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煤粉群非稳态统一着火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有的煤的着火模型都存在通用性差的缺点,不能同时简单明了地分析着火机理和确定着火温度.本文提出了能联系单颗粒着火与群体着火的非稳态模型,以分析不同着火条件下煤的着火机理和着火温度.本模型的基本特点是,引人有限气体空间的假定,考察有限空间内的升温,确定着火条件和参数,井以此反映不同浓度的颗粒群的着火.通过对辐射换热的条件下的煤粉着火的计算,显示了本模型的优越性.它预测了不同条件下的着火机理、着火温度和着火时间,为工程设计提供了较为准确的着火温度数据,而这些结果正是现有着火模型所无法同时、准确获得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一管内煤粉气流着火的试验方法与理论模型,从而得出煤粉气流着火的一些特性与规律,由于管内煤粉气流着火更接近工程实际,因此该实验方法比其它一些研究着火规律的方法有更多的优点,同时介绍了几种典型工业用煤在控制煤粉浓度、气流速度以及管壁温度时,管内煤粉气流的着火特性的试验结果,并与理论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比较表明,理论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3.
以N125MW直流燃烧器固态排渣煤粉炉燃烧着火稳定性为研究对象,根据煤粉气流着火方式以及对影响煤粉气流着火因素的分析,提出提高煤粉气流着火稳定性以及低负荷燃烧不投油的控制措施,从而保证了煤粉的稳定着火,以保证锅炉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4.
针对水泥分解炉进行系统的煤粉着火实验研究,是提高分解炉燃烧效率,改善运行工况至关重要的问题,为全面了解分解炉工况下煤粉的着火过程,采用失重分析法,对煤粉的着火方式进行研究,进而对煤的低温燃烧着火机理进行讨论。结果表明:煤粉的低加速速度、低温燃烧条件下,无烟煤是非均相着火,贫煤是非均相一均相联合着火,烟煤有均相、联合着火两种方式。  相似文献   

5.
煤粉气流着火存在最佳煤粉浓度的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
对煤粉气流的着火过程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理论分析。采用煤粉气流着火热量供需平衡的原理对存在最佳煤粉浓度的机理进行了讨论,并根据简单模型进行了近似计算。结果表明,煤粉气流所需热量与着火区供热量相等、火焰温度水平最高时的煤粉浓度为最佳浓度。分析计算的结论与试验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7.
煤粉富氧燃烧着火模式判断和动力学参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煤粉在富氧气氛下的燃烧机理,尤其是煤粉富氧着火模式的判断,在热重分析仪上,模拟了不同氧气体积分数下的煤粉富氧燃烧过程.选取5个不同的氧气体积分数:21%、40%、60%、80%和100%,并且模拟了2种气氛下(N2/O2,CO2/O2)和不同颗粒大小的煤粉的富氧燃烧过程.并根据普适积分法,计算了煤粉的活化能和指前因子.提出了一种根据TG-DTG曲线判断煤粉着火模式的新方法,它使得煤粉着火模式的判断更为准确.研究发现,在CO2/O2气氛下的富氧燃烧过程中,当煤粉粒径小于40μm时,煤粉发生非均相着火;当煤粉粒径大于200μm时,煤粉发生均相着火.大颗粒比小颗粒受氧气体积分数变化的影响要大.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煤粉气流的火炬点火机理进行了探讨,并建立了直流煤粉气流火炬点火的近似数学模型,该模型的理论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可用于煤粉气流点火参数的确定和点火装置的设计。  相似文献   

9.
煤粉着火温度与煤的元素分析及工业分析间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煤粉着火特性对煤粉炉的设计和运行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煤粉的着火温度是其着火特性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采用热天平研究了煤样升温速度对煤粉着火温度的影响;同时给出了煤粉着火温度与煤的元素分析和工业分析间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10.
针对煤粉颗粒沉积在煤层气井底部导致埋泵等问题,提出利用射流泵的负压吸附原理和双层同心管柱结构,设计的负压射流快速排煤粉装置,能够快速清除井底煤粉.基于射流泵理论和能量守恒定律,采用洛伦兹混合损失模型,推导出该排煤粉装置的基本性能方程,并综合举升最小压力比,气蚀最大流量比以及效率最优面积比3种约束条件,对装置的具体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井深1 000m以上的煤层气井要求举升最小压力比达到0.75以上;面积比和动力液压力越小,井底压力越大,气蚀最大流量比就越大;效率最优面积比为0.27,面积比越大最优流量比越小.最后根据不同井况,在给定动力液压力和流量条件下,设计了喷嘴和喉管尺寸组合.  相似文献   

11.
煤粉燃烧燃料氮析出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煤中氮元素的存在形态及NOX的形成机理,挥发分氮及焦氮在燃烧过程中的形成规律及分配比例。综述了国内外对煤热解、燃烧过程中燃料氮的热转化以及混煤氮的动态析出特性的研究方向、方法、结论以及有待解决的问题。讨论了煤质特性与运行参数对燃料氮在热解及燃烧产物中赋存形态的影响,指出了氮析出研究的发展趋势及研究方法,为实现煤的洁净利用、氮析出的试验研究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考察炉内燃烧过程的变化特性,研究了2.11 MW四角喷燃煤粉炉的煤粉分级燃烧效果.试验采用的锅炉燃料分级百分比为20%,二级燃烧区过量空气系数取0.95.一级燃烧区和燃尽区过量空气系数取1.10.结果表明, 与未进行分级燃烧的基础工况相比,煤粉分级燃烧试验炉二级燃烧区和炉膛出口温度增高,锅炉NOx排放体积比降低45%. CO、CO2和SO2在应用分级燃烧后的炉内变化复杂,但其排放体积比未发生较大改变,甚至略有下降. 分级燃烧使锅炉固体不完全燃烧损失(SICL)有一定程度增加, 该煤粉分级燃烧是一种清洁燃烧技术.  相似文献   

13.
350MW燃煤锅炉燃烧过程和NOx排放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IPSA两相流动模型、煤粉燃烧综合模型以及后处理的NOx生成模型,对一台350MW锅炉煤粉燃烧过程和NOx排放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出了炉内燃烧器区域以及炉膛出口的烟气温度场和燃烧产物的组分浓度分布.炉膛出口处模拟结果与锅炉热态试验数据进行了比较,两者吻合情况较好.另外,重点分析了炉内煤粉燃烧过程和NOx排放沿燃烧器出口中心线和炉膛高度方向上的生成规律,得出了NOx的主要生成区域,并指出了降低NOx排放的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14.
高炉煤粉喷吹过程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给出了高8炉煤粉喷吹过程的一个数学模型,该模型可对煤粉颗粒在直吹管内的运动、热解、燃烧情况进行数值模拟,同时还可以计算出煤粉的燃烧率,从而可对喷吹效果在理论上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15.
针对现有锅炉燃烧优化方法的不足,结合某300 MW四角切圆燃烧煤粉锅炉实际运行工况,创新性地利用因子分析法,对锅炉燃烧工况影响因素进行降维分析。按公共因子各自的方差贡献率加权相加计算综合评价得分,从而评价各因素影响作用的大小,避免了各因素之间不可比性给评判决策造成的困难,综合评判的结果正确反映了锅炉实际运行工况,如优化工况6的综合评价得分为0.375 59,其飞灰可燃物含量为3.46%,与同负荷下最大值相比较,减少了2.26%,氮氧化物为643 mg/m3,与同负荷下最大值相比较,减少了52 mg/m3。解决了高效燃烧技术与降低污染物排放的矛盾,相对现有锅炉燃烧工况评判方法,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高炉喷吹煤粉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出了置换比与煤粉燃烧率之间的定量关系式,以高炉所允许的最低煤粉燃烧率ηmin为依据,明确地提出了最佳喷吹位置(氧煤燃烧器的位置)在具体的生产条件下高炉所允许的最高煤比和最佳煤比的概念,对各种型式的氧煤燃烧器进行了比较,认为双枪螺旋式氧煤燃烧器和同轴双螺旋式氧煤枪优于其它类型的氧煤枪。  相似文献   

17.
基于O2/CO2燃烧方式的烟气成分和换热特点,建立了炉内辐射换热过程的动态数学模型。以某300MW O2/CO2煤粉锅炉概念设计中的炉膛为研究对象,进行了BMCR工况下的静态仿真计算、O2/CO2容积比和摆角扰动试验。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运行稳定,动态变化趋势合理,可为O2/CO2煤粉锅炉炉膛的控制系统设计和机组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