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磊  刘峰 《计量技术》2014,(3):58-60
气体报警器在线检测系统又名气体报警器在线检测移动实验室,可对冶金、煤矿、化工等行业的有毒有害及可燃性气体报警器进行现场有效的检定和监督。该检测系统采用车载动态配气装置,实现了现场配制标准气体功能;通过各检测单元的高度集成,实现了多种气体报警器的现场检测;采用无线网络通信技术,实现了检测数据的实时传输。经验证移动实验室与固定实验室的检定结果是等效一致的,满足了现场计量检定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可燃易爆有害气体报警器自动检定装置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用于可燃易爆有害气体检测报警器的检定装置及方法都很简单,主要由标气瓶-减压器-流量计组成,而且只实用于直接声光报警的便携式报警器.而固定式检测报警器,还没有专门的检定装置.可燃易爆有害气体检测报警器自动检定装置的成功研制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装置包括标准气体流量控制系统和传感器电参量检测系统.实现了标准气体流量的自动控制,固定式检测报警器输出信号电流、电压、频率等电参量的自动检测,检定原始记录、检定证书的自动打印.  相似文献   

3.
行业动态     
<正>嘉化能源公司完成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检定/校准工作近期,浙江嘉化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依据JJG693-2011《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检定规程》和《嘉兴港区加强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报警器使用管理的通知》的要求,对在用的固定式、便携式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及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报警器进行了全面检查,并委托嘉兴市计量检定测试院安排检测。由于该项检定/校准工作检测气体类别多、  相似文献   

4.
固定式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属于国家规定的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本文介绍了可燃气体报警器检定的必要性,探讨了报警器检定的方法,分析了现有检定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研制新型检定装置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正>一、可燃气体报警器检定的主要方面1.检定前注意事项可燃气体报警器检定/检测实验室要注意打开门窗通风,最好安装通风柜,以便气体扩散排出。检测区严禁吸烟、有明火,现场检定要保证通风良好,有充足的氧气,无影响仪器正常工作的电磁干扰。由于目前市场上可燃气体报警器种类比较多,各个厂家生产的可燃气体报警器也有不同的特点,所以检定人员首先要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了解仪器工作原理、量程、报警点、检测/校准气体等检测中涉及的基本信息,以及操作使用注意事项。其次对报警器是否正常工作作出初  相似文献   

6.
正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以下简称"报警器")的基本结构为探测单元、监控单元和传输单元。本文通过对可燃气体报警器的检定方式进行讨论,并且分析了检定过程中现存的缺点,以达到能够安全使用报警器的目的,从而保障报警器能够有效运行。目前,市场上有两种对可燃气体报警器的检定方式。第一种是将整套报警系统中的探测单元单独拆卸,送至经主管部门授权的计量机构进行检定;第二种是经主管部门授权的计量机构的工作人员携带标准气体上门开展检定服务。本文结合检定规程中的检定项目,对这两种检定方式的有效性及合理  相似文献   

7.
正国家虽然针对可燃气体报警器检定工作,制定了相关的技术规程JJG693-2011《可燃气体报警器检定规程》并逐年完善,可是却没有明确规定扩散罩的设计和规格以及检定要求标准,这样在进行可燃气体报警器的检定工作时,常常因为一部分设备原因影响检定质量,危害了有关企业以及行业的安全。为此,笔者分析了针对可燃气体报警器中扩散罩的具体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8.
田景超  宋茂武 《硅谷》2014,(12):15-15
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是国家规定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广泛用于监测工作生产环境中的可燃气体浓度,关系到企业和员工生命财产的安全。可燃气体探测器是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的重要部件,直接与现场环境接触,为报警器提供直接数据,其性能好坏是评定整个产品的重要指标。文章对可燃气体探测器的标定装置进行了研究,旨在进行科学的检测和标定,为用户提供准确的检测数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依据JJG 693-2011《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针对玻璃浮子流量计存在较大的测量误差,提出选择适宜流量计量限、定点计量及气路切换的设计方案,并研发具有本质安全型可燃气体稀释装置,解决了在复杂现场校准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的难题。  相似文献   

10.
大多数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的检定工作都是在现场进行的。JJG693-2004《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检定规程“5.1.2检定用标准及设备”中,并没有提到对讲机。而对讲机(必须采用防爆型)在检定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的示值误差和响应时间的项目中是必须配备的,所起的作用也是任何其他设备无法取代的。  相似文献   

11.
正我院在传统的对可燃气体探测器进行检定的基础上,结合标准GB15322-2003《可燃气体报警器》中装置的技术要求,研制了一套对0~100%LEL的可燃气体探测器质量检验的检测装置。一、可燃气体探测器检测装置结构该装置主要为探测器提供了一个模拟在线的工作环境。主体为一个环形箱体,具备高低温湿热箱的功能,结合箱体外的红外气体分析仪和气体稀释装  相似文献   

12.
可燃气体报警器应用于燃气、化工、油库等存在可燃气体的行业,由报警器与探测器组成,用于检测室内外危险场所的泄露情况,是保证人身安全和安全生产不可或缺的仪器。本文先介绍了可燃气体报警器的检定规程变化以及仪器分类,然后详细分析了可燃气体报警器的检定。  相似文献   

13.
在现场使用中,为保证可燃气体报警器的可靠,需要定期用标准气体检定报警器.在检定过程中,由于现场存在种类繁多的可燃气体,而可燃气体报警器出厂时是用甲烷或丁烷检定的,并且要求在现场检定中,要用实际需检测的气体的标样来检定,这就造成检定可燃气体报警器所用的标准气体种类多样,使检定过程复杂化.能否用一种标样即仪表出厂时检定用的甲烷或丁烷来检定现场的可燃气体报警器而又不影响其准确度,从而方便现场检定,这就是本文所要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文章详细介绍了依据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693—2011《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在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使用一级、二级气体标准物质和稀释装置条件下,对示值误差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  相似文献   

15.
袁雪冬 《中国计量》2022,(11):96-99
<正>目前对气体报警器进行检测,主要执行各类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如JJG693-2011《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检定规程》、JJG915-2008《一氧化碳气体检测报警器检定规程》、JJF1674-2017《苯气体检测报警器校准规范》等;虽然技术文件各不相同,但对气体报警器检测的项目基本相通,主要有示值误差、重复性、响应时间、漂移等。本文根据笔者单位大量气体报警器检定/校准工作经验,分析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可能会影响检测准确性的若干问题,以期为检测人员的准确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文章立题检定装置的研制.以高浓度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检定装置为研究对象,剖析目前检测中的不利因素,针对性地创新设计,大幅度提高试验的安全性.装置设计科学合理,操作方便,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7.
肖哲  庄涛 《中国计量》2007,(2):70-71
由于可燃性气体并非由单一气体构成,因此,对于检定可燃气体报警器用何种标准气体作为检定介质,是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JJG693—2004《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计量检定规程规定,检定可燃气体报警器使用的标准气体是异丁烷和丙烷,但使用这两种气体对可燃气体报警器进行检定,会给一些生产企业带来不便。在此,我们拟通过可燃性气体的等热值特性,解决选择多种标准气体作为可燃气体报警器检定介质的难题。  相似文献   

18.
王海涛 《硅谷》2014,(10):177+11-177,11
文章首先对于可燃气体报警器检定准备工作的注意事项做出了必要的说明和分析,而后进一步针对报警器的检定工作重点进行了讨论,对于更深一步了解可燃气体报警器检定工作并且提升其工作水平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目前国内尚无开放对射式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的相关计量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本文在结合该类设备测量原理基础和实践的基础上,参照JJG693-2011《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检定规程》,初步探索了开放对射式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的校准方法。一、概述开放对射式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由发射端和接收端两部分组成,发射端和接收端按轴线安装拉开一定距离,形成一个监测区域。发射端由氙灯发出红外光谱,并经过加密调制,形成具有独特波形脉冲的红外光谱,当  相似文献   

20.
如今各行各业越来越重视安全性,在医院、宾馆、化工等多行业都有安装报警器,人们熟知的报警器有烟雾报警器、煤气感应报警器、防盗报警器等等。随着科技的发展,可燃气体的使用率越来越高,如今可燃气体的运用已经和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由于可燃气体并不是很稳定,具有易挥发、易扩散的性质,在存贮、运输过程中有可能发生泄露,在封闭空间内累积到一定浓度,遇到明火或者静电就有可能导致爆炸、火灾等一系列危害的产生。如果可燃气体发生泄露一定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将损失和危害降到最低。因此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便顺势而生,可燃气体报警器能够探测到空中可燃气体的浓度,能够及时反馈信息,保证工作人员能够随时了解可燃气体的浓度情况。本文介绍了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计量检定的作用和原理,重点讲解了可燃气体报警器的计量检定分析和计量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