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了实现具有特定配位方式的Eu(Ⅲ)杂多元配合物的靶向合成,首先采用稀土硝酸盐与β-萘酰三氟丙酮(NTA)和二苯基亚砜(DBSO)配体反应合成先导化合物,然后利用对甲氧基苯甲酸(POBA)取代先导化合物中的硝酸根实现羧基与稀土离子配位,并通过利用先导化合物中β-萘酰三氟丙酮和二苯基亚砜配体形成的较大空间位阻阻禁羧基桥式配位,实现了羧基双齿螯合配位的靶向合成。运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热重与荧光光谱等手段对相关配合物进行了系统的表征,并根据表征结果推测了它们的化学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双齿螯合型配合物Eu(NTA)2(POBA)(DBSO)2比混合配位型配合物Eu(POBA)(NTA)2(DBSO)2具有更好的分散性能与更高的能量传递效率,并出现主发射峰劈裂弱,发射峰半高宽变锐的特征;而混合配位型配合物Eu(POBA)(NTA)2(DBSO)2比双齿螯合型配合物Eu(NTA)2(POBA)(DBSO)2具有稍好的热稳定性。得到了2种鲜艳红色的高效荧光材料。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以1,1'-联萘为骨架的酰胺类开链冠醚配体稀土配合物的组成和荧光性质,合成了N,N'-二苄基-1,1'-联萘-2,2'-二(氧杂乙酰胺)配体(L)及其5种稀土苦味酸盐配合物.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率、红外吸收光谱、紫外吸收光谱等分析方法,对配体及配合物组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稀土离子与配体形成了,n(M3 )∶n(L)=2∶3型配合物,稀土配合物组成为[RE(pic)3]2L3·6H2O(RE=La3 ,Eu3 ,Gd3 ,Tb3 ,Y3 ),并推测配合物中存在L与1个稀土离子配位,同时又与2个稀土离子桥联配位的2种配位形式.室温下,该系列配合物的荧光光谱表明,Eu(Ⅲ)配合物表现出较强的Eu3 特征发射,而Tb(Ⅲ)配合物表现出微弱的荧光发射,其他配合物没有相应稀土离子的特征荧光.说明L的三重态能级与Eu2 的激发态能级匹配较好.Eu(Ⅲ)配合物在不同溶剂中的荧光强度表明,荧光强度受溶剂效应影响,且随着溶剂配位能力增强而减弱.  相似文献   

3.
光致发光稀土铕高分子配合物的合成研究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合成稀土高分子配合物并研究其光致发光的光物理过程。方法 以4-乙烯基吡啶(4VP)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共聚物为配体,并与邻菲洛啉(Phen)小分子配体协同反应,与Eu(Ⅲ)配位,合成了稀土高分子配合物;通过紫外光谱与荧光光谱的测定,研究稀土高分子配合物光致发光的机理。结果 4-乙烯吡啶共聚物通过吡啶环上的氮原子与稀土离子可直接配位;小分子配体具有协同配位效应。结论 稀土配合物具有很强的荧光强度。  相似文献   

4.
稀土铕配合物在荧光防伪油墨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铕离子(Eu^3+)为中心,以苯甲酰丙酮(BZA)、苯甲酸(BA)、邻菲咯啉(Phen)为配体,在无水乙醇中合成了三元配合物Eu(BZA)3Phen与Eu(BA)3Phen.配合物的紫外可见光谱与红外光谱分析表明配体与铕离子发生配位,合成了三元配合物.研究配合物的荧光性能,发现Eu(BZA)3Phen的相对荧光强度大于Eu(BA)3Phen.将荧光强度高的Eu(BZA)3Phen作为荧光剂制备了荧光防伪油墨.荧光防伪油墨的荧光性能显示,油墨与配合物Eu(BZA)3Phen发射波长相同,均为612nm.荧光防伪油墨在可见光下无色,在紫外灯下呈现红色,可用于防伪包装印刷.  相似文献   

5.
镧、铈羧酸盐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镧、铈与环己基甲酸及2-乙基己酸的5种配合物单晶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中的羧基可能采取双龄螯合、双齿桥式或三齿螯合桥式等配位形式。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2个结构新颖的钯配合物[PdCl2(py-n-COOH)2].2DMSO(n=3,4;DMSO=二甲亚砜),并对其进行光谱分析。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2个吡啶羧酸配体作为单齿配体通过N原子与Pd配位,形成一个反式的平面四边形构型,未配位的羧基通过强的分子间氢键作用与DMSO中的2个氧原子相连。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新型吡唑基P,N-双齿配体3,5-二甲基-4-(2-二苯基膦乙基)吡唑(L),成功应用于构建钌(II)配合物[Ru(T15-C5Hs)Cl(PPha)](L),配体中磷原子作为单齿配体配位到钌金属上形成中性金属配合物,并通过核磁共振波谱对配合物溶液结构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 合成稀土高分子配合物并研究其光致发光的光物理过程 .方法以 4-乙烯基吡啶 (4 VP)与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的共聚物为配体 ,并与邻菲洛啉 (Phen)小分子配体协同反应 ,与 Eu( )配位 ,合成了稀土高分子配合物 ;通过紫外光谱与荧光光谱的测定 ,研究稀土高分子配合物光致发光的机理 .结果4-乙烯基吡啶共聚物通过吡啶环上的氮原子与稀土离子可直接配位 ;小分子配体具有协同配位效应 .结论稀土配合物具有很强的荧光强度 .  相似文献   

9.
在水热条件下,合成配合物[Ni(ptc)(bipy).4.5H2O]单晶,(H3ptc为2,4,6-吡啶三羧酸,bipy为4,4’-联吡啶).配合物晶体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配体H3ptc上的一个氮原子和两个羧基氧原子与Ni^2+螯合配位,而另一个配体bipy的一个氮原子为端基配位,金属Ni^2+离子的轴向位置被两个水分子占据,形成一个六配位扭曲八面体构型.配合物分子之间通过分子内和分子间的氢键作用进一步形成三维空间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10.
对苯基苯甲酸铽三元配合物荧光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对苯基苯甲酸和邻菲罗啉与氯化铽在甲醇溶液中合成了三元稀土有机配合物.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分析等对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表征,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和可能的配位结构.结果表明,羧基氧和邻菲罗啉氮原子均与稀土离子配位,配体对苯基苯甲酸可有效地传送能量,使荧光强度明显增强.测定了配合物在固态及二甲亚砜溶液中的荧光衰减曲线,并以Y2O3为参比,测量了配合物的荧光量子产率,在最大激发波长292 nm处的荧光量子产率是0.34.并由Gd-H2L配合物的磷光光谱的最大发射波长计算出配体H2L的最低三重态能级,讨论了配合物的能量转移机理.该配合物的磁性在0~300 K范围内测定表明,该配合物具有反铁磁性.  相似文献   

11.
以N,N-二-二苯氧膦-4-溴甲基-苯胺(DPBB)与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反应得到一种含P=O的有机硅烷前驱体Si-DPBB,并与Eu(DBM)3.2H2O及四乙氧基硅烷通过溶胶-凝胶法反应得到一种新的无定形无机-Eu(Ⅲ)配合物杂化材料SiO2-DPBB-Eu。红外、紫外-可见漫反射及荧光光谱表明,在杂化材料SiO2-DPBB-Eu中,稀土离子Eu3+与Si-DPBB中的P=O发生配位,并分布在SiO2网络中。该杂化材料显出良好的由配体到Eu3+能量转移的线状5D0-7FJ(J=0,1,2,3与4)红光发射。  相似文献   

12.
以聚乙烯醇(PVA)为高分子配体,分别与SmCl3、EuCl3在水溶液中进行配位反应,合成PVA-Sm(Ⅲ),PVA-Eu(Ⅲ)配合物.用电导率法研究PVA-Sm(Ⅲ),PVA-Eu(Ⅲ)配合物最佳反应条件,并通过荧光光谱及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物料投放比为PVA:Sm3+=4∶1,PVA:Eu3+=6∶1,该反应在非碱性溶液中搅拌2 h为最佳.荧光光谱显示:PVA-Sm(Ⅲ),PVA-Eu(Ⅲ)配合物具有荧光特性,都在286 nm左右产生荧光,其荧光主要表现为配体的特征荧光,金属离子对其起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水热条件下合成配合物[Eu(HCAM)3]·[(H2O)2(4,4'-bipy)2]单晶(HCAM为4-羟基-2,6-吡啶二羧酸,4,4'-bipy为4,4'-联吡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配合物的结构,该晶体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在晶体结构中含有2个独立4,4'-联吡啶配体,中心Eu(Ⅲ)离子是九配位的配位构型.荧光性质测试表明:具有稀土离子基本荧光特征,主要发射峰位于617 nm,体现出红光特征.  相似文献   

14.
在非水溶剂中,首次合成出了双香草醛缩乙二胺Schiff碱配体(L)及其苦味酸钇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热重分析和核磁共振氢谱等分析表征,推测出配合物的可能组成为[Y·L(Pic):](Pic)·3CH3CH2OH,Y(Ⅲ)离子的配位数为6。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生物转化的方法,以L-抗坏血酸和糖基供体为底物,采用保藏菌种反硝化利斯特氏菌SHⅢA为环麦芽糊精聚糖糖基转移酶产酶菌种,并设计实验,以期对生产AA-2G的各影响因素进行考察.研究结果表明:菌种的最佳产酶条件为:麦芽糖为碳源,蛋白胨作为氮源,金属离子为Cu2+,pH值为10,培养温度为35℃,接种量为10%.AA-2G的最佳合成条件为:以质量分数为33%的β-环糊精作为糖基供体,以质量分数为22%的L-抗坏血酸作为底物,温度20℃下反应30 h,AA-2G产量可达8.60 g/L.  相似文献   

16.
以2,2′:6′,2″—三联吡啶(tpy),Eu(NO3)2.6 H2O为原料合成了标题配合物,配合物由一个Eu(Ⅲ)离子、一个三联吡啶、两个硝酸根离子、三个水分子组成配位一价阳离子内界,另一个硝酸根为外界.晶体结构研究表明配合物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8.880 3(6)nm,b=11.223 5(7)nm,c=11.746 1(7)nm,α=88.850 0(10)°,β=69.103 0(10)°,γ=74.604 0(10)°,V=1050.83(12),Z=2,R=0.015 3,wR=0.059 8,Eu3+的配位数为10并形成双帽四方反棱柱的配位构型.  相似文献   

17.
利用多羟基螯合树脂的结构特性,详细研究了多羟基螯合树脂对Fe3+、Co2+两种金属离子的吸附容量、等温吸附等静态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适当的温度下,在HAC-NaAC体系中,树脂对两种离子都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树脂对上述2种离子的交换动力学符合Boyd G.E.方程,即交换由液膜扩散控制,且树脂对两种金属离子的吸附可用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来描述.  相似文献   

18.
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Eu2O3单掺和Ce/Tb/Eu三元共掺杂的CaO-B2O3-SiO2(CBS)发光玻璃材料,并使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和CIE色度坐标对其结构以及发光特性进行了研究.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在394nm激发下,Eu2O3单掺杂的CBS发光玻璃的发射光谱中出现了Eu3+的特征发射峰.这些发射峰主要起源于Eu3+中的4f电子的f-f跃迁;在374nm激发下,三元共掺杂发光玻璃的发射光谱中同时观测到了起源于Ce3+、Tb3+和Eu3+的蓝色、绿色和红色的三基色发射,这些发射可进一步混合成为白光发射.此外,Ce/Tb/Eu三元共掺杂发光玻璃的发光颜色,随着Eu2O3含量的增加从蓝光逐渐过渡到白光,这显示出了发光颜色的可调节性,极大地扩展了其在白光发光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