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VC/NBR(HNBR)/HDPE共混体系相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丁腈橡胶(NBR)和氢化丁腈橡胶(HNBR)共聚物为增容剂,用扫描电镜(SEM)对PVC/HDPE共混物的形态进行了研究,共聚物NBR(HNBR)加入共混物中后,使冲击面形貌发生变化。表明两相间粘合力增大,相分离程度减少小,改变增容剂的种类和用量以及共混组成的,均将对体系的形态结构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丁腈橡胶(NBR)和氢化丁腈橡胶(HNBR)共聚物为增容剂,用扫描电镜(SEM)对PVC/HDPE共混物的形态进行了研究。共聚物NBR(HNBR)加入共混物中后,使冲击断面形貌发生变化。表明两相间粘合力增大,相分离程度减小,改变增容剂的种类和用量以及共混组成,均将对体系的形态结构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用DMA和DSC研究了NBR和氢化NBR对PVC/HDPE共混体系的增容作用。由于增容剂在相界面与PVC和HDPE所产生的作用改变了界面分子的作用形式,使体系中PVC和HDPE相的内耗峰内移。而DSC的结果表明,增容剂降低了体系中结晶相HDPE的熔点,说明增容剂增加了PVC/HDPE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4.
用DMA和DSC研究了NBR和氢化NBR对PVC/HDPE共混体系的增容作用。由于增容剂在相界面与PVC和HDPE所产生的作用改变了界面分子的作用形式,使体系中PVC和HDPE相的内耗峰内移。而DSC的结果表明,增容剂降低了体系中结晶相HDPE的熔点,说明增容剂增加了PVC/HDPE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作为聚氯乙烯(PVC)/高密度聚乙烯(HDPE)共混物的增容剂,通过冲击实验、拉伸实验、动态力学分析和扫描电镜(SEM),系统地研究了共混体系的性能与其形态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EVA是PVC/HDPE良好的增容剂,在一定范围内,EVA与PE对PVC有协同增韧效应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不同丙烯腈含量的丁腈橡胶(NBR)与高密度聚乙烯(HDPE)组成的共混物的超声行为,考察了共混物超声声速随组成变化的规律,首次发现不相容的HDPE/NBR共混体系在丙烯腈含量较低时,共混物组成与声速仍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7.
CPE增容NBR/PP共混体系研究中均匀设计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腈橡胶(NBR)与聚丙烯(PP)是一个不相容共混体系因此采用CPE作为其增容剂,由于影响共混体系的因素较多,实验采用了均匀设计方法,均匀6设计有着实验次数少、因素的水平可以适当调整、利用计算机处理实验数据方便、快速等特点。以DSC量热分析结果为指标,寻找出NBR与PP共混合成热塑性弹性体的最佳条件和主要影响因素,通过扫描电镜分析NBR与PP的相容性证实了上述结果。  相似文献   

8.
PVC/LLDPE共混体系形态结构的控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氢化聚丁二烯-b-甲基丙烯酸甲酯(PBD-b-PMMA)共聚物作为聚氯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PVC/LLDPE)共混体系的增容剂,用扫描电子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共混体系的冲击缺口断面和相结构进行了研究。并用小角激光菜射技术了LLDPE在共混物中的结晶行为,发现增容剂对共混体系的形态结构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分别用溶液法和熔融法制得聚氯乙烯(PVC)与聚丙碳酸酯(PPC)共混试样,用DSC证明PVC/PPC不相容,但它们不相容的程度受分子量、共混比例及共混方法等因素的影响,并根据玻璃化转变温度计算出溶液2共混试样PPC富相中PVC的质量百分含量。用DMA说明了NBR/PPC对PVC/PPC共混体系具有良好的增容作用,共混体系中PPC的用量对共混体系相容性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加入适量的PPC可提高共混试样  相似文献   

10.
共聚物对PVC/PE共混物相容性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实验室合成了丁二烯-b-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PBD-b-PMMA),氢化聚丁二烯段得到含聚乙烯结构的氢化聚丁二烯-b-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HPBD-b-PMMA)作为聚氯乙烯/聚乙烯(PVC/PE)共混物的增容剂。实验结果表明,共聚物增加了PVC/PE体系的相容性。共混物中加入共聚物后,体系的冲击强度,断裂伸长率和拉伸强度都有提高。动态粘弹谱和扫描电镜也证实了共聚物的增容作用。共聚物使共混体  相似文献   

11.
固相法CPE增容PVC/LDPE共混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力学性能试验、动态力学分析(DMA)、电子显微镜观察,研究了固相法氯化聚乙烯(CPE)对聚氯乙烯(PVC)与低密度聚乙烯(LDPE)共混体系的增容作用。实验结果表明,CPE的加入能明显改善PVC/LDPE共混体系的相容性,显著提高共混物的力学性能,且低温氯化制得的CPE的改善效果优于两段氯化制得的CPE。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增容剂增加了共混体系相间相互作用或相界面粘附性,对共混体系的形态结构产  相似文献   

12.
PVC/EPDM合金的制备与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采用聚氯乙烯(PVC)、三元乙丙橡胶(EPDM)为主体材料,氯化聚乙烯(CPE)为增容剂,并配以其他助剂制备PVC/EPDM合成。实验结果表明:选择PVC30、EPDM70、CPE30、白炭黑30~50、过氧化二异丙苯(DCP)2~3(均为质量份)及适量助剂,可制备性能较好的PVC/EPDM合金。CPE对PVC/EPDM合金的增容效果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相近,但优于丁腈橡胶。  相似文献   

13.
HPB-b-PMMA增容PVC/PE共混物球晶和结晶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小角激光散射(SALS)和广角X光衍射(WAXD)技术,测定了氢化聚丁二烯-聚甲基丙烯酸甲基嵌段共聚物(HPB-b-PMMA)增容的聚氯乙烯(PVC)和聚乙烯(PE)共混物的球晶形态和结晶度。从该共混物中PE的结晶状况得出,增容剂HPB-b-PMMAd在降低PE结晶能力、增加PE/PVC界面粘合并形成PVC和PE相间的部分相容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HDPE/EVA共混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DSC,WAXD和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HDPE/EVA共混体系。结果表明,HDPE/EVA共混体系是不相容的,但在共混组成中含有少量(<10%)的EVA,力学性能下降很少,而加工性能得到改善,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CPE增容PVC/SBS共混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通过冲击试验,应力-应变试验,动态力学分析(DMA),扫描电镜(SEM)及光学显微镜观察,研究了CPE增容的PVC/CPE-SBS共混物的性能与形态结构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CPE对PVC与SBS共混体系有很好的增容作用,CPE与SBS在一定组成范围内对PVC增韧具有协同效应,大幅度地提高共混物的抗冲击性能,尤其是对星型SBS体系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HPVC/PP共混物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CPE、ABS对HPVC/PP有增粘作用。随着CPE用量增加,共混物熔体粘度(ηa)增加。CPE或ABS先与HPVC共混后再与PP共混的共混物的ηa高于CPE或ABS先与PP共混后再与HPVC共混的共混物的ηa。HPVC/PP、HPVC/PP/MAH2.5、HPVC/PP/CPE10、HPVC/PP/ABS10共混物的ηa~组成(C)的关系均属于正-负偏离共混物(P-NDB)体系,即在特定共混比下发生相转变。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HPVC/PP共混物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CPE,ABS对HPVC/PP有增粘作用,随着CPE用量增加,共混物熔体粘度(η)增加。CPE或ABS先与HPVC共混后再与PP共混的共的的η高于CPE或ABS先与PP共混后再与HPVC共混的共混物ηHPVC/PP,HPVC/PP/MAH2.5HPVC/PP/CPE10,HPVC/ABS10共混物的η~组成(C)的关系均属于正-负偏离共混物(P-ND  相似文献   

18.
PVC/CEVA共混体系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DSC对PVC/CEVA溶液共混物的玻璃化转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CEVA/PVC质量比分别为1:9、2:8、4:6、8:2的共混体系,各共混物均分别出现一个明显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表明VAc质量含量为5.9%,但氯含量为58%的CEVA与PVC具有较好的相容性,这是CR-MMA-CEVA接枝共聚物对增塑PVC人造革显示出较高粘合性能的主要根源。  相似文献   

19.
HDPE/PS/HDPE-g-PS合金的相容性和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自制接枝共聚物GR-Ⅰ、GR-Ⅱ相容剂研究其对HDPE/PS共混物相容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SEM、DMA、DSC和力学性能测试表征,表明在HDPE/PS共混中加入这些相容剂其相容性和力学性能有一定提高  相似文献   

20.
PVC/MBS共混物的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根据MBS核壳结构的特征,分析了与PVC进行共混时两组分溶解度参数与相容性的关系,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考察共混体系中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变化,表明PVC/MBS体系的相界面具有较好相和粘合作用。用红外光谱法测定,发现了共混体系中PVC-MBS间氢键的存在,从而提高了组分的相容性。通过PVC-MBS片材的热粘合样品的切强度试验,也可观察它们界面的相容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