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答:起泡葡萄酒是指葡萄果汁经酵母菌酒精发酵生成的葡萄原酒再经加糖进行密闭2次发酵,其产生的二氧化碳在20℃的压力≥0.35MPa(≥250mL/瓶)的葡萄酒。在我国,由于生产技术等条件限制,目前在市场上还较少见到生产的起泡葡萄酒,一些“起泡葡萄酒”是酿造厂家将葡萄酒填充二氧化碳而合成的“加气葡萄酒”。这种“加气葡萄酒”的产品质量一般也不可能和真正的起泡葡萄酒相媲美,起泡葡萄酒的生产工艺操作如下。  相似文献   

2.
浅谈山葡萄酒生产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葡萄酒在生产中存在着原料不足,小厂菌种不易保存,果实中含糖低,含酸和单宁高,酒的苦涩味重的问题。解决的途径是开辟山葡萄酒原料基地,应用活性干酵母,对山葡萄浆进行改良,采用三段发酵工艺,采取措施减轻酒的苦涩味。  相似文献   

3.
山葡萄冰酒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金勇键  战景娟  程玉彬  董以德 《酿酒》2004,31(3):100-101
冰山葡萄酒是以代号 2葡萄 ,2 8葡萄和野生化山葡萄为原料 ,当秋季葡萄成熟后保留在架上经过自然浓缩 ,在冬季温度达到 - 7℃时 ,由人工采摘 ,然后在结冰状态下低温压榨 ,采用特殊酵母低温发酵而成的葡萄酒。阐述了冰山葡萄酒原料的选择 ,酵母的筛选 ,发酵工艺的确定和营养成分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利用复方中药浓缩液开发保健新型山葡萄酒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松毅  殷涌光  刘静波 《酿酒》2004,31(3):88-91
主要研究了以山葡萄为原料经榨汁、发酵等工艺制备的山葡萄原酒 ,与复方中药浓缩液经过澄清、调配、杀菌等处理后 ,成功地研制出营养价值高、抗缺氧功效显著、风味独特的保健新型山葡萄酒  相似文献   

5.
以北冰红山葡萄为原料,进行了冰葡萄酒酿造研究实验,旨在初步确定北冰红山葡萄冰葡萄酒酿造工艺,为山葡萄冰酒的开发与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温度控制为13~15℃,经过25~30 d后原汁完成酒精发酵,原酒理化及感官指标均满足优质冰酒要求,感官品评总分96.75分。结果证明,北冰红山葡萄是一种理想的冰葡萄酒酿造原料。  相似文献   

6.
王恭堂 《中国酒》2002,(5):10-13
一、什么是山葡萄酒野生山葡萄在我国分布范围广。东北地区山葡萄的产量大,东北山葡萄酒在全国的影响也最大。山葡萄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山葡萄泛指生长在我国不同区域的野生葡萄。狭义的山葡萄仅指我国东北地区野生山葡萄。本文所说的山葡萄酒,是广义的山葡萄酒。在我国,凡是以野生山葡萄为原料做成的酒,统称山葡萄酒。  相似文献   

7.
选用90%以上的全黑山葡萄为原料 ,干白原酒、进口葡萄酒酵母、白砂糖、果胶酶、蛋白粉为辅料 ,经发酵、淋酒等酿造工艺可生产出11.6度、总酸8.5g/L、残糖3.6g/L、浸出物为27.5g/L的优质山葡萄酒  相似文献   

8.
以北冰红山葡萄为原料,酿制山葡萄酒,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法对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酵母添加量160 mg/L,发酵温度26℃,发酵天数7 d。制得北冰红山葡萄酒的平均酒精度为9.81%vol,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9.
总 则第一条 为了提高我国葡萄酒质量,规范葡萄酒生产,净化葡萄酒市场,促进葡萄酒工业健康发展,促进我国葡萄酒行业与国际接轨,特制订本管理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规定了葡萄酒定义、酿酒原料、葡萄酒生产、葡萄酒标签标识、葡萄酒贮存运输、葡萄酒的管理等内容。第一章 葡萄酒定义第三条 葡萄酒是指用新鲜葡萄或葡萄汁为原料,经发酵、陈酿而成的饮料酒。质量标准应符合GB/T15037-94规定。使用或掺用其它水果发酵酿制的酒,以及使用果汁、香精等未经发酵兑制或加水的饮料酒不得称为葡萄酒。第四条 特种葡萄酒是指用鲜葡萄或葡萄汁在…  相似文献   

10.
一、温度对于葡萄酒发酵的影响温度控制对于优质葡萄酒的生产是非常重要的。其影响是从葡萄的成熟开始,一直持续到发酵和陈酿期间。如果在整个葡萄酒酿造过程中不保持适当的温度,既便是最好的葡萄品种和高质量的葡萄浆果,也难以生产出优质的葡萄酒。  相似文献   

11.
塞威氏苹果(野苹果)酒的研制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新贵 《酿酒》2007,34(4):86-87
塞威氏苹果(野苹果)是新疆伊犁地区稀有天然的野生苹果,营养丰富,以它为原料经挑选、清洗、榨汁后,进行酵母发酵,酿制成野苹果酒.  相似文献   

12.
以苹果鲜榨汁和浓缩汁为原料,分别通过添加蔗糖和稀释的方式使发酵起始糖度为200g/L进行酒精发酵。对发酵产品的常规理化指标和总酚,总类黄酮以及黄烷醇含量进行测定,并对发酵产品进行感官鉴评。实验结果表明:稀释浓缩汁和鲜榨果汁酒样总酸含量分别为2.6g/L和3.2g/L。鲜榨果汁酒样总酚含量、总类黄酮以及黄烷醇含量均高于稀释浓缩汁酒样。两种酒各具特色,鲜榨汁酒样果香浓郁,稀释浓缩汁酒样酒香醇厚。  相似文献   

13.
胡冀太  杜金华  何桂芬 《酿酒》2012,39(3):45-50
采用两种制备工艺-发酵和浸泡制作山楂酒,通过对发酵山楂酒和浸泡山楂酒的主要理化指标、色调色度、感官评定、主要抗氧化性物质、挥发性成分、抗氧化性的对比分析,比较两种山楂酒的特点。发酵山楂酒酒精度、糖度低,酸度高,颜色为偏橘红的低色调;浸泡山楂酒酒精度、糖度高,酸度低,颜色为深红色的深色调;发酵酒和浸泡酒感官评价都很好,发酵酒美中不足在于酸味略重;两种酒的黄酮与多酚含量相差不大,但浸泡酒的花色苷含量高于发酵酒;发酵山楂酒的抗氧化性略高于浸泡山楂酒。  相似文献   

14.
红枣蜂蜜保健酒的酿造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疆红枣和油菜蜜为原料,研究了红枣蜂蜜保健酒的酿造工艺。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红枣蜂蜜酒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红枣与水的配比1∶25(g∶mL),接种量0.15g/100mL,黄酒酵母与葡萄酒酵母的配比1∶2(m/m),起始糖度22%。所酿造的红枣蜂蜜保健酒具有淡淡的枣香和天然的蜜香,酒体醇厚爽口,风味独特。  相似文献   

15.
吕文  张福庆  崔艳 《中国酿造》2012,31(5):74-77
该文研究了几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对低醇葡萄酒发酵和品质的影响,经选择最终以贵人香葡萄为原料酿造低醇葡萄酒,然后分别采用高压静电场、超声波和巴氏杀菌等方法对发酵中的葡萄酒进行处理,分析了不同处理方式对发酵进程、葡萄酒酒精度等理化指标、感官品质及产品货架期的影响.结果显示超声波处理20min的低醇酒质量明显优于其他方法,该酒具有典型的葡萄品种香气、澄清、透明,并具有更长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16.
以酥梨为原料,经榨汁、过滤后,在酥梨清汁中接入果酒酵母1596酿制成半干型酥梨果酒。利用3种常用的澄清剂(硅藻土、明胶、壳聚糖)对半干型酥梨果酒进行澄清处理,测定经过澄清处理之后的半干型酥梨果酒的透光率、吸光度值、总酸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及对果酒的感官品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0.015%的明胶可使半干型酥梨果酒达到最佳的澄清效果,透光率达96.6%,吸光度值0.258,总酸4.5 g/L,可溶性固形物11.7%,且酒香醇厚,爽口宜人。  相似文献   

17.
在果酒生产中,主发酵的工艺条件是关键。采用榛子为主要原料,经液化、糖化、调整成分后接种活性干酵母进行发酵,再经贮藏、杀菌后获得成品,对主发酵的工艺条件通过正交试验进行优化,确定出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8.
徐佳  左勇  易媛  马倩  胡琨 《中国酿造》2020,39(11):137
将甘露聚糖、谷胱甘肽加入瓶装葡萄酒中,检测不同处理后白葡萄酒在储存期间颜色、酚类化合物和香气的变化,并通过感官品评来评估抗氧化剂对葡萄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20 mg/L甘露聚糖能有效抑制白葡萄酒颜色褐变,降低白葡萄酒的黄、绿色调及色差,提升酒体明亮度;显著延缓儿茶素和表儿茶素的氧化速率(高于对照组61.9%、39.7%),提高没食子酸的浓度(56.91%),但总酚含量总体呈递减趋势,表明抗氧化剂选择性保护了部分酚类物质;有效降低辛酸乙酯,乙酸异戊酯等酯类物质的水解(高于对照组2.97~5.77倍),保护了葡萄酒的花香味;并减少辛酸、己酸和正葵酸等酸性化合物的含量(低于对照组59%、70.07%和91.24%),降低了葡萄酒的奶酪腐败味;添加20 mg/L甘露聚糖白葡萄酒感官评分最高,为81分。  相似文献   

19.
对16株野生酵母进行杏酒发酵试验,通过理化指标的测定和感官评价,筛选适合酿造杏酒的酵母.结果表明,酵母16、酵母06、酵母02是具有良好酿酒特性的菌种.其中酵母16发酵的杏酒感官质量最佳,其发酵的杏酒金黄清亮,具有优雅的果香与醇香,酒体饱满,酸甜适口;并且在杏汁中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分别能在16%vol乙醇、600mg/L SO2、6%柠檬酸、70%含糖量的杏汁中发酵,在10℃时仍可发酵,在50℃时可以生长,为发酵杏酒的最佳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