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5 毫秒
1.
吴新玲 《河北水利》2011,(11):40-40
白洋淀是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浅湖型湿地.是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中游缓洪滞沥的大型平原洼淀.控制流域面积31205km2。淀面面积366km2。素有“北国江南”之称。“华北明珠”之誉。1.上世纪50年代到2004年白洋淀鱼类种群的变化情况白洋淀鱼类具有江河平原上动物区系和海河流域鱼类的共同特点。白洋淀鱼类种群的变化与淀中水量...  相似文献   

2.
来自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消息,今年海河流域遭受严重干旱,为了保证天津城市居民饮水安全和白洋淀生态环境安全,经国务院批准,国家防总、水利部组织实施引黄济津济淀,从黄河流域调水到海河流域的天津市和白洋淀。  相似文献   

3.
大清河系位于海河流域中部,流域面积43060km2,占海河流域总面积的13.34%,来水量约占海河流域大水年份最大30天洪水总量的30%。大清河系中河北省面积34683km2,占流域总面积的80%。河北省境内主要行洪河道5条、大型水库6座、中型水库8座、洼淀  相似文献   

4.
郭杰 《河北水利》2011,(11):29-29
“华北明珠”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淡水湖.在河北平原乃至华北地区的生态环境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983年到1988年.白洋淀曾连续5年干淀。使淀内水生态系统遭受了毁灭性破坏。近10年来.全省降雨量也持续偏少.致使太行山区、白洋淀上游的大中型水库蓄水不足.白洋淀补水无源。实施多年的跨流域调水工程一引黄补淀工程解决了白洋淀...  相似文献   

5.
由于连年干旱,白洋淀流域水源严重匮乏,入淀水量逐年减少。1983~1987年连续5年淀干,1988年重新蓄上水,使沉睡了5年的白洋淀又有了生机,但1992年以来又面临着再次干淀的危机。水是白洋淀兴废的主要因素,有水则兴,无水则废,能否给淀补水,是白洋淀生存兴衰的决定因素。笔者根据1993年汛期雨情、水情和水库蓄水情况,结合淀内水位变化,对白洋淀补水水量做了初步分析,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但愿各方一致努力,抓住机遇补水,尽量避免再次干淀。  相似文献   

6.
海河流域水环境的历史演变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海河流域水环境演变的简要回顾海河流域是近2000年变化最大的流域.从空间看,水系的变化愈向下游变动愈大;从时间上看,海河南系卫河、漳河、滹沱河下游河道自汉代(约公元1世纪)以来迁徙频繁;北系河道永定河、蓟运河等在明代中期即13世纪以后,由清水河流变为浑水河流.下游河道和湖泊洼淀愈到近代变化愈大.1.1河道的演变海河南北水系迁徙极限大致北系以誆水(又称易水,宋代至今称拒马河)为界.黄河北流时期,在黄河的压迫下南系诸水河道没有逾越过誆水.汉代誆水下游合易水经今天津入海,黄河此时经行誆水下游入海河道…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由于海河流域持续干旱,白洋淀入淀水量锐减,多次发生干淀。为缓解自洋淀干淀危机,国家实施了2006、2007--2008年引黄济淀生态应急补水。通过对两次引黄济淀生态应急补水的做法和经验进行梳理和总结,进一步探索和实践跨流域生态补水工作,为今后实施跨流域生态补水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8.
今年春季.保定市降水较少,白洋淀水位急剧下降.截至6月8日。淀水位已降至6.78m。依此趋势月底水位将降至干淀水位6.50m以下。为此,保定市立即启动由安各庄水库向白洋淀应急补水方案。6月10日10时,安各庄水库正式提闸放水.输水线路为安各庄水库-中易水-南拒马河-白沟引河-白洋淀,全程87.7km,计划放水6000万m3.人淀约3000万m3.预计7月5日补水结束。补水后,淀水位可升至6.80m,将使自洋淀缺水局面得到一定缓解。  相似文献   

9.
白洋淀是海河流域最大的滞洪洼淀,面积达390 km2 ,对防汛具有重要作用。1996 年8 月海河流域出现大洪水,为了防洪的需要,对大清河南支白洋淀的入流、出流及淀水位进行分析预报。在预报过程中根据流域内水文站本次洪水的实测资料,对计算的净雨深进行了修正。在作白洋淀入流预报时,考虑到北方的气候特点及河流常处于干涸和半干涸状态,每遇汛期洪水、特别是第一次洪水时,河道输水损失量较大的特点,用模拟法和分析法对河道输水损失量进行了预测。经调洪演算,推算的白洋淀出流量和淀水位过程与实测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引岳济淀工作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文奎  秦广秀 《海河水利》2005,(6):13-14,39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但由于近年来海河流域的持续干旱,白洋淀的水面面积急剧减少,生态环境遭受到严重的破坏。为拯救白洋淀,海委组织实施了引岳济淀生态应急调水工程。该工程的实施,使白洋淀生态功能得到恢复.从而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11.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华北明珠"白洋淀上游地区河道下泄水量减少,干淀现象时有发生。其中1983-1988年连续5年干淀,1988年大清河流域降水较多,白洋淀重获生机,后又面临几次干淀威胁,为此,1992-2002年先后11次实施本流域调水补淀,才保淀未干涸。近年,大清河流域再遇连续枯水年,大清河流域降水少,王快等水库除险加固,实施本流域补水济淀已不现实。因此,寻找  相似文献   

12.
一、河北省蓄滞洪区概况 1993年《海河流域蓄滞洪区安全建设规划》审查纪要中明确,海河流域26处蓄滞洪区列入国家重点蓄滞洪区建设规划,其中包括河北省蓄滞洪区13处,即北三河水系的盛庄洼,永定河水系的永定河泛区、小清河分洪区,大清河系的兰沟洼、白洋淀、东淀、文安洼、贾口洼,子牙河系的永年洼、大陆泽和宁晋泊、献县泛区,漳卫南运河系的大名泛区。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我省自1997年以来持续干旱。如何确保华北明珠白洋淀不干淀,是摆在水利部门面前的重大课题。十几年来,通过科学实施流域内补水和跨流域调水,保证了连年干旱白洋淀不干淀,使白洋淀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较好发挥,收效良好。1.白洋淀简介白洋淀位于大清河水系中游,系缓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春季,保定市降水较少,白洋淀水位急剧下降,截至6月8日,淀水位已降至6.78m,依此趋势月底水位将降至干淀水位6.50m以下。为此,保定市立即启动由安各庄水库向白洋淀应急补水方案。6月10日10时,安各庄水库正式提闸放水,输水线路为安各庄水库-中易水-南拒马河-白沟引河-白洋淀,全程87.7km,计划放水6000万m~3,入淀约3000万m~3,预计7月5日补水结束。补水后,淀水位可升至6.80m,将使白洋淀缺水局面得到一定缓解。  相似文献   

15.
1 重要意义海河流域初步形成的防洪体系是由各河系上游的大中型水库、中游的蓄滞洪洼淀和中下游的河道及堤防三部分组成.蓄滞洪洼淀是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963年海河流域“63.8”特大洪水,洪水总量302亿m~3,其中,中游洼淀就蓄滞洪水112亿m~3,占总量的37%.保护了天津市免遭洪灾,减轻了下游广大地区的损失.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我省近年持续干旱,自1997年以来至今,保定市曾11次由上游水库向白洋淀调水,保证了7年连旱中白洋淀不干淀,使白洋淀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较好发挥,收效良好。  相似文献   

17.
<正>白洋淀是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浅湖型湿地。几十年来,由于水源不足,白洋淀干淀现象多次发生。为维系白洋淀脆弱的生态环境,河北省在1997~2003年,先后从上游的西大洋、王快、安各庄水库13次向白洋淀补水,入淀水量5.2亿m3。2004年在本河系无水可引的情况下,组织实施了跨河系补水——引岳济淀,入淀水量1.6亿m3。2006年以后,又先后5次实施引黄补淀应急调水,入淀水量5.08亿m3,为缓解白洋淀水生态危机起到了重要作用。1.引水线路引黄补淀线路从山东聊城黄河位  相似文献   

18.
《河北水利》2011,(11):27-27
白洋淀总面积366kmz.其85%的水域面积在安新境内.素有“华北明珠”、“北国江南”美誉,现为国家5A级景区.省级湿地保护区。近年.国家、省、市为拯救这片华北地区最大的自然湿地先后实施了4次“引黄补淀”工程:首度跨流域“引黄补淀”始于2006年11月.补水时间长达100天.引黄河水2亿m3.进淀总量1亿m3.白洋淀水...  相似文献   

19.
天津市地处海河流域下游,东临渤海。历史上多次受洪水与海潮的侵袭,灾害频繁。为保证市区的防洪安全,除各河上游的防洪措施外,采取优化调度,充分利用其西部几个洼淀的联合滞洪以及保证北大港区入海出路的畅通,都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洼淀现状白洋淀是大清河南支的大型洼淀,被誉为“华北明珠”。淀内面积由50年代560多平方公里(水位9.1米),缩小到目前的391平方公里。从1924年以来,白洋淀容积已减小2—3亿  相似文献   

20.
口头水库在行唐县口头镇北1km处,位于海河流域大清河系沙河支流郜河上游,水库枢纽工程于1958年5月动工兴建,1960年拦洪蓄水.控制流域面积142.5km2,总库容1.056亿m3.调洪库容0.562亿m3,兴利库容0.4258亿m3,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的综合利用的大二型水库. 1.以除险加固为机遇。为创建口头水库建设新局面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