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6 毫秒
1.
《石油化工应用》2017,(11):117-122
通过铸体薄片、物性分析、常规压汞等实验方法,开展了塔里木盆地BK井区致密砂岩储层物性特征研究及储层微观孔隙结构评价,并分析了微观孔隙结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岩性主要为中-细粒岩屑长石砂岩,变质岩屑为主要岩屑类型;平均孔隙度为6.47%,平均渗透率为0.69×10~(-3)μm~2,储层属于特低孔-超低渗透致密砂岩储层,孔渗相关性整体较好;基于毛管压力曲线参数及形态可将研究区储层孔隙结构类型分为四类,Ⅰ类至Ⅳ类孔隙结构依次变差,孔喉半径与物性参数、压力参数及均值参数均有良好的相关关系,表明孔渗、进汞压力及孔喉分选特征是影响研究区致密砂岩储层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2.
储层的孔喉结构控制了油气的运移和储集,对油气采收率有很大的影响.通过分析东营凹陷南坡沙四段上亚段滩坝砂岩的压汞曲线形态及特征参数,探讨了滩坝砂岩储层孔喉结构类型及其控制因素,分析了其对储层有效性的影响.滩坝砂岩压汞毛管压力曲线主要存在4种类型,分别对应高孔高渗透粗喉型、中高孔中高渗透中喉型、中低孔中低渗透中细喉型和低孔低渗透特细喉型孔喉结构.影响滩坝砂岩储层孔喉结构的因素主要有沉积微相、沉积物粒度和分选以及成岩作用,沉积物成分成熟度对其影响不明显.孔喉结构微观上控制了储层的物性下限和储层有效性.孔喉结构特征对储层有效渗透率下限的影响程度强于对储层有效孔隙度下限的影响程度,滩坝砂岩有效储层的孔喉结构类型主要是高孔高渗透粗喉型、中高孔中高渗透中喉型和少量的中低孔中低渗透中细喉型.有效储层比例由高孔高渗透粗喉型储层向低孔低渗透特细喉型储层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3.
根据岩石薄片、扫描电镜、压汞、核磁共振、岩心、测井等分析和化验资料,对塔中顺9井区志留系柯下段储层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岩性主要为细粒岩屑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具有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中等的特点;储集空间以残余粒间孔为主,其次为次生孔隙和裂缝;储层物性较差,具有特低孔隙和超低渗透特征;孔隙结构参数具有分选系数中等、细歪度、高排驱压力、高中值压力、低中值半径、低退汞效率的特点,孔隙结构复杂;储层喉道半径小,孔喉比大,喉道是控制储层渗流能力的关键因素;储层的可动流体饱和度较低,渗透率是影响致密砂岩储层可动流体饱和度的重要因素。成岩作用是控制研究区柯下段储层物性的重要因素,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为主要的破坏性成岩作用,溶蚀作用为主要的建设性成岩作用,成岩演化末期的储层基质孔隙度约为7.13%。利用储层物性和孔隙结构参数,可将顺9井区柯下段划分为Ⅰ,Ⅱ和Ⅲ类储层,其中Ⅰ类储层为相对优质储层。  相似文献   

4.
特低渗透砂岩油藏储层微观孔喉特征   总被引:53,自引:2,他引:51  
通过岩心样品的恒速压汞测试,对特低渗透砂岩油藏储层微观孔喉特征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储层有效喉道半径、有效喉道体积、有效孔隙半径、有效孔隙体积及孔喉比等特征参数与孔隙度、渗透率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对于孔隙度、渗透率较高的岩样,有效喉道、有效孔隙发育程度较高,孔喉比较低;特低渗透砂岩油藏储层孔隙结构具有中等孔隙和小喉道发育、孔喉连通性差及孔喉性质差异大的特点,开发过程中可能存在潜在的贾敏效应伤害。特低渗透砂岩油藏储层性质主要由喉道控制,喉道半径分类明显。渗透率越低,喉道半径与渗透率的相关性越好。喉道控制储层渗透性,进而决定开发难度和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5.
广安地区须家河组的储层主要分布在须六段和须四段。岩石孔隙结构特征是影响储层流体(油、气、水)储集能力、油气资源开采和储集岩渗透能力的主要因素,因此明确岩石孔隙结构特征是发挥储层产能和提高油气采收率的关键。通过对研究区取心段常规物性的分析表明,研究区内的须四段和须六段砂岩储层孔喉特征为特低孔特低渗-低孔低渗储层,非均质性极强,局部具有中孔、低渗储层分布;通过压汞实验分析孔隙结构各项参数值的变化情况,研究了该区内储层段的发育情况和储层孔喉的分布和变化;利用一元回归方法计算出孔隙度和渗透率与孔隙结构参数的相关物理方程,并以孔隙度和渗透率为中间参数作出孔隙结构指数与储层产能指数的关系图,研究表明两者有很高的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根据岩心观察描述、铸体薄片、岩心分析化验等资料,研究了车西洼陷沙四上亚段低渗透储层孔隙结构特征,探讨了影响低渗透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沙四上亚段储层岩性以细砂岩和粉砂岩为主,平均孔隙度为14.3%,平均渗透率为13.2×10-3μm2,以低渗透砂岩储层为特征,储集空间以粒间溶孔、粒内溶孔和微裂缝为主,储层孔喉半径一般小于6μm。当孔喉半径小于0.24μm,渗透率小于0.4×10-3μm2,排替压力大于1 MPa时,储层含油气性变差。影响沙四上亚段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包括孔喉半径、沉积物颗粒大小、溶蚀孔隙和微裂缝的发育情况,以及泥质质量分数和碳酸盐岩质量分数。孔喉半径大的储层沉积物颗粒相对较粗,储层物性相对较好。溶蚀孔隙主要发育在2 000~2 600 m和3 000~3 700 m,溶蚀孔隙的发育能有效改善储层物性。微裂缝主要发育在断裂带附近,可提高储层渗透率5.4~220.1倍。泥质质量分数和碳酸盐岩质量分数的增加使孔隙度减少3%~5%。  相似文献   

7.
应用常规压汞、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和岩石薄片等资料,结合恒速压汞实验,综合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8低渗透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对储层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长8储层孔隙类型多样,孔隙结构可划分为4种类型:Ⅰ类低排驱压力-中喉型、Ⅱ类较低排驱压力-细喉型、Ⅲ类中排驱压力-微细喉型和Ⅳ类高排驱压力-微喉型.储层物性与平均孔喉半径、中值孔喉半径、分选系数及最大进汞饱和度均具有正相关性,与结构系数均具有负相关性,而与均值系数、歪度及退汞效率均无明显相关性.恒速压汞测试进一步表明,储层物性与孔隙参数相关性不明显,储层质量主要受喉道的控制.在低渗透储层开发过程中应注重对喉道的有效保护,进而取得更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8.
《石油化工应用》2016,(10):106-110
为了研究低渗透砂岩储层微观孔喉特征差异与物性的关系,笔者以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长6储层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孔隙度和渗透率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先进的恒速压汞技术,进一步研究了不同渗透性砂岩储层的微观孔喉分布特征,明确了孔隙结构微观特征对储层渗流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华庆地区长6储层孔喉分布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孔隙半径分布相对集中,而喉道半径及孔喉半径比分布特征差异较明显。渗透率越低,喉道半径分布区间越小,孔喉半径比分布范围越宽,孔喉非均质性越强。对渗透率影响较大的喉道特征参数为:平均喉道半径、孔喉半径比、分选系数及主流喉道半径。说明研究区储层品质及渗流特征主要受喉道大小及分布的控制,喉道的发育程度及非均质性严重制约着长6储层的渗流能力。  相似文献   

9.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长8低渗透储层特征及形成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延长组长8是重要的储集层。储集岩主要为细粒岩屑长石砂岩、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以低成分成熟度、中等结构成熟度为特征。岩石物性总体较差,孔隙度0.33%~18.7%,平均8.90%;渗透率0.0008mD~18.4mD,平均0.75mD,属于低孔、低渗透储层。主要发育粒间孔、溶蚀孔、晶间孔,喉道以中细喉—细喉为主。储集性能主要受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控制。沉积作用控制了储层砂体展布,进而影响其岩石学特征。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控制了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储层物性。  相似文献   

10.
应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物性分析及压汞分析等技术手段,对鄂尔多斯盆地直罗油田长6砂岩储层微观孔喉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储层以细粒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孔隙类型多样,主要为粒间溶孔和微孔;砂岩孔隙度平均7.64%,渗透率平均0.19×10-3μm2,属于低孔超低渗储层。不同沉积微相储层物性差异较大,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储层物性最好。孔隙多为小孔,孔喉中值半径平均0.078μm,属小孔、微喉道类型,分选一般,连通性较差。孔喉结构特征参数与物性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储层物性是排驱压力、中值压力、分选系数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利用储层物性、微观孔喉结构参数及单井产能等资料,将长6砂岩划分为3类储层,其中Ⅰ类、Ⅱ类是未来开发的首选储层。  相似文献   

11.
针对现今低渗透砂岩储层孔隙度下限确定的不准确性,本文从孔隙结构和常规物性两个方面来研究,并通过水膜厚度最终确定低渗透砂岩储层孔隙度下限。孔隙结构参数是描述岩石孔隙结构特征的定量指标,以此来研究低渗透砂岩储层的孔隙结构特征。在低渗透砂岩储层中,孔隙吼道参数与水膜厚度在同一数量级上,利用水膜厚度,结合压汞资料,做出孔隙度和大于0.195μm孔喉体积百分数图版,确定低渗透砂岩储层孔隙度下限。  相似文献   

12.
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观察及压汞曲线分析等多种技术手段,对莺歌海盆地东方区上中新统黄流组一段超压砂岩储层的空间分布、物性、孔隙类型、孔隙结构以及含气性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该层段超压储层非均质性强,中孔、高渗至低孔、特低渗储层均有出现;孔隙类型、孔喉大小是控制储层渗透率的主要因素,孔喉半径、分选系数、变异系数、歪度对渗透率影响较大;根据物性和孔隙结构特征将东方区黄流组一段储层分为Ⅰb、Ⅱa、Ⅱb、Ⅲ、It等5类,其中Ⅰb、Ⅱa、Ⅱb类储层位于有利的峰点结构区,有利于天然气聚集,为中高产能储层。  相似文献   

13.
复杂孔隙结构砂岩储层岩电参数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张明禄  石玉江 《测井技术》2005,29(5):446-448
含油岩石电阻率与饱和度关系的理论基础是经典阿尔奇公式,其应用效果主要取决于合适的岩电参数.复杂孔隙结构砂岩具有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微孔、微裂隙发育、非均质性强等特点,其岩电参数特征在许多方面与常规储层存在显著差异.以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低渗透砂岩储层岩电实验资料为依据,研究了复杂孔隙结构对储层电学参数的影响,探讨了通过储层分类和采用可变m、n指数提高低渗透储层饱和度测井评价效果的方法.研究表明,渗透率1×10-3μm2、孔隙度12%对应储层的岩电特征是一个重要的分界点,孔隙度大于12%的储层岩电参数值与汉布尔公式很接近,小于12%的储层表现特殊;榆林气田山2石英砂岩n值接近于1是储层板状喉道发育、孔喉分选好的体现.给出了1口井的解释实例.  相似文献   

14.
许兆林  王凤  许爽  侯涛  马雄  王睿  胡桂林  吴彤 《石化技术》2022,(10):152-154+156
以储层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分析为基础,通过常规压汞结合更为先进的恒速压汞测试开展安塞油田长6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精细表征,并探讨孔隙结构特征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储层岩石类型以长石岩屑砂岩、长石砂岩为主,孔隙结构可划分为Ⅰ类为低排驱压力—中小孔喉型、Ⅱ类较低排驱压力—小孔喉型、Ⅲ类中排驱压力—细孔喉型、Ⅳ类高排驱压力—微孔喉型4种。孔喉平均半径、孔喉中值半径以及分选系数、最大进汞饱和度均与物性呈正相关关系,歪度系数、均值系数与物性呈负相关,退汞效率、结构系数与物性无明显相关性。恒速压汞实验结果进一步表明,储层物性主要受控于喉道的大小及其分布形态,因此实现喉道的有效开发及合理保护可在低渗透储层开发中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海洋石油》2017,(4):57-62
储集岩的孔隙结构与其产能有着直接的关系,而利用核磁测井资料可以评价储层物性和孔隙结构,进而划分储层级别,对产能作出预测。针对鄂尔多斯盆地A区块致密砂岩储层,提取有效孔隙度、渗透率,以及分选系数、最大进汞饱和度、孔喉半径均值、排驱压力等孔隙结构参数创建综合评价指数,建立了以核磁测井资料为核心的储层分类标准及产能预测体系。从测试效果来看,相关层位测试产能与核磁预测产能基本一致,应用效果突出。  相似文献   

16.
具有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强非均质性的低渗透砂岩气藏,复杂的孔喉结构及其配置关系决定了内部气水分布的复杂性.通过观察铸体薄片、分析压汞实验资料,对须家河组低渗透高含水饱和度砂岩气藏复杂的孔喉结构成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解释了高含水饱和度的成因.结合须家河组气水分布,初步总结了3种气水分布模式,其中"储渗单元"控制的气水分布模式是强非均质性储层主要的气水分布类型.根据气水分布特征、构造特征、储层非均质性特征,从宏观和微观、整体与局部分析了控制气水分布的主要因素:区域构造背景控制气水宏观分布;储层的非均质性控制气水局部分布;储层的孔隙类型和孔喉结构的空间配置影响气水微观分异.  相似文献   

17.
鄂尔多斯盆地华池—合水地区长31低渗透砂岩储层物性差、孔喉结构复杂,存在注水开发效率低的问题,基于高压压汞、恒速压汞技术对孔喉特征进行研究,并结合镜下薄片鉴定及扫描电镜分析,探讨了微观孔喉结构的成因。结果表明:依据高压压汞实验结果可将储层孔喉发育程度分为较好、适中及较差等3类,依据恒速压汞实验结果可将储层分为Ⅰ类大孔中细喉型、Ⅱ类大孔细喉型和Ⅲ类大孔微细喉型等3类;不同孔喉结构储层孔隙特征相似,喉道特征差异明显,储层物性受单位体积有效孔隙体积与喉道参数影响,其中孔隙度主要受单位体积有效孔隙体积、单位体积有效喉道体积和单位体积有效喉道数量影响,渗透率主要受单位体积有效孔隙体积和喉道半径影响;Ⅰ类、Ⅱ类、Ⅲ类储层孔喉比依次增大,孔喉配置关系依次变差,孔喉比与渗透率负相关性好;微观孔喉结构受胶结作用、溶蚀作用控制,胶结作用越弱,溶蚀作用越强,孔喉结构越好。  相似文献   

18.
苏北盆地T油田碳酸盐岩储层压力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苏北盆地T油田深层石炭系低渗碳酸盐岩24个水平和垂直岩样进行了储层压力敏感性实验研究,分析了有效压力与孔隙度和渗透率关系,结果表明:1)石炭系储层孔隙压失量与孔隙度之间有比较好的相关性,总体上为:孔隙度高,压失量低;孔隙度低,压失量高。2)渗透率的压失程度与岩样孔渗条件有密切的关系,孔渗性能好,伤害系数小;孔渗透性能差,伤害系数大。   相似文献   

19.
孔喉比是致密油储层岩石最重要的微观物性之一,对储层的剩余油分布与驱替压力影响很大。利用复合毛细管模型,考虑储层岩石的孔喉比、配位数、孔隙半径和喉道半径等孔隙结构参数,建立了致密油储层岩石的微观物性与宏观物性孔隙度、渗透率之间的理论关系式。并用44组板桥地区长6油层组致密油储层岩心的恒速压汞实验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致密油储层岩石孔隙度φ主要受孔隙半径影响,喉道半径控制岩石的渗透率k,孔喉比与φ0.5/k0.25间具有确定的函数关系。利用2组渗透率接近、孔隙度差异较大的岩心驱油实验,证实φ0.5/k0.25值大的致密砂岩,水驱油阻力大。  相似文献   

20.
致密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特征评价——以中国吐哈盆地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致密砂岩微观孔隙特征评价是致密油气地质评价的核心研究工作。基于恒速压汞、铸体薄片、X-射线衍射等测试分析,对吐哈盆地水西沟群致密砂岩开展微观孔隙特征评价工作。研究表明:靶区致密储层岩石类型以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为主,不稳定矿物含量高是导致微观孔隙结构复杂的主要原因;致密储层的物性与矿物组成有密切关系,石英由于其脆性而易形成微裂缝,对储层的渗透率贡献明显,对孔隙度影响不大;黏土矿物由于其可塑性及遇水膨胀的特性,对孔隙度和渗透率影响明显,均呈负相关;长石由于其不稳定性,在溶蚀作用下形成高岭石,但在致密储层复杂孔喉体系的背景下,流体的迂回程度高,造成高岭石多在原地沉淀,堵塞孔隙和喉道,与孔渗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基于毛管压力曲线,可把致密储层的孔喉结构划为3类,分别为粗喉道所控制的高孔区、中喉道控制的中孔区和细喉道控制的低孔区;同常规储层相比,致密储层具有排替压力高、进汞饱和度低、喉道半径小、孔喉比高、结构系数高等特点。该评价方法和思路,为吐哈盆地,乃至我国其他盆地的致密油气勘探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