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动态抢占阈值的实时调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具有抢占阈值的调度算法集非抢占调度和纯抢占调度的特点,既减少了由于过多的随意抢占造成的CPU资源浪费,又保证了一定的任务截止期错失率及CPU资源利用率。已有的工作基本集中于讨论任务集完全给定,任务数、任务的优先级及任务的抢占阈值在调度前已完全确定,而且要求不同的任务具有不同的优先级,提出的具有抢占阈值的调度算法,完全放松了对这些条件的限制,即任务的个数不确定,任务的优先级及其抢占阈值在调度过程中可以动态地变化。最后以常用的LSF调度策略为例,结合动态的抢占阈值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对于不确定的任务集、任务优先级和抢占阈值,利用具有抢占阈值的动态调度算法,降低了任务截止期错失率、提高了CPU的有效使用率。  相似文献   

2.
在实时系统中,抢占在提高系统灵活性的同时带来额外的系统开销,特别在多处理器平台上抢占导致的作业迁移会造成相当大的性能下降,减少不必要的抢占是硬实时系统研究的重要方向.抢占阈值调度是处于抢占调度和不可抢占调度之间的一种混合调度方法,在保持调度能力的基础上限制抢占.基于截止期分析建立了多处理器硬实时系统抢占阈值调度的可调度性判定条件,针对抢占阈值调度提出一种改进的优先级分配算法OPA-MLL,并建立了抢占阈值分配(preemption threshold assignment,PTA)算法.仿真结果表明,采用OPA-MLL算法和PTA算法分别给任务集分配优先级和抢占阈值时,可调度任务集比率明显提高,同时能最大程度限制抢占次数.  相似文献   

3.
为中断服务例程建立了任务模型,在该模型的基础上给出了中断服务例程集使用非抢占RM调度的可行性的充分必要条件,并且基于该条件提出了一种新的非抢占RM算法的可行性判决算法。进一步地,给出了如何改进不可调度例程集的方法,并且将该方法应用到一个具体工程项目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受到广泛关注的抢占阈值调度算法能够有效减少现场切换次数,防止不必要的任务抢占,降低资源额外消耗,提高任务集合的可调度性.目前该调度算法的研究工作大多围绕独立任务集合展开,在实际实时系统中任务经常需要互斥访问共享资源,任务之间由于资源共享而导致的相关性对于任务集合的优先级分配和抢占阈值分配都有很大的影响.SRP协议是在实时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的资源访问控制协议,具有死锁避免、提前阻塞、共享任务栈等一系列优良特性.将SRP和抢占阈值调度算法结合起来,提出FPTS调度模型,给出相应的可调度性判定公式,考虑在任务之间使用SRP协议时求解任务抢占阅值分配,最后给出计算抢占阈值分配的伪多项式时间算法.  相似文献   

5.
王越峰  王溪波 《计算机科学》2017,44(Z6):567-570
在Hadoop集群环境下本地性调度算法是提高数据本地性的算法。本地性调度算法的调度策略的本质是提高数据本地性,减少网络传输开销,避免阻塞。但是由于Map任务的完成时间不同,Reduce任务存在的等待现象影响了作业的平均完成时间,使得作业的完成时间增加,进而引起系统的性能参数不佳。因此提出在保留原算法数据本地性要求的基础上集成可抢占式的调度方法。在Reduce任务等待时,挂起该任务并释放资源给其他Map任务,当Map任务完成到一定程度后,重新调度Reduce任务。基于上述调度策略设计了集成抢占式策略的本地性调度。为了对改进的算法进行验证,通过实验对本地性调度算法和集成抢占式本地性调度算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数据上,集成抢占式本地性调度算法的平均完成时间有明显的降低。  相似文献   

6.
非抢占式EDF算法下周期性任务的最小相对截止期计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现有的求解周期性任务最小相对截止期的方法均假定任务集是采取抢占式EDF调度算法,并不适用于当任务为基于非抢占式EDF调度算法的场合,如实时通信领域。在分析了非抢占式EDF调度算法的可调度性判定条件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非抢占式EDF调度算法下周期性任务最小相对截止期的计算算法。算法通过逐渐增加任务的相对截止期直到使任务集变为可调度的方式,实现某个任务相对截止期的最小化。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计算复杂度。  相似文献   

7.
异构系统中一种基于可用性的抢占式任务调度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多数现有的异构系统调度算法没有考虑由多类任务特别是抢占式任务所引起的可用性需求的不足,在现有基于可用性的非抢占式任务调度算法的基础上,通过计算任务的平均等待时间来确定优先级等级,对异构系统中多类抢占式任务的可用性约束的调度问题进行了探索,提出了一种基于可用性的抢占式优先调度算法P-SSAC。该算法在不增加硬件代价的前提条件下通过调度增加了系统的可用性,缩短了任务的平均等待时间,同时该算法可对抢占式的任务进行有效调度。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实现了异构系统可用性和任务等待时间之间的折中。  相似文献   

8.
基于动态抢占阈值的实时调度算法集非抢占调度和纯抢占调度的特点,既减少了由于过多的随意抢占造成的CPU资源浪费,又保证了较高的CPU资源利用率。然而,现有的任务选择算法运行时的额外代价严重影响了系统的整体性能。针对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一种使用“选择树”作为任务队列结构的、时间复杂度为O(|log2n|)的快速任务选择算法。本文从理论上证明该算法正确性的同时,在使用ARM9芯片的Nokia智能手机上验证了该算法在嵌入式实时系统中的有效性。实验表明,该算法在充分利用处理器的同时能够有效降低动态阈值调度算法的额外代价。  相似文献   

9.
本文详细论述了应用于静态优先级实时系统的抢占阈值调度算法。描述了算法实现和任务集合可调度性判定公式的推导,分析了算法的性能特点,阐述了抢占阈值调度是静态优先级嵌入式实时系统开发中调度算法的合适选择。  相似文献   

10.
模糊动态抢占调度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宏  王宏安  王强  傅勇  王晖 《计算机学报》2004,27(6):812-818
针对不确定任务特征,提出应用模糊理论进行动态抢占调度,用语言模糊集来描述任务的不确定特征和不同的优先级等级,利用最大隶属度原理确定任务的优先级等级,采用优先调度高优先级等级任务的调度策略提高重要任务的调度成功率,实现具有不确定任务特征的抢占调度,与传统的EDF和LSF算法相比较,仿真表明,所提算法能够提高重要任务的调度成功率,并降低重要任务的截止期错失率;同时,任务间的平均切换次数大大小于LSF的平均切换次数,而与EDF保持相当,该方法可应用于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任务调度,并借鉴于其它具有不确定任务特征或具有有限优先级等级的实时调度问题研究中。  相似文献   

11.
分布式网络化控制系统优化协同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网络化控制系统的性能不仅与控制器的设计有关还与网络QoS有密切的联系;针对基于CAN总线协议的多闭环控制系统共享网络带宽的控制与资源调度协同设计问题,首先给出连续控制系统性能指标与传输延迟、采样周期的近似线性关系,然后以此为目标函数,以不可抢占RM可调度性和控制系统稳定性为约束条件,分配网络带宽,使控制系统整体性能最优,并对得到的传输周期进行谐调化处理,提高网络利用率;采用资源预留方法在不影响周期数据实时性的前提下,保证非周期数据的平均响应时间;最后将协调设计结果应用于某基于CANopen协议的分布式控制实验系统,控制3组倒立摆,通过研究脉冲响应并已有的调度策略比较说明了所提出策略可以有效提高控制系统性能及带宽利用率.  相似文献   

12.
单调比率(RM)调度算法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明  罗克露  陈慧 《计算机应用》2005,25(4):889-891
介绍了任务死线不大于其周期的任务集调度条件分析及算法实现。这种约束条件放松, 有利于周期与非周期任务混合模型调度。同时,分析了以往调度算法中单调比率调度算法约束条件, 并指明了计算时间复杂度的缺点。因而,在RM算法基础之上提出一种实时系统调度算法及实现流 程图,并对提出的现场级实时调度算法进行了对比测试。  相似文献   

13.
Real-time systems are often designed using preemptive scheduling and worst-case execution time estimates to guarantee the execution of high priority tasks. There is, however, an interest in exploring non-preemptive scheduling models for real-time systems, particularly for soft real-time multimedia applications.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new algorithm that uses multiple scheduling strategies for efficient non-preemptive scheduling of tasks. Our goal is to improve the success ratio of the well-known Earliest Deadline First (EDF) approach when the load on the system is very high and to improve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in both underloaded and overloaded conditions. Our approach, known as group-EDF (gEDF) is based on dynamic grouping of tasks with deadlines that are very close to each other, and using Shortest Job First (SJF) technique to schedule tasks within the group. We will present results comparing gEDF with other real-time algorithms including, EDF, Best-effort, and Guarantee, by using randomly generated tasks with varying execution times, release times, deadlines and tolerance to missing deadlines, under varying workloads. We believe that grouping tasks dynamically with similar deadlines and utilizing a secondary criteria, such as minimizing the total execution time (or other metrics such as power or resource availability) for scheduling tasks within a group, can lead to new and more efficient real-time scheduling algorithms.  相似文献   

14.
邹云  杨成梧 《自动化学报》1991,17(4):405-409
本文讨论了二维可分Roesser模型(RM)的模能控(观)性的判定问题,得出了相应的 充要条件和数值稳定的算法,同时给出了该算法具有数值鲁棒性的充要条件和算法累积误差 最大容许上界的显式估计,最后对二维可分RM的模能观性在状态空间中给出了一种几何解 释.  相似文献   

15.
现有的混淆算法都无法适应高速网络的匿名需求,为此提出了一种随机数混淆(RM)算法。RM算法在网络低流量下采用时延转发方式,在高流量时采用随机数转发方式。这样既保证了匿名系统的匿名性,同时又解决了SGM算法中的溢出问题。对RM算法的安全性和效率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相一致,表明RM算法在开放式高速网络下有较好的自适应性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给出了一般2-D线性常系数离散状态空间模型(2-D GM)的渐近稳定性的定义以及相应的判据,并借助于Lyapunov方程给出了2-D Roesser Model(2-D RM)渐近稳定条件,推广和简化了文献[1,7]的有关结论。最后通过行列式的一个简单性质,证明了关于2-DGM渐近稳定性的判定可以转化为一类特殊的2-D RM的相应问题,从而得到了判定2-D GM渐近稳定性的Lyapunov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一种基于阈值的嵌入式实时系统调度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广君  胡正国 《计算机工程》2006,32(3):68-69,84
基于阈值的双优先级调度算法结合了抢占式与非抢占式调度算法的优点,可以提高任务集的调度成功率,并减少由于任务切换引起的系统开销。对阈值的分配是调度算法的核心。在基本优先级已知的条件下,基于回溯技术的阈值分配算法利用低端任务阈值单向影响高端任务最大响应时间的特性,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为任务集找出一组具有极大值特征的阈值。该组阈值可以将任务切换次数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基于任务优先级的禁止抢占法,并分析了该方法的安全性和高效性,给出了具体实现的算法,在实际应用中有非常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Roland  R.I.   《Pattern recognition》2008,41(8):2665-2673
We introduce the ‘No Panacea Theorem’ (NPT) for multiple classifier combination, previously proved only in the case of two classifiers and two classes. In this paper, we extend the NPT to cases of multiple classifiers and multiple classes. We prove that if the combination function is continuous and diverse, there exists a situation in which the combination algorithm will give very bad performance. The proof relies on constructing ‘pathological’ probability density distributions that have high densities in particular areas such that the combination functions give incorrect classification. Thus, there is no optimal combination algorithm that is suitable in all situations. It can be seen from this theorem that the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s (pdf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erformance of combination algorithms, so studying the pdfs becomes the first step of finding a good combination algorithm. Although devised for classifier combination, the NPT is also relevant to all 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 proble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