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脱甲烷塔优化操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影响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分公司乙烯公司乙烯装置脱甲烷塔运行的主要因素,并针对乙烯装置改造后脱甲烷塔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采用提高塔压、节流膨胀等方法改善脱甲烷塔的操作,减少了塔顶乙烯损失,提高了乙烯产品收率。  相似文献   

2.
以化工流程模拟软件ASPEN PLUS为应用平台,建立能良好描述裂解气在冷箱中预冷和脱甲烷塔中分离的工艺模型。应用该模型对扬子乙烯装置老区冷箱和脱甲烷塔系统进行了流程模拟、参数灵敏度分析和过程优化;研究了裂解气负荷、裂解气组成等几个因素,对冷箱与脱甲烷塔系统的影响以及相应操作参数的优化调整;找到了现有冷箱与脱甲烷系统的用能瓶颈;解决了工艺操作参数的优化问题;实现了装置高负荷情况下的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3.
以生产数据为依据,以化工流程模拟软件为工具,模拟优化乙烯装置脱甲烷系统工,通过优化第二脱甲烷塔到裂解气压缩机的循环量,降低裂解气压缩机的负荷。  相似文献   

4.
高传宝 《乙烯工业》2013,(2):24-27,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乙烯装置2011年大检修期间更换了脱甲烷塔进料分离罐,开车后高压甲烷中氢气含量大幅降低,减少了氢气损失,但脱甲烷塔运行不稳定,塔顶温度波动频繁。介绍了该前冷及脱甲烷塔系统的运行现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其它乙烯装置运行调整经验及模拟优化文献,分析了脱甲烷塔运行不稳定的原因,提出了操作调整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脱甲烷系统是乙烯裂解装置能量消耗的大户。通过分析大庆乙烯装置裂解老区分离流程,在不改变老区分离进料量的前提下,对前冷、脱甲烷塔及脱乙烷塔部分进行工艺优化,将前冷的前两股进料直接进入脱乙烷塔处理,降低脱甲烷塔和脱乙烷塔负荷;重新启用膨胀机、压缩机,并将再生气、燃料气二者合做驱动力,循环利用冷量,进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脱甲烷塔系统是乙烯装置深冷分离流程中裂解气分离的关键,既要保证乙烯的回收率,又要保证乙烯产品的纯度,同时也是冷量的主要消耗所在.因此,设计一个能耗低、投资小的脱甲烷塔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乙烯装置脱甲烷系统工艺条件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蒲通  马渝平 《现代化工》2000,20(4):22-25
兰州化学工业公司 16万 t/a乙烯装置自开车以来 ,因分离系统脱甲烷塔通过能力低、乙烯损失大而成为制约乙烯生产的瓶颈。本文介绍了应用 PRO-II软件对乙烯装置脱甲烷系统进行的流程模拟计算过程 ,分析了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8.
李仑 《乙烯工业》2021,(3):33-37
对高压脱甲烷系统中甲烷分离进行了讨论.通过对甲烷在脱甲烷系统内的走向分析,讨论了碳二洗涤塔进料温度对乙烯冷剂负荷的影响;将液相甲烷从-140℃甲烷氢分离罐跨线补充至脱甲烷塔回流罐,可降低乙烯损失和乙烯冷剂消耗;最后,以碳二洗涤塔进料温度和跨线流量2个变量进行综合分析,得到了局部最优解.  相似文献   

9.
选择"前脱丙烷"流程对甲醇制烯烃粗产物进行分离。先利用高低塔脱丙烷工艺, 然后经过脱甲烷塔、脱乙烷塔、乙烯精馏塔、丙烯精馏塔, 最终得到聚合级的烯烃产品, 其中脱甲烷工段采用"预切割-油吸收"脱甲烷工艺, 使用耗能较小的中冷分离, 吸收剂选择产自工艺自身的丙烷产品。丙烯精馏工段采用双塔预分流程, 降低塔高。采用Aspen Plus流程模拟软件对脱甲烷工段进行模拟和优化, 选用Radfrac精馏模型和RKS-BM热力学模型进行计算, 对脱甲烷工艺段进料位置、塔板数、回流比进行灵敏度分析, 并确定出丙烷吸收剂的用量和温度, 最终得到纯度为99.98%的乙烯和99.90%的丙烯。  相似文献   

10.
目前乙烯装置开工普遍采用有乙烯倒开车方案。先启动丙烯制冷压缩机和乙烯制冷压缩机,再启动裂解气压缩机并进行氮气运行。用氮气作为介质,乙烯和丙烯为冷剂对冷箱、脱甲烷塔等深冷系统进行预冷,同时引进乙烯、丙烯对乙烯精馏塔和丙烯精馏塔进行全回流运转。在深冷系统预冷完成后裂解气压缩机引进天然气提前进行分离系统预开车,打通从裂解气压缩机到冷箱、脱甲烷塔、脱乙烷塔、高压脱丙烷塔及碳二加氢反应器的整个流程。  相似文献   

11.
ARS技术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国外最新的烯烃分离工艺—ARS技术进行了剖析。提出了ARS技术关键设备分馏器的模拟方法;指出了ARS技术的核心和节能原理。提出了分馏器初级试算流程。该流程的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脱甲烷塔塔顶冷量消耗仅为常规流程的三分之一左右,并且无需—101℃乙烯冷剂。此外分馏器可以在较低压力下操作,从而大大减少了裂解气压缩机的功率消耗。  相似文献   

12.
乙烯裂解装置冷量主要消耗在前冷及脱甲烷塔系统。通过分析大庆乙烯装置裂解老区分离流程,在不改变老区分离进料量的前提下,对前冷部分工艺进行优化,对老区现有的EC-401/402膨胀机和压缩机机组进行更新,循环利用冷量,进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对催化裂解装置裂解气分离回收单元的中冷油吸收脱甲烷塔的主要工艺参数应用大型化工软件PROCESS进行了优化和全面分析。在大量逐板计算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同于传统观念的新论断:在一定压力温度范围内,脱甲烷塔塔顶温度愈高,乙烯损失愈小。通过详尽的数据和分析比较,为节省能耗、增加乙烯收率、实现脱甲烷塔各工艺参数的最优组合指出了具体的途径。本文对已有类似装置的生产及新装置的设计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The integrated cold box and demethanizer system as one of the most critical production sections in an ethylene plant couples multistage refrigeration and cryogenic separation to extract hydrogen and methane from the cracked gas feed. Ethylene and the heavier components are liquefied for recovery in the downstream process. During separation, ethylene contained in the methane and hydrogen streams is accounted as the product loss which in reality is significant. To reduce the ethylene loss with energy consumption consideration, a systematic methodology has been developed to optimize the process operation of the integrated cold box and demethanizer system. It covers rigorous simulation model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sensitivity analysis, operational optimization, and result analysis. The optimiz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significant economic benefits of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相似文献   

15.
乙烯装置冷箱脱甲烷系统模拟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辉 《乙烯工业》2004,16(2):25-29
中国石化扬子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烯烃厂650kt/a乙烯装置因二元制冷系统效率低,无法为冷箱、脱甲烷塔系统提供足够的冷量,加之部分操作控制指标不尽合理,导致乙烯损失大。文中介绍了应用Aspen软件对该系统工艺流程进行模拟计算的过程,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最优化操作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16.
谢娜  刘金平  许雄文  曹乐 《化工学报》2013,64(10):3590-3598
根据乙烯装置中的用冷需求,将乙烯装置的深冷分离过程分为变温冷却过程和定温冷凝过程,变温冷却过程指的是裂解气的预冷过程,定温冷凝过程指的是乙烯装置中各塔塔顶冷凝器中的换热;分析了乙烯-丙烯复叠制冷系统的换热集成曲线,可知在裂解气的预冷阶段,冷热物流换热温差大。提出一种组合制冷系统,它集成了纯工质复叠制冷和混合冷剂制冷,其中的多元混合冷剂制冷系统为乙烯深冷分离的变温换热过程提供冷量。并用Aspen Plus软件对混合冷剂系统进行建模,使用遗传算法优化,优化结果表明在替代原制冷系统6895.5 kW冷量负荷的情况下,功耗降低521.6 kW,节能14.7%。  相似文献   

17.
以化工流程模拟软件ASPEN PLUS为应用平台,建立了能良好描述裂解气在冷箱中预冷、在脱甲烷塔中分离和制冷系统工艺模型。应用该模型对扬子乙烯装置老区制冷系统进行了流程模拟、参数灵敏度分析和过程优化;研究了甲烷和乙烯冷剂分配、相同和不同温度级乙烯冷剂分配对乙烯损失的影响,以及相应操作参数的优化调整;找到了现有制冷系统的用能瓶颈;解决了工艺操作参数的优化问题;实现了装置高负荷工况下的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18.
Ethane recovery in a conventional turboexpander process is optimized considering different demethanizer pressures and different feeds: a lean gas and a rich one. The design variables are varied, while meeting process constraints, in order to find the optimum conditions achieving the maximum profit. The analysis covers the whole process including the refrigeration part, and the entire typical demethanizer pressure range. The optimum ethane recovery is compared with the maximum possible recovery for each value of the demethanizer pressure. Recommendations are given regarding the selection of the level of ethane recovery, along with the demethanizer pressure, and refrigeration recovery system.  相似文献   

19.
杨婉玉  李越  李亚军 《化工进展》2015,34(10):3589-3594
以廉价天然气中的乙烷和丙烷为原料的乙烯成本仅是石脑油等重质原料成本的30%,高压管输天然气进入城市门站分输需调压,调压过程中有大量压力能可利用。本文以某段高压管输天然气为原料,提出了处理量60×104m3/h的轻烃分离回收工艺流程,综合考虑轻烃回收率、系统功耗、CO2冻堵、冷箱传热温差等因素,优化操作参数,完成了系统能量的高效集成,实现了轻烃分离工艺的节能降耗。该方案C2回收率达90%以上,可为乙烯装置提供优质的乙烷等轻烃原料50.75万吨/年,有利于解决乙烯工业发展的原料瓶颈,提高天然气、乙烯工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