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施ISO法对粉磨系统的要求及采取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一佛 《水泥》2000,(9):4-6
0引言 我国粉磨领域向来以提产节能为首要任务,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自行研制的基础上,这些年推出了一些新的节能技术及装备。最新颁布水泥强度标准已与 ISO水泥强度标准接轨,对我国水泥质量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尤其是水泥细度和颗粒级配。而水泥行业粉磨技术的现状显然适应不了这个要求,降低成品细度必将降低产量,而水泥颗粒级配一直未列入水泥厂生产控制指标,可以说国内在该方面的生产应用研究尚属空白。因此,粉磨领域所面临的任务除节能降耗外,当务之急是在不降低水泥磨产量的前提下如何提高水泥质量以达到 ISO水泥强度…  相似文献   

2.
正0引言水泥颗粒级配影响因素很多,如物料的配比、物料的易磨性、产成品细度控制、粉磨工艺系统的配置、工艺参数的控制等等。影响粉磨工艺因素也有多种,如粉磨工艺系统配置有辊压机半终粉磨、立磨、双闭路联合粉磨、单闭路联合粉磨、闭路磨、开路磨等等;水泥磨钢球级配是否合理;循环负荷与选粉效率、风速、风压的控制等等。1水泥磨钢球级配与水泥颗粒级配关系研究我公司为Φ3.8m×12m双仓闭路水泥磨,前配140-65辊压机。就水泥磨钢球级配与水泥颗粒级配关系研究方面,笔者主要分以下四个阶段实施。  相似文献   

3.
水泥颗粒分布对水泥的强度和使用性能影响很大,通过颗粒分布对水泥性能影响机制的研究分析以及对两种经典理论的分析,提出正确和辩证地理解有关颗粒级配理论和含义,并结合相关研究探讨了如何应用有关颗粒级配理论来指导水泥颗粒级配的优化。  相似文献   

4.
激光颗粒分析仪器的对比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泥的颗粒组成及分布是影响水泥性能的一个主要因素,过去人们大多忽略了这个问题。而随着水泥胶砂强度实验方法的变革及人们对水泥应用技术更深层次的要求,目前的水泥颗粒级配已不能满足多种工程特殊需求。我公司为适应新的行业发展趋势,准确购买1台先进的颗粒检测仪器-激光颗粒分析仪,以用于检测水泥的颗粒配,为调整我公司产品的结构提供依据。但市场上该类食品的生产公司很多,为寻求价格性能比最好的激光颗粒分析仪,从2000年初我们就开始进行市场调研。本文就市场调研结果及我们进行的对比分析作一介绍,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0引言水泥粉磨工艺,确定研磨体级配广泛采用的是“两头小、中间大”的配球方法,它是减少两头钢球的配比,增加中问钢球的搭配,这种级配方法水泥磨应用较多。生料磨与水泥磨、开路磨与闭路磨、长磨与短磨,因生产工艺和设备选型不同,研磨体级配的方法不相同,水泥粉磨系统采用何种级配,对磨机产量影响较大,如何提高水泥颗粒有效利用率至关重要,它对水泥性能、强度影响较大。从优化水泥粉磨工艺,确定合理级配,在2004年ZJ厂送样对水泥颗粒级配进行检测,结合粉磨循环负荷、选粉效率确定了“逐渐增大”的级配方案,以下对比不同的研磨体级配,对水泥颗粒及物理性能的影响,其中所用熟料的强度等级均为52.5MPa左右,混合材品种掺入量相同。  相似文献   

6.
掺细磨混合材水泥颗粒级配与水泥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实验室测试了粗、细组分分别粉磨的多组水泥试样的颗粒级配和水泥性能。结果表明,在8~24μm和32~48μm两个粒径范围内的颗粒含量高的水泥试样,其强度也高。即水泥颗粒的分布尽量控制在几个不同的范围,且每一范围越小(颗粒越集中),对水泥强度越有利。  相似文献   

7.
筛选优质的原材料,适当地改造烧成系统,加强对回转窑的高温煅烧控制,提高篦冷机冷却效果,降低出篦冷机熟料温度,从而获得优质的油井水泥熟料。优化水泥磨钢球级配及工艺操作参数,改造水泥粉磨系统相关设备,获得到颗粒形貌较好、稠化时间适当、颗粒级配优越的D级油井水泥。  相似文献   

8.
方仁玉 《水泥》2007,(3):46-47
0引言出磨水泥的颗粒级配由粉磨系统决定。测出准确的颗粒级配后,就能调整和改造磨机、选粉分级和破碎机等设备,使水泥颗粒级配趋于合理。为了改善水泥的性能,提高水泥与外加剂的适应性和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水泥工业生产和水泥实际使用中,水泥颗粒级配问题似乎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许多资料表明:水泥颗粒级配不仅影响粉磨工艺过程的能耗,还明显地影响水泥的使用性能(例如:浆体的和易性、混凝土的强度发展等)。因此,从改善粉磨工艺降低电耗、提高水泥的使用性能、尽快地发挥混凝土的强度加速施工进度等实际问题出发,在理论和实验上研究颗粒级配之影响是颇有意义的。意大利学者G.Frigione和S.Marya曾于1976年报道过他们在水泥颗粒级配对水泥水化速度、浆体强度发展等方面影响的研究工作。他们从理论上证明水泥颗粒级配愈窄水泥水化速度愈快,从而水化生成物愈多。并且根据T. C. Powers强度理论推论:相应  相似文献   

10.
侯坤 《四川水泥》2006,(3):8-12
随着水泥新标准的实施,水泥实物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预拌混凝土早期裂缝现象更加严重。笔者根据几年来对水泥样品的颗粒测试工作和对不同颗粒测试仪的了解,以及水泥行业颗粒测试仪应用的调查,认为只有让测试者了解颗粒测试的一些相关知识,和不同颗粒测试仪的原理及粒径的表征方法,才能使水泥的最佳级配组成形成共识,使颗粒测试技术进一步提高。因此,现就水泥颗粒测试有关知识向大家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1.
主要分析了水泥颗粒级配、水泥混合材和石膏、水泥熟料对水泥适应性的影响。干法激光粒度分析仪检测结果表明,适应性较好和较差的水泥颗粒级配差异性不大;混合材和石膏关键成分检测以及小磨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熟料基础上,用不同质量的水泥混合材和缓凝剂磨制成的水泥,适应性变化不明显;水泥熟料X荧光检测、岩相分析和衍射分析表明,熟料质量是水泥适应性变差的主要原因,熟料中C3A含量及碱含量越高,水泥适应性越差。实际应用中,通过控制熟料硫碱比≮0.45,适当提高熟料KH及AM,同时,严格控制窑内风、煤、料的匹配,有效解决了水泥适应性变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出的水泥颗粒级配数据进行分析,结合水泥生产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初步探讨了水泥颗粒级配数据,分析了其在调整优化标准稠度需水量、强度以及选粉机选粉效率等方面的应用。实践表明,水泥颗粒级配分析在水泥生产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王贵生 《水泥》2005,(2):20-21
采用不同的粉磨工艺和设备对水泥强度、凝结、硬化过程等一系列物理性能影响较大。通过调查发现,本地不少立窑水泥企业用52.5MPa强度等级的熟料,掺少量混合材,只生产32.5MPa强度等级的水泥。是什么原因降低水泥强度?单凭检测细度发现不了问题,在2000~2003年送样对水泥颗粒级配进行检测,发现是由于颗粒级配不合理。以下将对比不同粉磨工艺对水泥颗粒级配及水泥物理性能的影响.其中所用熟料的强度等级均为52.5MPa左右。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超细油井水泥性能和制备工艺,本文通过采用立式多转子气流分级机对油井水泥进行分级和相应工序处理获得7种不同颗粒粒径的油井水泥。利用激光粒度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等分别对不同颗粒粒径油井水泥进行颗粒级配、矿物组成、水泥颗粒形貌及水泥石水化产物进行测试,同时测试稠化时间、稠度、流动度、强度等对其性能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油井水泥在分级生产过程中出现分相现象;分级粗油井水泥在合适比例混合下可获得合格产品;不同颗粒粒径的油井水泥微观结构和物理性能差别大,随水泥比表面积增大,水泥颗粒间吸附力增强,浆体稠化时间缩短,初稠和水灰比增大,析水率降低,稳定性增加;在合适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浆体强度增加,但颗粒过细,强度反而会下降  相似文献   

15.
水泥颗粒组成对水泥性能影响及采取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赵辉 《水泥技术》2002,(6):56-56
我国自2001年4月1日正式实施水泥新标准,对绝大多数厂的水泥粉磨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我国水泥质量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尤其是水泥细度和颗粒级配。新标准实施以来,各生产厂家通过选择合适的配料率值,提高熟料烧成质量及提高水泥比表面积等措施来提高水泥的ISO强度,但受各种条件的制约,有些效果不太理想。根据对部分大中型水泥企业调研结果看,在熟料质量、混合材品种及掺量均相近的条件下,不同粉磨工艺条件下粉磨的相同品种、相同标号的水泥,由于水泥颗粒分布的不同,水泥水化速度相差极大,水泥成品质量也不相同。近十…  相似文献   

16.
针对立磨加球磨组成的半终粉磨系统中存在的电耗高的问题,提出了采用两台立磨配一台球磨机的生产工艺方案,通过改造立磨选粉机、调整磨内级配、增加空气输送斜槽等措施,实现了稳定生产、降低分步电耗、优化水泥颗粒级配的目标,水泥适应性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17.
熟料粉磨最佳均匀性系数及控制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东镐 《水泥》2002,(2):17-21
采用RRB公式,计算了不同R80下的3-20μm颗粒含量最多时的均匀性系数n值,45μm筛筛余和比表面积S,从而为控制好颗粒级配,提高水泥性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水泥细度直接影响到水泥的强度、凝结时间、需水性、泌水性和水化热等一系列物化性能,现大多数水泥企业采用筛余百分数、比表面积和颗粒级配三种方法来表示细度。其中颗粒级配的表示方法能够比较客观、全面地反映水泥粉体的粗细组成和粒度分布。  相似文献   

19.
同传统球磨机相比,立磨可以大大降低水泥工业的生产能耗,但将其作为水泥终粉磨系统制备的水泥需水量高,导致立磨水泥和易性差,限制了立磨作为水泥终粉磨系统的应用,本文分析了影响立磨水泥需水量的因素,认为立磨水泥颗粒级配窄是立磨水泥需水量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并从拓宽立磨水泥颗粒分布的角度研究了降低立磨水泥需水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由熟料与矿渣、粉煤灰、凝灰岩和石灰石这类混合材中任两种组成的复合水泥的粉磨工艺和质量特性。由三种组分组成的复合水泥的易磨性好于熟料的易磨性,搅拌需水量及和易性取决于其颗粒级配。复合水泥的颗粒级配受到混合材的种类和易磨性的影响,易磨性好的组分会导致颗粒级配变得较宽,且在一般情况下其搅拌需水量较小。粉煤灰和石灰石比凝灰岩更能使颗粒级配变宽。含火山灰质组分的复合水泥的搅拌需水量是较大的,尤其当含有凝灰岩时更是如此。为了达到标准强度,复合水泥须比不含混合材的水泥磨得更细。由熟料、矿渣和石灰石组成的复合水泥除了具有有利于粉磨的特性外,还具有最好的稠度和高抗压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