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Cargill公司已开始在全球多元醇市场中销售其用于生产聚氨酯泡沫的新型生物基多元醇。这个以农业化学品为主体的公司目前正在向汽车、家具和装饰业中的大型聚氨酯泡沫制造商以工业规模出售其产品。Cargill公司称,这些生物基多元醇与石油基产品相比具有成本优势,它们是通过一种专有的技术从植物油如菜籽油、葡萄籽油、大豆油和向日葵油生产的。  相似文献   

2.
卡吉尔(Cargill)公司已向用于汽车、家具和垫褥领域的聚氨酯软泡牛产商大规模销售生物基多元醇,这一变化使卡吉尔成为软泡市场领先的生物基多元醇生产商。生物基多元醇可替代依赖于高成本原油和天然气原料生产的合成多元醇。该产品已在美国芝加哥附近的生产地生产,因需求增长,卡吉尔公司将建立新的生产基地。美国工业用多元醇市场约为136万t/a。  相似文献   

3.
<正>日本三菱化学公司(MCC)2015年3月25日宣布已研发出其首个新型生物基聚碳酸酯二醇(一种高性能的多元醇)产品,并计划于2015年4月份开始全球市场的开发和销售。MCC利用独家制造工艺生产出该新产品,其成分与市场上现有的聚碳酸酯二醇完全不一样。聚碳酸酯二醇是用于生产聚氨酯的一种原料。得到的树脂拥有优异的耐久性,可用于汽车内饰材料(例如座套和  相似文献   

4.
<正>拜耳材料科技公司在其位于德国Domagen的装置投资2 000万美元建多元醇装置,该多元醇是生产聚氨酯的一种前体,用CO2作为一种原料。该装置计划于2016年启动,将有5 000 t/a的产能。使用CO2作原料可明显减少多元醇的碳足迹,该技术由拜耳材料科技公司和德国亚琛大学联合开发,使用一种Zn基催化剂。据称,该  相似文献   

5.
DowPolyurethanes公司将增加其VoranolVoractiv多元醇的能力,该多元醇是聚氨酯工业的第1种催化活性产品。通过使其在美国得克萨斯州自由港的传统多元醇装置转产上述多元醇,可使其能力从3.6万t/a增加到2 6 .3万t/a。但该公司未透露传统多元醇的转产能力和投资成本。这项由强劲的全球需求所驱使的转产工作预计于本月底开始进行。Dow公司多元醇产量增加@于剑昆  相似文献   

6.
Shell Chemicals在中国南海合资公司的多元醇装置已征运转,故其供应已缓和。这对Sheel公司主管全球环氧丙烷(PO)和聚氨酯(PU)化学品业务经理是个好消息。但他仍在关注油价一直上涨对聚氨酯事业的长期影响。Sheel与中国合资公司的PO和多元醇的投产,可为世界别处提供产品,而此前需由别处向中国出口多元醇。在南海的多元醇装置可扩产,但目前为16万t/a,是个大的多元醇装置。  相似文献   

7.
Bayer公司将在全球各地的 1 6套多元醇装置中使用新近通过收购 Lyondell公司多元醇业务而得到的 Impact技术。该技术已用于 Bayer公司位于比利时 Rieme、美国德克萨斯州 Cannelview的生产装置及法国的一套试验装置中。据称 ,到 2 0 0 4年 Bayer公司的聚氨酯市场将增长 5% ,目前为 82 0 0 kt/a。Bayer多元醇装置将采用新技术@韩秀山  相似文献   

8.
Cargill公司与2家北美研究中心签署了一项合作研究开发聚氨酯用大豆多元醇的协议。这项8月19日新闻发布会宣布的举措,使Cargill公司的科学家与来自KansasPitts burg州立大学(PSU)Kansas聚合物研究中心(KPRC)的科学家聚在一起。Cargill公司工业生物产品集团负责人JimStoppert说:“本次合作说明Cargill公司正继续致力于从农产品开发高价值原料的工作。”PSU总裁TomBryant说:“PSU从事聚合物研究的科学家是很能干的,本次与Cargill公司的合作将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来运用其知识和技能,以从大豆多元醇生产出新型原材料。它将为Kansas…  相似文献   

9.
日本公开特许公报 JP97,5934 1家具、汽车、飞机内材料用的泡沫聚氨酯塑料要求有高度阻燃性。日本三洋化成公司用含聚氯乙烯的多元醇作制造聚氨酯原料制得阻燃性泡沫聚氨酯塑料。该公司以聚氧丙烯甘油醚 50 ,聚氯乙烯 4 0和DOP增塑剂 10份混合制得含聚氯乙烯的多元醇。再以这种混合物与多元醇、多异氰酸酯、发泡剂等按常规方法发泡成型即制得阻燃性良好的泡沫聚氨酯塑料。聚氯乙烯用作泡沫聚氨酯的阻燃剂  相似文献   

10.
涤纶废产物用于制备聚氨酯泡沫塑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涤纶废产物用二甘醇和三元醇经酯基转移合成齐聚酯多元醇,并用其制备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该泡沫塑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且随着齐聚酯多元醇平均官能度的影响,力学性能随之提高;由于齐聚酯多元醇中芳香族基团含量高,泡沫塑料的铖一明显高于普通聚氨酯泡沫塑料。  相似文献   

11.
陶氏化学公司称,它此前宣布的荷兰Terneuzen多元醇扩能项目已破土动工,到2009年中期完工后将新增多元醇产能18万t/a。具体的财政细节没有透露。陶氏公司称,该装置将使用来自它与BASF公司合资在比利时Antwerp建设的一套过氧化氢一环氧丙烷装置生产PO。Terneuzen装置生产的多元醇将用于为该地区终端用户生产聚氨酯产品和组合料系统。  相似文献   

12.
<正>科思创公司于2018年10月13日宣布,在靠近Cologne的其Dormagen生产基地已生产出基于CO_2的多元醇用于柔性的聚氨酯泡沫。科思创公司现在已成功开发出新的基于CO2技术其新的聚醚碳酸酯多元醇,该公司以cardyon品牌销售,这是融合该技术推出创新系列热塑性聚氨酯(TPU)的另一个步骤。该德国化学公司表示,Desmopan 37385是第一个含有CO2基的聚醚碳酸酯多元醇TPU新系列的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三菱化学公司表示已研发出首个新型生物基聚碳酸酯二醇(一种高效能多元醇),并将开始在全球市场销售。据三菱透露,采用其独家制造工艺生产的这种新型产品,成分与市场上现有的聚碳酸酯二醇完全不一样。其产品硬度高,具备优异的力学性能、耐低温性、耐化学药品性以及耐磨性,这些性能都是市场现有聚碳酸酯二醇产品难以达到  相似文献   

14.
Baxenden化学品公司开发了常温酶催化生产聚酯多元醇的专利工艺,采用常规原料如已二酸、l,小丁二醇、l,6一己二醇合成聚酯。据该公司称,所合成的高结晶性聚酯具有极窄的分子量分布,并明显改善了聚酯耐水解性。这些性质与采用相同原料高温合成的常规聚酯多元醉不同。采用该新方法还能合成较高分子量的聚酯。Baxendell公司生产的聚酯牌号叫Xenol,认为该聚酯特别适合于用作生产热塑性聚氨酯、湿固化聚氨酯胶粘剂及聚氨酯热熔胶的多元醇组分,其他应用包括表面涂层、粘合剂、密封胶及织物涂层。用酶合成聚酯多元醇新方法@刘益军…  相似文献   

15.
美国嘉吉(Cargill)日前宣布,世界级生物基多元醇生产基地在美国芝加哥破土动工,预计2008年11月就能上线生产,届时该生产基地将生产嘉吉大豆油衍生的多元醇,据悉,这也是全球首座世界规模的生物基多元醇生产装置。  相似文献   

16.
用生物基阻燃聚酯多元醇替代石油基聚醚多元醇添加于聚氨酯硬泡组合聚醚中,研究了该生物基阻燃聚酯多元醇的替代量,以及在煤矿中阻燃效果。结果表明,生物基聚酯多元醇可替代部分石油基聚醚多元醇使用,当生物基聚酯多元醇在总聚醚多元醇体系中占40%~50%时,聚氨酯泡沫的压缩强度高、尺寸稳定性良好、导热系数低且阻燃效果理想,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行业MT-113—1995标准,保证了煤矿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三菱化学公司表示已研发出首个新型生物基聚碳酸酯二醇(一种高效能的多元醇),并计划开始在全球市场的开发和销售。据三菱方面透露,采用其独家制造工艺生产的这种新型产品,成分与市场上现有的聚碳酸酯二醇完全不一样。其产品硬度高,具备优异的机械性能、耐低温性、耐化学性以及耐磨性,这些性能都是市场现有聚碳酸酯二醇产品难以达到的。  相似文献   

18.
美国Reichold公司成立一个业务开发小组 ,以促进其多元醇产品的销售。该多元醇小组的作用包括 :增加该公司生产的多元醇的市场销售额 ,加速及促进自产多元醇的内部使用 ;利用该公司的技术能力 ,开发独特的多元醇 ,研制新附加值的聚氨酯浇注制品、涂料及胶粘剂 ;提高Reichold公司在多元醇市场的地位 ,创造下游机会。Reichold公司在全球定位于提供完整的文化及线性聚酯多元醇系列产品 ,以Polylite的商标出售 ,用于聚氨酯领域 ,用途包括软泡、乳液、浇注制品、载体树脂、涂料、稀释树脂、胶粘剂、热塑性聚氨酯…  相似文献   

19.
陶氏化学公司称,它此前宣布的荷兰Terneuzen多元醇扩能项目已破土动工,到2009年中期完工后将新增多元醇产能18万t/a。具体的财政细节没有透露。陶氏公司称,该装置将使用来自它与BASF公司合资在比利时Antwerp建设的一套过氧化氢-环氧丙烷(HPPO)装置的PO作原料。Terneuzen装置生产的多元醇将用于为该地区终端用户生产聚氨酯产品和组合料系统。  相似文献   

20.
BASF公司聚氨酯事业部计划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Geismar建造2套新型反应器,并翻新现有的2套反应器以生产聚氨酯用多元醇。它还将使其在Wyandotte的大部分多元醇装置转移至Geisma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