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空间管制是为适应城市规划转型而引入的重要规划思想和内容,但目前对于城市总体规划中空间管制的论述和研究都较零散和片面,没有形成完整体系,且对部分概念的理解还存在误区。在阐明空间管制出现的背景及发展历程后,梳理已有研究和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从理论的视角切入,明确空间管制的层次性和阶段性等内涵,同时剖析区划标准、方法以及政策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从"层次"、"阶段"、"内容"三方面入手建构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空间管制体系。  相似文献   

2.
当前,针对我国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等绝大部分空间形态,都出台了有关法律法规,形成了部门分治下相互联系又相互制衡的国土空间管制状态。此种状态在保障支撑国家工业化、城镇化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因管制制度自身的分散与割裂,产生了一系列空间冲突和治理矛盾,难以有效解决国土空间上无序发展、功能错配、效率低下、公地悲剧等问题。在借鉴国内外不同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模式基础上,通过对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试点工作的回顾及总结,结合国家空间治理改革的新要求,提出新时期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构建,要以山、水、林、田、湖、海等自然资源要素,重要的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城镇空间等为对象,着重建设法律法规保障、国土空间规划、行政管理运行以及国土综合治理四大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3.
上海控制性详细规划空间管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空间管制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优化空间管制的重点在于建立完整的空间管制技术体系,并将城市设计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使控制性详细规划能够较为全面地实现对城市空间的管理。空间管制的指标体系应兼具强制性和适应性,满足多元化建设的要求。空间管制应以公共空间为重心,在尊重私有物权的基础上,充分保障社会公众和城市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刘海燕  武志东 《山西建筑》2011,37(13):22-23
分析了大连滨海地区现状存在的问题,以"问题导向"的研究方法,提出了滨海地区空间管制三级区划,并指出应对大连中心城市的滨海生态资源进行科学保护、合理利用,对建设用地进行严格控制,从而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乔柳 《室内设计》2010,(2):58-61
在归纳总结山地城市特点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山地城市规划区空间管制的规划重点,综合用地生态敏感性评价、建设适宜性评价和禁限建要素等分析了如何对规划区空间管制用地进行有效组织、进而制定空间管制用地分区和管制导引,并依托ArcGIS9.3的空间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功能提出了一种可操作性较强的山地城市空间管制研究方法,以重庆市长寿区城乡总体规划空间管制规划为例,探讨了此方法的实际应用过程及结果。  相似文献   

6.
在探讨区域开发管制区划基本概念和省域区域开发管制区划总体框架的基础上 ,以山西省为例 ,重点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研究了省城镇体系规划中的区域开发管制区划问题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江苏省苏州市木渎镇为例,在分析空间管制规划内容、存在问题及其与生态规划相互关系基础上,指出空间管制与生态规划有着相似的规划目标,空间管制可积极引入生态规划理念和方法,以促进城市规划与城市生态规划的融合.并提出了基于生态规划的空间管制规划方法,综合运用多种生态规划技术方法以及G-IS等软件,科学指导空间管制规划,同时加强空间管制与用地增长边界划定、城乡用地优化调整、规模确定等相关规划内容的衔接与协调,真正落实空间管制对空间资源的管控,从而实现区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鉴于空间资源的有限性,必须对空间资源施以管理或管制。目前在我国多部门分管的行政框架下,已形成了主体功能、生态功能和空间管制等不同的区划机制。在辨析了现行的若干空间管理概念和区划要点后,文章提出了建构统一的国土及城乡空间管理框架的设想,并进而讨论未来新框架下的区划运作,涉及空间的层次性、管理的有效性、运作的协作性等层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宋怡 《风景园林》2017,(5):14-14
据国土资源部网讯 为加强自然生态空间保护,推进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按照《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要求,国土资源部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部、林业局、海洋局、测绘地信局等9个部门,研究制定了《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办法(试行)》,经国务院同意,现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委、直属机构予以发印。  相似文献   

10.
国家机构改革实施之后,城乡空间管制与城市空间管理具有密不可分的互动关系,它不仅涉及国土空间规划,还涉及林业规划、环保规划、水利规划等各方面,其重点也是实现空间上的"多规合一"。在梳理总结"空间管制"存在问题的背景下,明确不同层次空间管制所应管控的内容,从层级传导、空间约束、政策区划指引等方面进行分析,希望通过对标准、方法和管制措施的分层设立,建构起较为完善的城乡总体规划空间管制体系。  相似文献   

11.
城市绿地系统作为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城市绿地系统的布局结构对于城市绿化整体效能的发挥和环境质量的改善具有决定性意义。文章以上海市为案例,重点研究了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结构的进化、演变的特征和规律,探讨其发展的趋势,以期优化完善现有城市绿地系统的整体布局结构,并指导其未来的规划建设。  相似文献   

12.
Urban green space structure and pattern have been one of the highlights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studies, accompanying with urgent demands of promoting ecological spatial structures in urban construction. Focusing on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and construction strategies of the structure of green space network in Haidian District of Beijing, this research builds resistance surface and identifies linkages through habitat quality evaluation of the InVEST Model and the simulation with the Least-Cost Model, while adopting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index (NL, NC, IIC, PC, and dIIL) to indicate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green space network at varied distance thresholds. Results reveal that, on the whole, the distance threshold of 2,200 meters is most appropriate for the structure of the existing green space network of Haidian District, when 10 components and 353 linkages are identified and six important nodes and three important linkages that require a protection priority are further determined. Findings also disclose that the forest network of target tree species and that of water network of target water bird species are highly fragmented. Forest network serves in forms of dominant patch structure, local network structure, and fragmented cluster structure in the western mountainous area, the northern plain area, and the southeastern urban area, respectively. Moreover, the research proves that by introducing ten important linkages, the connectivity of forest network can be improved by 1.7 times, completing the overall structure in multiple directions and helping form a stable and resilient structure of the network. Finally, the research puts forward strategies for urban green space construction, including identifying construction objectives and target species, identifying and protecting important nodes and important linkages, and introducing possible important linkages and improving the structure of green space network, to help efficiently improve urban ecological quality.  相似文献   

13.
田洁  刘晓虹  贾进  崔毅 《城市规划》2006,30(10):32-35,73
城乡统筹发展涉及经济、社会、环境等方方面面,本文侧重从城乡统筹规划的实质——城乡空间布局方面进行探索。以济南市为例,探讨符合现代农业生产力布局理论并与城市总体规划有机结合的农业经济区域布局框架,重点确定与城市绿色空间关系最为密切的都市农业的布局,统筹协调都市农业与城市绿色空间之间的有机契合,尽可能赋予有限的土地资源以多种功能,兼顾城市与都市农业发展的双重需求。  相似文献   

14.
山地城市空间结构须适应山地生态环境特点是山地城市规划第一原则,对山地城市进行自然生态环境适宜度评价并整合城市发展与生态资源的时空格局是山地城市规划的第一基础,山地城市的非建设用地关系着城市的生态安全、控制着城市人居环境质量,需要科学规划,山地城市规划的工作方法是多学科合作交融、全方位思考总结、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结合,以上内容构成已故黄光宇先生山地城市生态化规划的学术核心,并在其所完成的规划工程中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是山地城市之魂魄。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中国城市绿地资源日益丰富,绿地建设由单纯的规模扩张转向扩容提质并举的新时期,城市绿地发展开始向提升城市生态文明、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目标转变。在全面分析了当前我国现行绿地管理中城市绿线划定、行业指标管理、绿地系统规划、遥感调查与测评几种常用方式方法的现状、问题及彼此的耦合关系之后,进一步提出我国城市绿地管控需首要解决城市绿地资源价值化评估的关键科学问题,同时提出城市绿地管控需结合大数据向精细化和智慧化发展,行业指标体系需进一步从空间和指标内涵上进行扩充等具体建议,为切实提升我国城市绿地管理水平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6.
Urban green spaces can not only offer a wide range of ecosystem services, but also promote public health. Most of existing studies have effectually explore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urban green spaces and public health, but failed to dig the complex impact mechanism behind. This article firstly goes into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impacts of urban green spaces on public health, and proposes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he impact mechanism from perspectives of physical activity encouragement, stress management, social cohesion enhancement, and regulating / supporting services provision by ecosystems. On this basis, 6 health-oriented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strategies are proposed, including promoting the availability, improving the accessibility, enhancing the visibility, optimizing the spatial composition, constructing a network pattern of urban green spaces, and reducing the negative impacts of urban green spaces on public health. 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grounding and reference for public health promotion and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to exert more health benefits with limited urban green spaces.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南太白山为研究对象,从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的视角出发,在背景与现状认知的基础上,探究南太白山区域的生态环境特点及发展问题,并进一步就其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进行反思,总结规划过程中“出发点是保护,落脚点也是保护”、“无为无不为”、“无为就是有为”,以及“大太白山”的理念构思和规划策略,探索一种富有自身生命力的生态环境保护适宜模式。  相似文献   

18.
潘仪  刘泉 《城市规划》2020,(4):83-89
从历史角度看,城市规划领域的绿地与开放空间用地概念同源,二者的关系界定也曾引起城市规划专业内的争论,但在我国的城市规划体系发展过程中,随着绿地系统规划专业化发展,绿地概念的内涵逐渐缩窄,而开放空间概念较为泛化,绿地与开放空间用地的关系逐渐分离。2012年颁布的新版《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2011)》中绿地与广场用地合并形成“开放空间用地”的新举措是对二者关系的再界定。在这一背景下,绿地系统规划应该在以绿化要素为主要对象的基础上,进一步关注开放空间系统的整体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9.
李敢  余钧 《城市规划》2019,43(2):67-73,98
新农村建设与对应城乡统筹议题,需要一地一议。本文秉持跨学科空间性转向立场,以城乡规划空间理论认知嬗变为线索,融合社会学"地域活化"知识,提供了一份关于莫干山村空间资源配置和变迁的近10年图示。构建了一个"三向空间逻辑"分析框架,将"地域权型空间"与"以人为本"的多维内涵相结合,解释其间农村人口持续性迁出以及农业和农村形态转变等问题,分析了空间重塑与村庄转型互动机制的生成条件和机理。  相似文献   

20.
蒋理  殷振轩  刘晓 《风景园林》2019,26(8):83-88
城市公园绿地在空间上的分布和供给水平对其服务功能的发挥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这一数量指标忽略了可达性问题以及实际人均公园绿地水平的空间差异。另一方面,在城市绿地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对城市公园绿地的精准化供给提出了较高要求。尝试通过基于互联网位置大数据平台的数据分析,对不同出行方式下公园绿地的可达性进行评价,并从可达性的视角提出人均有效绿地面积的概念,用以分析玉林市中心城区现状公园绿地的空间分布和供给情况,提出优化策略和方案,为城市公园绿地的布局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