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鱼油  鱼油对绝经妇女心脏有益吗?/YES  加拿大研究人员发现,鱼油添加物能降低绝经妇女患心脏病的危险,不管她们是否能用激素替代疗法。研究人员给一组43-60岁的绝经女性每天服用8颗鱼油胶囊,并以安慰剂组对照。4周后,检测了受试者血中脂肪的组成。这项研究的报告显示,鱼油添加物能降低血中与心脏病有关的特殊脂肪酸的含量,服用含这种脂肪酸的鱼油添加物能使绝经妇女患心脏病的危险减少27%。研究人员认为,鱼油中的化合物可抑制肝脏中特定脂肪酸的生成,减少其他脂肪酸分泌到血中的比率。  麻酱  麻酱是高钙食品吗?/YES…  相似文献   

2.
正据外媒报道,新西兰科学家根据一项最新研究认认为,孕妇不宜服用鱼油。里金斯(Liggins)研究所首席研究人员韦恩·柯特费德(Wayne Cutfield)教授称,在没有获得更进一步的研究结果之前,目前还是建议孕妇不要服用鱼油。报道称,约有10%-20%的孕妇在服用鱼油。奥克兰孕妈妈戴安娜·麦斯威尔(Diane Maxwell)怀的是第一胎,她说想给宝宝最好的开始。一直听人说鱼油可以健脑,促进大脑发育,想要给孩子尝试一下。  相似文献   

3.
正1项新研究显示,鱼油所含的Omega-3脂肪酸,有助酗酒者保护大脑,对抗痴呆症。美国罗耀拉大学芝加哥斯特里奇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对老鼠进行试验后发现,鱼油成分可保护大脑细胞,使大脑细胞不会发炎、死亡。研究还发现,接触Omega-3成分的大脑细胞,神经元发炎、神经死亡现象减少了90%。这  相似文献   

4.
《食品科学》2006,27(12):178-178
澳大利亚研究人员最近在《营养学杂志》上撰文称,鱼油中富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可用于辅助治疗抑郁症。  相似文献   

5.
《食品科学》2006,27(12):504-504
澳大利亚研究人员最近在《营养学杂志》上撰文称,鱼油中富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可用于辅助治疗抑郁症。  相似文献   

6.
以国产及进口鱼油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感官指标、理化指标、不良物质含量及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国产鱼油鱼腥味明显重于进口鱼油,且分层明显;国产鱼油在酸值和过氧化值指标上也普遍高于进口鱼油,不良物质含量也高于进口鱼油,尤其在苯并芘及二噁英等指标上;脂肪酸组成中,国产鳀鱼油DHA含量大于EPA,而进口鳀鱼油EPA含量大于DHA,且国产鱼油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低于进口鱼油;国产金枪鱼油与进口金枪鱼油在理化指标和脂肪酸组成等方面差异不大。国产鱼油中,杂鱼油与金枪鱼油、鳀鱼油在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及不良物质含量方面差异不大,但在脂肪酸组成上差异显著,杂鱼油饱和脂肪酸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两种鱼油,利用价值最低。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以鲟鱼加工下脚料为原料,研究酶法提取鲟鱼鱼油的工艺条件,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对鱼油提取质量的影响,对3 种抗氧化剂在鱼油提取过程中的抗氧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鱼油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量0.6%,水解时间2h,水解温度40℃,pH7,该工艺条件对鲟鱼内脏鱼油的提取效果明显好于氨法、钾法和蒸煮法,提取鱼油的过氧化值略高于氨法和钾法,但低于蒸煮法。TBHQ、VC、茶多酚三种抗氧化剂对鱼油抗氧化作用以TBHQ 效果最好。应用本法从鲟鱼肚及鲟鱼内脏提取的鱼油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脂肪酸的不饱和程度与咸海卡拉白鱼接近,明显高于淡水养殖鱼类,是加工鱼油的良好来源。  相似文献   

8.
宝石鱼油的提取、精制及其脂肪酸组成的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鲍丹  陶宁萍  刘茗柯 《食品科学》2006,27(7):169-173
本文以宝石鱼内脏为实验材料,对其鱼油的提取与精制工艺参数、理化特性及脂肪酸组成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宝石鱼内脏粗鱼油的提取方法为隔水蒸煮法,在85℃时提取40min;鱼油精制的方法是在粗鱼油中加入约1.75%的碱液(浓度为5%的氢氧化钠)。用此方法制得的宝石鱼油为清亮、淡黄色液体,各项理化指标均符合鱼油标准。实验进一步对粗鱼油和精制鱼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鱼油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鱼油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技术进行综述。由于具有独特的营养功能,鱼油的应用十分广泛。中国居民目前对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摄入不足,因而鱼油在食品中的应用十分必要。目前市场上已有多种鱼油应用于各类食品中。在应用过程中,鱼油的氧化稳定性问题一直是研究热点,选择不同的添加形式(纯鱼油、乳状液和微胶囊)并采用某些新工艺可有效提高氧化稳定性。鱼油应用于食品在技术和商业方面的发展前景均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析巴沙鱼油的香味物质化学组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3种不同熔点的巴沙鱼油(精炼鱼油、软脂鱼油、硬脂鱼油)中的香味物质种类和相对含量进行了鉴定与对比。结果表明,3种巴沙鱼油中共鉴定出香味物质68种,包括烃类、醇类、醚类、酮类、醛类、酸类、酯类和其他类,其中相对含量最高的均为醛类,其次是烃类物质。精炼鱼油、软脂鱼油和硬脂鱼油的主体香味物质种数分别为11,13,13种,精炼鱼油和软脂鱼油香型较为相似,均具有脂肪味、鱼腥味和淡淡的清香,而硬脂鱼油还具有花果香。该研究为巴沙鱼油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英国科学节上公布的一项研究表明,服用鱼油并辅以负重训练,可能有助于逆转人体肌肉的衰老。未来三年,研究人员将进行更大规模的试验,对这个课题进行验证。在阿伯丁大学的一项初步研究中,研究人员对14位65岁以上女性的肌肉力量进行了比较。结果似乎显示,经过12周的抗阻运动训练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制备鱼油微乳液并研究其特性。方法采用食用大豆油和丙三醇作为鱼油的油相溶剂,失水山梨醇油酸酯聚氧乙烯醚(Tween 80)和乳糖(9:1,w/w)为表面活性剂相,制备了O/W型鱼油微乳液。拟三元相图法考察了盐度和pH对微乳液区的影响,测定了鱼油微乳的电导率变化和粒径大小,研究了微乳液的流变特性。结果该鱼油微乳液具有较好的耐酸性和耐盐性,平均粒径在10~100 nm之间,稳定性良好。流变特性研究表明表面活性剂相和油相质量比为9∶1,含水量80%(w/w)的鱼油微乳液具有剪切变稀的流变行为,属于拟塑性流体。结论鱼油微乳液制备简便,稳定性良好,是包封鱼油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马磊  黎晨曼  江晓 《中国酿造》2021,40(2):102-106
以全脂奶粉、鱼油、白砂糖为主要原料,以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为发酵菌种制作鱼油风味酸奶,进行鱼油风味酸奶配方研究与产品稳定性评价。通过感官评定确定最佳酸奶配方为奶粉添加量10%,鱼油添加量0.15%,白砂糖添加量8%。核磁共振与显微观察结果表明,鱼油添加后未对酸奶水分分布产生影响,鱼油在酸奶中呈均匀分布。电子鼻分析结果表明,与原味酸奶相比,鱼油风味酸奶风味更为融合,更接近原味商业酸奶。以储存期pH、酸度、流变特性、感官评价为指标对鱼油风味酸奶进行了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鱼油风味酸奶在储存期内可保持良好的稳定性,鱼油的添加可有效避免酸奶的过度酸化,使酸奶保持良好的口感。  相似文献   

14.
鱼油生产关键工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优质鱼油需求量的日益上升以及许多国际性组织对优质鱼油的标准不断提高,常规的鱼油精炼工艺已经不能满足粗鱼油中有机污染物、重金属、胆固醇以及风味完善的控制.国内外对这几个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其中很多优秀成果和先进技术可以保证优质成品精制鱼油的生产.通过对这些关键技术进行总结和分析,期望能对安全优质的鱼油生产提供参考,从而保证鱼油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以鳀鱼油、金枪鱼油、沙丁鱼油和杂鱼油4种粗鱼油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质量指标、特征指标和卫生指标进行测定,并对4种粗鱼油的指标特性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比较。结果表明:4种粗鱼油的菌落总数和重金属含量均符合安全标准,除金枪鱼油过氧化值外,4种粗鱼油的酸值、水分及挥发物、碘值、过氧化值均达到SC/T 3502—2000粗鱼油二级标准或以上;沙丁鱼油的EPA和DHA总量高达25.58%,金枪鱼油和鳀鱼油次之,杂鱼油仅5.25%;4种粗鱼油品质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其品质由高到低依次为沙丁鱼油、金枪鱼油、鳀鱼油和杂鱼油。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沙丁鱼加工副产物的利用率,以沙丁鱼内脏为原料,研究5种蛋白酶(胃蛋白酶、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胰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对沙丁鱼内脏鱼油提取率的影响,并优选1种蛋白酶作为鱼油提取酶,以鱼油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沙丁鱼内脏鱼油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对酶法提取的粗鱼油进行精制,对精制鱼油的理化指标和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中性蛋白酶时,鱼油提取率最高;中性蛋白酶酶解提取沙丁鱼内脏鱼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 1、加酶量1%、酶解时间2 h、酶解pH 7、酶解温度50 ℃,在此条件下沙丁鱼内脏鱼油提取率可达67.86%;粗鱼油经精制后,达到SC/T 3502—2016精制鱼油的二级标准;精制鱼油中DHA含量为26.57%,EPA含量为2.64%,营养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7.
王瑞元 《中国油脂》2023,(11):14-15
为提高沙丁鱼加工副产物的利用率,以沙丁鱼内脏为原料,研究5种蛋白酶(胃蛋白酶、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胰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对沙丁鱼内脏鱼油提取率的影响,并优选1种蛋白酶作为鱼油提取酶,以鱼油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沙丁鱼内脏鱼油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对酶法提取的粗鱼油进行精制,对精制鱼油的理化指标和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中性蛋白酶时,鱼油提取率最高;中性蛋白酶酶解提取沙丁鱼内脏鱼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加酶量1%、酶解时间2 h、酶解pH 7、酶解温度50℃,在此条件下沙丁鱼内脏鱼油提取率可达67.86%;粗鱼油经精制后,达到SC/T 3502—2016精制鱼油的二级标准;精制鱼油中DHA含量为26.57%,EPA含量为2.64%,营养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8.
<正>日本的一个研究小组在新一期英国《科学报告》杂志网络版报告说,他们通过动物实验证实,摄取鱼类含有的油,有助于遏制动物体内的脂肪堆积。这一发现证实富含鱼贝类的饮食有助于改善肥胖和生活习惯病。京都大学教授河田照雄领导的研究小组将实验鼠分为AB两组,A组喂食添加了鱼油的高脂肪食物,B组喂食不含鱼油的高脂肪食物。10周以后进行的比较显示,与B组相比,A组实验鼠的体重和脂肪蓄积都受到显著遏制,其内脏脂肪比B组实验鼠要少15%至25%。研究人员经过详细分析,发现作为鱼油主要成分的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二十碳五烯  相似文献   

19.
海洋鱼油深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海洋鱼油深加工技术可以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其中的EPA和DHA等多不饱和脂肪酸,提升鱼油的利用价值.介绍了以海洋鱼油为原料的EPA/DHA产品的深加工技术,主要包括鱼油脱腥、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富集纯化,新型EPA/DHA产品的开发与应用以及产品稳定性的研究.对海洋鱼油多不饱和脂肪酸深加工技术进行了分析与展望,认为含有高纯度EPA、DHA等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鱼油产品仍是市场的主流需要.  相似文献   

20.
以鱼油为芯材,鱼骨明胶和褐藻多糖为壁材,利用层层自组装技术制备多层鱼油乳状液,通过喷雾干燥法制得多层鱼油微胶囊并研究其贮藏稳定性。根据Zeta电位的大小确定制备多层乳状液所需的最适壁材浓度。采用正交试验确定多层鱼油微胶囊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10min,超声温度25℃,均质时间4min,均质速率5 000r/min,鱼油微胶囊的包埋率达82.03%。过氧化值的结果表明微胶囊化可明显提高鱼油的贮藏稳定性,且3层鱼油微胶囊的氧化速率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