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机械传动》2013,(12):119-123
针对某装备5速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ual Clutch Transmission,DCT)的车辆,为解决在传统的二参数换挡规律下,由驾驶员不当操作所引起的频繁换挡及换挡执行机构频繁作动问题,开发了基于驾驶员不当操作的模糊修正换挡策略。通过离线仿真与硬件在环试验研究验证了模糊修正换挡策略的有效性。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模糊修正换挡规律能有效解决驾驶员不当操作所引起的频繁换挡和意外换挡现象,减少了DCT离合器与同步器的作动次数,提高了驾驶舒适性。  相似文献   

2.
分析研究了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wet DCT)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以一挡升二挡为例对wet DCT换挡过程进行描述。综合分析换挡品质评价指标,提出了改善换挡品质的控制方法,并以大众DQ250型变速器为目标变速器进行换挡过程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3.
《机械传动》2017,(11):1-7
采用适应性和跟随性强的变遗忘因子最小二乘法进行坡度与整车质量辨识,在此基础上进行车辆自动变速坡道换挡分层修正控制,将车辆自动变速过程分为上层决策层与下层换挡执行层,上层决策层采集车辆参数进行坡度与整车质量辨识、坡道换挡修正控制决策;下层换挡执行层接收上层辨识决策层的修正控制指令,完成换挡修正执行。仿真结果与硬件在环实验结果表明,变遗忘因子最小二乘法可准确识别坡度与整车质量,坡道换挡分层修正控制策略可在上坡时适时降挡,有效避免频繁换挡,减少换挡部件的磨损;下坡时适时降挡,充分利用发动机制动力矩特性,减小制动系统的磨损。  相似文献   

4.
基于五速干式DCT,搭建了干式离合器台架执行机构,考虑其非线性时变特征,设计了滑模变结构控制器,并利用模糊控制器实时补偿负载转矩同时调整滑模趋近律参数,以提高控制精度同时削弱滑模变结构控制稳态的抖振现象。结合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DCT)的起步与换挡过程,进行了硬件在环仿真试验。  相似文献   

5.
对目前汽车产业中新型自动变速器—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结构进行了研究,并详细地分析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找出了控制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结合与换挡过程中的主要技术关键点,通过分析给出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换挡控制方法,并结合实验给出了变速器换挡机构电路原理图以及换挡机构程序控制流程图,并对控制双离合器的关键部件—高速开关电磁阀进行了研究,给出了控制驱动电路图。实践表明对双离合器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表明双离合器变速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双离合器式变速器(DCT)的换挡品质,以一个相邻换挡过程为例建立了DCT换挡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DCT换挡品质的评价指标,提出了以冲击度和滑摩功的综合换挡品质系数最小为优化目标,应用遗传算法进行换挡品质全局优化的方法,实现了对换挡过程两个离合器摩擦力矩的优化控制.结果表明:遗传算法可以应用到DCT的换挡控制优...  相似文献   

7.
以车速和发动机油门为控制参数,设计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DCT)的两参数换挡规律,硬件在环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规律在城市工况极易导致频繁换挡,在制动工况容易产生意外升挡.分析不合理换挡现象的原因,并指出驾驶员的不合理操作习惯是引起频繁换挡和意外升挡的主要原因,两参数换挡规律不易避免不合理换挡现象.基于"sugeno"型模糊控制方法,建立智能修正型换挡规律的控制系统,该系统以油门开度和油门开度变化率为输入,实时升、降挡车速的修正系数为输出,确定隶属度函数并制定相应的模糊控制规则.智能换挡系统中的降挡速度为两参数降挡曲线临界值与降挡修正系数的乘积,升挡速度为两参数升挡曲线临界值与升挡修正系数的商.控制结果表明智能换挡规律在保留两参数换挡规律优点的同时,可以避免频繁换挡及意外升挡现象的发生,提高整车的舒适性和燃油经济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CT)自动换挡及双离合器交替结合中控制的高度非线型,采用模糊控制方法,建立了节气门开度、车速输入与档位输出的非线性映射,以及离合器转速差、离合器转速差加速度与离合器结合压力之间的非线性映射,设计了满足控制精度的隶属度函数、推理规则和解模糊方法,并进行了仿真分析.模糊控制可很好地实现车辆行驶中的自动换挡、双离合器交替结合时的压力输出,对DCT的智能控制及其实用化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9.
根据自主研发的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CT)结构和工作原理,建立了DCT车辆起步及换挡过程动力学模型。考虑起步及换挡过程中发动机扭矩波动及油门踏板抖动等不确定性因素,基于Riccati不等式和线性矩阵不等式设计了H∞鲁棒控制器,分析了冲击度和滑摩功两项离合器接合性能指标,探讨了离合器最优传递扭矩的求解问题,并与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策略进行了仿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H∞鲁棒控制可以较好地解决DCT车辆起步与换挡过程离合器压力控制问题,并能显著地改善离合器控制的鲁棒性能。  相似文献   

10.
针对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ual clutch transmissions,DCT)在不同工况下的换挡过程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的换挡控制策略.通过集成学习算法,将从实车数据中学习到的离合器目标转矩在线应用到DCT换挡过程中,并利用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的误差反馈特性,减小系统真实转速与参考转速间的偏差,保证集成学习算法可根据传感器测得的转速准确输出目标转矩;根据DCT换挡过程动力学状态空间方程,建立MPC控制器的状态预测模型;构建换挡过程目标函数,基于MPC控制器对换挡控制量进行滚动优化;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上分别对DCT升挡和降挡工况下的换挡过程进行仿真,并与传统的模糊控制和实车标定的控制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表明,基于知识的换挡控制能够准确挖掘并应用实车数据中潜在的换挡控制规律,实现了快速平顺换挡的目标,具备更优的换挡性能和更高的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11.
孙冬野  王聪 《中国机械工程》2013,24(19):2692-2697
针对汽车下坡、减速、超车等发动机出现负扭矩的特定工况,利用发动机负扭矩工况下的试验数据,建立了DCT动力传动系统换挡过程的动力学模型。根据发动机负扭矩工况下的扭矩转速特性,提出了DCT负扭矩换挡过程的具体控制策略,并进行了相应的仿真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所制定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李瑜婷  赵治国  章桐 《中国机械工程》2010,21(12):1496-1501
离合器的协调控制一直是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CT)控制的难点和重点。基于DCT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建立了DCT起步、换挡动力学模型。考虑滑摩功和冲击度两项性能指标,基于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对DCT起步、换挡过程中离合器的压力进行了研究。为简单有效地获得换挡过程中双离合器协调控制的压力曲线,提出了设定两个离合器压力变比系数的方法。讨论了不同的控制加权因子及离合器压力变化速率系数的选择对控制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方法能较好地解决DCT起步、换挡过程中离合器压力控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针对重型矿用车自动换挡车速需要时刻适应不同环境路况的需求,提出了基于车辆负荷系数的换挡控制策略,对目前常用的以车速和油门开度为参数的动力性自动换挡控制策略进行了修正。以某32t矿用自卸车为研究对象,建立该车动力传动系统的数学模型,利用图解法求解出不同油门开度和车辆负荷系数下的最佳换挡车速点。采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整车的仿真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修正后的换挡控制策略能自动适应车辆运行的多种工况,并可减少车辆自动挡位模式的设置。  相似文献   

14.
依据叉车工作泵的压力大小分为空载、满载、半载3种工况,计算叉车输入特性、输出特性和牵引特性,据此建立了以油门开度、车速和油泵压力为控制参数的三参数换挡规律;设计了基于dSPACE的实车快速控制原型试验,验证了换挡控制策略和执行机构策略;设计了自动变速器控制器(TCU)样机和硬件在环仿真试验台,进行了基于dSPACE的硬件在环试验,验证了控制策略在TCU样机中的控制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基于dSPACE开发的TCU满足性能要求,并能提高开发效率,可为叉车自动变速器控制器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