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钾钙肥的增产效果近三年(1973年秋至1975年春),在金华、兰溪、浦江、衢县。义乌、东阳、永康、武义、江山等九县37个试验单位进行了209个钾钙肥肥效对比试验,结果对几种主要粮食和经济作物获得较明显的增产效果。一般亩施钾钙肥100~150斤,比不施钾肥的可增产10~20%。据113个水稻试验结果统计,平均亩施钾钙肥1246斤,其亩产稻谷635.03斤,比不施钾肥(亩产562.68斤)增产72.35斤/亩,增产12.85%,每斤钾钙肥增收稻谷零0.59斤(详见表1)。  相似文献   

2.
钾肥是作物生长需肥三要素之一。今年我们在地区中心化验室的协助下利用本县足表钾矿试产了十吨钾钙肥,进行多点田问试验,从结果看,施钾钙肥后,禾苗回青、分蘖早、不早衰,根系发达,茎叶粗壮,穗大粒多,籽粒饱满,病虫害少。龙临公社龙临大队第九农科组观察,每亩施200斤的,插后五天回青,十二天开始分蘖,三十天足苗;  相似文献   

3.
坐果剂是横县化肥厂近年试制的肥料新产品。七七、七八年春,我站在温洲柑、三华李喷施保果,表现良好效果。今年早稻我们还在长安大队周村一队农科组对水稻南优三号进行几种肥料根外追肥试验,在扬花、灌浆期各喷一次,其中以一两坐果剂兑水五十斤的浓度作根外追肥,效果最为明显。试验结果,结实率比对照(不喷的)提高百分之三点九二,千粒重提高一点三克。该农科组插上杂优一十六点一二亩,总产一万八千三百四十五斤六两,平均亩产一千一百三十八斤,按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算,亩增产稻谷九十八斤。其它试验结果见附表:  相似文献   

4.
由于我国在化肥生产上,氮肥较多,磷肥少,钾肥几乎空白。致使农业上偏施氮肥,氮、磷、钾的比例严重失调。因此,近几年来,化肥效果下降,如六十年代每斤化肥增产粮食2~3斤,而现在仅增产0.9~1.0斤左右。又如我省金华地区大面积红壤水稻土试验证实,土壤缺钾(只有20~40 PPM使农业难以高产,增施钾肥有显著的增产作  相似文献   

5.
<正>我省化肥工业起始于五十年代中期,经过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对磷肥和氮肥工业的大力建设,目前已达到107.88万吨合成氨、227万吨实物磷肥,及少量钾肥的生产能力。化肥工业的发展对我省农业的发展,作了应有的贡献,施肥水平逐步提高,粮食产量逐步增长;如1962年全省平均亩施化肥4.5斤,粮食亩产423斤;1970年亩施化肥上升到46斤,粮食亩产达659斤;1980年亩施化肥140斤,粮食亩产805斤。总的说来,我省化肥工业在全国处于  相似文献   

6.
《腐植酸》1979,(1)
腐肥对水稻的效果显著,对多种经济作物效果也很显著。近年来我们组织了多种作物的综合试验,如茶、桑、瓜、果等。经试验证明:不但能增产增收,而且还能改善品质。宣风竹垣大队,有七亩腐肥试验茶,七六年冬每亩施腐肥六百斤,七七年干茶产量由过去每亩二百五十斤,增加到五百一十二斤,七七年冬每亩增施腐肥二百厅,结果七八年在严重干旱情况下,仍然亩产干茶五百八十斤,比七六年亩产二百五十斤提高了百  相似文献   

7.
<正>我省化肥工业起于六十年代初期,六二年以前基本上是空白。六二年仅有普钙、硫铵两个品种产量共四万吨,到一九七0年化肥品种发展到六个,总产量达七十八万余吨。至此,我省化肥工业已具有初步基础。从七一年到八0年的十年间化肥工业迅速发展,品种有普钙、钙镁磷肥、碳酸氢铵、尿素、氨水、硫酸铵、氯化铵、钾肥等八个,年产量为六二年的109倍,为七0年的五倍半。随着化肥工业的迅速发展,我省农作物施肥水平亦相应提高,粮食产量逐步增长。如一九六二年全省平均亩施化肥4斤半,粮食亩产423斤,一九七0年亩施化肥上升到46斤,粮食亩产达656斤,一九八0年亩施化肥140斤,粮食亩产达805斤。尽管如此,但我省化肥工业的发展仍然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无论是数量或质量在国内都属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8.
河西农田施钾效应及土壤钾素消长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索东让  李宏斌 《磷肥与复肥》2007,22(6):66-68,73
介绍河西农田施钾效应及土壤钾素消长变化情况。长期定位、短期定位研究和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河西灌区耕地施钾有较明显的增产效果,带田平均增产9.9%~20.3%,单作平均增产5.4%~18.9%;土壤钾素库长期处于亏缺状态,连施有机肥条件下投入钾素不抵作物携带量,平均亏缺率达39.5%~75.4%;有机肥与化学钾肥结合施用土壤钾素平均亏缺率达19.4%~47.8%;土壤钾素含量是不断减少的趋势,连施有机肥年均下降16~83.7 mg/kg,其中带田下降幅度较大;缓效钾减幅是速效钾的数倍;施钾增产率5%时,土壤速效钾为150 mg/kg左右,初步调查缺钾耕地达50.7%。因此,有机肥与化学钾肥结合施用是有效的保钾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9.
油菜需硼量较高,是油菜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刘家站垦殖场地处丘陵红壤,60年开始进行硼肥试验,对禾本科、豆科作物都有显著效果。1976年在红壤性低产田种植油菜200亩,由于没有施硼,单产只有每亩16.5斤,有的颗粒无收。1978年种植500亩,其中300亩增施了硼肥,获得亩产80斤,出现了平均亩产150斤的生产队和亩产245斤的高产田块。1979年水田种植一千亩油菜,普遍增施了硼肥,总产达10万9千斤,单产109斤,出现平均亩产200斤的生产队和300斤的田块。随着稻稻油面积扩大,不但解决了吃油困难,增加经济收入;而且通过稻稻油和稻稻肥轮作,改善了土壤肥力和供肥状况,促进了粮食生产的发展。从1977年起粮食也随之递增,总产由1976年529万斤,1980年上升  相似文献   

10.
我们从1988年~1989年,采用山东省沂源县烟草复合肥厂生产的小麦专用肥对小麦的增产效果、抗病性和早熟性进行了肥效试验。小麦专用肥N、P、K总养份25%以上。试验地设在沂源县南麻镇高庄东坡,地势平坦,有水浇条件,土地较肥沃。土壤有机质含量1.1%,水解氮65ppm,速效磷6ppm,速效钾100ppm,锌含量不足0.1ppm,有全蚀病重。前茬作物玉米亩产450千克以上。本试验设3个处理,重复3次,随机排列,每亩普施5000千克有机肥。①对照(不施肥);②亩施50千克碳铵;③亩施50千克小麦专用肥。小区面积为0.04亩,行距7寸,品种为鲁  相似文献   

11.
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工业部门。它与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人民生活各方面都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化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要作用是: 一、化学工业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由于化学工业提供了大量的化肥、农药、塑料薄膜、排灌胶管和植物生长剌激素等产品,在农业增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最近二十年,我国农业增产有40%是依靠化肥的作用。据中国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总结,氮肥的增产效果大于磷肥,磷肥的增产效果大于钾肥。要选择好化肥的适宜用量和氮磷钾比例,才能取得农业增产的最佳效果。在施用磷肥的基础上,亩施氮肥(以纯氮计)8—24斤,每斤氮素增产稻谷8.2斤,小麦10.4斤,玉米11.6斤,谷子4.2斤,青稞18.1斤,皮棉0.8斤,大豆4.5斤,油菜籽  相似文献   

12.
磷钾复合肥料是以磷矿石和钾长石为原料,利用钙镁磷肥的生产设备,经过高温熔制而成,1972年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将鲤鱼江磷肥厂生产的全磷为11.39%,有效磷9.77%,全钾2.74%,有效钾2.71%的磷钾复合肥料对早、晚稻进行了124个肥效试验,结果如下:磷钾复合肥料在早稻上共进行了80个试验。按其增产量来计算每亩增产稻谷80~120斤和120斤以上的试验共有37个,每亩增产稻谷40~80斤的有15个,增产40斤以下的有2T个。按经济效果计算,平均每斤磷钾肥增产稻谷0.6斤。  相似文献   

13.
<正> 磷酸一铵化肥(下面简称磷铵),经我站及省农科院土肥所七六年至七九年在水稻、包谷和小麦上与偏磷酸铵化肥(以下称偏铵)和普钙加碳铵化肥多点的小区对比试验,认为磷铵的肥效是理想的。亩施30—40市斤磷铵,增产为10—52%,多数在20—30%之间,斤肥增粮为1.52—9.35斤,多数为5斤左右。  相似文献   

14.
在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的群众运动中,我们遵照毛主席关于“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教导,排除“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在抓好氮、磷肥的同时,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大力发展钾肥。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全区已形成了年产钾钙肥55000吨、窑灰钾肥5000吨的生产能力。今年第一季度全区共生产钾钙肥5700吨,窑灰钾肥442吨,都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多;与此同时,还成批生产了磷钾复合肥11000吨。增产钾肥的结果,使氮、磷、钾肥得到配合施用,促进了我区今年春收小麦丰收,也将对整个农业生产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滴灌是一种先进的灌水技术,为了探索保护土质和蔬菜增产的新途径,通过试验了解滴灌增产省水的效果,并对沈阳市大东塑料厂试制的滴灌设备进行实际考核,沈阳市五三公社南塔大队实验队和辽宁省水利科学研究所,对温室黄瓜进行滴灌和地面灌对比试验,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滴灌黄瓜平均亩产14762斤,比浇灌黄瓜平均亩产12052斤增产22.5%。  相似文献   

16.
《腐植酸》1980,(1)
我们西村公社是个半丘陵地区,全社共7696户,41351人。耕地42895亩,其中水田37435亩。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土壤呈酸性,土地肥力一般。自一九七四年十二月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1974)110号文件,积极试验推广腐植酸类肥料,腐肥施用面积逐年扩大,使粮食产量在跨纲要的基础上连续增产。一九七五年初次试用腐肥,全社的总产就增50万斤,亩产平均达到了906斤;一九七六年虽遇久雨低温,总产仍比七五年增67万斤;一九七七年又在洪涝的情况下总产增加  相似文献   

17.
<正>近几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耐肥作物的推广,复种指数的增加,单位面积产量的不断提高,尤其是氮磷肥料的大量施用,土壤中的营养钾素已满足不了作物增产的需要。根据土壤普查,目前我省约有60—70%的土壤中钾的供应不足,影响作物增产。而我省钾肥基础薄弱,除少数钾钙肥厂生产少量的低浓度(K_2O 3%左右)钾钙肥,  相似文献   

18.
试验表明,水稻、小麦穗分化后,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养分以适当比例配合施用,比单施氮肥增产,还能提高品质。水稻以19.85.6154(SiO2)2.5(ZnSO4)增产效果最好,比CK增产13.3%,N、K、Si对水稻穗分化后的营养最为重要;小麦以34.5013.52.5(MnSO4)增产效果最好,2年6个点平均增产14.1%,N、K、Mn对小麦幼穗分化后的营养极为重要。文中介绍了8种处理对小麦、水稻产量、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氮、磷、钾三种化肥的施用量必须有一定的比例,其中钾肥所占比重又必须随着施肥水平和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而增加,这是国内外施用化肥的实践经验所证明了客观规律。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在河南省委正确领导下,我省氮肥、磷肥生产发展很快,产量迅速增长,1974年我省施肥水平已达到25.6斤/亩,其中氮肥14.6斤/亩、磷肥11斤/亩,钾肥还是个空白点,施用比例约为1:0.7:0。农作物需要的钾,仅靠  相似文献   

20.
高产小麦磷钾效应和适宜氮磷钾配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泛冲积石灰性土壤在适宜施氮水平下磷钾不同用量及配比对小麦生长的影响表现为:(1)磷肥以中量施用水平(每公顷施用P2O5120kg)增产效果最好,分别比未施磷、低量施用水平(每公顷用P2O548kg)增产30.82%、20.27%,高量施用水平(每公顷施用P2O5192kg),虽然比中量施用水平表现出增产,但增产幅度很小,只有2.85%;(2)钾肥对小麦的增产效应小于磷肥,只有在施用磷肥的基础上配施钾肥,才能使钾的效应得到充分发挥;(3)小麦全生育期氮磷钾施用比例1∶0.5∶0.5为最佳,每公顷施用N240kg、P2O5120kg、K2O120kg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