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笛卡尔哲学的认识论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近代哲学的一个最显著特征就是哲学的中心问题由本体论向认识论转换。这一转换可以说是从培根和笛卡尔开始。本文试图从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这一原理着手,阐述这一原理中所包含的认识论意义,并通过与中世纪的经院哲学作比较,进一步阐述笛卡尔确立理性自我的主体性,从而为人类认识世界寻找一个坚实的基础。由于论述了认识论的核心问题:“知识是何以成为可能”,因而更加突出了笛卡尔哲学认识论对于近代整个西方哲学的意义及影响。  相似文献   

2.
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批判了阿芬那留斯的原则同格,认为这一学说除了重谈主观唯心主义的老调外,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列宁从本体论的角度来批判这个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但从认识论角度讲,认识的实质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对象性的关系,在认识过程中主体和客体不可分离.因此,"原则同格"即主张"我们的自我和环境的不可分割的同格"却有其合理之处.  相似文献   

3.
西方哲学经历了本体论的"痛苦"时期,正是这样一种对本原的执着与热爱,使得本体论再也走不下去,从而转向认识论的探索以及方法论的应用,康德就是将认识论发扬光大的重要人物,他的两种法则对马克思自由自觉的人的本质的提出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本文从康德的自然法则与道德法则下的自由来探讨马克思的关于人的本质的真正含义。  相似文献   

4.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德育理念的创新发展,其探索成效和问题正逐渐显现。高校在推行过程中存在着认识论上的危机,需破除并拒斥课程思政认识论上的误读。为实现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本质要求,只有从本体论意义上认清课程思政的本体论意义,从本质、价值、实践等维度建立科学有效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才能推动课程思政建设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5.
从三个层面区分并阐述了解释学的解释观,即方法论解释观、认识论解释观和本体论解释观;揭示了西方解释学解释观发展的历史结构,并按照其内在逻辑,提出了解释学如何从本体论回复到认识论和方法论这一关系到哲学未来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和谐世界理念是中国政府对国际政治秩序的一种创新,是建设和谐社会理念地自然延伸,它体现了中国政府的对外战略,特别是合作观这一创新的理论,它与西方新自由主义合作观在认识论、本体论、合作的主体、合作的动力、合作的利益观上有不同。  相似文献   

7.
政治妥协理性的凸显不是日常道德的简单政治移植,而是政治生活的历史生成。其深刻的哲学根源在于政治生活的内在本性、政治思维方式的历史变迁和人类对“美好的政治生活”不懈的价值追求。冲突与合作是政治妥协理性生成的本体论根源,后形而上学的思想旨趣及其政治思维方式从认识论上极大地推进了政治妥协理性的兴起,而人类对自身美好的生存方式的追求是政治妥协价值实质化的价值论根据。  相似文献   

8.
蒯因在《语词和对象》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翻译不确定性"论题,并从意义的不确定性、指称的不可测知性、本体论的相对性以及整体论思想等几个方面阐释了这一论题的哲学内涵。该论题对于译学研究同样具有理论指导价值,即翻译在本体论上具有不确定性,在认识论上具有整体性,在方法论上具有多元性,这也为译学研究打开了新的缺口和通道。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大规模虚拟人的实时多样性绘制方法。提出了基于IBR技术的区域重新组合法,在有限个输入模型的条件下,实现了大规模虚拟人场景的实时多样性绘制;提出了多分辨率纹理方法,能够真实地绘制近景个体。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实时地绘制具有多样性的大规模虚拟人场景。该方法可应用于网络游戏、战场视景仿真、数字城市、电影制作等领域。  相似文献   

10.
道"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一的涵义,十分深广。本文试从本体论、辩证论、认识论、社会历史观、以及艺术与生活的角度,诠释“一”之哲理内涵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数字技术不断改变着现实场域的传统文化再生产,并日益表现出重塑传统文化空间、传承主体、叙事方式等方面的巨大可能性。立足这一技术语境,从外在促进机制角度出发,揭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再生产的数字化转向:传承载体从文化景观空间走向虚拟网络空间,传承主体从自然人走向虚拟人,叙事方式从景观构造走向界面连接,文化再生产机制从传统秩序走向虚拟共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再生产现代转型的本质在于激发传统文化现代生命力,利用数字技术实现形式和内容上的守正创新,避免重技术、轻文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12.
建筑可以说是一种具有韧性的语言,并且受符号学的影响而变化。一个好的现代主义建筑作品的生命是长久的,但人们对它的看法却时时在改变,大量的符号与隐喻让他们达到沟通的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建筑与环境是人类理解自身生命的符号,对建筑符号学的研究将帮助设计者更好地处理人——产品——环境——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虚拟现实是现代仿真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它为人类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手段.本文简要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念特征和构成,在军事中的应用和未来的发展展望.  相似文献   

14.
葛兰西的实践哲学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深入和发展。其中实践一元本体论思想和认识论思想显得尤为突出。葛兰西的实践哲学对于我们当代人理解、认识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国际社会的反恐实践活动中,对于“什么是恐怖主义”这个问题,首先属于人类的认识问题。这一问题在研究人类认识问题的哲学认识论有关理论中,应当属于人类的评价性认识范畴。由于评价性认识本身不同于事实性认识的特点,决定其认识结果的多样性。而认识上的差异必然造成行动上的区别,使我们对国际社会的反恐实践活动不可抱过于乐观的想法。  相似文献   

16.
塞尔的心灵哲学提出了一种与众不同的生物学自然主义心—身理论,试图在传统的本体论论域中解决心身关系问题.但是塞尔为自己的理论提出的论证却问题重重,其核心困难在于,塞尔对心身问题的本体论断言没有可靠的认识论论证支持.因此,塞尔的生物学自然主义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7.
从认知的角度讲,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主要方法,然而隐喻也是具有民族性的。隐喻中蕴含的民族镜象往往折射出不同语言文化间的个性和多样性。文章从语言意识的角度对比分析了俄、汉语言中一些独特的隐喻现缘,认为在外语教学与翻译研究中应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18.
基于生命游戏的数字图像置乱与数字水印技术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针对近年兴起的数字图像安全保密和数字水印等问题,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了一种数字置乱加密技术和数字水印植入技术。首先探讨一类特殊的图像矩阵变换-JohnConway提出的生命游戏;然后将生命游戏扩展为数字图像的位置置乱加密算法;此外,根据生命游戏的规则,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数字水印植入技术,从试验结果来看该算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数字图像加密和隐藏的鲁棒性要求。  相似文献   

19.
“译文学”是中国学者在翻译理论研究方面继“译介学”之后做出的又一突出贡献.“译文学”与“译介学”的关系不是《范式创新与本体论话语》一文所断言的“对着讲”的关系,而是“接着讲”的关系;“译文学”的一系列概念范畴并不是无源之水,它们从中国传统译学和中国翻译实践中提炼得出,既是表达性的,也是工具性的,并非是“满足个人需要的强制性阐释”;“译文学”尝试建立了一个全新的理论体系,不是所谓“局部创新”而是体系创新.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数字直驱扬声器创新设计,以SDM和平板换能器技术为核心,实现了能用数字信号直接驱动的数字扬声器,不仅从理论上给出了设计方案,还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及实际应用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