂质。一般籽棉中不孕籽的粒数占棉籽数量的10%。30%,具体数量决定于胚珠受精率的高低。  相似文献   

11.
胡霄睿  于伟东 《纺织学报》2017,38(11):116-123
为探索古代金线在中国的起源方式及起源时间,通过对最早出现于秦及西汉时期的甲胄、玉衣等用于穿戴的非传统“纺织品”上金属单丝应用的分析与考证,认为纺织用金线起源的原始形式就是金属单丝,即打制、拉拔而成的金丝,并在秦至东汉末年的300-400年间逐步转变,继而以拉拔金丝、切片金线的形式钩挂或交织于早期的古代织物中。结合古代金线及织物的相关文献资料,通过对历史各时期出土的金线实物进行总结,基于制作工艺方法的不同,将古代金线分为片金线和捻金线两大类,并发现在唐宋时期纺织用金线已经具备专门化特征,且在元代及后世得到迅速且更大规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白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蒸馏酒,其酿造和蒸馏技术在世界上独树一帜.蒸馏酒技术源于炼丹蒸馏技术,蒸馏酒产生于中国.液态法蒸馏酒产生于汉代,固态法蒸馏酒产生于唐代.固态法蒸馏酒技术完善于宋元时期.  相似文献   

13.
新疆作为我国的棉花种植大省,纺织工业具有很大的发展优势,但也存在着一些客观的人文和环境方面的不足。利用新疆的优势和改进各方面的不足,认真把握对口援疆的历史机遇,就可实现新疆纺织工业的迅速腾飞。  相似文献   

14.
史晓雷 《丝绸》2012,(8):65-70
通过分析李强等人的《中国古代手摇纺车的历史变迁——基于刘仙洲先生〈手摇纺车图〉的考证》,认为其在论证与使用史料方面值得商榷。具体有:忽视了汉代风扇车上已经出现的手摇曲柄装置;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唐代已经出现了手摇曲柄辘轳;汉代纺车的转动方式并非是拨动轮辐,而是绳轮。重新考察后认为,中国五代时已经出现手摇曲柄纺车,南宋时已经出现绳网"辋轮"式手摇纺车,至此中国古代手摇纺车的类型基本完善。  相似文献   

15.
清酒是我国酿造酒的古老品种,具有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但是由于历史上的复杂原因,自汉代以后,清酒逐步被黄酒所替代,以致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已经没有了清酒的地位.为恢复和重建清酒的历史地位,文中研究以小米为原料,经液态发酵,生产出新一代中国清酒.  相似文献   

16.
鲁北莱州湾南岸滩涂广阔,地下卤水资源丰富,气候条件适宜,海盐生产条件优越。考古发现证明,先秦时期这里海盐生产规模很大。文献记载夏朝青州有了盐贡赋;商朝时期寿光双王城等众多制盐遗址群的发现;西汉北海盐官的设置;元朝时期盐业衙门遗存雕龙碑的发现;明清时期盐场官台场盐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以及建国以后羊口盐场、富国盐场的建设,都反映了自古及今鲁北莱州湾盐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以对米的实际购买力进行折算,从所见史料看,春秋后期范蠡的商业资本,可达人民币数百万元;齐桓公的盐业资本(作为战国时期的案例),可达人民币2000万元;西汉武帝时期的巨万之家,可达人民币4300万元;北宋仁宗时期的最大家族资产,可达人民币1亿元;南宋绍兴年间的最大家族资产,可达人民币1.3亿元。尽管这些数据都比较粗糙,但与"明清淮盐经营与徽商"这个典型相比较,仍可相对地看出,明清时期是我国古代商业资本最发达的时期。为避免把战国以降的任何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或朝代都说成有商品经济社会萌芽的存在,有必要提出一个基本的思路,即在比较中认识中国商品经济社会的萌芽。另《史记.货殖列传》中一段有关米价的文字"上不过八十,下不减三十",应以每釜为单位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