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机电工程技术》2009,38(1):11-11
近日,“全国金属切削机床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磨床分技术委员会砂带磨削机床工作组”成立大会于杭州举行。本届工作组由10名专家委员组成,任命重庆三磨海达磨床有限公司总经理黄云教授为组长。  相似文献   

2.
《机械工程师》2009,(1):3-3
“全国金属切削机床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磨床分技术委员会砂带磨削机床工作组”成立大会日前在杭州举行。据了解,本届工作组由10名专家委员组成,会议任命重庆三磨海达磨床有限公司总经理黄云为组长。  相似文献   

3.
11月18日,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全国金属切削机床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磨床分技术委员会砂带磨削机床工作组”成立大会在杭州六通宾馆举行。  相似文献   

4.
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成立的“全国金属切削机床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磨床分技术委员会砂带磨削机床工作组”于2008年11月18日在杭州举行了成立大会。出席会议的有全国金属切削机床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李祥文、全国金属切削机床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磨床分会主任委员姚俊、副秘书长张家贵、张秀兰、委员黄强以及本届工作组的全体专家委员共11个单位的19名代表。  相似文献   

5.
根据定梁龙门铣磨床的功能需求,采用了砂带磨削对工件进行磨削加工.介绍了机床砂带磨削装置的设计计算过程,确定了砂带磨削装置总体结构与基本参数,实现了机床砂带磨削装置的设计要求,对砂带磨削的应用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近15年来,国外砂带磨削技术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广泛用于各行各业,尤以机械工业最为突出。砂带磨削的加工效率几乎超过了常规的车、铣、刨、磨等工艺。加工精度及光洁度已与同类型的砂轮磨床相当,而且砂带磨床结构及装备简单,加工成本比铣削还低。砂带磨削具有独特的工艺性能,比其它机加工工艺有更大的灵活性。在金属切削机床构成比例中,砂带磨床几乎接近砂轮磨床。近几年来国内已开始重视研究和应用砂带磨削工艺,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国际先进水平还相差甚远。为推动砂带磨削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本文拟介绍砂带、砂带磨削及其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7.
砂带磨削工艺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中,已成为机械加工的一项极为普遍的工艺,砂带磨床的数量在金属切削机床构成比中也逐年增加,砂带磨床的加工范围已大大超过砂轮磨床。由于其磨削工艺高效经济,机床装备结构简单,所以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种类型的、金属或非金属材料的加工中。鉴于我国目前尚无各种型式合用的砂带磨床,我厂设计、制造、试用了一些砂带磨床,以下是我们在实践经验中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8.
砂带磨削是一项高效、经济、安全和用途极广泛的新工艺,其磨削性能在许多方面都明显优于砂轮磨削,并有“万能磨削”之称。在工业发达国家,砂带磨削应用已十分普遍。从日用餐具到宇航器具,从金属(包括难磨金属或合金材料)到非金属材料,无不竟相采用砂带磨削工艺。用砂带磨削进行加工,已成为许多行业获得高额经济效益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而今砂带和砂轮的消耗量几乎达1:1,但其磨除量已超过砂轮,占整个需被磨材料总量的60%。砂带磨床总台数快接近砂轮磨床。砂带磨床的技术现已发展到与砂轮磨床不相上下的水平,并成为国际名牌机床公司竟争的一…  相似文献   

9.
砂带磨削的发展及关键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云  黄智 《中国机械工程》2007,18(18):2263-2267
介绍了发展砂带磨削技术的意义及砂带磨削技术的发展趋势,通过比较国内外砂带磨削技术的差距,提出了促进我国砂带磨削技术发展的关键技术,包括新型砂带研制、高端精密高效砂带磨床研制、砂带磨床标准制定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一、概况 砂带磨削是一种既古老而又新兴的工艺。有关这方面的第一次记载是远在十三世纪,我国人民就已经用天然树脂把粉碎的海贝壳粘结在羊皮纸上进行磨削与抛光。近三十多年来,粘满尖锐砂粒的砂布或砂纸制成一种高速的多刀多刃连续切削工具用于砂带磨床上之后,砂带磨削技术获得了很大的发展。这种砂带磨削技术远远超越了原有的只用来粗加工和抛光的陈旧概念。现在,砂带磨床的加工效率甚至超过了车、铣、刨等常规加工工艺。加工精度已接近或达到同类型磨床的水平,机床功率的利用率领先于所有的金属切削机床,应用范围不仅遍及各行各业,而且对…  相似文献   

11.
近三十多年来,砂带磨削技术获得了很大的发展。这种砂带磨削技术远远超过了原有的只用来粗加工和抛光的陈旧概念。现在,砂带磨床的加工效率甚至超过了车、铣、刨等机床的常规加工工艺;加工精度已接近或达到同类型砂轮磨床的水平;机床功率的利用率领先于所有金属切削机床;应用范围不仅遍及各行各业,而且对几乎所有的材料,无论是金属,还是非金属都可以进行加工;对高精度的大型平面和带  相似文献   

12.
砂带磨削是一种新兴的高效磨削工艺,有些国家砂带磨削已占磨削加工量的50~60%。在国内砂带磨床在一般工厂尚不易见到;但很多单位都在研究砂带磨削,一般还都在试验摸索阶段。在砂带磨床尚未广泛采用并且国内生产的砂带水平又比较落后的现实条件下,我们设计了一台砂带磨头,用在通用机床上加工较高精度的零件。实践证明,这对于扩大机床使用范围,提高加工质量是个好办法。  相似文献   

13.
砂带磨削这项新兴的高效磨削工艺,在国外发展极快,应用甚广。在我国,近年来也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除了发展专用砂带磨床外,砂带磨削装置在普通车床上的应用发展也很迅速。虽然它的技术效果、经济效果显著,但把砂带磨削装置装在普通车床上应用,所产生的大量粉尘也是非常严重的,而一般的机床又都不具有防尘装置,这样,粉尘很容易研伤机床,从而影响  相似文献   

14.
砂带磨削是六十年代以来,发展速度很快的一项高效磨削技术,效率高、应用广。目前,砂带磨床的加工精度,已达到了同类砂轮磨床的水平,加工效率却超过了车、铣、刨等传统的切削加工,机床功率利用率比各种金属切削机床都高。砂带磨削能适应几乎所有的金属与非金属材料,特别是对于高精度、高光洁度大型工件的内孔、外圆及平面的磨削和各种形状复杂的曲面磨削,在很多场合比砂轮磨削更理想、更实际。在美国、日本和西欧等工业发达国家,都  相似文献   

15.
一、概况 砂带磨削是一种古老而又新兴的磨削工艺。近几年来。国外砂带磨削技术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砂带磨床与砂带抛光机在磨床生产中已占据很大的比例。据美国有关资料介绍,大约在10台磨床中至少有一台是砂带磨床;而3台抛光机中就有一台砂带抛光机床。美国在发展砂带磨床与砂带抛光机的同时,还大力发展砂带磨削工具。美国机器制造业中,使用砂带磨制工具甚为普遍。去年我们到美国威尔逊全钢压力机公司进行实习和考查,发现他们在压力机的生产中,外圆、内孔与平面等加工方面都广泛采用了手提式和机夹式砂带磨削工具。这种工具是砂带磨床向轻便…  相似文献   

16.
根据双矢量编程技术及砂带磨削工艺参数确定机床坐标轴运动性能参数,建立实体的单元数学模型,通过对六坐标数控磨床结构进行设计,实现砂带磨削力的精确控制,提高了叶片磨削精度及表面质量。对机床各阶固有振型进行了模态分析,采用动力学仿真分析对C轴进行结构优化,通过C轴控制砂带接触轮的接触线矢量方向。结果表明,机床的低阶固有振型对机床振动的影响最为明显,阶数越低,影响越大,低阶振型对机床的动态特性起决定作用。中空C轴、BC双摆头结构、强力磨削与随形抛光一体化砂带装置构成的砂带磨削单元可扩展移植到普通五轴叶片加工机床及多种专用机床。  相似文献   

17.
传统上我们使用砂轮来加工凸轮。早在70年代就有人没想用砂带磨创凸轮。尽管该设想的砂带凸轮磨床已于1978年在米兰展出。但该机床在商业上却未马上获成功。近年来,美国已制造出多砂带凸轮磨床,已有一些多砂带凸轮磨床成功地应用于美国的汽车工业。尽管采用了今天的砂带,这些磨床的使用范围仍限于那些小余量的末淬硬凸轮的磨削加工。在欧洲,砂带磨削工艺也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其原因在于用砂带磨削凸轮时的两个显著的优点:一、可一次同时磨削多个凸轮;二、可磨削廓形下凹量较大的凸轮。如图1中所示的凸轮,其廓形下凹较严重,只能…  相似文献   

18.
机器人柔性磨削机床的恒磨削力补偿机构及其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用于机器人柔性磨削系统的柔性砂带磨削机床,提出了恒磨削力补偿机构。分析了机器人柔性砂带磨削机床转位机构实现在线多工位磨削加工的创新设计和恒磨削力补偿机构的原理。建立了恒磨削力补偿机构的运动学、静力学和动力学数学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数值仿真。讨论了机器人柔性砂带磨削机床的结构参数对恒磨削力补偿机构的运动学特性和动力学特性的影响,为机器人柔性砂带磨削机床的机械设计和机器人的轨迹规划提供了理论依据。最后,对具有恒磨削力补偿机构的柔性磨床组成的机器人柔性磨削系统进行叶片加工实验,结果表明其加工精度完全满足复杂曲面的高加工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9.
介绍一种新型、高效的轴类零件加工机床──四头组合无心外圆砂带磨床的磨削原理、结构设计,并进行磨削试验和结果分析。此磨床的研制填补了国内空白。  相似文献   

20.
砂带磨削     
在国外,砂带磨削新技术获得很大的发展。这是一种用粘满尖锐砂粒的砂布或砂纸制成的多刀多刃进行连续切削的独特新工艺。砂带磨床不仅应用范围遍及各行各业,而且对几乎所有的材料都可以进行加工。许多工业发达的国家都在竞相采用和发展砂带磨削,新型机床大量涌现,砂带磨床总数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