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在电瓷坯料中外加不同量添加剂的方法,探讨了在不同气氛烧结下材料的结构及性能随组成的变化。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测试技术对材料内部的晶体结构进行了分析,讨论了不同气氛下铁、钛杂质在电瓷材料中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2.
以不同钒原子数取代Keggin型磷钼杂多酸与四丁基溴化铵反应合成了4种杂多酸季铵盐.通过红外光谱(IR)、X射线衍射(XRD)等表征手段确定了杂多酸季铵盐的结构.结果表明,在红外光谱中,随着钒原子数的增加,相应的特征峰出现了红移现象;在X射线衍射谱图中进一步确定了杂多酸季铵盐的二级结构,最后通过热重分析(TG)确定了杂多酸季铵盐结晶水的数量.  相似文献   

3.
微波-凝胶法合成NdCoO3纳米粒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以硝酸钴、硝酸钕为原料,柠檬酸为络合剂,氨水作反应介质,在微波辐照下,加速溶胶的形成,并采用远红外辐射干燥箱制得复合氧化物的前驱体。采用热重及差热分析法对前驱体进行分析,用马弗炉分别在不同温度下煅烧得黑色粉体。采用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等现代分析测试手段对粉体的结构、粒径进行了分析和表征。并将溶胶-凝胶法在800℃制得样品的X射线衍射谱图与微波-凝胶法在相同温度下制得样品的X射线衍射谱图相比较。结果表明,微波-凝胶法在较短的时间(10min)内即生成了钙钛矿型稀土复合氧化物NdCoO3纳米粒子,而溶胶-凝胶法生成相同的复合氧化物则需要2h,体现了微波加热能促进化学反应速率,提高热能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通过化学成分、热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粉末衍射法晶体结构精修,确定车田沸石为红辉沸石.样品的红外谱图在1 300~1500cm-1范围内没有出现明显的吸收峰,与红辉沸石的红外谱图更相似;Rietveld晶体结构精修结果进一步证明所研究样品为红辉沸石.精修后的判断因子Rp=10.78%,Rwp=14.41%,Rexp=4.57%,X2=9.942.精修后红辉沸石的空间群为Fmmm,a=1.355 3(3)nm,6=1.820 9(4) nm,c=1.779 5(4)nm,α=β=y=90.,V=4.392(3) nm3.  相似文献   

5.
用X射线衍射法,红外光谱法和发射光谱法对一批古代青铜镜、剑的表层进行了测试研究。证明了试样表层为土漆相二氧化硅所形成的网状体形结构高分子聚合物涂层.並从理论上阐述了这些试样的X射线衍射图谱宽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维生素B1、B2、B3、B9、B12、维生素C的X射线谱图进行对比分析,探索利用X射线衍射法对以上六种维生素进行鉴别.采用国产X射线衍射(XRD)仪,利用MS Modeling软件和Sam4wine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六种维生素的XRD强度由强到弱依次为维生素C、B2、B3、B9、B12、B1,其中维生素C具有超强的XRD现象.采用XRD法能够鉴别维生素,尤其适合维生素C在中成药中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羟基磷灰石粉体,通过溶液共混、磁力搅拌的方法制备羟基磷灰石-聚乳酸(hydroxyapatite-polylactic acid,HA-PLA)悬浮液,在不锈钢304基体表面采用旋涂法涂覆HA-PLA复合膜.研究在300℃(空气)、600℃(空气)、300℃(氮气)和800℃(氮气)等不同热处理条件对HA-PLA复合膜组成和形貌的影响.所制备的复合膜通过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量色散仪、热重-差热分析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测试手段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HA-PLA复合膜结晶度好、纯度较高、不存在杂质相;600℃(空气)热处理后的HA-PLA复合膜能达到黏结致密、无裂缝效果,且无需置于无氧及800℃高温条件下处理,在600℃温度条件下PLA分解残留的碳残片可有效阻止HA分解成其他杂质.  相似文献   

8.
土中矿物的X射线衍射分析及在环境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鉴定土中的矿物成分最常用的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包括分析原理、试验程序、仪器设备、试样制备和结果整理,阐述了X射线衍射分析在环境岩土工程实践中的重要性,并举例说明了它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矿渣结构与水硬活性及其激发机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X射线衍射及X射线萤光对矿渣结构进行多层次的分析研究,对有关结构参数与水化活性的关系作出评价。通过测定各种pH值溶液中矿渣的可溶二氧化硅含量及矿浆的抗压强度探讨了矿渣的激化机理及活化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固体硫酸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硫酸脲制备过程中可控主要因素的影响以及固体硫酸脲的晶体形状、X射线衍射图、吸湿性和水溶液的酸性.实验表明,硫酸脲制备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尿素、硫酸的比例、反应温度及硫酸浓度等,其中n(尿素)∶n(硫酸)=2∶1,反应温度为80℃,硫酸质量分数为95%~98%,显微镜下观测其晶体呈六棱柱状.X射线衍射图表明:生成物与可能生成的物质的X射线衍射图完全不同,吸湿性与时间呈直线关系,水溶液的酸性较同等浓度的硫酸弱而比柠檬酸强.以上反应条件下可以制备出性质稳定、成本较低的固体硫酸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