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冠状动脉内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D-二聚体(D-D)、凝血因子Ⅶ(FⅦa)及可溶性P选择素(CD62P)活性在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前后的早期改变及其与PAI-1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评估其对急性支架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0例,按标准方法行冠状动脉造影且证实冠状动脉狭窄均在70%以上。术中冠状动脉内血样采集顺序依次为:球囊扩张前冠状动脉入口处(Ostium)用引导导管,球囊扩张15min以后及支架植入后15min通过血栓吸引器穿过病灶在病变远端采血。结果PAI-1基因多态性在本组中分布为4G/5G型最多(12例,60%),4G/4G型其次(6例,30%),5G/5G型最少(2例,10%)。4G和5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60%和40%。具有PAI-14G/5G基因型患者冠状动脉内血浆PAI-1、D-D以及FⅦ活性在球囊扩张后较球囊扩张前明显升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均为0.01),然而这些指标在球囊扩张前与支架植入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球囊扩张较支架植入更易损伤血管内皮并导致冠状动脉内局部、早期止血活性的一过性增高,具有PAI-14G/5G基因型患者对这种反应较为敏感。PCI术前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可以有效抑制血小板活性。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探讨西罗莫司局部缓释对成形术后血管壁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 1)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 PA)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颈动脉损伤模型,Wistar雄性大鼠30只,分为实验组(20只)及对照组(10只)。西罗莫司采取外膜给药,以pluronic F 127为药物释放载体,给药浓度分为高浓度组600 μg/100 μl及低浓度组300 μg/100 μl,应用免疫组化检测西罗莫司局部缓释对血管壁PAI 1及t PA表达的影响。结果 损伤后15及30 d,西罗莫司高、低浓度实验组均促进新生内膜中PAI 1的表达(P < 0.05),对中膜PAI 1表达的影响除高浓度15 d组与对照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 > 0.05)外,其余各组均高于对照组(P < 0.05)。损伤后15及30 d,西罗莫司实验组新生内膜t PA的表达低于对照组(P < 0.05),而中膜t PA的表达高浓度 15 d及30 d组低于对照组(P < 0.05),低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 西罗莫司局部缓释在抑制新生内膜增殖的同时亦造成局部PAI 1的高表达及t PA的较低表达,两者表达的失衡可能成为晚期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探讨性别差异对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高龄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接受PCI治疗的451例年龄≥75岁冠心病患者,其中男259例(男性组),女192例(女性组)。比较两组住院和随访期临床基本资料、PCI情况及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发生率。结果 男性组高血压病比例低于女性组(71.0%对84.4%,P<0.05),吸烟史(44.8%对3.6%)、慢性肾功能不全(11.2%对4.7%),C型病变(47.5%对33.9%)、左主干病变(11.2%对5.7%)及Syntax评分(18.94±12.94对15.88±9.99)均高于女性组(P<0.05)。两组住院期和术后1、6、12个月MACCE发生率、全因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与术后1、6、12、18个月心血管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组术后18个月MACCE发生率(22.7%对12.6%)、全因病死率(15.6%对7.1%)显著高于女性组(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是高龄冠心病患者PCI术后18个月内发生MACC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性别是高龄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MACCE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采用非离子低分子对比剂行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对于肾功能的影响,并比较单纯冠脉造影和冠脉介入治疗手术前后肾功能的差异;评价氯沙坦对于冠脉介入治疗前后肾功能(血肌酐)和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将我院收治的171例患者分3组,第1组为造影阴性组(CAG熏73例),第2组为常规介入治疗组(PCI熏52例),第3组为介入治疗+氯沙坦组(46例);研究对比剂对3组肾脏功能和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在检查前及术后的第1、3、7天分别测试尿微量白蛋白和肾功能(血肌酐),然后比较对比剂碘佛醇应用前后各组的差异。结果各组血肌酐均无明显变化,而PCI组尿微量白蛋白比CAG组的患者高(P<0.05);在氯沙坦干预后,PCI后尿微量白蛋白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CAG和PCI时,非离子低分子对比剂对肾功能(血肌酐)无明显影响,而尿微量白蛋白在术后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在PCI组中更明显;氯沙坦能降低PCI术后的尿微量白蛋白,可能具有预防对比剂肾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冠脉血管内超声显像(IVUS)对冠心病的冠脉病变特点研究及在冠脉支架置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8例拟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PCI)患者,冠脉造影显示单支病变,在支架置入前,应用IVUS观察靶血管的斑块特点(软斑块、纤维斑块、钙化斑块及混合斑块)以及偏心程度,测量血管的最小腔径及腔面积、斑块面积,在支架置入后测量血管的最小腔径及腔面积、斑块面积,观察支架的位置,测量支架的对称指数、支架的贴壁程度及支架展开满意度.结果 28例冠心病患者共置入36枚支架,在支架置人后,最小血管腔径及腔面积均较置入前增大,斑块面积缩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支架置入后IVUS检查所有支架位置满意,能完全覆盖病变,两端无夹层,30例支架扩张满意,3例未充分扩张,3例贴壁欠佳,占支架置入的16.7%,在更换大一号低顺应性球囊高压扩张或用原球囊更高压力扩张(18~22 atm)后复查IVUS达到满意标准.结论 IVUS可清晰显示冠脉内血管的斑块特点、偏心程度、血管腔径、血管腔面积及斑块面积,在支架置入前可指导选择支架的大小,支架置入后可观察支架的位置、贴壁情况,支架扩张是否充分,是评价冠脉支架置入较理想的方法 .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冠心病患者中肾动脉狭窄的相关因素及血管内支架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包括54例肾动脉狭窄患者和同期性别匹配的57例肾动脉正常者,记录两组的临床特征、冠心病易患因素和血清肌酐浓度.以标准方法行冠脉和肾动脉造影及支架术.结果肾动脉狭窄组平均年龄和血清肌酐显著增高,高血压和高脂血症显著增多,但两组的吸烟和糖尿病情况相似.肾动脉狭窄患者更易发生冠脉病变(尤其是多支血管病变).54例肾动脉狭窄(单侧50例,双侧4例)患者中,46例接受经皮肾动脉支架术治疗,各例手术成功.术后2周,26例肾功能改善,24例高血压者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影响男性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104例男性冠心病患者入选,包括急性心肌梗死61 例,不稳定性心绞痛43 例.随访( 11.9 ±8.7)个月.综合患者的人群因素、无创检查、合并症情况和冠状动脉造影情况,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分析提示,以重要心脏不良事件为因变量,前降支近中段病变是有意义的预测因素(P0.05.结论前降支近中段病变是男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重要心脏不良事件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评价临床应用国产药物洗脱支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03年3月至2004年3月61例冠心病患者,予以置入FirebirdTM支架治疗,并对这些患者进行随访至少6个月,6个月后复查冠脉造影.结果 61例患者共置入FirebirdTM支架78枚,手术即刻成功率100%.所有患者完成6个月随访,重要心脏不良事件和靶病变血管重建术均为0.49例患者6个月后复查造影,1例患者出现再狭窄,再狭窄率为2.0%.结论 FirebirdTM支架能有效预防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并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儿童先天性冠状动脉瘘介入治疗指征、方法学和并发症预防.方法 19例先天性冠状动脉瘘患儿接受了经导管应用弹簧圈或Amplatzer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器或Amplatzer无聚酯纤维栓子(Amplatzer plug)的介入治疗.其中1例为冠状动脉瘘术后残余漏合并PDA.结果 19例冠状动脉瘘患儿瘘口最窄处平均直径(3.7±1.6)mm(2.5~8.2 mm).右冠状动脉瘘11例,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或回旋支瘘8例.与右心室交通14例,与右房交通5例.肺动脉平均压力为(28.0±5.0)mmHg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T导向甲状腺穿刺活检在介入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基础研究中的应用。方法对15例甲状腺动脉行PVA(直径150μm)微粒及平阳霉素栓塞治疗的Graves病(GD)患者于术前、术后共行52次甲状腺穿刺活检,穿刺术前按甲状腺肿大程度进行分组:(1)甲状腺Ⅱ°以上肿大患者19例次,行触摸法穿刺活检术。(2)甲状腺不肿大或Ⅱ°以下肿大患者33例次,按时间先后依次进行触摸下和CT引导下穿刺活检,触摸下穿刺取材9例次后,因触摸穿刺成功率较低而改行CT引导下穿刺取材。结果①甲状腺Ⅱ°以上肿大患者19例次行触摸法穿刺活检术17例次成功,成功率89.5%。②甲状腺不肿大或Ⅱ°以下肿大组中触摸法穿刺活检术成功5/9例次,CT引导穿刺活检术成功22/24例次(91.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全部病例未出现穿刺并发症。结论CT导引甲状腺穿刺活检术,是介入治疗GD术后为基础研究提供标本的一种准确、安全、成功率高的穿刺方法。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冠脉)成像(CTA)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选择性冠脉造影(SCA)结果为金标准,采用64排螺旋CT对68例疑诊冠心病患者的冠脉主干及主要分支272节段进行重建和分析,评价其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CTA能够清晰显示冠脉主干及其分支狭窄、钙化、开口起源异常及桥血管病变,CTA发现钙化病变52节段,SCA仅发现钙化病变35节段。CTA诊断冠脉病变的灵敏度96.33%,特异度98.16%,阳性预测值97.22%,阴性预测值97.56%。其中对左主干、左前降支病变及>75%的病变灵敏度最高,分别达到100%和94.4%。结论CTA对冠脉狭窄病变、桥血管、开口畸形、支架管腔均显影良好,对冠心病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对钙化病变诊断率优于冠脉造影,可以作为冠心病高危人群无创性筛选检查及冠脉支架术后随访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