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随着软件重用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软件重用巳从代码级逐步提高到系统级,特定领域的软件体系结构设计是系统级软件重用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为了进一步提高软件重用性和建立一个理想的软件体系结构,文中对特定领域软件体系结构、本体进行了基本分析,介绍了本体在特定领域软件体系结构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从而,提出了一个体系结构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软件体系结构作为描述系统高层设计和实现更广范围内软件重用的手段,己成为软件工程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文章在对特定领域的软件体系结构(DSSA)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DSSA的、具有层次风格的企业资源计划(ERP)模型——XK-ERP-II及其开发环境。并对XK-ERP-II模型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实际应用表明,该模型是高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软件实现阶段的重用技术,特别是组件重用技术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然而,对于软件开发早期阶段的软件资源的重用却进展缓慢。软件体系结构在软件重用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反射机制在代码重用方面取得了成功,但还没有用于软件体系结构及其组成元素的重用。提出了一种支持软件体系结构设计时重用的反射机制,概述了基于反射机制的软件体系结构重用方法。详细说明了反射机制RMRSA的元级体系结构模型和基级体系结构模型,描述了元级软件体系结构和基级软件体系结构之间进行交互和互操作的协议PMB,以及反射机制RMRSA支持软件体系结构重用的过程。利用所提出的基于反射机制的重用方法,设计人员在软件设计阶段,通过重用体系结构及其组成元素来高效地完成软件计任务。  相似文献   

4.
基于复杂系统整体论的多主体仿真平台体系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复杂系统仿真应用面临的可重用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的需求,利用领域特定的软件体系结构(DSSA)的原理,对复杂系统分布仿真应用进行了分析,提出基于复杂系统整体论的多主体仿真平台(MAPBCAH)的新概念,并分析总结了平台需要.然后,在对领域知识进行抽象的基础上,提出了领域模型,并设计了复杂系统综合仿真平台的软件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5.
多级正交软件体系结构及其应用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软件体系结构的设计,进化和重用一直是软件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首先提出了多级正交软件体系结构的概念,然后给出结构进化和重用的控制方法。并将其运用到实际软件的设计开发,实践证明,我们这一方法对于降低软件进化的复杂性,提高重用率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罗巨波  应时 《计算机科学》2010,37(10):156-160
给出了支持软件体系结构设计时重用的反射式软件体系结构,描述了反射式软件体系结构的元级软件体系结构和基级软件体系结构之间进行交互和互操作的协议PMB,基于软件规格语言Object-Z对PMB协议进行了形式化描述。  相似文献   

7.
软件体系结构风格的实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软件体系结构研究领域中,风格的研究与应用是一个重要的领域。本文讨论了软件体系结构的概念和风格,在此基础上特别对CORBA,基于Web的分布式系统结构,领域专家系统,基于商业背景的可重用软件体系结构等内容进行了讨论,并给出了它们相关风格。  相似文献   

8.
软件重用是软件界追求的目标,人们正努力实现基于框架、体系结构和需求的重用,但具体实现技术还不够成熟。框架是可重用的特定领域应用软件的半成品,在框架上定制可以建立具体的应用系统。一个好的框架可大大节省开发时间,降低开发成本。简要介绍了软件重用和框架,提出了一个用于信息系统领域的框架设计,并给出了该框架的体系结构和开发模型。  相似文献   

9.
田野 《福建电脑》2011,27(8):139-140
特定领域软件体系结构是在域分析上,以域模型为基础而建立的,作用于某一特定领域中的各系统,来实现大规模的重用,以提高软件开发效率。利用特定领域平台化分层体系结构使系统的灵活性和通用性增强,可以将可复用构件最大程度地重用,结合某超市管理系统业务功能模块来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10.
由于HLA/RTI在联邦重用上的局限性,在对比分析现有RTI软件体系结构模型和RTI间互操作方法的基础上,设计实现了一种支持多联邦执行的可扩展层次式RTI软件,并对其软件功能和可扩展规模进行了测试,试验证明了此设计的可行性,为支持联邦级可重用和互操作给出了一个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SEIS++:一个油气勘探领域软件建造和集成的模式语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化的软件复用从通用类库进化到了面向领域的应用框架和设计模式,与框架相比,设计模式更集中于软件体系结构中重复出现的设计韵律,它主要由可复用的抽象设计结构组成,特定领域内一组相关的设计模式构成了该领域的模式语言,它们可在领域内重复使用以完成某类特定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2.
Software reuse is widely believed to be a key to improving software productivity and quality in conventional software. In expert systems, much of the knowledge has been compiled (i.e., compressed and restricted into effective procedures) and this makes reusability difficult. One of the issues in modeling expert systems for enhanced reusability is capturing explicity the underlying problem solving designs. Principled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 schemes have been used to model components of complex software systems. However, the potential for applying these principled modeling techniques for explicitly capturing the problem solving designs of expert systems has not been fully explored. To overcome this omission, we use a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 scheme for developing an ontology of the software components to facilitate their classification and retrieval. The application of our ontological approach is of bo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is method facilitates the reuse of high-level design. We illustrate the application of principled domain modeling using two real world applications of knowledge-based systems.  相似文献   

13.
针对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的特点阐述了需求信息建模的策略,面向大规模定制领域提出了适合广义需求信息描述的需求信息元方法,通过定义需求本体提高了需求信息表达的规范性和可重用性,结合项目实施案例论述了在Web应用体系下需求信息元的实现技术.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一个协作式客户机/服务器软件系统的实例阐明了设计不同系统体系可复用扩展软件构架的一种方法。笔者提出的构架,将使用构架描述语言进行定义,通过软件复用的三个层次(独立于应用域的,领域特有的和应用特有的),有机地组织起来。构架由可复用领域的特定黑盒构架模式和可扩展领域的特定白盒构架模式组成。文章重点阐述了软件构架中复用的不同层次以及构架如何实现扩展。  相似文献   

15.
特定领域软件复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围绕特定领域软件体系结构的设计,利用平台化分层体系结构的设计思想以及应用集成设计机制,对面向领域的软构件开发模型进行了探讨与设计,并以某石油公司企业MIS的设计为开发背景,选取其中一个特殊的子系统模块,对业务构件的组合过程——复用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设计与阐述。  相似文献   

16.
基于特征模型和构件语义的概念体系结构设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彭鑫  赵文耘  刘奕明 《软件学报》2006,17(6):1307-1317
特定领域软件体系结构(domain-specific software architecture,简称DSSA)是特定领域开发中的重要资产,而基于特征的领域模型使得从领域需求到DSSA的映射成为可能.引入本体作为特征模型的描述基础,通过该方法得到的领域特征本体将同时作为领域内业务构件的语义描述基础存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特征模型和构件语义的概念体系结构设计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了特征模型中的共性、可变性、绑定时间以及结构关系、依赖关系等对DSSA设计的影响,同时以构件语义作为特征到概念构件设计的过渡.相关方法已经实现为基于本体的特征建模工具和基于特征模型的体系结构设计工具,为特征驱动的领域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7.
18.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大规模软件开发的过程中,软件体系结构设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用它来指导整个开发过程,可以准确满足需求并充分提高软件系统的重用性和可维护性。结合数据传输工具DataTrans,详细阐述了一种描绘体系结构的标准化方法并阐述了该方法在DataTrans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设备在线监测系统的软件架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畅  伍星  迟毅林  张文斌 《计算机工程》2010,36(23):69-71,75
针对设备在线监测系统开发中存在重复研究、可扩展性及复用性差等问题,从软件架构的角度入手,通过总结和归纳领域知识,建立领域模型指导软件架构的分析与设计,并对在线监测系统的软件架构进行全面描述。基于该软件架构实现一个在线监测系统。实践证明,该架构合理有效,对于相关研究者和开发者具有一定指导及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Social robotics poses tough challenges to software designers who are required to take care of difficult architectural drivers like acceptability, trust of robots as well as to guarantee that robots establish a personalized interaction with their users. Moreover, in this context recurrent software design issues such as ensuring interoperability, improving reusability and customizability of software components also arise. Designing and implementing social robotic software architectures is a time-intensive activity requiring multi-disciplinary expertise: this makes it difficult to rapidly develop, customize, and personalize robotic solutions. These challenges may be mitigated at design time by choosing certain architectural styles, implementing specific architectural patterns and using particular technologies. Leveraging on our experience in the MARIO project,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series of principles that social robots may benefit from. These principles lay also the foundations for the design of a reference software architecture for social robots. The goal of this work is twofold: (i) Establishing a reference architecture whose components are unambiguously characterized by an ontology thus allowing to easily reuse them in order to implement and personalize social robots; (ii) Introducing a series of standardized software components for social robots architecture (mostly relying on ontologies and semantic technologies) to enhance interoperability, to improve explainability, and to favor rapid prototyp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