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肉制品中香味物质形成原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在肉制品中,香味前体物质(糖类,氨基酸,脂类,硫胺素及肽类)通过脂质氧化、美拉德反应、斯特勒克降解反应和硫胺素降解等主要途径形成肉的香味,阈值与挥发性物质浓度是影响香味的内因,影响香味的外部因素是p H值、温度、水分活度、加工方式等,文中介绍了影响香气产生的内因和外因,及肉制品香气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2.
中国白酒香味物质形成机理及酿酒工艺的调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阐述了中国白酒香味成分的形成机理:分别来源于酿酒原料、微生物代谢及次生代谢产物、各类生物酶直接或间接催化下的生物合成;非酶化学反应及热降解反应等;据此作者提出了原料的选择和处理,酿造工艺中大曲培制、蒸馏、堆积发酵等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14):270-276
香味是衡量肉制品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研究不同肉制品中香味物质的形成与提取对于开发新的肉制品加工工艺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主要综述了肉制品中香味物质的形成机制以及分析方法,并总结了采用不同加工方式加工的肉制品中的特征香味物质。肉制品中的香味物质主要是一些挥发性芳香族化合物,主要通过脂质氧化、美拉德反应和硫胺素降解等途径形成;对香味物质的提取方法有同时蒸馏萃取法、动态顶空吹扫捕集、固相微萃取技术等;不同肉制品中的特征香味不同,加热肉制品以醛、酮为代表,烟熏肉制品的特征风味是酚类,而发酵肉则为酯类。总之,肉制品中的香味物质与其种类、加工方式等有着密切关系,能影响肉制品的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4.
亚硝胺是毒性和危害作用很强的一类化学致癌物质,在肉制品特定的加工环境中容易生成。本文介绍了亚硝胺的结构及其致癌性、亚硝胺的形成机理和亚硝胺对人体危害的途径,并就影响亚硝胺生成的因素以及减少亚硝胺生成的措施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为实际生产中控制亚硝胺的形成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天然香味料--风味化酵母精在肉制品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肉制品生产国,近Ic年更以12%的速度增长,目前肉类总产量超过6000万t/年,人均年消费sok已担加工肉制品所占比重尚不足5%,故肉制品在我国存在极大的发展空间及良好的市场机遇。另一方面,我国熟肉制品(西式产品为例)的内在质量及外在包装与国外水平相差较大,主要是肉蛋白含量低,脂肪、大豆蛋白、淀粉和水分含量高,风味差,货架期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消费者对肉制品工业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目前中国肉制品市场的竞争,就是质量的竞争、风味的竞争,尤其是天然香味料的竞争。酵母精作为一种营养型功能性…  相似文献   

6.
发酵肉制品具有独特的质地和风味,而风味是判断发酵肉制品优劣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文章综述了发酵肉制品中风味物质形成机理,主要包括脂类物质水解氧化、蛋白质水解和碳水化合物的分解,并对发酵肉制品风味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阐述,其中有原辅料、发酵工艺和发酵剂.  相似文献   

7.
肉制品中亚硝胺的形成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添加到肉制品中亚硝酸钠具有可以抑制肉毒梭状芽胞杆菌的生长和形成特征色泽等重要作用而成为不可完全替代的多功能添加剂,但是亚硝酸钠的添加会引发亚硝基化反应形成亚硝胺。本文对世界范围内肉制品中亚硝胺的形成及其机理和影响因素所进行的研究等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8.
肉味香精及其在肉制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综述了在加热过程中肉类香味的形成机理,并介绍了制备肉类香精的原料来源以及肉味香精在肉制品加工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虽然烟熏和烘烤加热处理能够赋予肉制品良好的外观和风味,但是也易形成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杂环胺(HAAs)。HAAs按生成温度可分成2种类型:热解型HAAs (300℃)和热型HAAs (100~300℃)。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生率与食源性HAAs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本文论述HAAs的分类,致癌作用和代谢过程,以及模拟体系中HAAs的形成动力学和形成机制,介绍HAAs的分离提取和分析检测,并总结HAAs研究的不足,为HAAs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煎炸熏烤肉制品容易导致杂环胺的产生。杂环胺大多具有致癌致突变性,特别是2-氨基-3-甲基咪唑并[4,5-f]喹啉(IQ),已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列为"对人类高可疑致癌物(2A级)",对人体的健康存在极大的危害。主要对杂环胺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抑制措施,以增加公众对杂环胺的认识,为健康饮食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发酵肉制品中微生物对生物胺形成机理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富含高蛋白质的食品中存在生物胺,发酵肉制品中蛋白质含量丰富可能存在高浓度的生物胺.微生物在不同发酵肉制品中的分布不尽相同,导致了在不同发酵肉制品中生物胺种类和数量上的差异.该文综述发酵肉制品中微生物对生物胺形成机理的研究进展,将发酵肉制品中的微生物群落构成与生物胺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利用发酵剂调控微生物菌群结构来降低...  相似文献   

12.
13.
14.
黄文  胡慰望 《食品科学》1997,18(4):40-44
焙烤花生的香味与发生Maillard反应的条件如温度,时间,水分含量,pH值,葡萄糖浓度,离子强度和油脂含量等多种因素有关,其中以温度和pH值的影响最明显,时间和水分含量次之,当葡萄糖浓度为10mM,水分含量25%,pH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和油脂添加量为10%~30%时,于140℃干燥箱中加热120min可产生很强的香味。  相似文献   

15.
影响肉制品风味形成的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肉制品生产中使用的原料肉、香辛料、香精着手,从这三个方面阐述和分析了肉制品风味的形成和影响因素,较为清晰地指出原料肉、香辛料、香精对肉制品风味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对于肉制品实际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肉制品调香味整体策划与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确使用肉用调香调味品,可使肉制品风格个性化、多样化。对不同肉制品调香调味技术及肉用香料精分析比较,并分析了不同调味料、添加剂的性能作用,对肉制品调香调味技术进行了整体策划与设计。  相似文献   

17.
杂环胺是一类极易在烧烤类肉制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物质,过量摄入具有致癌或致突变风险。本文综述了肉制品加工过程中杂环胺类物质(包括氨基-咪唑-氮杂芳烃和氨基-咔啉类)的形成机制;分析了影响肉制品加工过程中杂环胺类物质形成因素,包括加工条件(温度与时间)、烹饪方法、前体物质含量和原料肉中水分含量;重点综述了杂环胺类物质的控制技术,如改善加工方式(微波加热预处理、包裹隔热食品辅料、酒类腌制)、添加外源抑制物如植物性天然抗氧化物(香辛料、茶叶提取物、果蔬及果蔬提取物)、保水性物质(纤维素、壳聚糖、淀粉)等,为加工肉制品中杂环胺的控制技术研发与应用提供理论指导与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8.
杂环胺类化合物是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的一类致癌、致突变物质,该文综述肉制品在加工过程中杂环胺类化合物的形成机制;分析影响肉制品中杂环胺类化合物产生的因素,包括烹饪方式、加工温度与时间、前体物质含量、水分含量以及脂肪含量;重点综述杂环胺的控制措施,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方面是控制其形成,如选择合适的加工...  相似文献   

19.
汪秋安 《肉类研究》1996,10(2):9-12
本文介绍了肉类在热处理时香气化合物的形成及分析方法,并通过实例介绍了利用美拉德反应制备肉类香味料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肉和肉制品是人类饮食结构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在中国千年的饮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目前国内肉制品行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从肉制品行业的层面上来看,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一是企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二是行业内供应链整合度低;三是行业安全问题亟待解决。从肉制品产品本身的角度上来看,存在二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产品的口感和风味过度依赖食品添加剂;二是市场上以高糖、高盐产品为主,对国民健康有不益的影响。通过分析当前肉制品的行业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国内肉制品发展的趋势:一是健康化备受消费者青睐;二是低温冷冻肉制品比重逐步增大,未来可占据主导地位;三是便捷式预制品肉制品趋于餐饮化;四是肉制品休闲化市场前景广阔。本文旨在为高质量发展优质的肉类产品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