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自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急诊动脉导管栓塞(TAE)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9月-2005年9月的16例自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急诊TAE治疗过程.16例患者中6例伴有低血容量性休克.结果16例患者急诊TAE治疗均止血成功,成功率100%.从肿瘤破裂出血引起失血性休克或发现血性腹水到TAE治疗结束时间为1.5~5 h,平均3.6 h,其中3例为1.5 h.TAE止血治疗后每例患者进行了2~6次动脉导管化疗栓塞(TACE),平均3.7次,结合CT导引肿瘤内无水乙醇注射(CT-PEI)5~9次/例,平均  相似文献   

2.
对50例肝细胞癌(HCC)作105疗次经导管动脉灌注栓塞术(TAI/TAE)。发现16例 TAI/TAE 操作技术不当,包括:肝动脉超选插管不成功6例;首次或第2疗次后之 TAI/TAE 术中经狭窄肝动脉再插管失败6例;其余4例为未发现肿瘤的寄生性膈下动脉供血,因而未对其行 TAI/TAE 治疗,是由于在 TAI/TAE 术中忽略了腹主动脉造影造成。此16例操作技术不当的分析显示:肿瘤缩小程度多小于50%,或无变化,少数病例肿瘤较前增大。16例之肿瘤缩小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笔者认为 TAI/TAE 操作技术不当可明显影响 HCC 之 TAI/TAE 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大肠癌肝转移射频消融(RFA)治疗近期局部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大肠癌肝转移患者32例,病灶总数71个,其中直径小于4.0 cm的病灶41个,4.1~5.0 cm者14个,5.1~6.0 cm者9个,大于6.1 cm者7个.经RFA治疗1个月后行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评价肿瘤治疗效果.结果不同大小瘤灶经消融治疗后达到完全坏死者分别为41个(41/41),13个(13/14),4个(4/9),2个(2/7).无严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RFA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小,是治疗大肠癌肝转移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生守鹏  郑加生 《工业加热》2015,(11):996-999
【摘要】 目的 评价经动脉栓塞(TAE)联合CT引导热消融(射频消融/微波消融,RFA/MWA)治疗肝血管瘤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1月至2013年7月TAE联合CT引导热消融治疗的肝血管瘤患者26例,其中单发14例,多发12例,有症状患者8例。病灶长径5.0~13.0 cm,平均(7.6±2.4) cm。先行TAE治疗,再行CT引导下RFA/MWA治疗,观察完全消融率、病灶缩小程度、手术并发症。结果 26例患者中行RFA治疗9例,MWA 17例,共消融病灶27个,行消融治疗28次。23个病灶实现了完全消融,病灶的完全消融率为85.2%(23/27),病灶缩小12.9%~66.3%,平均(31.0±19.6)%。有症状患者经治疗后症状全部消失。消融治疗后出现肝包膜下出血1例、血红蛋白尿1例、胆汁瘤1例,经治疗后好转,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11.5%,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患者。结论 TAE联合CT引导热消融治疗肝血管瘤疗效确切,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患者,可作为肝血管瘤治疗的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肝癌碘油TAE术后CT检查会受到影响,对碘油完全充填病灶的患者的CT检查与肝动脉造影作了比较。材料与方法:20例已作过碘油TAE术且术后1~8月CT检查示碘油在肿瘤原发灶内完全充填的肝癌患者在CT检查后1~14天行肝动脉造影,分析比较两者对原发及新病灶显示的差异。结果:CT示所有患者的原发灶均稳定,5例可见新病灶。肝动脉造影示原发灶表现为(1)病灶稳定,无肿瘤血管及染色。(2)有肿瘤血管及染色,但不超出碘油沉积区;(3)病灶明显增大超出碘油沉积区。新病灶表现为(1)肝内多发子灶(2)动-门脉小分枝瘘(3)新肿块。本文结果表明尽管这类患者碘油TAE的疗效最好,但大部分病灶不稳定,随访及TAE间隔太长是不合适的;这类患者的二期手术切除应谨慎;对这类患者应采用新的CT扫描技术及超选择高流速肝动脉造影以提高显示病灶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探讨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AE)治疗纵隔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采用TAE 术治疗的4例纵隔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术前作胸部CT平扫或增强检查,治疗时先行主动脉造影并探寻出血动脉,用微导管超选择至出血动脉后分别用明胶海绵、聚乙烯醇(PVA)颗粒或两者联合作栓塞,术后胸部CT平扫观察栓塞治疗效果并进行随访。结果 术前CT检查确定4例患者均为纵隔出血。术中经主动脉造影和探寻出血动脉发现,4例患者出血分别源自右侧第5肋间动脉纵隔分支、左侧支气管动脉分支、胸主动脉的食管动脉纵隔分支及左膈下动脉纵隔分支,给予明胶海绵及PVA颗粒后造影见对比剂外溢及动脉瘤征象消失。术后复查胸部CT显示4例患者纵隔血肿范围均缩小,随访6个月时3例未发生再出血,1例术后2个月病死于原发病。结论 TAE术治疗纵隔出血具有创伤小、止血直接迅速、疗效确切等优点,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手段。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探讨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AE)治疗自发性纵隔血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东部战区总医院采用TAE治疗的4例自发性纵隔血肿患者临床资料。术前患者均接受胸部CT增强或胸部CTA检查。术中主动脉DSA造影依次探寻出血动脉,根据出血动脉病变性质、造影表现选择不同栓塞剂和栓塞方式作栓塞。术后3 d复查胸部CT,评价治疗效果,随访1~6个月。结果 TAE术前CT检查显示4例患者均为纵隔血肿,术中动脉造影明确4例出血分别源自食管动脉、右支气管动脉、迷走支气管动脉和左膈下动脉。术后3 d 胸部CT复查显示4例患者血肿均较前吸收;随访6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再发出血,纵隔血肿基本消失。结论 TAE具有微创、止血直接快速等优点,治疗自发性纵隔血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胃肠道间质瘤(GIST)肝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例胃肠道间质瘤肝转移患者共19个病灶,病灶直径2~5 cm,经肝动脉灌注FuDR、CDDP、EPI-ADM,用超液化碘油和明胶海绵作动脉栓塞,每例平均2~4次.结果 DSA显示GIST肝转移灶动脉血供丰富,染色明显,经TACE治疗后,肝转移灶未见缩小,碘油较快被清除,4例患者无CR或PR,2例改服伊马替尼有效.结论有限的病例显示TACE治疗胃肠道间质瘤肝转移未见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和肝转移瘤射频消融治疗的相关的并发症,了解经皮CT导向下的消融治疗的安全性.方法本组共分析了92例原发性肝癌和肝转移瘤患者,合计177个病灶,在CT导向下对病灶行射频消融治疗.每例患者均先后完成1~4次射频消融治疗,随访观察6~24个月.结果所治病例中未出现相关性死亡.射频消融治疗的主要并发症为肝被膜下出血3例,肿瘤内出血2例,进行性低血压1例,急性心包积液1例,一过性肝功能失代偿1例,胆汁瘤2例,肝内局限性胆管扩张3例,观察到肿瘤种植1例.结论CT导向下的消融治疗肝脏肿瘤是安全的治疗肝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6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肝动脉与周围静脉采血对照观察发现:1.临床三型(普通型、炎症型、硬化型)动、静脉血中PK含量下降,FDP水平升高,PT时间延长;2.随治疗次数增加TAE影响PK含量显著;3.随治疗次数增加TAI影响PT变化显著;4.随TAE与TAI治疗次数增加,引起患者内、外凝血酶原不同程度的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