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正福 《住宅科技》2003,(1):43-43,47
上海市以浦东开发为契机,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拓宽道路,高架道路建设,由中心城区向外辐射高等级道路;改造旧区,尤其是成片危棚简屋拆除重建;拆屋建绿,中心城区一块块规模不小的公园式绿地的建成。“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所有这些改变了上海的城市面貌,改善了上海的投资和生活环境,吸引境内外投资者到上海来创业和生活,体现出上海作为国际现代化大都市的勃勃生机。新世纪上海的开发建设,将重视建设郊区农村集镇,其标志是市政府出台的“一城九镇”建设计划。9个中心集镇的建设,将改变农村无序、低…  相似文献   

2.
陈刚 《暖通空调》2006,36(B03):6-7
上海海港新城作为上海市重点工程,其中港城展示服务中心的一期工程展示厅为3层高的建筑物,建筑高度15.3m,建筑面积10367m^2,供海港新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作为展示和临时办公用。展示服务中心的前端为2层大空间展示厅,呈扇贝形,后端为3层楼的小隔间办公及一些辅助用房。  相似文献   

3.
唐林 《时代建筑》1998,(4):67-68
作为上海市地理几何中心的人民广场迎来了前所未确的变化.以往在历次政治运动中扮演‘朝圣者”殿堂的城市集合广场演变为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和现代城市持续发展的城市呼吸活动的内肺。这里的建筑超越了服务于功能的空间形式,已成为评价上海城市面貌刊时代进步的重要文化载体。向国外游客刊广大市民传递着近十年来城市发展的旋律和主题,激发人民蓬勃向上的爱国主义精神。位于人民广场东隅的上海城市规划展示厅于1995年立项开发,是宣传上海城市规划与建设成就的专业展览建筑。展示厅选址十分优越,既便于市民参观,也便于…  相似文献   

4.
唐林 《世界建筑》2000,(11):73-74
当我近几年忙于工程事务,深感知识之库已干涸无源时,城市规划展示馆的工程设计满足我的渴求。特别珍惜的是这是一次建筑师与规划师们合作,是相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视点切入者的对话。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的选址在人民广场市府大厦东侧,这样有利于市民参观,并以其公共建筑属性定格上海人民广场的空间主题。馆址占地3 625m2,建筑面积20 272m2,是全国第一座全面展示城市建设和规划的专业馆,也是全世界规模最大、内容最全的专业馆。城规馆由展示厅、会议厅、30年代上海风情街和规划学术交流等四大功能区组成,建筑物有地下二层、地上五层(…  相似文献   

5.
建筑韵律与城市天际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建新 《建筑》1996,(11):40-41
由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建筑群与城市空间衬托出的剪影,形成一种建筑天际线景观,它是建筑文化在城市空间设计中的反映,是现代建筑环境设计的一项重要因素。代表着一种传统、智慧、风格和理性,制约着城市建设的美学品格和文化风范。城市建设的密度愈来愈大,建筑容积率愈来愈高,已经成为当前国内城市建设中的一个普遍问题。土地的过量开发,“见缝插针”的平面布局,“欲与天公试比高”的盲目追求,冲击着人类居住的生态环境和建筑文化,导致许多城市建设虽投入很多,却总也美不起来,难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本世纪最重要的现代建筑师…  相似文献   

6.
北海市绿色环境的“插补”李娓城市的建设通常伴随着对原有自然环境的改造。在城市的建设开发过程中,原有环境可以表示为图1,对它的开发则相应地如下两种模式图2、图3,一种为开挖型,一种为填补型。初期开以阶段属于图2模式,开发建成区松散地点缀在环境之中,而这...  相似文献   

7.
浦东新上海商业城总体环境构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随着上海大规模的城市建设,环境问题越发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旨在通过一个设计实例-新上海商业城环境空间构筑的分析,探讨如何在整个地块的开发建设中,有效地组织建筑群形成的间隙空间,建立“人-环境-文化”统一和谐的外部商业环境空间体系。  相似文献   

8.
上海申博成功,赢得2010年世博会的主办权,不仅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成为发展中国家的骄傲。 申博的成功对未来10年上海的城市建设和发展必将产生重要的影响。通过世博会这一舞台和窗口,中国可以与世界实现零距离的接触。 “城市,让生活更加美好”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通过世博会,上海将向世界展示上海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环境、城市文化的风采。那么我们该向世界人民奉上一个什么样的世博会呢?  相似文献   

9.
陈海舟 《安徽建筑》2002,9(A07):13-14
随着全国各地开发区的建设,工业房地产日益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而城市环境、开发区区域环境对工业小区的开发也不断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本文从高科技工业小区开发的角度出发,运用城市设计的理论和方法,结合上海漕河泾新经济园总体规划设计和市场营销,以开放性的思维,强调环境与人、与企业发展的融合,突出灵活性,多适应性和参与性,探索一种高科技工业小区的开发思路、管理程序和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促进了城市商务区的大规模开发与建设。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商务区如日本品川、美国曼哈顿、法国德方斯以及北京商务区等的地下空间开发建设研究,以上海虹桥商务区为例对我国城市商务区地下空间的开发与控制进行了探讨,在城市商务区地下空间规模需求与预测、地下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涵义、方法及特点、地下空间开发控制要素和指标体系框架、城市商务区地下空间开发机制等方面探讨了如何使商务区地上、地下空间的土地利用结合成有内聚力的整体,希望能够对我国未来城市商务区的地下空间规划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城市是两个文明的建设载体,只有提高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才能加快经济快速发展,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城市形象则是一种无形资产,是最重要的可持续利用城市资源,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是对外展示的“窗口”。城市形象直接反映出城市文明程度的高低和投资环境的优劣,同时也反映出城市形象设计水平的高低。广西防城港市,是以港立市的海港城  相似文献   

12.
城市居住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祁红卫  陈立道 《地下空间》2000,20(2):137-140
城市居住区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是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土地紧张和环境恶化结果后的一种解决方案。本文针对城市居住区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的综合效益、功能规划、开发模式等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能对未来居住区地下空间的开发提供一条前瞻性的构想。  相似文献   

13.
城市雕塑作为一种城市精神的载体反映着城市公众的审美价值取向和城市文化的内涵。从图腾柱到方尖塔,希腊的神像,再到大卫,自由女神,城市雕塑作为城市的象征和文化的体现成为城市的凝聚点,雕塑给大众带来的审美意识上的提高及提供给大众身心上的愉悦是城市中不可缺少的。城市雕塑凭借独特的艺术语言,以美的形式作为载体向大众传达着城市文化概念。 大连城市建设的发展及定位有着其独特的特征和优势,伴随着快速的城市建设和改造,大规模的城市公共绿地、广场相继建成,城市雕塑也快速发展起来。城市本身的文化特征在长期惯性的发展中…  相似文献   

14.
高层建筑与城市空间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城市的整体环境中,高层建筑的开发建设与城市景观和城市空间密切相关。它反映着当代城市的结构和特征,反映了先进的工艺技术以及建筑与经济的紧密关系。 就城市空间的影响而言,对高层建筑的实际作用有……  相似文献   

15.
董雅  席丽莎 《华中建筑》2007,25(12):57-60
城市色彩直接体现城市个性,展示城市形象,是我国当代城市风貌建设中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对于城市色彩基本属性和形成演变基本规律的研究为基础,将其应用于天津城市设计的实践,结合天津城市历史、环境、传统及建筑现状,通过实践调查和研究,得出天津红褐、灰白的城市主色调和未来发展趋势.以此指导天津城市建设,创建既反映城市历史文化面貌,又具有时代表现力的城市形象,塑造和谐的城市风貌.  相似文献   

16.
论文探讨了上海城市空间的关联域及其原因,历史上的上海由于特殊的地缘政治而形成其初级的多元城市空间。当前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城市建设的机遇,又促使各种矛盾激化,城市规划与动态发展的城市建设形成了很大的反差。论文建议以上海的水域作为空间核心,以开发地下空间和城市中高密度地区的多层公共空间来适应未来的城市发展,从而创造出上海特有的城市空间。  相似文献   

17.
背景 徐汇滨江地区位于黄浦江核心区南延伸段,土地面积9.4km2,岸线长度约11.4km,是上海市中心城区内唯一可大规模成片开发的滨水区域.这里曾是上海重要的交通运输、物流仓储和工业生产基地,在城市发展进程中环境面貌亟待改善. 2007年徐汇区人民政府与上海市浦江办签订《共同推进黄浦江沿岸徐汇区段综合开发合作备忘录》,明确市区联手、以区为主的建设机制以及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开发原则,以土地收储、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环境建设为切入点,正式开展滨江区域功能结构的转换与地区活力的复兴,推动城市棕地开发的有力实践.  相似文献   

18.
城市的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栏是一个展示城市发展、规划设计以及房地产开发领域前沿理念的窗口,主要邀请业内知名专家定期撰写。本期刊发的《城市的未来》一文,是叶耀先先生《城市和可持续城镇建设理念》一文的开始部分。后面部分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阐述城镇建设的四大理念,将在本刊后两期中陆续刊出。  相似文献   

19.
夏昕 《景观设计》2005,(6):88-91
隔音幕墙里的汽车展示厅 简要地说,就是要将隔音墙与工业建筑结合起来,按照时速120km的要求进行设计,以形成一个流线型的具有透视效果的景观。汽车、机动船、飞机都可以没有阻碍地流畅通过,沿着A2号高速公路建设的隔音幕墙和工业建筑本身是静止不动的,但是其中的车流却远川流不息,顺着幕墙以120km/h的速度奔驰着,幕墙上层叠的支撑建筑共分10段:这些建筑被焊接在主体建筑上并且覆盖着相连的流线型展示厅。画面设计旨在表现出一种有展示厅配合的隔音幕墙不断延伸的效果,形成最强有力的视觉冲击,展示厅提供的三维空间将所有的工业设施都隐藏在幕墙之后。  相似文献   

20.
上海青清区的发展反映了一种大城市周边典型的城市现象:“边缘城市”。随着密集的中心城区的分散,有质量的建设和自发的沿路条带式的城市扩张并存,雄心勃勃的规划和不确定的前景相随。文章以青浦为例。针对其形成可持续城市形态的可能,提出紧凑+多心模式的新的网络结构,希望这种由大规模公共交通为导向的横式可以引导青浦,上海乃至于长江三角洲形成相对紧凑高效、以水乡绿色地景为特色的、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超级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