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3 毫秒
1.
阐述了紧凑型板式换热器(CPHE)在炼油厂的应用,介绍了CPHE内在特性,它比传统管壳式换热器(S&T)效率高3—5倍,换热介质逆流运行使其热能回收率较高。CPHE的应用案例表明,CPHE的使用,不但能够实现生产能力的提高,用最少的换热器回收最多的能量,而且安装面积小。  相似文献   

2.
工业生产中所用换热器的种类很多,其中管壳式换热器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因其操作弹性大,结构坚固,能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使用,而且可供选择的结构材料范围广,适用性较强等原因,故它在工业生产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据资料表明,所有换热设备中,管壳式占整个换热器投资的50%~70%[1]。但它与一些新型高效紧凑型换热器相比,有换热效率低、设备结构不紧凑和金属消耗量大等缺点。因此,如何发挥这种换热器的优势,而又克服其缺点,是众多研究者的一个研究课题,即在换热器的设计和操作中,如何提高设备的换热能力、降低设备投资和运转费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焊接板式换热器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多种类型的焊接板式换热器及其应用情况.焊接板式换热器保持了普通板式换热器传热效率高、结构紧凑的优点,并且可以在更高的温度和压力下使用.在石油炼制、化学、石油化工和钢铁等行业,焊接板式换热器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可用于许多工艺过程,例如加热、冷却、冷凝和蒸发等.关键词焊接板式换热器;结构特点;应用  相似文献   

4.
换热器泄漏简易判断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换热器专用软件对海上某平台原油换热器工况进行模拟,分析了泄漏情况下换热器温度参数的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分析换热器管程和壳程温度变化来判断换热器泄漏及泄漏程度的方法.此方法简便易行,在准确性、快速性和经济性等方面均有优势.  相似文献   

5.
运用CFD数值模拟方法对比了相同操作参数单弓形折流板换热器和螺旋形折流板换热器的性能,并对不同介质下两种折流板换热器壳程的流动阻力和传热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螺旋形折流板换热器的传热性能明显优于单弓形折流板换热器,而且壳程压力损失更小.  相似文献   

6.
着重介绍了国外新近开发的焊接式板式换热器、Packinox 换热器、块式换热器、毛细板式换热器、变形翅片管换热器及SRCTM空冷式涡轮冷凝器的结构、性能及其应用情况,阐述了最近换热器技术:计算流体力学(CFD)、详细模块化技术和传热促进技术等的发展状况,指出了今后换热器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换热器的选型不仅影响到换热网络的能量回收,还会对常减压装置的长周期稳定运行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对壳程介质分别为柴油、脱前原油、常压重油、减渣急冷油和减压渣油的工艺流体进行螺旋折流板换热器(采用HelixTool程序)和弓形折流板换热器(采用HTRI 6.0软件)的工艺计算,对比发现,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壳程的单位压力降传热系数更高.同时结合螺旋折流板换热器能够降低壳程结垢和振动风险、延长设备运行时间等自身特点,考虑了油品性质及价格因素影响,可为常减压蒸馏装置在选择合适的部位采用螺旋折流板换热器提供参考.以某厂脱前原油-初顶油气换热器为例,计算结果显示采用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可将换热器壳径减小200 mm,重量减少约28%.可见,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具有明显优势,既保证了工艺性能,又降低了设备投资.  相似文献   

8.
总结了螺旋形和单弓形折流板换热器的工程应用情况,对比了操作参数和基本结构参数相同时单弓形和螺旋形折流板换热器的工作性能特点,并对壳程同一介质下两种不同形式折流板换热器壳程的流动阻力和传热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螺旋形折流板换热器的传热性能明显比单弓形折流板换热器要好,而且能有效降低壳程压力损失.  相似文献   

9.
印刷板式换热器通过采用化学腐蚀的方法来腐蚀板片换热流道,将流道腐蚀完毕后的所有板片按照流道介质的性质,冷热交替重叠起来准备基本原子扩散.将所有重叠起来的板片整体放置于特制的设备内,给板片施加一定的压力和温度,经过一定时间后板片之间的接触面相互熔在一起,所有的板片将成为一个不可拆卸的整体,所有板片原子扩散完毕后进行整个换热器的组装.印刷板式换热器相比管壳式换热器和板式换热器具有非常突出的优点,主要体现在:具有极高的换热效率;具有极高的耐高温和耐高压能力;在同等功率的条件下,印刷板式换热器体积和重量是管壳式换热器的1/5.  相似文献   

10.
螺旋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壳程传热强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和传统的弓形折流板换热器进行了壳程传热性能和壳程的压力降的对比试验研究,测试了不同螺旋角的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壳程传热性能和壳程压力降,结果表明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螺旋流动强化了传热,且其壳程压力降比弓形折流板换热器小.  相似文献   

11.
通过氟塑料-石墨板式换热器在化纤生产中高温强腐蚀换热工况中的实际应用,并与常规换热器的使用情况的对比分析,阐述了这种新型换热设备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双管双管板热媒热交换器是近代在双管板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管壳式热交换器,也称安全热交换器,适用于管、壳程介质严禁掺混的场合。结合双管板热交换器,对双管双管板热媒热交换器的有关要点做了简要介绍,可为此类热交换器的设计、制造及使用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新一代大面积焊接板壳式换热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一代大面积焊接板壳式换热器保留了板式换热器传热效率高、结构紧凑的优点,克服了换热面积小、使用温度和压力低的缺点,因而其使用范围几乎与管壳式换热器相当。其板片由水下爆炸成型,单片面积几乎没有限制,目前已有15000m~2换热面积的板壳换热器问世。介绍了这种换热器的结构特点及在重整、加氢装置中的应用。全面比较了各项使用性能及经济性,指出大面积焊接板壳换热器是大型石油化工企业中最有发展前途的高效换热设备之一。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扭曲管换热器的特殊结构以及与普通换热器的区别,得出了扭曲管换热器相比于普通换热器的优点;深入分析了扭曲管换热器的综合性能,并对影响其综合性能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讨论,重点讨论了扭曲管换热器管内及管外的压降和传热系数;对扭曲管换热器的进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在水-水系统下对新型螺旋扭片换热器与普通弓型折流板换热器进行壳程传热与流阻对比试验,考察了扭片开孔与否对螺旋扭片换热器壳程传热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相同流量下,螺旋扭片换热器单位压降下的壳程传热膜系数为普通弓型折流板换热器的1.4~8.0倍;而开孔扭片换热器的传热效果优于无孔扭片换热器。说明螺旋扭片换热器是一种结构更为合理的新型换热设备,有较好的传热与流阻特性,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6.
将数值模拟计算方法和Fluent软件相结合,对夹套式热管进行三维数值模拟,研究了热管热交换器在余热回收系统中的特点和作用。根据夹套式热管热交换器结构特点及传热特征,建立了夹套式热管热交换器流动与传热的三维物理模型,采用非结构化网格划分,选用k-ε湍流模型和耦合传热法,研究了夹套式热管热交换器壳程温度场分布。结果显示,夹套式热管内沿工质流动方向温度层次明显,壳程靠近热管的部位温度梯度大。  相似文献   

17.
螺旋折流板列管换热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和传统的垂直弓形折流板换热器相比 ,新型的螺旋折流板列管换热器有两高两低的优点 ,即高流速、高传热系数及低压力降、低能耗。此外也大大减少污垢沉积并抑制了振动破坏。该新型换热器已在炼油、化工、发电等行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新型强化换热器的性能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新型强化换热器的特点、性能进行了分析,该换热器是在光管管束内加入强化元件,以提高其传热效率的一种强化换热器,其传热效率高、结构紧凑、节能节材、不易结垢、易于清洗,在石油、化工等行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双壳程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双壳程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结构型式及各元件的结构设计方法。这种双壳程结构解决了在大直径换热器上由于采用单壳程螺旋折流结构所形成的折流倾角小、传热性能下降及压力降增大的弊病,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