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针对131102综放工作面回采期间冲击地压危险性大、安全风险高等问题,在分析冲击地压主控因素及发生判据基础上,提出通过静载、动载卸压方式进行冲击地压防控,并进行工程应用。具体通过巷道底板大直径钻孔、巷帮大直径钻孔及巷帮爆破方式实现静载卸压;通过深孔爆破实现顶板坚硬砂岩预裂方式进行动载卸压。降低采空区顶板悬空面积及垮落时应力显现程度;依据131102综放工作面现场开采条件,对采取的冲击地压防控措施进行详细分析。工程应用后,131102综放工作面冲击地压危险性明显降低,现场取得较好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杨超 《山西冶金》2022,(1):102-103,107
为解决综采工作面的切顶卸压沿空留巷问题,本文结合某煤矿综采面实际情况,对其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并提出技术应用可以取得的技术效益和经济效益,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斜沟矿区厚煤层复合坚硬顶板条件下,综放工作面邻空巷道超前支护段矿压显现强烈,并间歇性出现动力冲击现象问题。以斜沟矿23111工作面巷道为研究对象,采用FLAC 3D数值模拟对该工作面切顶卸压的效果进行分析,并对切顶卸压前后的巷道两帮移近量和顶板底板移近量进行对比分析,通过现场实测证明切顶卸压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针对冲击地压诱发机制不明,以及具体的工程措施缺乏更深层次理论依据等问题,为了从理论层面解释冲击地压诱发机制并提出解决方案,开展了理论研究,通过改变矿岩的含水程度模拟现场注水卸压工程,并分析其对矿岩力学性质的改变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常规卸压措施均满足冲击地压的防治理念。梳理了现有预警手段的适用条件及预警最佳状态,解释了预警失效的外部环境。由于矿岩的特殊结构,在注水卸压状态下,自然和饱水状态下均能满足条件,而干燥状态下无法准确拾取孕灾前兆信号,最终无法准确预测矿岩破坏。井下深部工作面附近的矿岩因孔隙-裂隙发育和自重或开采扰动的影响,往往趋近于含水较低,预测和防治均有一定的困难,这对合理控制注水卸压的参数影响较大。分析结果可为提高冲击地压的预警准确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王鹏星 《山西冶金》2022,(1):251-252,255
为了确保综采工作面回采安全、降低顶板冒落风险,以6503综采工作面为工程实例,提出以注浆加固为核心的顶板冒落防治技术,具体针对顶板冒落容易发生位置,提出在运输巷、采面内分别使用水泥浆、化学浆液进行加固.采用的顶板冒落防治技术不仅可降低成本,而且可满足顶板加固需要.现场应用后,采面回采期间顶板基本不出现冒落问题,仅局部位...  相似文献   

6.
受到工作面斜长长、地质构造复杂以及采空区内遗煤量大等不利因素影响,9605综采工作面停采设备回撤期间采空区内遗煤自燃风险较高.为此,使用人工监测、束管系统等对采空区内气体成分进行分析,并通过采空区封堵、灌注液态二氧化碳以及MEA防火剂措施降低采空区内氧气浓度、温度以及遗煤自燃危险性.现场应用后,综采设备回撤期间回风流中...  相似文献   

7.
工作面初采期间初次来压,临近煤层由于受采动影响而涌出的卸压瓦斯,避免邻近层瓦斯大量涌入回采工作面,造成瓦斯大面积超限,易发生重大事故。本文结合工程实例,提出综采工作面初采及回采期间的瓦斯治理技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有效控制采空区、上隅角及回风巷的瓦斯浓度,降低瓦斯对工作面初次、回采期间的威胁。  相似文献   

8.
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冲击地压已成为威胁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冲击地压监测技术可分为综合指数法、钻屑法和测量法等常规监测法和地质电法、微重力法、声发射法、微震法和电磁辐射法等地球物理监测法;冲击地压的防治技术以煤层注水、开采保护层、爆破卸压及开槽卸压等为主。通过比较各监测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指出以电磁辐射为代表的地球物理监测法具有非接触、连续动态监测、对生产影响小等优点;在深部开采条件下,可采用多种防冲技术相结合的综合防冲技术,以提高冲击地压的治理效果和改善矿井的安全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9.
崔立国 《山西冶金》2024,(1):221-222+225
以山西某矿60903综采工作面内X12导水陷落柱治理为研究背景,结合钻探、物探资料,提出采用注浆加固方式封堵陷落柱导水裂隙、隔断底板含水层与陷落柱间水力联系并加固煤层底板强度,为采面回采过陷落柱创造良好条件。对陷落柱内注浆加固布置方案进行详细设计并应用,现场应用后,60903综采工作面过X12陷落柱期间及过陷落柱后均未出现涌水情况,煤层底板保持稳定,未出现开采设备下陷等问题,表明采用的注浆加固技术取得较好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王磊 《山西冶金》2021,(1):88-90
为进一步提升煤矿工作面的开采率和安全性,以某煤矿3号煤层工作面为例在分析其地质、水文以及煤层等条件的基础上,对切顶卸压自成巷开采技术的适用性进行研究,并对采煤高度、切顶高度、切顶角度等开采参数进行最优化求解.  相似文献   

11.
以某矿1300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工作面回采过地质构造带时断层、陷落柱等影响机制,并对回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技术研究,采用爆破破岩技术进行工作回采,并及时对工作面支护、卸压以及防突水,避免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时出现安全事故,保障工作面安全回采。  相似文献   

12.
以军城煤矿31203复合顶板薄煤层综采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在复合顶板综采工作面采用无煤柱护巷技术基础上,建立了沿空留巷围岩力学模型,对巷旁支护阻力、切顶力学参数、顶板下沉量等进行理论计算,并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研究了复杂顶板条件下薄煤层大断面沿空留巷力学参数,研究成果可为军城煤矿复合顶板条件下薄煤层大断面沿空留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高旭前 《山西冶金》2023,(6):225-226+231
1200综采工作面运输巷与切眼贯通长度达6 291.5 m,地测科根据现场条件制定针对性的贯通测量技术方案,对测量误差进行估算,高质量完成了巷道贯通测量工作。现场应用后,1200运输巷与切眼贯通点重要方向为±0.312 m,在允许误差范围内。现场采用的贯通测量方案可满足长距离巷道贯通测量精度需要。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内外矿山进入深部开采阶段,高应力特征显现,岩爆、冲击地压等地质灾害频发,增加了深部矿产资源开采的难度。卸压技术能够有效解决矿山深部局部高应力集中并防治矿山动力地质灾害,因而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通过梳理国内外卸压技术研究现状,归纳总结了主要卸压技术(包括水力卸压、钻孔卸压、卸压槽/卸压巷道和爆破卸压等)及常用的研究手段(相似材料模拟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各类卸压技术的优缺点。结合当前金属矿山深部开采的实际需求,提出未来卸压技术理论研究的若干重要方向:(1)深化理论研究,通过经验公式来确定合理的卸压参数,从而指导生产实践;(2)相比其他卸压技术,爆破卸压的应用前景广阔,同时多种卸压方法相结合是未来深部矿山开采的有效措施;(3)数值模拟在卸压技术及参数确定方面的优势显著,未来卸压技术研究应充分了解现场复杂地质条件,结合相似模拟、数值模拟与现场试验,提出一套适用于金属矿山深部开采实际的卸压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5.
为确保采面沿空留巷工作平稳开展,以某矿6301巷留巷为工程背景,提出采用切顶卸压留巷方式控制围岩变形,并具体对深孔爆破切顶卸压参数以及超前支护、滞后支护方案进行设计。现场应用后,留巷段顶底板、巷帮在1个月内累计变形量分别为47 mm、23 mm,有效控制了围岩变形。  相似文献   

16.
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无煤柱开采技术是一项重要的煤矿开采技术,它通过合理的工艺措施和设备配置,实现了煤矿安全高效地生产。在整个开采过程中,工作面的两巷超前支护、周期来压期间的顶板支护、双向聚能预裂爆破切顶以及调整沿空留巷支护的相关参数是实施该技术的关键要点。通过合理设置和调整支护参数,如支架间距、支护杆选择等,可以保证沿空留巷的稳定性,防止支护系统的失效,减少事故的发生。本文将针对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无煤柱开采技术展开详细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矿山开采过程中,为了解决开采保护层遗留柱可能造成的冲击地压、瓦斯爆炸等安全事故,人们提出了利用沿空留巷开采技术的计划,通过在实际应用过程的效果反映情况来看,沿空留巷开采技术对采场起到了一个良好的卸压作用,进而有效保留了工作面机巷作为邻近工作面风巷,并对于保护层遗留柱所产生的各项问题起到了有效的抑制和消除效果,为此项技术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便利条件和基础。  相似文献   

18.
煤炭开采过程中,会遇到工作面布置在已采工作面附近的情况,临空巷会受到支承压力和采空区残余支承压力影响,易出现顶板下沉、底板底鼓、帮鼓、支护失效等问题,单一的支护或者卸压方法有时取得的效果不理想。本文针对这一提问,提出了主动支护(顶板水力致裂、煤体大直径卸压钻孔、CO2底板致裂)和被动支护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实践证明,该方法能有效避免井下工作面强矿压显现,对巷道围岩取得良好的控制,减少巷道变形,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张胜 《山西冶金》2022,(1):71-73
以矿井1301首采工作面为工程实例,采用现场实测、数值模拟等技术方法对停采煤柱宽度进行确定.研究发现,发现当煤柱宽度为90m时采区回风巷围岩变形量、塑性区分布等基本不受采面采动动压影响.为此,将1301首采工作面推进至1 470m时停止回采停采,即将停采煤柱宽度设计为90m.现场应用后,采区回风巷围岩变形量较小,围岩变...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矿山综采工作面的端头悬顶受采动应力影响大的问题,本文以平沟矿山0906综采工作面的工程实际情况为依据运用FLAC3D建立其皮带运输巷的物理模型。通过比较不同支护情况下围岩变形及应力特征。结果表明使用液压支架进行超前支护操作简单,增加了顶板的稳定性。保障了该矿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