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原发性食管运动障碍疾病,由下食管括约肌(LES)张力增高及松弛不良造成,主要表现为吞咽障碍,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各种治疗方法的目的均为降低LES的紧张性和阻滞性以缓解症状。目前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方法有药物治疗、肉毒毒素治疗、外科肌松解术、球囊导管成形术和贲门支架成形术。暂时性贲门支架成形术,是近年来使用的新介入治疗法,具有较好的优势和疗效,将成为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首选微创疗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国产可回收食管覆膜金属内支架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临床诊断为贲门失弛缓症的患者,在DSA监视下经口腔置入“Z”型双喇叭口覆膜金属内支架,28d左右进行食管造影并回收内支架。结果16例中1例于术后2周支架脱落入胃腔内,经取出重新放置成功;所有病例在28d左右顺利取出,未出现严重并发症;随访3个月~3年,2例分别于术后1、1.5年出现再狭窄,经球囊扩张好转。所有患者无吞咽困难等临床症状。结论可回收食管覆膜金属内支架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再狭窄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通过观察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行食管腔内金属支架置入术前、术后临床症状缓解率,支架回收后患者进食状态的变化、并发症的发生,评估暂时性覆膜支架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47例贲门失弛缓患者,经食管钡餐造影确诊。支架选用国产暂时性覆膜支架,常规方法置入,置入2 ~ 3周后取出支架,复查食管钡餐。结果 支架均一次性置入成功,47例患者术后吞咽困难均有不同程度缓解,由术前的Ⅰ ~ Ⅲ级得以改善,其中39例改善为0级,8例改善为Ⅰ级;支架置入后钡餐造影示食管直径均达到11 mm左右。结论 暂时性覆膜支架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简单易行、症状即刻缓解、费用相对低廉的微创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长期随访研究探讨不同直径暂时性贲门支架成形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远期疗效.方法 135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根据暂时性贲门支架直径分为3组,其中20 mm组(A组)30例;25mm组(B组)30例;30 mm组(C组)75例.135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中放置135枚暂时性贲门支架.支架放置后3~5 d,采用内镜取出.所有支架安放和取出成功率100%,无操作死亡.结果 3组介入治疗前后贲门管腔直径、吞咽困难评分差异都有显著性(P<0.01).A组随访半年、1、3、5、8和10年以上患者吞咽困难复发率分别为6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贲门失弛缓症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并分析4种介入治疗方法的中、远期疗效.方法238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其中球囊导管成形术组(A组)80例;永久性贲门支架成形组(B组)8例;暂时性贲门支架成形术组(C组)135例;直径递增组合成形术组(暂时性贲门支架加增加直径的球囊导管成形术8例;直径递增暂时性贲门支架成形术7例)15例(D组).C、D组术后3~5 d由胃镜取出支架.4种介入治疗方法随访时间6~138个月.结果A组80例共进行152次扩张,平均每例1.9次.并发症发生率为疼痛43.8%、反流27.5%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金属内支架治疗食管及贲门部恶性狭窄的效果。材料和方法:14例食管,贲门部恶性狭窄患者,1例合并有食管气管瘘。经口操作,先行球囊导管对狭窄段进行扩张,后置入金属内支架(stent),其中13例置入国产被覆涤纶膜 Z 型内支架(共15枚)。另1例应用 Strecker stent。结果:内支架置入全部成功,术后患者狭窄得到改善,食管气管瘘孔安全封闭。术后患者平均生存时问为5.5个月。结论:金属内支架是治疗食管及贲门部恶性狭窄的有效的非手术方法,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内支架对食管良恶性狭窄患者行姑息性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57例患者,其中食管癌29例,贲门部癌10例,食管癌性狭窄伴食管气管瘘7例,贲门失弛缓症5例,手术后食管良性狭窄6例.病变范围2~14 cm,平均7.3 cm.病变按吞咽困难分级:Ⅰ级12例,Ⅱ级31例,Ⅲ级14例.46例肿瘤患者在支架置放术后15~30 d内进行放射治疗和动脉内化疗灌注联合治疗.结果 57例患者共置入内支架62枚,4例患者1次放置2枚,1例患者4个月后因支架移位上端再次狭窄,再次叠放支架.所有病例均1次成功.放置后7~15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总结Boston贲门扩张专用球囊治疗贲门失弛缓症26例方法与疗效.方法在电视监视下经口腔程序置入加强导丝和Boston专用球囊至贲门狭窄部,狭窄严重者需用20~25mm球囊预扩张.用注入15%造影剂方法,循序渐进与间接性扩张.扩至最大直径持续5min后松解,3~5min后再次扩张,连续3~4次.结果 26例中球囊放置成功率100%,1次扩张成功24例,2例2次扩张.术后随访2周~31个月,平均10.6个月,无1例复发,吞咽困难缓解率100%.3例轻度食管反流症状.结论采用Boston直径40mm专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应用暂时性可回收贲门覆膜支架(TRC CS)治疗犬贲门失迟缓症模型的有效性并探讨理想的回收时间。方法 84条贲门失弛缓症模型犬随机分为7组(每组12条):对照组(CG;无支架置入)、标准支架置入组(NSCG;标准食管支架)和5组治疗组(TGs)置入(TRC CS)。NSCG支架置入后4 d取出,5组TGs支架分别在4 d(4 d TG)、2周(2 w TG)、1个月(1 m TG)、3个月(3 m TG)和6 个月(6 m TG)取出。支架置入前、支架取出后和1周,1、3和6个月随访时分别行食管下段括约肌压力(LESP)测试和时间 钡餐检查进行疗效评价。NSCG和4 d TG组在每个随访点各处死3条犬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评价支架置入后的炎症反应。结果 支架置入和取出以及随访过程中所有犬均能很好耐受。在6个月随访结束时,2 w TG和1 m TG组表现出较低的支架移位率(n = 2),而NSCG和3 m TG组各有4只犬支架移位,6 m TG组有6只犬支架移位。与建模后相比,2 w TG和1m TG组的LESP(P < 0.05)和钡餐高度(P = 0.014 4和0.040 9)都有明显的改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抗α 平滑肌动蛋白抗原免疫组化染色提示NSCG和4 d TG组在各不同随访点的炎症反应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TRC CS置入可以有效治疗犬贲门失迟缓症模型。LESP和时间 钡餐检查提示理想的支架回收时间在2周 ~ 1个月。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探讨并总结大直径(40 mm)球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方法及中远期疗效。方法 80例患者病程3 ~ 23年。Mellow Pinkas吞咽困难分级(0 ~ 4级)为:Ⅰ级6例,Ⅱ级60例,Ⅲ级14例;均经钡餐透视(12例行胃镜检查)证实。在2%利多卡因咽部喷雾麻醉下,以球囊间歇(间隔3 ~ 5 min)、逐渐扩张贲门狭窄部至球囊最大径40 mm,重复2 ~ 3次。术后常规预防出血和感染,2 ~ 3 h即可进食较凉流质饮食、3 d内进半流质饮食并逐渐过度为正常进食。术后随访问2 ~ 10年。结果   操作成功率100%,其中1次操作治疗成功96.3%(77/80),2次扩张(3例先经小球囊预扩)成功3.7%(3/80)。术后破裂行手术修补1例(1.2%)。术后随访平均6.27年, 其中大于10年4例,6 ~ 10年44例,3 ~ 5年21例,2年11例,吞咽困难缓解率100%,其中能正常进食90%(72/80),正常进食时偶有轻度梗噎感10.0%(8/80)。轻度食管反流占15.0%(12/80)。结论   从患者接受程度、疗效及并发症等综合评价,大直径球囊扩张术是目前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最佳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费用低且中远期疗效较好的优点,可作为成年人贲门失弛缓症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