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浅议中原传统民居研究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传统民居进行了分析比较,寻找传统民居与地域、文化等的关系,分析了传统民居的建筑特色,并结合中原地区的地域特色谈中原地区民居研究的价值,阐述了传统民居模式在我国当代住居中的传承价值.  相似文献   

2.
"两甩袖"院落的当代传承--冀南民居模式的发展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中,城市住居“同质”现象日益加剧。如何挖掘传统民居富有人文内涵的住居空间形态,使之适应现代生活模式并保持地方特色,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对传统“两甩袖”院落式民居现实发展的适应性进行剖析并提出了适应当代城市发展的院落住宅设计理念,阐述了传统民居模式在我国当代住居中的传承价值和途径。  相似文献   

3.
新疆乡土民居建筑使得新疆这个古老而又充满生气的土地在建筑文化上不断创新,别具一格,其民居建筑强调传统建筑空间的重要作用,又注重传统乡土民居建筑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具有区域性、历史性的应用价值和理论价值。对于改善新疆民居建筑空间模式有显示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佳  邹一挥 《华中建筑》2011,29(6):48-50
文章从社会变迁的视角分析南阳邓州团结路历史片区民居的演变过程,探讨在特定环境中人的居住模式,对传统历史街区地民居建筑价值进行初步的价值评估,并总结一些民居保护与更新可行性研究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对鄂东南地区的传统民居进行实地调查,探索了鄂东南传统民居建筑遗存现状、地域文化与传统民居建筑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基于地域文化的鄂东南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并得出策略思考,深入了解鄂东南传统民居建筑的文化价值和发展历程,希望对鄂东南传统民居保护性设计与实践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6.
陈力  叶琳威  关瑞明 《住区》2022,(3):106-114
平潭传统石厝民居是海岛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承载着海岛人民的深切乡愁。随着平潭城市建设发展,大量的传统石厝民居面临着被拆除废弃等问题,石厝民居在城市更新中如何更好地续存成为一道难题。鉴于石厝民居拥有的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研究与保护传统石厝民居并制定行之有效的“再利用”对策已经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平潭传统石厝民居的文献研究与现场调研,展示建筑的基本特征,分析建筑的保护价值,为石厝民居未来的保护与再利用提供准确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7.
旅游业的兴起带动了民宿业的迅速发展,体验传统民居,融入当地人的生活突破了传统的旅游模式。文章以朝鲜族传统民居为研究对象,以其独特价值为基础,从空间的转变、建筑技术改造、传统的符号印记与时代融合三个方面提出了传统民居民宿改造的设计要点,为民宿的改造设计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任怀新 《建筑与文化》2016,(10):246-247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开展,一些被外界遗忘的传统民居重新走进人们的视野。文章结合柳州市美丽乡村建设,以当地传统民居为研究对象,从当下传统民居发展的三个不同层级入手,探讨了新农村建设中传统民居的保护与再利用模式,诠释了传统民居通过市场途径寻求出路、以市场为主导适度变换功能属性并得以延续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国内外民居景观资源开发模式的对比研究,解析了民居景观拓展对传统建筑文化、生态环境质量和旅游的影响,对民居景观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从景观规划的角度,提出在发展西部乃至全国的民居景观旅游经济的同时应该延续民族传统文化并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0.
宏村是具有代表性的皖南传统古村落,其理想的风水环境和民居的整体规划布局都遵循了中国历史传统的居住地选址的原则,其民居所呈现出的建筑特色也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宏村传统民居在中国古建筑史上的人文价值和建筑价值不可估量。现代建筑发展迅猛的今天,我们如何对宏村传统民居进行价值判断,它的优势与问题又各自在哪里,即我们对宏村民居的当代价值判断将深刻影响着对传统民居的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11.
根据哈尔滨地区城市住宅使用情况的实态调查,分析了当前寒冷地区城市住宅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建立耐用型住房设计新概念和可持续使用住房——耐用型住房设计的对策。对提高寒地城市住宅设计质量有适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从气候特征与自然环境视角出发,分析了我国西北村镇住宅的居住形式与节能现状。进而提出适宜当地传统村镇住宅发展的环境策略、经济策略与文化策略。基于当前村镇住宅标准化设计与传统地域建筑文化产生的矛盾,以青海江西沟乡和甘肃皋兰县农宅为例,探索保持地域建筑特色的适宜性建造模式,通过提高西北地区村镇建筑的节能特性,达到提升村镇居民人居环境之目的。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初叶)居住趋势浅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刘汉州 《工业建筑》2002,32(3):9-11
面对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居住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 ,分析了人们对住宅需求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4.
非少数之宅     
张兵 《城市建筑》2007,(1):51-53
本文介绍了南京市江宁区以南郊区的低层集合式住宅设计。设计师通过独特的建筑形式再现和发展中国传统居住模式独有的空间特征和人文特性,提出建设非少数之宅的建筑理念。  相似文献   

15.
德国图宾根城南新区的建设规划和设计是将居住、工作、商业、文化、娱乐等多功能混合,并尊重历史,让居民充分参与设计,从而重新创造出生机勃勃的,可持效性发展的人类城市生活环境。这一作法对当代城市发展采用的功能分区式的建设原则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16.
许景权  肖萍 《建筑创作》2011,(9):168-170
文章从中国面临的养老危机和由此引发的老年人居住问题出发,介绍了德国通过"护理式"老年人居住模式解决类似问题的具体经验和做法,并分析了将德国模式引入中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梁乔  周正楠 《新建筑》2005,(5):73-75
以我国大量存在的传统文化街区的居住环境与居民的现代生活需求存在巨大矛盾为研究对象。在进行重庆磁器口古街区保护和更新时,从人性化的角度上提出了双系统模式以解决矛盾,即通过修缮和清理,保存和恢复历史的街巷、院落空间及民居建筑形式,以保护完整的当地的历史文化系统;根据所在的特殊地理环境,通过修建现代城市生活环线和沿环线对住宅进行模式化加建,为古街区居民营造现代城市生活系统,建立起人和物、整体和局部、传统和现代同时考虑的双系统模式。  相似文献   

18.
辽东传统住居中“炕”的空间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伟 《华中建筑》2008,26(4):61-64
紧密结合具有地域典型性,且有一定民族特征表现的辽东桓仁六合子村新农村建设实践经验,以探讨火炕在辽东传统住居中对空间组构模式的影响,对其居住环境适宜度的调适及其它多方面空间效益的分析为线索。突出火炕主导传统住居空间形态构成的作用,寻求在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指引下,能令火炕得以更好发挥其空间组构效益的实用途径,及其在新形态住居空间中应用的指导性设计手法。以期达到经济、适宜的改善乡村居住环境,建设新农村住居空间的现实要求,并拓展其在辽东地域文脉背景下推广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从建筑形态的角度对山地民居深入地分析总结,并尝试解决山地民居形态与现代人居需求的矛盾,使之既能顺应经济发展需求和居民改变生活条件的愿望,又能使传统山地民居得以保护和留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