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王茹  朱旭  黄鑫 《图学学报》2016,37(6):822
针对古建筑信息管理散乱、信息缺失、信息无法共享、缺少信息标准等问题,建立 了古建筑信息模型,实现信息的有效管理。首先分析古建筑全生命周期信息,然后标准化古建筑 信息,最后建立古建筑构件的信息模型。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显著提高信息管理与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2.
山西古建筑是重要的文化瑰宝,对这些宝贵遗产进行有效保护十分重要。针对山西古建筑保护问题,本文基于物联网技术设计开发了山西古建筑健康智能监测系统。系统由STM32开发板、各类传感器、ESP8266通信模块、OneNET云平台及手机端APP等组成,可实时监测和收集建筑物各类数据信息,如遇异常情况立刻采取有效措施予以保护。系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操作简便,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3.
虚拟现实技术由多种现代化科技技术融合而成,在我国各大领域均被广泛应用,其中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复原是虚拟现实技术的重点应用和研究方向.古建筑的数字化复原对于保护文化遗产以及历史研究方面有重大的意义.虚拟文化遗产的主要载体是虚拟现实技术,该技术可以将待还原事物还原,让其重现并对其进行保护和保存.利用先进的技术来保护人类文化遗产是当前世界范围内广泛关注的话题,本文以此为引,对虚拟现实技术在古建筑数字化复原中的研究和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基于虚拟现实的中国古建筑虚拟重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虚拟现实是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视觉、人机交互等多项技术的综合应用。本文针对中国古建筑的特点,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对毁于1860年战火的我国著名古典园林圆明园的部分典型建筑实现了虚拟重建。虚拟重建的过程主要包括数据获取、场景建模、漫游系统和实时渲染等。虚拟重建圆明园系统以圆明园中的单个景点为例,提供了含多种漫游方式的人机交互系统,对应用虚拟现实技术于中国古建筑保护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对中国古建筑构件的实际构造进行分析研究,阐述古建筑构件库的系统设计和技术实现,结合参数化设计方法和层模式设计架构,运用工厂方法设计模式进行系统实现,保证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平台移植性。力图实现一款比较通用的三维数字化建模软件。  相似文献   

6.
数字化技术在乡村古建筑保护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作为人类文明重要载体的乡村古建筑,研究运用数字化技术对其保护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探讨了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乡村古建筑保护的价值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古建筑三维重建中传统技术很难同时兼顾高精度三维信息快速获取和多角度真实地物纹理特征准确采集的难题,提出联合三维激光扫描与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古建筑三维重建新方法。新方法充分结合了两种技术的优势,利用特征点匹配算法来实现多源数据精确融合,从而实现古建筑室内外完整三维模型的构建。以中国传统村落渐山村李氏家庙为例,通过该方法构建的三维模型与实际激光测距仪测量数据比较,其相对中误差为5 mm, 且建模效率相对于传统方法也有大幅提升;此外,将构建的模型以不同比例尺进行3D打印与室内外展示,进一步验证了建模数据的可用性;表明该方法将为古建筑文化遗产的修复与保护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与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的古建筑重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古建筑三维重建中传统技术很难同时兼顾高精度三维信息快速获取和多角度真实地物纹理特征准确采集的难题,提出联合三维激光扫描与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古建筑三维重建新方法。新方法充分结合了两种技术的优势,利用特征点匹配算法来实现多源数据精确融合,从而实现古建筑室内外完整三维模型的构建。以中国传统村落渐山村李氏家庙为例,通过该方法构建的三维模型与实际激光测距仪测量数据比较,其相对中误差为5 mm, 且建模效率相对于传统方法也有大幅提升;此外,将构建的模型以不同比例尺进行3D打印与室内外展示,进一步验证了建模数据的可用性;表明该方法将为古建筑文化遗产的修复与保护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杨晓军  范广顺  王涛  张晨颐 《软件》2020,(3):254-257
传统测绘方法获取的二维图纸难以满足现有古建筑修缮和保护的要求,本文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与BIM结合,通过对点云数据的处理可以高效的建立高精度的古建筑三维立体模型,使古建筑三维模型结构化及数据信息化,便于古建筑的数字化存档,为古建筑的修缮和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0.
基于开放世界假设和描述逻辑的Web本体语言OWL(Web Ontology Language)是描述分布式、可重用、易扩展的古建筑保护技术领域本体的理想选择。提出一种基于ODM(Ontology Definition Metamodel)模型的本体知识库设计方法,识别古建筑保护领域中的关键概念及其关联关系,建立骨架本体。将关键概念进一步分解,建立对应的子本体,整合子本体形成目标本体。该方法使得古建筑保护领域模型更加直观,以确保分析、设计及实现等阶段模型的一致性。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建是我国的珍贵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古建是现时代的重要任务。利用三维设计再现古建筑的形态,是目前解读与研究古建的重要方法。中国古建绝大多数采用木结构,先制作构件,再进行组装;因此,利用三维设计来表现古建,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应用MAYA的建模技术对中国古建进行三维设计提出了较为可行的方法,从"MAYA"的三维技术手段对古建的设计研究的影响以及建构方法和实例建模(塔、殿、桥、坊)等方面进行了较好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桥梁工程信息化管理的研究现状,提出“面向服务 的架构+面向对象的编程”的两面向方法,融合应用 BIM 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构建了面 向对象和服务的桥梁工程信息管理平台,并实践应用于盐城特大桥的施工管理全过程。结果表 明,线性工程点多、面广、线长且离散性大,信息管理平台解决了开放环境组织多级分散、协 同管理难、数据多元异构等问题,在前期策划阶段指导大临规划和征地拆迁,在智能制造阶段 实现预制构件智能生产管理,在施工建造阶段实现进度、技术和在线监测管理等,提升了桥梁 等线性工程管理的数字化水平,为工程的品质建造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直观评估建设项目对城市古建筑空间的影响对协调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文物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设计开发一套基于古建筑三维模型的城市规划审批辅助系统。结合空-地协同的技术思路,采用多旋翼无人机和手持三轴云台相机分别采集古建筑低空和地面的多视角影像,基于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实现古建筑精细化三维实景还原,建立古建筑空间数据库。运用HTML5和WebGL技术设计开发古建筑保护规划审批辅助决策系统,实现古建筑多源异构数据的综合管理和展示,并提供城市建设项目对周边古建筑空间影响的分析功能。该系统为规划管理部门对古建筑的信息化管理与辅助决策提供支持,为搭建城市“多规合一”平台中古建筑空间保护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摘 要:古木建筑关键构件的尺寸信息是其安全性能评估与提升、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基 础,然而该信息的提取尚缺乏高效、高精度的方法。三维激光扫描的精细测绘技术为该问题的 解决提供了科学手段,但点云数据体量庞大,无法直接获取尺寸信息。针对尺寸信息的多细节 层级(LoD)特性,提出了多 LoD 模型标准,建议了相应的显著几何特征参数。结合高保真点云 数据,系统地提出了一套基于点云数据的关键构件多 LoD 尺寸信息自动化提取方法,可准确、 高效地提取多 LoD 尺寸信息。对典型关键构件进行了多 LoD 尺寸信息提取,该方法可在 7 min 内完成百万级点云数据的信息提取,且尺寸相对误差不超过 2%,绝对误差绝大部分小于 0.5 mm,验证了该方法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实现广州地铁新线建设的施工管理和数字化移交需求,将4D 施工管理理念 引入到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中,通过研究多种主流建模软件成果兼容性以及信息集成技术,采用 多平台信息管理模式,建立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的轨道交通4D 技术应用架构和信息模型结 构,开发了“轨道交通信息模型管理系统”,并应用于广佛线鹤洞站实际施工管理。该系统实现 了基于二维码的机电设备过程信息管理、基于3D 模型的“按图钉”质量安全管理以及以派工单 为核心的进度管理。同时,为了更好推动系统的落地应用,编写了BIM 标准应用指南。本系统 的应用表明:该研究有助于实现项目参与方信息共享、多专业协同、缩短施工工期、降低运维 成本,提高了地铁建设过程中施工效率以及信息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FLEX技术作为富互联网应用(RIA)程序解决方案,使用PHP程序设计语言在Linux平台中的数据库服务器MYSQL上对某跨国公司内部业务管理的开发进行研究与设计。笔者主要采用Flex技术为程序界面进行前台设计,用面向服务架构的中间件平台实现后台业务逻辑, 对企业的客户信息,产品信息,出货信息,进货信息,进销存信息查询及盘点等业务活动进行统一、有序和高效率的管理。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的到来,区域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也进入新一轮的升级改造。本文通过对并行计算技术、hadoop 开源平台等新技术应用进行探讨,对互联网+区域物流信息平台系统建设技术进行研究,阐述了平台的设计、架构、安全、功能 和数据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目前,大数据技术在水利行业的应用尚在起步阶段,现有的大数据平台研究多局限于水利层面内的数据联系,忽视与水利紧密相关的环保、气象等数据间的关系,因此需要构建多元数据下的水利大数据平台。分析大数据平台的研究现状及不足,以水资源监测数据为基础,引入环保、农业、国土、气象、工商等行业数据,探究多元数据下的大数据平台构建方法,阐述多元大数据平台的建设目标与平台架构,探讨数据采集平台、模型库、分析算法库、业务平台构建的关键技术,并结合山东省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给出大数据平台的应用与效果展示,以期为水利大数据平台的建设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十三五”总体规划的提出,我国电网建设工作中,特高压输电和智能电网建设工程依然是重中之重。智能电网的不断发展建设推动了智能变电站技术的发展,原有的变电站监测系统由于设计独立,数据不统一,已经难以满足当前的需要。智能辅助平台的推出解决了这一问题。本文设计一种基于数据层、规约层和管理层的3层架构的可靠稳定的前置数据采集模块,模块的运行具有灵活性和良好的可扩展性,能够为智能辅助平台提供稳定可靠的原始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