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国GMP建筑师事务所(全称为冯格康-玛格及合作者建筑师事务所)创建于1965年.30余年来,GMP建筑师事务所已发展成为德国最大之一.在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均享有声誉的建筑事务所,在德国拥有300多名建筑师,正是看到了自身的优势和中国的机遇与挑战,GMP终由一个偶然的机缘在中国开始了一段中西两种文化对话的建筑实践历程。  相似文献   

2.
《门窗》2016,(6)
就建筑本身而言,证明着自己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产物,在建筑装饰设计中注入相应的社会文化环境内涵,依然转变成强化建筑文化价值的不可或缺手段。而开展建筑装饰与社会文化环境研究,时认识我国建筑文化及其与中华社会文化环境的密切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分析建筑装饰的社会性表达、建筑装饰的文化性表达,对传统装饰与社会文化环境的关系、现代装饰与社会文化环境的关系展开探讨,旨在为如何促进建筑装饰与社会文化环境的有效结合研究适用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3.
建筑是一种文化,它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又向社会发出强烈的文化信息和信号。作为“时代的镜子”“文化的缩影”,建筑在谱写历史,或者说,建筑师在有意无意地谱写历史。由于中国古代社会对科学技术的蔑视,建筑师社会地位低下,加上建筑的功劳总是归功于君王和物主,以致中国古代建筑师既无名望也无地位,只能沦落为“无名氏”。张钦楠先生的《中国古代建筑师》一书,试图寻找中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建筑师,介绍和阐发每一位建筑师的生平事迹,并把中国古代建筑师的作业环境、方法、成果与同时期国外的建筑及建筑师进行对照,客观地评价建筑师们的功绩。从本期开始,我刊将选登该书中的部分篇章,希望通过它们能使读者增加对建筑师在文化发展中历史作用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从美国、东南亚再到中国,乔全生的思想与理念中无不闪烁着中西方文化交融的光芒。他提出了“境筑”的概念。认为景观是环境的一部分,而不是建筑,建筑和环境是一个完整的空间,短短两个小时的采访,乔先生多次提到了教育与社会责任的问题,他同《景观设计》杂志讲述了易道公司的文化,在中国的实践及其本人的价值观和“城市观”,他更加希望通过易道提供的专业服务来教育和回馈社会,使人们认识到生态与环境的重要性。[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舒千 《古建园林技术》1997,(4):52-53,37
浅论建筑审美中的认知功能与社会功能舒千在建筑审美中,建筑如何以一种艺术形式展示在鉴赏者的面前,又如何以一种文化形式让社会接受。另一方面,鉴赏者如何以一种艺术的眼光去看待建筑,又如何以一种态度参与到建筑文化的社会环境之中。这里必须首先明确建筑审美的认知...  相似文献   

6.
李闵 《时代建筑》2004,(3):124-129
上海浦东新区文献中心是德国GMP设计公司在中国上海的一项在建的重要的文化建筑。本文从建筑空间形态、功能分区,以及双层立面的设计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这座建筑的设计构思,即试图使这座建筑成为参观者,市民和历史文献之间沟通交流的媒介。  相似文献   

7.
《建筑师》2013,(6):I0009-I0010
2013年11月4日13:00,2013WACA国际设计文化季系列讲座——中欧建筑对话在华太设计工场(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143号)举行。英国建筑师理查德·罗杰斯先生以“智慧城市与城市未来”为主题,结合近年来在欧洲众多实践项目讲述现代都市社会中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建筑是一种文化,它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又向社会发出强烈的文化信息和信号。作为“时代的镜子”“文化的缩影”,建筑在谱写历史,或者说,建筑师在有意无意地谱写历史。由于中国古代社会对科学技术的蔑视,建筑师社会地位低下,加上建筑的功劳总是归功于君王和物主,以致中国古代建筑师既无名望也无地位,只能沦落为“无名氏”。张钦楠先生的《中国古代建筑师》一书,试图寻找中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建筑师,介绍和阐发每一位建筑师的生平事迹,并把中国古代建筑师的作业环境、方法、成果与同时期国外的建筑及建筑师进行对照,客观地评价建筑师们的功绩。从本期开始,我刊将选登该书中的部分篇章,希望通过它们能使读者增加对建筑师在文化发展中历史作用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跨文化设计方式关注建筑、环境与文化间的相互对话,以建成一种健全的建筑。跨文化设计不仅带来对现在和未来发展以及潜在冲突领域的一个完整理解,同时还使设计者提前看到解决的可能途径。跨文化设计是丰富性与美观的结合,它超越了地域的限制,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最终将得到全球范围的认可。  相似文献   

10.
通过愚池公园画舫项目的实践,尝试寻找中国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设计、现代建筑材料、现代建筑施工技术与加工技术相结合的新思路。运用创新的技术手段及设计语言,使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得以对话,并在新的社会环境中得以再生,焕发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