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构建了处理能力为4.5 m3/d的3级阶梯型人工复合生态床生活污水处理中试装置,运用质量平衡的分析方法对稳态运行阶段系统内污染物迁移转化途径进行了量化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对CODcr的平均去除率为87.14%,其中通过微生物异化作用和同化作用去除比例分别为68.45%和18.69%;系统对TN的平均去除率为60.21%,微生物反硝化、微生物同化和植物吸收三者的去除率分别为53.64%、5.39%和1.18%;系统对TP的平均去除率为59.36%,基质吸附、微生物同化和植物吸收三者的去除率分别为43.55%、12.26%和3.55%。微生物对污染物的去除起主要作用,基质吸附是磷去除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人工湿地是由基质、植物、微生物和水体组成污水处理生态系统,在脱氮除磷方面有着很好的效果。文中比较全面的总结了近几年来在人工湿地氮磷去除机理研究方面所取得的一些成果,着重讨论了基质、植物、微生物、水力负荷、温度、溶解氧等因素对人工湿地氮磷去除效果的影响。并提出了为了提高人工湿地脱氮除磷效果、扩大人工湿地应用范围,今后需要开展3方面工作:(1)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氮磷去除机理;(2)考察更多环境因素对氮磷去除的影响;(3)研发、改进工艺。  相似文献   

3.
不同植物湿地系统对高盐再生水的除氮能力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氮营养物为去除目标,研究了高盐再生水景观河道内的生态砾石床及4种水生植物湿地床的除氮效果。结果表明,单纯的砾石床对高盐再生水的除氮能力比水生植物湿地床的差,在水葱、美人蕉、三棱草和芦苇等4种水生植物湿地床中,以芦苇床的除氮效果最佳;4种植物湿地床对硝态氮的去除效果最好,其次是对总氮的去除效果,对氨氮的去除效果则较差;进水中总氮和氨氮负荷的变化对水生植物湿地床的除氮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人工湿地治理技术人工湿地处理是一种应用比较广法的利用低洼湿地(沼泽地)处理污水的方法。此工艺主要有平流式和潜流式两处理方法。污水有控制地流进长有芦苇、香蒲等沼生植物的湿地,沿同一方向缓慢流行,从而通过湿地生态系统内各种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土壤的共同作用得以净化。人工湿地生态系统运行简便,处理效果良好,不仅能去除有机物,而且能除磷脱氮和去除重金属,在资源条件许可的条件下是一种可行的污水处理方法。该方法可分散就地处理、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传统生态浮床对再生水补给景观水体中氮去除效果不佳的问题,在传统生态浮床(T-EFB)基础上引入植物碳源,构建植物碳源强化生态浮床(PCS-EFB),并通过中试考察了两者对再生水补给景观水体水质的净化效果,以及植物碳源对根系微生物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PCS-EFB可大幅降低水体中污染物浓度,试验全程对浊度、TN、NO3--N、藻密度和叶绿素a(Chl-a)的平均去除率分别可达46.52%、62.24%、92.84%、57.51%和63.86%。同时,植物碳源的缓释性与良好的可生化性使其在促进反硝化的同时不会引起水体COD的大幅增加。此外,植物碳源的添加还可提高浮床系统微生物多样性,同时增加Proteobacteria、Chloroflexi、Firmicutes等功能菌的相对丰度,促进水中污染物的去除和降解。因此,植物碳源强化生态浮床可用于以硝酸盐氮为主的景观水体净化,以保障水质和控制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6.
马驰 《建筑知识》2014,(3):151-151
人工湿地是一项复合生态系统工程,其去除机理错综复杂,本文综述了人工湿地的系统构成,及其污水中脱氮的机理,并主要从湿地中植物,基质,微生物三个方面系统的阐述了对脱氮原理及其对去除效果的影响,根据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情况,提出了对当前人工湿地系统存在的问题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潜流湿地控制暴雨径流中氮磷冲击负荷中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3种人工潜流湿地(无植物空白床、芦苇床、茭草床)控制暴雨径流中氮、磷浓度的冲击负荷试验,考察了潜流湿地对氮、磷的去除效果及其耐冲击负荷能力。结果表明,潜流湿地能够有效控制暴雨径流中的氮、磷浓度,且具有较强的耐冲击负荷能力,其中以芦苇床潜流湿地对暴雨径流中氮、磷的去除效果为最好。处理滇池流域重现期为5a的单场降雨,试验床体面积占汇水面积的比例〉3.7%时,芦苇床湿地对总磷的去除率高达92%,对总氮的去除率为63%;当冲击负荷流量增大后,处理系统面积占汇水面积的比例减小到2%时,芦苇床对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38.6%和52.6%。在相同水力停留时间下,潜流湿地的冲击试验与前期的连续流试验结果相比,冲击负荷会降低系统的脱氮除磷率,降低的脱氮率〈10%,降低的除磷率在15%左右。  相似文献   

8.
初期弃流/旋流分离/生态浮床工艺处理径流雨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雨水的资源化利用对于缓解水资源危机、维护城市水生态系统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城市雨水径流的水质特点,提出了初期弃流/水力旋流分离/生态浮床组合工艺,并用于镇江市雨水处理与回用示范工程。运行结果表明,初期弃流池和旋流分离器对SS的去除起主要作用,最高去除率都在70%以上,而生态浮床主要是去除COD和溶解态的氮、磷,三者除污作用的互补确保了系统对暴雨径流中SS、COD、NH+4-N、TN和TP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使出水水质达到了城市绿化用水水质标准。该工程集城市雨水收集、处理及回用于一体,为南方城市住宅小区、学校、公园等建筑场所的雨水资源化利用提供了示范。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脱氮除磷技术在处理低碳源生活污水上的不足及回收污水中磷的必要性,开发了一种双泥系统与诱导结晶相结合的脱氮除磷工艺。为考察工艺的运行特性,开展了连续流试验,装置进水流量为15 L/h,采用人工模拟生活污水。分析了连续流工艺对氮、磷的去除效果与机制,结果表明:系统实现了对大部分碳源的"一碳两用",对TN、TP均表现出了稳定且良好的去除效果,出水TN、TP浓度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结晶单元的引入使出水TP浓度的稳定达标得到了进一步保证,同时实现了磷的回收,平均回收率达到74.9%,该单元对TP的去除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去除机理和去除途径和自然湿地的相同,但其过程较为复杂。多年的研究表明.人工湿地能够利用基质-微生物-植物这个复合生态系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调作用,通过过滤、吸附.共沉.离子交换、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来实现对废水的高效净化,同时通过营养物质和水分的生物地球化学物质循环.促进绿色植物生长并使其增产,实现废水的资源化与无害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