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在堤防遇到汛期高水位时,堤防背水侧坡脚附近,会发生翻砂鼓水现象。原因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渗流作用下无黏性土体中的细小颗粒通过粗大颗粒骨架的空隙发生移动或被带出,致使土层中形成孔道而产生集中涌水现象,称管涌(又称泡泉等);另一种是在渗流作用下,黏性土或无黏性土体中某一范围内的颗粒同时随水流发生移动的现象,称流土。习惯上将这两种渗流破坏统称为管涌险情。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江汉平原沙基堤防发生管涌险情的概况,总结了在实践中行之有效的防治管涌的经验和措施,对实际工作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前,管涌险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管涌险情演化机理、物理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方法、汛期与非汛期应急抢险技术等方面。管涌险情发生受临界水力条件与地层岩性结构等因素控制,但尚未系统考虑力学、河流动力学以及管涌发展过程中的连续与非连续扩展,且研究模型存在尺度效应。汛期管涌抢险仍以传统方法、人海战术为主,抢险效率明显不高;非汛期管涌险情控制主要以减压井和防渗墙等措施为主。可拆换式减压井成功解决了传统减压井淤堵问题,显著提升了运行效率;垂直防渗墙的防渗控制效果显著,但工程造价高,且缺乏全生命周期监测与评估,对运行效果难以掌握。从水土耦合角度开展管涌险情致溃机理研究,研发便携式、装备式抢险材料与设备是当前堤防管涌险情急需研究解决的科学难题与方向。  相似文献   

4.
介绍管涌险情的成因,“外截内导”的指导原则,“围井导滤”和“蓄水反压”的抢护方法,“出清水不带泥沙”的管涌险情控制标志.防止管涌的主要方法是前堵后排(导)或前堵后压,以排为主,截、排、压兼施,延长渗径,改变堤基的渗流状态.采用填筑堤内平台,使覆盖层的厚度与水头差相等,是防止管涌险情发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荆江沙基堤防的管涌险情抢护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管涌险情的成因,“外截内导”的指导原则,“围井导滤”和“蓄水反压”的抢护方法,“出清水不带泥沙”的管涌险情控制标志.防止管涌的主要方法是前堵后排( 导) 或前堵后压,以排为主,截、排、压兼施,延长渗径,改变堤基的渗流状态.采用填筑堤内平台,使覆盖层的厚度与水头差相等,是防止管涌险情发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结合多年工作实践,分析了堤防管涌险情产生的问题及原因,并对管涌险情的判别和抢护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预防及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7.
牛运光 《中国水利》2003,(15):57-58
目前,我国已进入主汛期,淮河流域普降暴雨,沿淮河干流主要控制站都超过警戒水位,为了控制水位上涨,确保淮北大堤和主要城市安全,沿淮多个行洪蓄洪区分洪,洪泽湖也开启入江入海水道,形势严峻,各种险情不断发生.作者从事防汛抢险工作多年,根据实践经验,对重要险情管涌的抢护,谈点个人的拙见,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堤防滑坡是堤防重大险情之一,一般险情发展较快,引起后果严重。本文以望江县小胜利圩堤防滑坡险情实际抢险为例,浅析堤防滑坡险情及其抢护措施,并提出洪水期间堤防滑坡抢险的合理建议,以期能为今后防汛抢险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针对管涌破坏模式,建立了双层地基堤防概化模型,选取了堤内外水位差、警戒水位持续天数、弱透水覆盖层厚度及强弱透水层渗透系数比值4个主要评估指标,开展了大量敏感性分析,确定了各评估指标对管涌发生影响的客观权重。研究表明:堤内外水位差和弱透水覆盖层厚度(<2 m)2个评估指标对管涌发生的影响权重相对比较大;同时,对于警戒水位持续天数、弱透水覆盖层厚度及强弱透水层渗透系数比值3个评估指标,需要分区间确定客观权重,不同区间,各指标的客观权重不同。研究成果为后续建立堤防安全评估方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11.
地震引起的堤防工程破坏现象有哪些?地震引起的堤防工程破坏现象有:滑坡、裂缝、沉降、塌坑、管涌以及集中渗流破坏等.  相似文献   

12.
堤防工程管理,首先应做好日常检查、养护、维修。在堤防运行中对重要险情管涌问题,根据实践经验对其产生原因及如何抢护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泡泉、急流顶冲、堤内滑坡是造成圩堤溃决的重要因素.文中所述措施成功地处理了该类险情.  相似文献   

14.
华容县湖区堤防大都建筑在淤泥质粉质粘土上,下有淤泥质腐植质泥、粉细沙和砂石层,为双层或多层地基。汛期散浸、堤基渗透、管涌等险情普遍存在。文章对其堤防管涌的产生、发展进行分析,对其抢护和汛后的整治措施作出了初步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汛期即到,为争取防汛工作的主动,在落实组织防汛器材的同时,还应掌握防洪抢险技术措施。对堤防险情的抢护,要做到有准备、有对策,本着治早、治小、治了的精神,化险为夷,转危为安,确保渡汛安全。河道堤防有一定的防洪能力,超过了它的能力,就会发生险情。如堤防漫溢,临河堤坡淘  相似文献   

16.
现代社会经济的建设与水生态环境的联系已越来越紧密,堤防周边的建设不可避免对堤防基础结构产生一定的破坏,使管涌发生的可能性增加。需要采取防护措施,保护堤防被破坏的土体,增加堤防的抗渗透破坏的能力。可采用的措施各有优劣,采用怎样的防护措施或各种措施的组合,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1998年长江流域管涌险情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了继1954年以来的又一次全流域性大洪水,虽然长江中下游堤防工程发挥了巨大的防洪效益,但也发生了大量险情,暴露出许多问题。其中管涌险情最为严重,占较大堤防险情总数的50%以上。文中对湖北、湖南和江西三省的管涌险情进行了统计,对管涌险情的位置分布特点以及人类活动影响等进行了分析,对管涌抢险的合理范围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我国大部分堤防是由群众就地取土,在历史老堤的基础上修筑而成,由于施工接头多,地质条件差,延伸距离长,薄弱环节多,洪水期间极易发生散浸、管涌、漏洞、漫溢、决口等各种险情。根据以往堤防抢险的工作经验,针对各种险情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抢护措施,以期为河道堤防的抗洪抢险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依据台安县堤防险情特点和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种类划分,并提出了几种抢护措施。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