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石油院校学科综合性越来越强,学科分类越来越细。转专业政策的实施,为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专业的机会。但石油院校主干与非主干专业在软硬件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导致学生有选择的向主干专业单向流动,造成了非主干专业人才的大量流失,影响了专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本文通过使用SPSS因子分析法对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环境科学专业部分学生进行调查,从而分析影响非主干专业学生转专业的因素及转专业政策对非主干专业学生的影响,以期对今后大学生的转专业抉择及转专业后的学习、生活等方面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
喇嘛甸油田已经进入高含水开采后期,为降低转油站系统能耗,以喇601转油站节能挖潜为切入点,以调查研究和节能监测为手段,开展节能示范站的研究工作.对转油站工艺流程、机泵及加热炉运行情况和节能计量设备完备情况进行详细分析,按照系统节能的理念制定改造措施,对转油站各系统耗能点进行整体优化控制.综合应用成熟技术,合理匹配机泵、加热炉、变压器、照明等设备的各项参数,发挥技术和管理优势,完成了由措施节能,管理节能,向综合节能的跨越,为集输系统节能降耗发挥了示范作用,为油田节能降耗提供了技术思路,促进了管理节能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3.
关于高等院校本科重点专业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专业建设是高等院校的一项基本建设,它决定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而重点专业建设则是专业建设的龙头。文章以大庆石油学院省级重点专业建设为例,对重点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主要措施等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4.
机泵用电是油田用电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机泵高配低效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实际生产运行中大量电能浪费。针对现状,分析了造成转油站机泵能耗高的原因,通过采取减级、变频、延长停掺时间、涂膜、更换机型、单泵分洗等治理措施,使转油站同比去年多节电25×104kWh,年节约电费14万元,收到了较好的节能效果,为油田站库机泵节能降耗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5.
6.
针对转油站能耗高的问题,通过开展转油站能耗评价及挖潜措施研究,对转油站整体用能情况进行评价,掌握了转油站电能利用率、热能利用率、系统效率,确定转油站能耗水平,解决了转油站能耗评价技术问题,对于降低油田生产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2001年高校招生生源问题的分析,得出今年生源问题的主要特点为:1.高校注重品牌效应,学生重视对学校的选择;2.专业和职业一起考虑,学生注重对专业的选择;3.行业存在差异,生源情况有别;4.学生自主意识增强,不报到率趋高;5.学校的地理位置也是影响生源的因素之一。针对生源问题,建议采取如下措施:1.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2.适应社会需求,优化招生计划;3.制订奖励措施,鼓励学生报考;4.加大宣传力度,发挥名牌效应;5、做好就业工作,带动招生工作;6.中学唱主角,高扬主旋律,激发学生艰苦创业的精神。  相似文献   

8.
希望油田主要包括2号含油构造和北特鲁瓦构造两部分.北特鲁瓦构造油气田一次脱气后天然气中硫化氢含量高达11 701.44 mg/m3.硫化氢(H2S)是一种无色、可燃,比空气略重的气体,有剧毒.为使油田安全生产,从站址选择、总平面布置、工艺设计、材质选择、自动控制、通风设施、个体防护等10个方面对含硫作业场所采取了一系列安全技术防护措施,保证了生产的安全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9.
介绍PDS并底取样器原理以及现场应用技术,主要分析了使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如预置压力、油嘴选择、转样以及泡点分析等。总结了PDS的操作实践及取得合格高压物性样品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聚合物驱过程中的注入剖面变化在注聚初期,其吸水剖面与水驱基本相同,聚合物溶液还是主要进入高渗透层,随着高渗透层渗流阻力的增加,聚合物溶液开始进入低渗透层,注入剖面得到改善.随着低渗透层聚合物溶液的不断进入,其渗流阻力增加,导致其吸水比例逐渐下降,吸水剖面出现返转.其吸水变化类型主要有一次返转型、二次或多次返转型和不返转型.通过对现场实际资料的研究表明:①在注聚过程中,各沉积单元相对吸水量往复变化;②注聚过程中,低渗透层剖面返转时机先于中渗透层;③低渗透层注聚剖面第二次返转时相对吸水量峰值低于第一次返转时的峰值;④高渗透层的厚度比例越大,聚合物调整低渗透层吸水剖面能力越差;⑤聚驱全过程中,高渗透层的累积吸水量仍大于中、低渗透层;⑥绝大多数单元的吸水剖面在吸水指数、含水下降期发生初次返转.另外,相对于一类油层聚合物驱,二类油层具有返转出现时间早于一类油层、返转幅度大于一类油层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聚合物驱剖面返转规律及返转机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室内并联岩心物理模拟实验及渗流力学的基本定律,对聚合物驱油过程中的剖面返转规律及返转机理的研究表明,油层非均质性是剖面返转的主要原因,随着渗透率级差的增大及返转时机提前,低渗透层累积吸液比例下降。在固定渗透率级差条件下,随着聚合物分子量及浓度的增大及返转时机提前,低渗透层累积吸液比例下降及聚合物驱波及效率下降。剖面返转的根本原因在于聚合物溶液在高、低渗透层中的动态阻力系数表现规律不同,高渗透层中阻力系数呈对数式上升。低渗透层中阻力系数呈指数式上升。即高、低渗透层中阻力系数变化率不同,高渗透层中阻力系数变化率不断下降,低渗透层阻力系数变化率不断上升,在注聚合物初期,高渗透层中阻力系数变化率大于低渗透层阻力系数变化率,当二者相等的时候,吸水剖面开始发生返转。  相似文献   

12.
试论我国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人高等教育在普通高校中的地位和作用 ,不仅直接关系到成人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发展 ,关系到普通高校的整体建设和发展 ,也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和社会经济建设的进程。本文从普通高教和成人高教各自的特点 ,成人高等教育的重要性 ,普通高等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其举办成人教育的必要与可能 ,世界普通高等学校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论证得出结论 :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化社会 ,为促进普通高校由封闭走向开放和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 ,普通高校必须重视办好成人教育以及为办好成人教育 ,高校必须作新的调整  相似文献   

13.
焙烧炉转筒的设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炜 《齐鲁石油化工》1998,26(2):133-137
焙烧炉转筒的设计条件苛刻,设计温度较高,选用材料档次较高,超过现行设计标准。本文在结合执行现行标准一般规定的基础上,对如何降低材料用量,提供可靠的设计依据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2016年全年及2017年上半年全厂各转油站集输系统能耗进行统计分析,理清全厂各转油站冬、夏季能耗变化趋势,并重点分析耗气量波动情况,探索集输系统节能降耗潜力,提出优化运行办法。优化掺水泵、加热炉运行台数,执行全年集输参数优化控制,细化修订集输参数标准,实施四合一(加热缓冲沉降分离装置)梯度加热工艺改造。截至2017年6月,累计关停掺水泵55台,加热炉53台,降温集输井1056口,常温集输井199口;累计节气415×10~4m~3,节电150×10~4kWh,预计全年可节气800×10~4m~3,节电310×10~4kWh。  相似文献   

15.
加氢裂化反应转油线应力分析与布置方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氢裂化装置中加热炉出口至反应器的管道称为反应转油线。该管道具有高温、高压、壁厚大以及相连设备受力要求苛刻的特点。此外管内介质为两相流,容易引起管道振动,管道应力分析较为困难。文章阐述了该管道的应力分析方法,通过不同设备和管道布置方案的分析对比,对设计方案的优化选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金天赦 《江西石油化工》1998,10(2):24-27,33
针对我厂Ⅰ套常减压装置常压转油线更换材质后出现转油线入塔口塔壁推瘪的事故及随后由更换支吊架而产生的管系大幅度晃动情况进行分析。吸取减压转油油张的部分经验,从管道布置,应力分析和支架设计三方面考虑,对常压转油线进行了较大的改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确保了装置长周期安全运转。  相似文献   

17.
从发达国家对工程教育人才的培养来看,不仅需要好的教育系统,还应存在合理的专业认证制度。本文通过对国外专业认证机构特点分析和认证流程的认知,提出在我国专业认证体系制度的建立上应采取的相应推进措施。  相似文献   

18.
接地系统是将用电设备的外壳或者中性点通过导体(扁钢、导线等)与接地装置有效连接;利用大地作为电流回路,将一些没有用的电流干扰导入大地,保护使用者不被电击。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型式有TT系统、TN系统和IT系统。大庆油田这几年新建的转油站接地都是利用TN-S系统。在选择接地体时,接地极采用热镀锌角钢,接地干线采用热镀锌扁钢,接地体埋深-0.7 m,露出地面部分涂黑漆,螺栓连接处应镀锌。转油站总接地网电阻不大于10Ω,仪表设备接地装置电阻不大于4Ω。  相似文献   

19.
20.
转塔式系泊系统在FPSO项目应用广泛,它与传统海洋平台最大的区别是塔架和塔体之间要做相对的旋转运动,这就要求管线不能穿越相对运动处。系泊系统最重要的设备是滑环,考虑到滑环实际运行时的摇摆空间,连接滑环的管线需要具备足够的柔性。另外,考虑到整个项目在施工中的分段建造,管线要用法兰断开。本文以笔者参与的某内转塔系泊项目为例,对小尺寸管线三维设计进行分析研究,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