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介绍了某型风洞DCS集散系统中调压子系统的设计,包括M数和总压控制的设计原理、控制方式。给出了一些调节算法和校正措施,并提供了系统调试方案。  相似文献   

2.
测力中部支架是某型跨超声速风洞模型支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试验过程中模型姿态角的控制。首先,针对现有测力中部支架在型号试验中滚转角间隙过大的问题,将自锁式双导程蜗杆传动应用到风洞测力中部支架机构中,同时考虑到气动载荷较大的问题,增加了滑块及胀套两个锁紧环节,成功解决了试验中测力中部支架传动机构锁紧的难题;然后,对蜗杆传动的强度进行了校核,对支撑体、主轴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研究静载情况下支撑体、主轴的受力及变形;最后,对新、旧测力中部支架进行了风洞标模试验对比,结果表明,测力中部支架结构设计合理,风洞标模试验数据相关性良好,表明新测力中部支架的研制是成功的,可应用于型号试验。  相似文献   

3.
随着发电工程对分散式控制系统(DCS)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日益提高,一种三模冗余(TMR)控制技术运用在了DCS中,即控制单元中有3个主处理器及各自独立的输入/输出电路,对单个信号进行轮询或按照三取二逻辑表决。通过技术分析实际应用情况,该技术相较于双重冗余处理器的DCS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安全性等优势。随着自动化生产规模的扩大,采用三模冗余技术的DCS硬件的经济劣势会变小,而技术优势将会提高,这将大幅度促进该技术在DCS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风洞动力轴系的运行品质对风洞的效率和性能有决定性的影响,随着轴系在役运行时间的增加,转动部分多数会有质量偏心现象出现,这使得轴系的扭转振动与弯曲振动的耦合作用明显增强.以某风洞动力轴系为研究对象,在已有耦合振动方程基础上,采用有限差分、New mark积分法求得动力响应,并将其模化为多支承分布质量模型,分析它在简谐衰减、非同期并列两种典型工况激励下的弯振特性.分析结果为研究某风洞动力轴系耦合振动中弯振特性的定量、定性分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和利时(HOLLiAS-MACS)FM系列大型DCS系统在高炉煤气燃烧发电的设计应用为出发点,描述了高炉煤气燃烧发电DCS控制系统配置选型以及核心控制对象的控制实现方法。结合国内某钢厂20 MW全燃高炉煤气发电项目的应用实例,对该类型发电工程项目的 DCS系统选型、控制对象的控制思路、实现方法做了功能性介绍。  相似文献   

6.
为有效抑制风洞试验中飞行器模型的振动,利用气动力学与机械动力学的观点分析了风洞模型的振动原因及特点,并建立了风洞模型—测力天平—风洞支杆所组成的悬臂梁系统的二阶模型。针对飞行器模型振动控制中的时滞问题,分析了时滞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对风洞试验飞行器模型振动控制的影响,并利用基于所测振动信号与作动器信号的基频傅里叶变换方法实现了基频处的时滞量辨识。基于辨识出的时滞量分别分析研究考虑时滞问题与未考虑时滞问题的风洞模型振动控制状态方程,并设计时滞补偿线性二次型调节器控制算法。搭建地面试验系统,通过地面锤击试验验证得知,相比未考虑时滞问题的线性二次型调节器,时滞补偿线性二次型调节器控制算法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能够更加稳定有效地对风洞模型振动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7.
采用软件控制仪表的概念,在DCS中实现了基于多变量频域理论和多变量Smith预估技术的多变量时滞对象的控制,并成功应用于一大型啤酒发 酵计算机控制系统,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控制精度和DCS的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本文依托某小型热电联产机组,DCS系统主辅一体化的大集控模式工程设计与实践,采用浙江中控Webfield ECS-700系统,实现在集控室对全厂所有系统监视和控制,并对具体方案进行了详细探究。  相似文献   

9.
DCS控制系统可以将计算机通信技术和控制系统等多功能体系进行融合,使其成为一个整体的控制体系.DCS控制系统的分散控制功能更加稳定,能够实现集中管理.近些年,工业自动化的发展过程中DCS控制系统价值得到展现,同时这种控制系统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果要对其进行研究,就需要综合了解DCS控制系统的内涵和意义,在此基础上...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工业生产自动化的不断发展和自动化控制需求不断提高,DCS控制系统越来越多得应用到各发电厂中。本文以国内某核电站非安全级DCS一层调试及维护为背景,围绕其采用的美国FOXBORO公司生产的I/A Series控制系统中设备状态不一致故障,针对故障产生的原因,介绍了故障复位的常规方法,并提出了一种经济可行的新型复位方案,对核电站DCS系统逻辑优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风洞的背景以及风洞在中国的研究情况,着重论述了风机子系统的功能以及设计方案,包括数据库设计,通讯协议设计以及界面设计.  相似文献   

12.
针对部分煤矿没有校准流量计用的标准实验风洞,对现场使用的流量计无法调校,调校困难等问题,该文设计了一种用于煤矿现场流量计调校的简易低速风洞。该实验风洞以西门子S7-1200系列PLC为核心,采用变频器拖动离心风机在实验管段上产生一个可调、均匀、稳定的气流,通过PLC对标准表和被测表参数进行采集和计算,将校准系数写入被测表中,并通过触摸屏进行集中显示和操作,实现了对矿用流量计的自动调校。测试表明:该实验风洞可以产生一个0~19 m/s的稳定气流,可对管径为250 mm及以下的流量计进行调校,该实验风筒实现方法简单易于推广使用,对提高现场流量计测量精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种基于PMAC多轴运动控制卡的风洞风速控制系统。采用Pc作为上位机,PMAC运动控制卡为控制核心,风速传感器为反馈,控制两套交流旋转伺服系统驱动风扇运转。建立了伺服系统的控制模型并在Simulink仿真环境下进行了仿真;利用Visualc#语言开发设计了风洞风速控制软件。在所搭建风速控制平台上进行风速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该风洞控制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实现风速的调控。  相似文献   

14.
机翼模型受力试验是飞机翼型设计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风洞是进行空气动力学试验的必备装置。该文介绍了基于LT(低湍流)风洞的探针三维高精度位移测控系统的组成,详细分析了LT风洞现场实验条件及应满足的控制要求,在此基础上,论述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硬件结构和触摸屏的组态过程,重点论述了PLC的硬件配置及控制软件的设计。运行实践证明,该系统满足设计要求,运行可靠。有效地解决了翼型实验研究中探针在风洞中准确定位控制的难题。  相似文献   

15.
风洞悬臂杆结构主动减振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洞测试时悬臂杆振动会影响测试数据的准确性,为了抑制悬臂杆振动,设计了基于压电驱动器的主动减振系统,提出了将人工神经网络与传统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 integration differentiation, 简称PID)相结合的智能控制算法,实现了控制参数在线实时调整。对该控制系统的减振性能分别进行了地面试验和风洞试验,并与采用传统PID控制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神经网络PID控制下的振动收敛时间比传统PID缩短了50%,而且在不同风速和攻角下,悬臂杆系统的1阶模态振动均得到了有效衰减(衰减幅度>19 dB),表现出良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6.
地面雷达数值风洞技术实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Fluent等软件平台和standard k-e湍流模型,介绍了地面雷达数值风洞技术的实现方法,同时对模型建立、网格划分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通过实例进行了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数值风洞的理论和方法,实现地面雷达风洞试验的数值化是可行的,误差是可以接受的,最后对雷达系统数值风洞技术的未来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高超声速风洞试验中,模型的姿态信息是试验数据是否可靠的重要判断依据,其测量精度对试验结果有着重要影响.双目视觉测量系统能测量高超声速风洞自由飞试验模型的姿态参数,通常将其放在风洞试验段外,通过试验段壁上窗口玻璃观测试验段内部的模型.然而,窗口玻璃产生的成像畸变将降低系统的测量精度.为此,本文提出了窗口玻璃成像畸变校正下...  相似文献   

18.
汽车风洞是用来研究汽车空气动力学的一种大型试验设施,实际上是一个实验室,是一个大数据吞吐量的系统。数据库结构设计的好坏对实验的成败以及实验后的数据分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以风洞测控系统的数据管理为主要研究线索,进行了数据库结构设计过程中的各种方案优缺点比较,同时提出了数据库查询优化的部分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为了分析不同类型的风机接入电网后,能否与已有电网兼容的问题,在分析了电力系统仿真软件PSAT内置的5阶双馈风力发电机组机模型及其电压、转速和桨角的控制形式的基础上,根据某1.5 MW双馈风机的机械及电气数据,建立了风机接入电网模型及接入电网的典型接线形式,并在潮流计算模块与时域计算功能模块的基础上,编制了仿真程序,最后在阵风与湍流风模型下对风机转速、电压、功率的变化进行了动态仿真。仿真及研究结果表明,运用该方法分析所得结果与实际的风机特性一致,利用PAST内置的风机模型能很好地进行风机接入电网的兼容性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