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花生壳为原料,经Na OH化学改性,对改性前后的花生壳吸附性能进行对比,研究了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吸附质浓度、废水pH值和温度等因素对改性花生壳吸附Pb2+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Na OH改性后,花生壳的表面变得多孔洞、结构蓬松,利于吸附,且吸附性能有很大的提高,其最适反应条件为:吸附时间为60 min,吸附剂投加量为3 g/L,Pb2+初始浓度为≤50 mg/L,pH为7,温度为25~55℃,吸附平衡时Pb2+去除率可达到98.17%。  相似文献   

2.
壳聚糖改性膨润土及其对水中Pb2+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壳聚糖改性膨润土,制备了一系列不同原料配比的改性膨润土,运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和X-衍射对其结构进行表征,表征结果表明,壳聚糖吸附在膨润土的表面,形成了复合吸附剂.考察了壳聚糖改性膨润土对水中Pb2+吸附性能,通过单因素影响吸附实验,确定了壳聚糖改性膨润土吸附水中Pb2+的适宜反应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当Pb2+初始浓度为20mg/L时,膨润土和壳聚糖质量比为1︰0.01,反应时间为45min,pH值为5.5,吸附剂用量为1g/L,Pb2+去除率达到90%以上.与膨润土相比,吸附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运用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对该吸附过程进行拟合,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经多次再生,吸附容量基本不变.通过计算不同温度下各热力学参数△G,△H,△S的值,表明该吸附过程是一个自发的吸热过程.  相似文献   

3.
肖利萍  徐超  吕娜 《非金属矿》2012,35(2):69-71,75
利用壳聚糖负载膨润土吸附处理含磷废水,考察了吸附剂投加量、吸附时间、振荡强度、pH值等对磷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加量为0.5g、吸附90min、振荡强度为100 r/min、pH值为7,25℃下对25mL质量浓度为2mg/L的磷溶液去除率为78.25%。壳聚糖负载膨润土对磷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式。  相似文献   

4.
申士富  孙传尧 《金属矿山》2004,(Z1):531-533
试验研究了纳米羟基磷灰石对Pb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纳米HAP在较宽的pH范围内,对Pb2+皆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pH为4.6时,Pb2+的去除率最高.Pb2+吸附量与吸附温度、吸附时间及初始Pb2+浓度正相关,与吸附剂用量负相关;Pb2+去除率与吸附温度、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正相关,与初始Pb2+浓度负相关;常温下,HAP吸附剂用量为2.5 g/L时,饱和吸附的时间为18h;吸附剂用量为0.5g/L时,最大饱和吸附量为1.91 g/g.  相似文献   

5.
探索改良St?ber工艺制备的二氧化硅微球对水溶液中Cu2+离子吸附性能。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激光粒度分析、氮气吸附-脱附等分析表征了二氧化硅微球结构与性能。考查了温度、时间、Cu2+离子初始浓度、吸附剂投加量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探讨了吸附动力学特性与等温吸附过程。结果表明,选择0.1g二氧化硅微球对50 mL初始浓度100 mg/L铜离子溶液在40℃条件下进行240min吸附实验,可脱除98.49%的铜离子;伪二级动力学模型可更好地拟合吸附行为,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最大理论吸附量为52.5243 mg/g(40℃)。制备的二氧化硅微球对溶液中Cu2+离子具有良好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6.
为探寻更为有效的Pb2+、Zn2+吸附材料和实现农林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以核桃壳为原料,采用限氧裂解法在600 ℃条件下制备核桃壳生物炭,分析了生物炭投加量、初始pH、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和初始浓度对Pb2+、Zn2+吸附的影响,并利用红外光谱(FTIR)对核桃壳生物炭吸附Pb2+、Zn2+前后进行了表征。同时利用三种等温线吸附模型和三种吸附动力学模型对其吸附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核桃壳生物炭吸附Pb2+的最佳pH为5,投加量为0.1 g?L-1,在720 min时达到吸附平衡,最大吸附量为27.172 mg?g-1;而对Zn2+吸附的最佳pH为6,投加量为0.2 g?L-1,在480 min时达到吸附平衡,最大吸附量为10.800 mg?g-1。生物炭对Pb2+的吸附过程符合Elovich吸附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说明其吸附过程是一个非均相化学吸附过程,受扩散限制;而对Zn2+的吸附过程更加符合Elovich动力学方程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表明核桃壳生物炭对Zn2+的吸附为非均相的多层吸附。  相似文献   

7.
膨润土基壳聚糖吸附剂处理污水中Pb(Ⅱ)、Cd(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钠基膨润土为原料,用壳聚糖对其进行改性,制备出一种吸附效果好的膨润土基壳聚糖吸附剂(B-C-A),并探讨了废水pH值、吸附时间以及反应温度对废水中Pb(Ⅱ)、Cd(Ⅱ)的吸附效果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298 K下,当吸附剂投加量为6 g/L,Pb(Ⅱ)、Cd(Ⅱ)废液质量浓度均为50 mg/L,pH值为7,吸附时间为150 min,对水体中Pb(Ⅱ)、Cd(Ⅱ)的去除率分别为94.16%和85.63%。其中,pH值是影响吸附效果的重要因素,B-C-A吸附剂经再生、循环使用,其吸附性能降低较少,使用6次之后对Pb(Ⅱ)、Cd(Ⅱ)的去除率分别从96.46%,94.34%降低到91.53%,83.39%,仍有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篇矿物材料与环境工程领域的论文。本文以含镉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低品位铁尾矿负载壳聚糖作为吸附剂,对比了低品位铁尾矿负载壳聚糖前后对Cd2+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复合吸附剂的吸附效果优于低品位铁尾矿吸附剂;同时采用Box-Behnken Design(BBD)响应曲面法设计实验,以镉离子吸附率(Q)作为响应值,通过考查初始pH值(A)、吸附剂加入量(B)和吸附时间(C)三个影响因素对低品位铁尾矿负载壳聚糖吸附除镉的单独和交互作用,建立了低品位铁尾矿负载壳聚糖与镉离子影响因素的非线性二次多元回归预测模型:Q=86.16+14.68×A+5.21×B+1.36×C-1.98×A×B-1.54×A×C-0.46×B×C-6.75×A2+0.12×B2+1.25C2,并获得了较佳优化的吸附实验条件。结果表明,复合吸附剂对Cd2+吸附率影响因子的主次顺序为初始pH值>吸附剂加入量>吸附时间。当初始pH值为8.00,吸附剂加入量25.00 g/L,吸附时间15 min,初始Cd2+  相似文献   

9.
蒙脱石有机插层复合物处理含Cr6+废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碳酸钠为改型剂,对辽宁某地钙基膨润土作钠化改型,然后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作改性剂对其进行有机插层复合处理,并用所制备的蒙脱石有机插层复合物样品对含六价铬废水进行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吸附去除率受pH值、反应时间、吸附剂投加量和废水初始浓度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拓展微晶石墨的应用领域,将其氧化-膨胀获得膨胀微晶石墨,并用于含铅废水处理。通过静态吸附试验考察初始Pb2+浓度、反应时间、pH和温度等因素对膨胀微晶石墨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晶石墨经氧化膨胀制备的膨胀微晶石墨颗粒呈"蠕虫"状,含有丰富的网络孔隙结构,孔径集中在2~5 nm。膨胀微晶石墨对Pb2+的吸附行为受初始浓度、时间、pH和温度的影响,吸附量与初始浓度、时间和pH呈正相关,与温度呈负相关。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准一级动力学模型较好地拟合了吸附过程。热力学分析表明,膨胀微晶石墨对Pb2+的吸附为自发进行的放热吸附过程,以物理吸附为主。   相似文献   

11.
系统地研究了Na2CO3和CTM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改性前后大洋富钴结壳尾矿对模拟废水中Pb2+离子的吸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最佳的条件为:吸附剂用量为7.5g/L,吸附时间为4h,废水初始浓度为200mg/L,废水初始pH值为自然值;且Na2CO3和CTMAB改性大洋富钴结壳尾矿对Pb2+的吸附作用均优于未改性尾矿,Na2CO3改性大洋富钴结壳尾矿对Pb2+的吸附作用优于CTMAB改性尾矿。  相似文献   

12.
利用废弃蛋壳制备碳羟磷灰石(简称CHAP),并用作去除废水中Pb^2+的吸附剂。考查了pH值、吸附时间、温度、吸附剂用量以及Pb^2+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0.6g/L的CHAP对750mg/L的Pb^2+的去除率高达99.9%,吸附容量达到1243.75mg/g。CHAP对Pb^2+吸附的吸附等温线均符合Freundlich和Langmuir两种模式,从Freundlich方程中的常数1/n=0.0184可知,该吸附反应为吸热自发反应,且反应速率快。  相似文献   

13.
将粉煤灰、硅藻土复合焙烧改性后制得吸附剂——粉煤灰-硅藻土复合材料,并将其应用于吸附选矿废水中的Cr(Ⅵ),考察了溶液Cr(Ⅵ)初始浓度、pH值、吸附剂投加量、吸附温度、吸附时间等参数对吸附剂吸附Cr(Ⅵ)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粉煤灰与硅藻土复合焙烧改性后,材料孔隙增加,比表面积增大; 粉煤灰-硅藻土复合材料对Cr(Ⅵ)的吸附是一个自发的吸热过程,以物理吸附为主。在溶液Cr(Ⅵ)初始浓度10 mg/L、pH=2、粉煤灰-硅藻土复合材料投加量20 g/L、吸附温度60 ℃、吸附时间6 h条件下,500 ℃焙烧2 h制得的粉煤灰-硅藻土复合材料对废水中Cr(Ⅵ)去除率可达70.6%。  相似文献   

14.
考察了影响有机改性膨润土吸附重金属离子铅的主要工艺参数,包括有机土种类、膨润土投加量、搅拌吸附时间,溶液初始pH等,通过试验确定的自制有机膨润土ZJ-4处理废水中铅的较优条件为:在室温条件下,废水初始pH为4~9,ZJ-4用量1.0g/L,吸附时间15min,另该工艺附加的固液分离时静置沉降时间不少于5h。同时得出有机改性膨润土铅吸附容量异常的主要原因是部分铅发生了自沉。膨润土深度除铅效果来自铅自沉与膨润土深度吸附两者之间的协同作用。自来水中的大部分铅离子在前5h与空气中CO2等结合,以沉淀形式在溶液中析出。除吸附外,有机土膨润还可充当絮凝剂,将先沉淀的含铅小颗粒卷扫沉降,协同达到深度处理目的。   相似文献   

15.
以热改性粉煤灰作为吸附剂,采用固定床吸附装置,探究了床层高度、流量、初始浓度等因素对Cu2+动态吸附曲线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动态吸附模型的研究,分别研究了Thomas、Yoon-Nelson和Adams-Bohart三种吸附模型。同时也探讨了双组分污染物体系中MFA对Cu2+的动态吸附效果。结果表明,Cu2+的穿透时间随初始离子浓度和流量的增加而缩短,随床层高度的增加而延长。MFA吸附Cu2+的动态行为符合Thomas和Yoon-Nelson模型。降低床层高度、增加初始浓度和流量可以提高Cu2+的吸附速率。根据MFA吸附Cu2+前后的表征,吸附主要机理包括含氧官能团与Cu2+的络合和Na+等阳离子与Cu2+的离子交换。在双组分污染物体系中,溶液中的Zn2+、Pb2+对MFA的Cu2+吸附均产生抑制作用,其影响大小为Pb2+>Zn2+。   相似文献   

16.
以电厂粉煤灰为原料,在传统碱熔-水热法基础上,引入脱硅工艺,制备得到SOD型沸石,运用XRD和SEM技术对合成沸石进行了表征,通过静态平衡吸附实验研究了合成沸石对Pb2+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特性。表征结果显示,样品的XRD图谱与SOD型沸石标准卡片吻合, SEM图中可见典型的SOD型沸石形貌。结果表明,在初始Pb2+质量浓度为100 mg/L、吸附温度为25℃、溶液pH值为10、投加量为2 g/L的条件下,合成沸石对Pb2+的去除率即能超过99%;以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拟合的最大吸附量为157.2 mg/g;吸附过程可用准二阶和Elovich动力学方程来描述;合成沸石对Pb2+的吸附是自发的吸热过程;该过程以物理吸附为主,并伴随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17.
利用自制季铵型淀粉改性重质碳酸钙,制备吸附重金属Cd~(2+)的新型螯合吸附剂。通过静态和动态实验探究新型螯合吸附剂吸附性能,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溶液中Cd~(2+)的浓度。结果表明,新型螯合吸附剂对Cd~(2+)的最优静态吸附条件为:新型螯合吸附剂用量为12 g/L、时间为3 h、pH值为6.5、常温,在最优条件下吸附率为99.88%。动态吸附结果表明:通过固定床实现对重金属Cd~(2+)的吸附,可以应用到实际吸附工艺中。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新型螯合吸附剂中重质碳酸钙表面被自制季铵型淀粉包覆。  相似文献   

18.
改性新型Mn-硅藻土吸附电镀废水中铅锌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锰基改性硅藻土在弱酸强碱及吸附不同浓度的Pb2 、Zn2 的条件下,锰离子基本不溶出。在静态条件下,研究了锰基改性硅藻土吸附重金属离子Pb2 、Zn2 的性能及适宜条件,结果表明,低离子强度、中偏碱性、室温环境均有利于吸附过程的进行,吸附平衡时间为30min,含Pb2 、Zn2 的电镀废水经改性硅藻土吸附后,废水中Pb2 、Zn2 的浓度达国家工业废水最低排放标准。饱和吸附了Pb2 和Zn2 的改性硅藻土,可利用CaCl2溶液进行再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