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从技术、运营、市场等角度对基于IP的可视电话业务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指出了运营中的一些难点并提出解决方案,给出了快速发展可视电话业务的模式,同时指明了可视电话业务运营中的几个关键问题,最后得出可视电话业务运营化是可视电话业务发展趋势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2.
可视电话(videophone)业务是通过传统电话网、互联网或视讯专网的形式,对称、实时地实现语音、图像、数据等信息交流的多媒体通信业务,例如可视通信、网上浏览、视频监控、多点会议、视频邮件、电子游戏、收发短信等。最早的可视电话业务是通过PSTN、ISDN等实现的,而现在的可视电话业务更多的是通过IP和NGN实现的,目前实现商用运营的主  相似文献   

3.
分析当前可视电话的技术特点、运营环境及其应用推广面临的问题,考虑可视电话增值应用的市场运行机制及可盈利模式,提出双网融合(PSTN+ADSL/IP)可视电话及泛应用的项目方案,并给出项目的推进策略,基于双网融合的资源与技术,探讨延伸出的广阔的创新业务市场。进一步结合业务运营的需求,给出基于区域链路传播策略的电信级软交换体系的设计,最后,梳理多媒体可视电话平台泛应用,综合其功能及实现技术,给出整体的解决方案及四层软件架构。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国内电信运营企业3G可视电话业务的网间互通架构,介绍了WCDMA/TD-SCDMA系统网间互联互通测试方案。  相似文献   

5.
双网多媒体可视电话系统安全架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双网融合及增值应用,介绍双网融合(PSTN+ADSL/IP)可视电话及泛应用的项目方案,给出基于区域链路传播策略的电信运营级可视电话交换架构的设计,给出双网多媒体可视电话系统软件架构的设计。安全解决方案贯穿研发、运营、维护、业务等全过程,从通信安全、系统安全、数据安全、业务安全、内容安全,进行安全分析,在架构层次上给出安全解决方案的整体设计,提出具体的安全策略,并给出实施方法与技术。在可视交换架构中,引入了PKI/cA技术,把Yahalom协议融入交换协议中。  相似文献   

6.
8月4日,工信部公示了《第三代移动通信(3G)可视电话业务网问互通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在最新公布的标准中明确了不同运营商问3G可视电话业务互通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主要规定基于H.324M的电路域可视电话业务以及基于SIP协议的分组域可视电话业务在不同运营商间的互通,包括H.324M移动可视电话之间的互通、SIP移动可视电话之间的互通以及H.324M和SIP移动可视电话之间的互通。  相似文献   

7.
迎接PSTN多媒体可视电话的到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多媒体可视电话的概念,系统组成,分析了多媒体可视电话业务在我国发展的可行性,最后介绍了多媒体可视电话在国内外发展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对移动可视电话业务的体系结构和技术实现,以及在不同运营商间实现移动可视电话业务互联互通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分析了目前移动可视电话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和移动可视电话的相关国际国内标准,展望了可视电话业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移动通信》2009,(12):8-8
6月2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移动可视电话业务实行市场调节价的通知。通知称,同意对移动可视电话业务资费实行市场调节价,电信企业制定的移动可视电话业务资费要力求简单清晰、通俗易懂,便于消费者分析、比较、选择和使用。  相似文献   

10.
李威扬 《世界电信》2007,20(3):57-58
中兴通讯EyeWill网络视讯基于IMS框架理念,提供统一系统平台,支持机顶盒、PC机、智能终端等多终端接入,融合IPTV、视频监控、可视电话等多种多媒体增值业务,是配合运营商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的端到端、全业务多媒体运营解决方案,也是促进宽带网络向IMS AllIPNetwork业务提供体系演进的整体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中国数据通信》2004,6(5):68-68
中国联通“宝视通”可视电话业务是中国联通“宝视通”业务的一部分。该业务采用H.323基于中国联通ATM骨干网承载平台,是一个全国统一的、真正面向商业应用的运营网络。视讯骨干网覆盖全国320多个大中城市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终端可以通过互联网的形式方便的接入。  相似文献   

12.
移动可视电话业务作为一种具有完全3G通信业务特征的高级业务,正随着3G业务的来临而越来越近地进入现实。移动可视电话是否只是在3G网络上才能实现的高级特征业务?现有网络是否可以承担起移动可视电话业务?移动可视电话现在到底离我们还有多远?这一系列的问题既是对未来3G业务的探讨也是对现有移动通信网络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电信网技术》2005,(12):29-31
本文从可视电话的业务定位入手,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可视电话的业务功能及可能的解决方 案。文章最后探讨了可视电话的业务营销模式。  相似文献   

14.
一、多种类型终端参加会议业务 多种类型终端参加会议业务是基于中国联通宝视通平台,采用标准的H323协议以及先进的会议管理技术将会议室视频终端,可视电话终端,PC软终端、手机、固定电话等众多类型终端涵盖在内的多点会议业务。该业务将原有的宝视逞视讯会议对象进行了扩展,不但原有会议室注册终端、可视电话注册终端可以进行多方通信,可视电话卡用户终端,PC软终端,手机、固定电话均可进行多方通信。  相似文献   

15.
可视电话的主要功能是点对点的视频通信,即支持彩色活动图像及语音的双向实时传输。从世界上诞生第一台可视电话到现在,可视电话经历了从沉寂到复苏的坎坷过程。在今天的多媒体通讯时代 可视电话又展现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一、可视电话的分类和发展状况可视电话产品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基于计算机的可视电话,另一种是一体化可视电话。而按照传输信道来分,以上两种类型又可分为在模拟电话网和在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上工作的可视电话。以个人电脑为核心的可视电话,是在计算机上安装摄像头、图像处理板和语音输入输出设备和可视电话应用软件,即可与基于PSTN的H.324标准,或基于ISDN的H.320标准的可视电话建立通信。如果图像压缩和解压的软件处理得当,图像的性能就比较好。除了以上两种网络环境的可视电话外,近一两年还出现了一种依托Internet的可视电话 用户只要支付上网费用,应用IP协议和标准实现实时的视频业务就可实现IP语音、可视图文、电子邮件等多种功能。但是,由于购买电脑或上网要花费比较高的费用操作又需要一定的电脑知识而且每次必须在开机状态下使用,所以,这种基于计算机的可视电话短期内还不宜大量投入生产。市场上比较多的还是...  相似文献   

16.
电 视电话业务是一种点到点的视频通信业务,它 能利用电话网双向实时传输通话双方的图像和语音信号。由于可视电话能收到面对面交流的效果,实现人们通话时既闻其声、又见其人的梦想,因此自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提出可视电话概念后就受到普遍好评,人们纷纷寄予厚望。但是,经过漫长的等待之后,可视电话一直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始终离普通用户很远很远。 突破瓶颈 可视电话遭遇的问题,引起了多方面的关注,各种通信产品制造商、科研机构纷纷投入巨资进行科研开发,有的甚至作为主攻方向和核心业务,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到目前为止,芯片、线…  相似文献   

17.
《通信管理与技术》2009,(4):I0020-I0020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近日发出通知,确定对移动可视电话业务资费实行市场调节价,并要求电信企业制订的移动可视电话业务资费要力求简单清晰、通俗易懂,便于消费者分析、比较、选择和使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数据通信》2004,6(7):37-38
一、项目背景和用户需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以下简称国家海事局)及各直属海事局在租用中国联通SDH电路基础上,增加中国联通“宝视通”可视电话业务接入电路,此电路向国家海事局提供可视电话业务,同时作为国家海事局的数据备份电路。  相似文献   

19.
中国联通在宽带视讯业务的基础上,于2003年4月正式推出“宝视通”酒店宽带可视会议和可视电话业务。中国联通与内地、港澳台地区和部分国外三星级以上酒店及集团合作,在酒店会议室和高档客房提供中国联通宽带视讯业务,以形成中国联通“宝视通”业务酒店联盟。中国联通宽带视讯业务网采用了H.323技术体制,基于联通ATM骨干承载平台,是一个全国统一的、真正面向商业应用的运营网络。该网络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终端也可方便地接入。  相似文献   

20.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了《关于移动可视电话业务实行市场调节价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称,同意对移动可视电话业务资费实行市场调节价,电信企业制定的移动可视电话业务资费要力求简单清晰、通俗易懂,便于消费者分析、比较、选择和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