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傅文荣 《治淮》1997,(8):39-40
一、网络系统概述 1994年10月,按照水利部全国防汛信息网络的统一布置,根据计算机资源及应用的实际情况,对淮委计算机局域网进行了规划设计及建设,并于1995年、1996年分别与水利部、流域四省连成计算机广域网。该网络系统投资省、见效快,充分利用淮委原有的计算机软硬件的投资,是一个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的计算机网络。 目前,淮委计算机网络系统已具备一定的规模。该网络系统采用以太总线型结构,支持TCP/IP网络传输控制协议,符合OSI国际标准。淮委计算机网络将水情信息中心的5台服务器与水管处、办公室、计划处、水政处、财供处、水情、气象、计算机等部门的40余台微机,连成了一个具备先进的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网络体系。基于网络的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能提供相对独立、灵活  相似文献   

2.
正在建设中的松辽委管理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以流域水利信息为资源,采用Internet连网技术的计算机网络服务系统。建成后可以实现流域水利信息资源集中管理和办公自动化,从而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整个系统包括:服务器、网络设备、布线系统、软件四部分  相似文献   

3.
1引言由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自动化研究所开发的H9000计算机监控系统采用了新一代分布开放式的网络系统结构.在网络上连有多台工作站和服务器,它们分别完成对生产过程的监视与控制、实时数据处理、数据库管理、厂内通讯与远程通讯等功能;用来对现场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开关量处理等工作的工业计算机,即现地控制单元(LCU)也连在网络上.这种网络结构,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活性,具有易扩充和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等优点.然而,由于网络上每台计算机都有自己独立的系统时钟,且彼此不完全相同,因此对于网络上同一时刻…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随着经济与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对电能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人们对高质量、高需求电量的需要,电力发电系统必须提高发电效率和发电质量,改变传统的发电模式,使水电站各项工作朝着自动化方向发展,逐渐实现计算机的运程控制功能,全面提高水电站发电效率和质量。本文主要以某水电站为例分析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孙庆锋  崔志刚 《河北水利》2010,(3):39-39,41
<正>1.水库信息化建设发展现状目前,黄壁庄水库计算机、通信网络系统建设初具规模,完成了全局各部门的综合布线,配备了网络交换机和网络服务器,开通了局域网并建立了OA系统,通过租用中国联通光纤出口接入互联网。信息资源建设初见成效。工情信息数据库录入任务已完成。建成防汛  相似文献   

6.
随着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伴随而来的计算机病毒传播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随因特网的流行 ,有些计算机病毒借助网络爆发流行 ,计算机病毒形式及传播途径日趋多样化 ,其危害性越来越大。本文主要探讨计算机病毒带来的危害及防范。  相似文献   

7.
一、水利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湖南省益阳市计算机网络初具规模。完成了对市水利局机关、局直属单位的综合布线,配备了网络交换机和网络服务器,开通了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局域网,不仅能通过专线上联湖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内网,而且能通过租用中国联通2M光纤出口接入互联网。 信息资源建设初见成效。已建成大东口、明山电排、茅草街船闸等防汛重点区域的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全市  相似文献   

8.
柴慧 《陕西水利》2012,(1):126-127
随着当前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计算机网络技术也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生产进步和提高社会生活水平的重要支撑。但是,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当前信息网络建设也面临着众多安全性问题的困扰。因此,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的对策建议,将会进一步推动计算机网络建设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水布垭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在硬件配置和设备选型上采用了计算机领域的先进技术及产品,数据库服务器选用SUN公司的UltraSPARC-IIIi产品,其它工作站选用SUN公司的Ultra 45产品.网络交换机选用具有高可靠性的赫斯曼公司的工业级以太网交换机.现地控制单元PLC采用施耐德公司的Modicon TSX Quantum系列产品.电站首台机组将于2007年7月1日并网发电,计算机监控系统作为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核心,系统设计的好坏,对水布垭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1.前言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办公自动化系统在水库的管理、经营活动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人们不仅要求办公自动化系统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办公需求,提供公文处理的各项功能,而且要求单位内部能够及时满足信息交换与共享的需  相似文献   

11.
梯级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跨流域梯级引水工程和跨流域梯级排灌工程规模的大型化,泵站工程越来越复杂化,必须对这种大型工程全系统的优化调度运行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大型梯级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功能、大型梯级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网络结构、大型梯级泵站仿真系统与培训系统与大型梯级泵站经济安全运行等内容。  相似文献   

12.
李亚中  刘霞 《治淮》2000,(4):21-22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国家防汛指挥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实施,很多用户都在安装或正在准备安装网络。而原来已经使用网络的用户正在将网络逐步地扩展或升级。因此,网络的重要性和关键性也越来越突出,由于网络故障所造成的损失也将会越来越严重。网络测试工具为防止网络故障的发生及查找故障点提供了有效手段,下面本文对常用的测试工具给予介绍。  相似文献   

13.
数据库已经成为现代测控网络的重要部分。针对监测系统中对数据处理的特殊要求,介绍了一种“盲”数据库服务器在水力发电机组状态监测系统中的应用,包括服务器在系统中的功能、数据库设计和数据库应用程序设计。  相似文献   

14.
水电站监控系统包含多种多样智能装置,各智能装置之间通讯的畅通,是实现对水电站进行有效监控的关键,但目前国内对此类通讯的处理还处于系统集成的发展水平.在分析了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各智能装置通讯特点之后,提出了通讯服务器的基本方案,并通过面向对象的技术实现了该通讯服务器的功能;还提出了基于多通讯服务器的水电站监控系统的上位机软件构架,并详细描述了该软件在金银台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5.
大朝山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朝山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采用奥地利伊林公司的SAT250/SAT1703系统。该系统主要由网络系统、远程通信设备、电厂级设备和现地控制单元四部分组成,采用全分布、开放式结构,网络为100MB快速交换式以太网。电厂级设备主要有2台厂级计算机、2台操作员工作站、1台工程师工作站和1台服务器等;现地控制级共设11台LCU,其中:1-10LCU用作现地控制单元,11LCU用于与省调的通信。该系统的重要特点是:大量采用网络通信技术,并在电气二次设备中采用了数字化主辅机控制保护装置。从而为电站实现“无人值班”(少人值守)并在将来过渡到无人值班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景电灌区用水管理特点的总结以及存在问题的分析,开发了基于网络的景电灌区灌溉用水管理信息系统。系统由现场信息源、终端计算机、服务器、计算机网络组成;在windows环境下开发,采用B/S结构、Java语言、SQL Sever数据库等;具有供水计划制定、供水计划执行监督、供水计划调整、系统权限管理、报警、系统信息安全维护、报表生成与打印等功能。  相似文献   

17.
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应用使得水利业务不断庞大,越来越多的信息化技术不断在水利信息化网络中得到应用,这就对运维人员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和挑战。运用安全审计系统,通过对应用系统数据库、服务器设备日志和运维审计堡垒机不仅是政府合规性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要求,也提高了整体运维精细化管理程度,加强整体内控机制,保障系统应用安全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18.
目前国内的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基本上处于系统集成的发展水平,水电站监控系统所包含的智能装置多种多样。各智能装置之间的通信是水电站监控系统重大任务之一。本文在分析了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各智能装置通信特点之后,提出了通信服务器的基本方案,并通过面向对象技术实现了该通信服务器。本文还给出了基于多通信服务器的水电站监控系统的上位机软件构架,并详细描述了该软件在金银台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9.
大坝监测自动化集坝工、传感器、微电子、自动化、计算机、通讯技术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随着我国建坝规模的最大,高混凝土拱坝、高碾压混凝土坝、高面板堆石坝、高边坡稳定等的研究对大坝监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坝安全监控系统将随着通讯、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向监控网络发展。  相似文献   

20.
简要回顾了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发展历程,对当前广泛采用的分层分布式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结构和功能、发展趋势进行了论述。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小山口流域梯级集中监控项目的基本情况和建设背景,对该工程设计思路、及实践应用做了论述,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该系统工程做了总结:(1)工程的网络通道架构。(2)工程通讯系统结构设计。(3)系统组网模式(扩大厂站模式)的设计,系统中关键设备的性能和选型。(4)影响系统安装调试的问题及后期生产应用方面存在不足。特别是工程后期,在调试运行中的经验总结对未来工程设计实践有一定借鉴意义。目的旨在当前技术不断进步,电力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及管理要求越来越高形势下,推进中、小流域水电站计算机集中监控系统发展和广泛应用。希望该文对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及自动化领域相关的设计、研究、使用等人员能够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