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曝气氧化法利用空气中的氧气将Fe~(2+)氧化成Fe~(3+),进而可将Fe~(3+)经沉淀和过滤除去。对于铁离子量在0.5~1.5 mg/L范围之内的原水,单独使用锰砂过滤器已经无法有效的去除铁离子,需要采用曝气装置辅助氧化处理,已达到除铁的目的。直管曝气与曝气池相结合应用在原水的前处理上,可以有效的氧化二价铁离子,有助于后续工艺过程的进行。采用合理的曝气量计算方法,为曝气装置选型提供依据,与传统方法相比,更能满足工艺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采用热空气加速老化实验法,研究了二价铁离子(Fe~(2+))对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老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0℃热空气老化条件下,SBS发生氧化交联反应,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体系中Fe~(2+)含量增加,SBS的交联程度增加,拉伸强度下降,呈现变硬发脆的现象;Fe~(2+)能够催化氧化SBS发生热空气老化,产生交联结构,加速SBS的热氧老化。  相似文献   

3.
一种快速测定铬的分光光度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一种快速直接测定铬(Cr~(3+))的分光光度法——EDTA法。该法可不分离铁,即在PH=0.6~1.0范围内,将铁离子(Fe~(3+))用抗坏血酸还原。本法以测定钢样中铬(Cr~(3+))为例,并与标准钢样比较。  相似文献   

4.
从弱碱性焦磷酸盐镀液电沉积锌铁合金表现异常共沉积性质.随着Fe~(3+)/(Fe~(3+)+Zn~(2+))比值增大,电沉积速度和电流效率有所提高,镀层中Fe含量也增大.Fe含量≤12%时呈η相,随着Fe含量增大则经(η+δ_1)相,最后转变为γ相.镀层呈层状结构,且显微硬度随Fe~(3+)/(Fe~(3+)+Zn~(2+))比值增大而提高.选择不同镀液组成和电沉积条件,可得到光亮、同基体结合好,含Fe5~15%(wt.)的锌铁合金镀层.  相似文献   

5.
蒙脱石八面体层中(Fe~(3+)+Mg~(2+))含量影响晶胞参数b_0亦影响蒙脱石的比亲水性,即影响蒙脱石结合水膜的厚度。结合水膜厚度的大小,影响蒙脱石层间交换性阳离子在蒙脱石-水体系中的电导。本工作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蒙脱石-水体系电导测试,讨论了蒙脱石八面体层中(Fe~(3+)+Mg~(2+))含量和晶胞参数b_0的变化对电导率影响的规律。  相似文献   

6.
在自然水体中,两种价态的铁离子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相互转化和循环;大量有机物排入水体打破了铁离子的正常循环,铁离子的不正常还原使水体中的Fe~(2 )浓度升高,成为影响水体黑臭的主要因素之一;实验室和工程实践证明,对河道进行曝气充氧可以消除河道黑臭,使水体逐步恢复自然的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7.
自制活性炭电极,并用于不同含量的KCl、CdCl_2、CuCl_2和FeCl_3溶液电吸附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多价离子吸附速率和吸附容量大,但脱附率低;单价离子吸附速率和吸附容量小,但脱附率高;同价态离子,离子半径越小的离子越容易被吸附.各离子在活性炭电极上的电吸附,均符合2级动力学方程,速率常数K与电压U关系符合指数函数,在相同电压下,吸附速率常数K(Fe~(3+))>K(Cu~(2+))>K(Cd~(2+))>K(K~+);吸附等温线均符合Langmuir等温式,活性炭电极的最大吸附量q_m与操作电压U线性相关,在相同电压下,活性炭电极的最大吸附容量q_m(Fe~(3+))>q_m(Cu~(2+))>q_m(Cd~(2+))>q_m(K~+).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进一步验证了电吸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8.
目前关于烯胺复合溶液降解的研究较少,而烯胺与N-甲基二乙醇胺(MDEA)复合溶液具有吸收容量大、吸收速率快的特点,已在胜利油田碳捕集测试平台进行了中试研究,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研究讨论了20:5三乙烯四胺(TETA)/MDEA和20:4四乙烯五胺(TEPA)/MDEA热降解与氧化降解的降解率变化,分析了两者降解过程中CO_2负载、温度、铁离子的影响,研究表明增加CO_2负载、温度和Fe~(3+)会增大20:5 TETA/MDEA、20:4 TEPA/MDEA热降解和氧化降解程度,铁离子(Fe~(3+))在降解过程中起到了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制件表面磷化处理过程中,磷化溶液中的亚铁离子应控制在0.8~2g/l范围内。当溶液Fe~(2 )离子含量不断升高,达到2.5g/l时,磷化膜结晶粗大,膜层质量和性能降低。降低磷化溶液中的Fe~(2 )是十分困难的,一般多采用抽出部分磷化溶液,再加以稀释以降低Fe~(2 )含量。  相似文献   

10.
以脱氟磷酸为原料生产饲料级磷酸一二钙,考察脱氟磷酸中SO_4~(2-)、Fe~(3+)、Mg~(2+)、Al~(3+)对反应过程和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SO_4~(2-)使产品中磷和钙含量降低,游离酸升高,降低了磷酸的反应率。Fe~(3+)、Mg~(2+)、Al~(3+)含量高使得磷酸中的氢离子浓度降低,反应活性下降,产品中的游离酸和残余碳酸钙含量升高,磷和钙含量降低,严重影响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1.
采用承德磷矿生产湿法磷酸。对磷酸二铵本色产品进行了研究,找出了承德磷矿影响产品颜色的主要因素。对比不同磷酸含铁量对料浆颜色的影响,找出了一种X试剂让磷铵料浆变浅,为着色黄色磷酸二铵创造条件。确定了X试剂加入点、加入量、及加入不同量黄色着色剂,对产品颜色的影响,找出了X试剂与黄色着色剂的最佳用量。  相似文献   

12.
随着磷矿资源的逐渐枯竭,磷矿组成变化,磷酸二铵产品颜色杂花,不稳定。为稳定控制产品颜色,根据磷矿成分的变化,通过一系列实验,对稳定控制磷酸二铵产品颜色进行了研究,探讨如何稳定翠绿色磷酸二铵产品。通过采取稳定磷源、合理配矿、磷酸预处理、磷铵工艺改进等措施,使磷铵产品稳定控制为翠绿色。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内磷矿资源的日益匮乏,中低品位磷矿进入磷酸一铵生产系统的现状无法避免,为了保证磷酸一铵产品质量,需要降低磷酸中的含固量。本文重点分析利用锥形沉降槽物理净化磷酸的可行性,阐述有关工艺和维护要点,评价了其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14.
二水法生产的湿法磷酸中存在大量的阴离子和阳离子,这些离子很难在磷酸净化过程中除去。用湿法磷酸直接制取磷酸脲时,杂质离子会影响介稳区宽度,进而影响产品的产率和质量。通过改变原料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降温速度、结晶温度和搅拌速度等因素探索了湿法磷酸直接生产磷酸脲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分析湿法磷酸中存在 的SO42-、SiF62-、Fe3+、Al3+和Mg2+几种主要杂质离子对磷酸脲的产率和产品质量的影响。实验发现,保持一定量的SiF62-浓度有利于提高产品产率,但是其浓度不宜太高。SO42-、Fe3+、Al3+和Mg2+等会降低磷酸脲的产率,并且 Fe3+和Al3+对产率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5.
以湿法磷酸为原料, 通过氟化钠选择性沉淀金属离子, 使其以NaMgAl(F, OH)6·H2O和XMgAlF6(X=Na +、K +、NH4 +)非含磷沉淀析出, 再通氨中和制得工业级磷酸二氢铵。分析了氟化钠加入量对杂质脱除(Na、K、Al、Mg、Fe和Ca等金属阳离子)及液相氟残留的影响, 结果表明氟化钠与磷酸质量比(mNaF/m)为2.5%时, 效果较好, 此条件下制得的磷酸二氢铵纯度和五氧化二磷收率分别达到98.53%和86.2%。  相似文献   

16.
张晓光 《化肥工业》2007,34(4):57-58
近年来,由于国内磷矿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大,造成磷矿石品位降低,直接影响成品磷酸的纯度,进而影响磷铵产品质量。根据实际生产情况,通过将浓磷酸贮槽改造成具有沉降功能的沉降槽,降低了磷酸中杂质含量,改善了成品磷酸的质量,提高了磷铵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7.
磷酸二氢铵是典型的精细磷酸盐产品,在农业、消防、食品和材料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及市场前景,需求量不断增大,工业级以上磷酸二氢铵的生产技术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制备工业级磷酸二氢铵的技术路线主要有热法磷酸路线、净化湿法磷酸路线。热法磷酸生产路线耗能高、污染大、成本高,该生产技术路线逐渐受限;溶剂萃取法净化湿法磷酸生产工业级磷酸二氢铵路线,产品纯度高、质量好、自动化程度高,但是流程复杂、投资大、成本高。因此近年来探索其他途径制备工业级磷酸二氢铵的研究不断增多。综述了以热法磷酸、净化湿法磷酸、湿法磷酸、萃余酸和磷酸脲母液为原料制备工业级磷酸二氢铵的技术路线,并且评述了各工艺的特点。就目前而言,由廉价易得的湿法磷酸直接制备高附加值的工业级磷酸二氢铵是研究的重点,提高产品纯度和五氧化二磷收率、改善料浆的过滤性能、探索氨化除杂后滤渣的再利用途径是该方法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用闲置的锥形沉降槽澄清稀磷酸的改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陕西华山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复肥厂50kt/aP2O5磷酸用于生产100kt/a磷酸一铵(MAP),为提高MAP质量,需降低磷酸含固量。分析利用原沉降磷铵污泥的锥形沉降槽澄清稀磷酸的可行性,阐述有关工艺和设备的改造,评价其实施效果和经济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19.
分析某厂传统法磷酸二铵优等品 P2 O5水溶率达不到 90 %的原因 ,建议生产优质磷铵时 ,使用优质磷矿或配矿以降低磷矿中倍半氧化物的含量 ;使用磷酸清液以降低磷酸中的含固量。对 GB10 2 0 5 2 0 0 1标准提出了看法 :对相同级别的产品 ,传统法磷铵和料浆法磷铵标准应一致 ,以利公平竞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