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旧城改造成为了促进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对旧城的改造过程中,应遵循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渐进式的原则,同时尊重原住民的意愿,强调整体规划和经济效益。本文以宝应的旧城改造计划为例,探讨了城市旧城改造计划的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2.
旧城改造是城市建设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大课题,许多城市的旧城改造项目都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经验和教训.文中对成都市旧城改造"模拟拆迁"模式进行了相关的探讨,并结合了相关实例说明,以期为城市旧城改造的工作思路和开发模式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3.
蒋德球 《江西建材》2014,(2):56-56,59
随着社会的发展,旧城改造在不断的进行,旧城改造对人们生活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影响着政府、开发商以及人民群众的利益。旧城改造可以提升城市的发展,加快城市经济化的进程,使城市整体形象得到提升。但是,在旧城改造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在各个方面探究和解决。本文主要针对旧城改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索,提出了旧城改造过程中应走的发展方向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朱荣远 《城市规划》2000,24(7):44-49
罗湖旧城更新所进行的规划和建设 ,其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 :保护与改造共存、大规模改造和改造与保护并重。在深刻分析旧城改造过程中各级城市建设主管部门、技术服务部门、开发商的各自作用的基础上 ,阐述了政府机构、开发商、社会公众和城市规划师在旧城更新过程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  相似文献   

5.
旧城无论曾经作为或者是目前依然是一座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整个城市的发展过程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许多城市的旧城区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职能、建设方面相对滞后的问题。当前我国进入存量化时代,使得旧城改造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凸显出重大意义。但随着改造的推进,旧城改造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造成环境问题、遗产保护问题、社会公平问题等多种问题,旧城改造的宜居性还不高,并无法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的理想场所。因此,有必要超越城市学科本身的界限,从经济、政治和美学的角度去探讨旧城改造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旧城改造是城市发展不可缺少的环节,现阶段我国通常采用大规模改造模式。在这种改造模式下,社会公平受到了很大的挑战。通过分析旧城改造过程中的社会不公现象,探索城市政府在旧城改造中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弱势群体利益的作用、途径。  相似文献   

7.
旧城改造过程中的中产阶层化现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定义、过程、机制和趋势等方面剖析了旧城改造过程中的中产阶层化现象,并简要分析了中国城市的旧城改造现象及其与西方中产阶层化现象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在工业、经济发展的同时,城市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城市建设不仅表现了我国的整体面貌,且不同城市的差异性也将我国的地域特色完美展现。在我国走向城市化高速发展的进程中,我国各个区域的城市都在响应国家的号召,大面积的改造和建设一些影响和制约城市整体发展的旧城区,需要全面规划和建设才能适应当前繁荣城市的发展要求。旧城市的改造就是拆除和新建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城市设计是整体规划和建设的前提,旧城改造中的城市设计,不仅要适应现代发展的需求,还要注重相应的设计原则,解决旧城改造中的诸多问题。基于此,本文对旧城改造中城市设计问题与应用实践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9.
在城市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传统的旧城面临着年久失修的现状,难以满足城市规划角色的转变,也使得旧城的发展停滞不前。而城市规划作为旧城改造中的主要载体和实施纲领,对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发展意义。文章将分析旧城改造中的城市规划角色转变问题,并主要针对旧城改造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旧城改造的规划与对策,促进我国的城市规划角色顺利转变。  相似文献   

10.
谢浩 《住宅科技》2011,31(5):42-46
旧城改造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文章强调了旧城改造的必要性;分析了我国在旧城改造中存在的问题;详细探讨了有关旧城保护与更新的问题,包括健全法律法规、制订科学合理的旧城改造规划、延续城市的传统文脉、创造宜人的生态环境、树立正确的城市发展观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等。  相似文献   

11.
大连国际会议中心的建成,标志着又一个国际化先锋建筑落户中国城市。其所代表的国际新潮建筑在中国的盛行有其特殊的动因。某些建筑在带来先进的理念与技术的同时,也造成了经济的浪费以及城市特性表达的缺失,中国的城市正经历着国际潮流与地域传统的碰撞与博弈。反思中国城市发展的出路,笔者从先锋建筑的地域性再生以及地域建筑的推陈出新等方面提出解决目前中国城市困境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李静  胡艳 《安徽建筑》2006,13(5):46-48
随着中国城市的建设发展,人们休闲娱乐方式的增加,传统的城市公园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如何协调好传统公园与现代城市生活需求之间的平衡关系,已成为城市改造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以合肥市瑶海公园改造规划设计方案为例,着重论述城市公园重塑的意义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在逆工业化潮流和城市更新的大背景下,如何在老城区滨水区的工业遗产利用与滨水空间重构中,最大化发挥原有工业遗产的本征价值和功利价值,是目前我国城市滨水工业区改造中普遍面对的综合课题。本次规划以武汉杨泗港整体搬迁项目为契机,从区域整体角度出发,对杨泗港港区地块现状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并在详细规划设计中以保留框架,衔接区域,利用要素为价值取向,重新定义和保留改造了滨水工业遗产的功能和空间,力图探索一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的工业遗产共生模式,为城市滨水区发展的可持续性开发建设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武昕  刘晶 《室内设计》2014,(2):37-46
为探讨西方城市规划对华人住区的影响,本研究从殖民时期澳门、上海、青岛的三个案例入手,发现三个城市中不约而同地出现了由“里”、“弄”串联或者围合形成的低层高密的居住组团.作为传统居住建筑类型的一个重要原型,巷弄住宅空间的出现意味着在文化“他者”到“正本”的过程中,传统中国城市与外来现代城市叠合成双重结构的共生体系,这一发现对我国当下的大规模城市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如何拯救深陷“收缩”困境的老工业城市,成为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在当今西方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中,受经济转型、资源枯竭、郊区化等诸多因素影响,一些传统老工业城市呈现出日益严峻的收缩现象,并引发一系列复杂的社会问题。基于全球化挑战地方响应策略的理论分析表明,如何促进日渐“收缩”的老工业城市实现顺利转型,对长期以来增长管理为导向的城市规划传统理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并且体现为全球化背景下,企业家主义或环境主义的地方响应范式之争。针对英国曼彻斯特和利兹的案例比较发现,尽管前者采取的企业家主义导向经济复兴战略加剧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冲突,但是后者尝试超越企业家主义范式的新探索带来了实现经济环境双赢的新希望,且近年来可持续城市的理论探索也逐渐形成了新的发展方向。通过英国老工业城市转型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比较,为我国的老工业城市发展转型提供了诸多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6.
转型期小城市旧城可持续再生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当前我国小城市旧城再生的背景和意义之后,研究了转型期我国小城市旧城面临的独特问题。指出国内现有的城市更新理论是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忽略了小城市的特殊性。以此为基础,利用城市可持续再生的理论,对小城市旧城可持续再生的对策加以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快速城镇化使我国许多城市已相继进入增存并行发展的时代,城市中心区往往呈现高密度、高强度、高复杂性的特点,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安全问题。城市更新成为高密度城区增强防灾避难能力、提升应急疏散效率的重要方式。选取天津小白楼五号地传统街区为研究对象,深入调研与分析其建筑布局、公共空间、人群特征等作为模拟的基础数据,运用Anylogic软件对小白楼五号地街区更新规划初步方案进行疏散仿真模拟,剖析在面对震灾等突发灾害时人群疏散面临的核心问题,进而综合房屋产权、建筑保护价值等影响因素开展街区更新的可行性评估,将可行性评估与仿真模拟结果相叠加确定目标更新优化区域,提出更新优化策略并进行模拟验证,以探索在城市更新中提升高密度传统街区应急疏散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朱邦范 《新建筑》2010,(4):81-84
当今城市发展的模式已经发生了变革,我们会面临越来越多不同于传统的、有着全新意义的场所。用传统建筑学的方式去解读这样的城市会带来无尽的困惑,而传统的设计手法也难以应对新兴的城市要求。以北京房山新城地铁南关站及周边用地一体化设计为例,探讨如何以新手法来解决当今城市设计所遇到的难题,从而揭示当前城市发展所蕴含的全新动力和机制。  相似文献   

19.
朱凌  鲍帆 《华中建筑》2010,28(7):139-140
在城市更新中,由于大规模资本注入,传统城市空间进行全面商业性转化,而在这个过程中城市空间的历史记忆也被取代。这是目前城市更新中一种比较普遍的模式,在很多城市都出现了这种资本与记忆产生冲突的现象,如上海、南京、武汉、长沙等等。该文通过分析对城市空间的变迁因素,对比其传统价值与城市更新后的转换价值,认为应当在传统城市空间中将鼓励原住民驻留和自主经营城市空间,适当调节外来商业置换的比例,取得资本和记忆的平衡。  相似文献   

20.
高雅 《建筑与文化》2014,(9):153-155
在国家提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宏观战略背景下,西安纺织城作为中国西部传统的纺织工业基地面临难得的复兴机遇。论文以纺织城由繁荣到衰败的过去为镜,以现状存在的现实问题为突破口,探索在重大机遇期,纺织城地区的再生机制。论文分别从政策动因、文化社会动因、区域发展动因、功能动因四个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对四个动因的内在关系的判断,探索如何以这些再生的核心动因为基础构建良性的再生机制,以期促使西安纺织城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再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