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普洱茶发酵过程中茶多糖分子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不同微生物发酵的普洱茶中提取茶多糖,并对其分离纯化?分子量分析,明确茶多糖在发酵过程中的变化规律。采用热水浸提乙醇沉淀法提取茶多糖,双氧水脱色,再用凝胶色谱(GPC)法测定其分子量。结果表明,由木霉和酵母发酵的普洱茶多糖提取物中糖分与蛋白质含量均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由木霉发酵的普洱茶中多糖的分子量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先增大然后减小;由酵母发酵的普洱茶中多糖的分子量未呈现出规律性变化。结果表明,茶原料、发酵的微生物种类以及发酵时间等对发酵普洱茶中多糖分子量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一种普洱茶中茶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普洱茶为材料,采用水提醇沉法,研究了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浸提次数、乙醇浓度4个因素对普洱茶中茶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茶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且用此提取工艺测定市售不同级别普洱茶中茶多糖含量。结果普洱茶中茶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提温度90℃,浸提时间40 min,浸提次数3次,乙醇浓度80%。该提取工艺重复性好,吸光度与葡萄糖含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n=5),线性范围0.02~0.10 mg/L(r2=0.9999)。实验也发现,普洱茶的嫩度越低,茶多糖的含量越高。结论本方法简便、快捷、重复性好,可作为茶叶多糖原材料和产品质量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茶多糖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茶多糖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104~5×104水溶性复合多糖,主要成分有葡萄糖、阿拉伯糖、核糖、半乳糖、甘露糖、木糖及果糖等,对人体具有重要生理功能。该文综述茶多糖化学组成与性质、结构分析、提取方法和生理功能,并展望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微波对茶叶主要活性成分咖啡碱、茶多糖结构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以中,低档绿茶为原料,称取一定量的茶叶末,用一定量的水,在解冻档微波处理3min,结合水浴浸提3次,经分离,纯化所得茶多糖,咖啡碱制品,采用紫外和红外光谱分析,研究了微波对绿茶主要活性成分-咖啡碱和茶多糖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对咖啡碱和茶多糖制品的化学结构无影响。  相似文献   

5.
微波技术提取茶多糖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聂少平  谢明勇  罗珍 《食品科学》2005,26(11):103-107
为了保持茶多糖的生物活性,提高得率,采用微波技术提取茶多糖。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微波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用该法提取的茶多糖含量由蒽酮.硫酸法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微波提取茶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茶叶与水的质量比为1:15,在微波强度为100%的条件下提取75s。通过与其它提取方法比较,微波提取方法时间短,得率高,是茶多糖提取的一种优选方法。同时,通过对α-淀粉酶酶活抑制效果试验可以看出,微波对茶多糖抑制α-淀粉酶酶活的活性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陈丽  陆安霞  刘飞  叶玉龙 《食品科学》2022,43(17):389-397
茶多糖是一类复合型多糖,结构十分复杂,本文介绍了影响茶多糖含量的因素以及茶多糖结构的解析方法和特征。茶多糖含量在茶树品种、成熟度、茶树器官、茶叶加工方法和茶树生长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存在差异;其结构组成单元包括8 种中性单糖、2 种糖醛酸、1.87%~38.00%蛋白质、18 种氨基酸和少量无机元素等,分子质量为2.56~3 900.00 kDa;糖链由单糖通过(1→2)、(1→3)、(1→4)、(1→2,4)等多种方式通过O原子连接而成,且存在分支;有些茶多糖分子存在三股螺旋结构;茶多糖分子会缠绕结合在一起形成形状各异、大小不一的聚集体;结构解析方法包括色谱、光谱、核磁共振、原子力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此外,本文还简要归纳了茶多糖的构效关系,以期为后续茶多糖的结构特征和生物活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茶籽多糖是茶籽中一种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然而,我国茶籽利用率不高,如能充分利用,必将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因此,笔者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茶籽多糖(tea seed polysaccharide,TSPS)提纯方法、理化特征和生物活性的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茶籽多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茶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抗凝血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茶多糖不同组分对抗凝血活性的影响,通过水提醇沉的方法对茶多糖进行提取,经聚酰胺柱脱色、脱蛋白,采用离子交换柱DEAE Sepharose CL-6B对多糖进行分离纯化,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测定其分子量,并对多糖组分抗凝血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聚酰胺法脱色、脱蛋白效果较好,脱色率、蛋白去除率和多糖保留率分别为75.1%、91.2%和79.2%;经纯化后得到4个组分,分别为TPS-1、TPS-2、TPS-3和TPS-4;HPGPC法测定TPS-1、TPS-2和TPS-3分子量分别为20760、24230和250643,为均一多糖,TPS-4含两个组分,其分子量分别为689 113和4 150,为非均一多糖。体外抗凝血实验显示TPS-4能延长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时间(TT),说明是通过内源性途径来影响凝血的。  相似文献   

9.
日照绿茶粗多糖脱蛋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日照绿茶粗多糖为原料,采用蛋白质脱除率、茶多糖保留率和茶多糖含量为评价指标,研究了Sevag法、三氯乙酸法和鞣酸法对茶多糖粗提物脱蛋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evag法茶多糖含量较高、茶多糖保留率较低且操作较复杂,鞣酸法茶多糖保留率较高、蛋白质脱除率较低,三氯乙酸法的脱蛋白效果最好.用三氯乙酸脱蛋白时,茶多糖溶液pH为4.0,蛋白脱除率为68.4%,茶多糖保留率为66.8%,茶多糖含量为72.5%.  相似文献   

10.
硫酸酯化花多糖的制备及降血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茶多糖(TPS)进行硫酸酯化分子修饰,并研究其降血糖活性。方法用氯磺酸-吡啶法对茶多糖进行硫酸酯化修饰,得到硫酸酯化茶多糖(S-TPS);采用四氧嘧啶诱导小鼠造成糖尿病模型,用茶多糖(TPS)和硫酸酯化茶多糖(S-TPS)对造模后的糖尿病小鼠分别进行分组灌胃,对其降血糖活性进行比较。结果茶多糖(TPS)和硫酸酯化茶多糖(S-TPS)均能降低小鼠血糖水平,而硫酸酯化茶多糖(S-TPS)的降血糖效果更为明显。结论茶多糖经过硫酸酯化以后能进一步提高其降血糖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