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佳  邵枝华  徐砚 《通信技术》2020,(3):625-633
工业互联网是制造业与信息技术融合形成的应用结构,通过大数据分析、互联网技术与生产现场设备机器的全面结合,完成制造业和互联网融合的升级发展。因此,主要从国内外工业互联网的发展状况、工业互联网典型的应用场景、框架结构进行分析,概括涵盖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工业数据采集、存取和利用技术、工业产品的智能化技术、异构网络的融合技术和工控安全的防护技术,然后通过技术和行业的实施分析说明工业互联网平台在行业中产生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正>内容导读从2020年开始,国家大力倡导"新基建",希望以信息网络设施为底座,以技术创新为驱动,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这代表了国家要通过加快5G移动通信、智能交通、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为代表的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引领我国产业升级、技术换代,实现国民经济的高质量健康发展。作为信息基础设施底座的移动通信技术,  相似文献   

3.
<正>工业互联网作为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路径,不断推动工业领域降本、提质、增效。而5G聚合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加速与工业场景融合,助力工业无线领域创新发展。5G与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创新将推动产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演进,加速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展望2023年,“5G+工业互联网”将在技术标准、基础设施、终端产品、产业生态、融合应用等方面持续发力,向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迈进。  相似文献   

4.
自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提出以来,我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迈出坚实步伐,有力推动了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有力推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并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标志性、引领性成果.我国工业互联网在政策导向、基础设施建设、融合应用创新和产业基础构建4个方面呈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也在发展认识、发展安全、发展速度及...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新一轮信息革命带来了产业技术路线的革命性变化和商业模式的突破性创新,数字经济得以高速发展。以5G、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驱动实体经济朝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转变。在此过程中,5G与工业互联网的优势互补效应为各行各业带来“智变”,并逐步形成了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新型基础设施、应用模式和产业生态。5G与工业互联网的充分融合必将加快我国实体经济数字化、智能化进程,推动我国新型工业化建设,为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6.
"5G+工业互联网"已成为产业界探索的重要方向,但仍存在工业企业对5G能发挥的作用、与工业融合落地方式及发展趋势认识不足的问题。首先剖析了5G技术赋能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作用,其次从建网模式、5G+MEC、融合终端、融合应用等方面总结了"5G+工业互联网"阶段性发展经验,最后展望5G技术及标准化趋势,并提出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需要产业界持续探索和推进。  相似文献   

7.
标识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存储、传递和识别技术,是打破信息孤岛、实现制造业数据融合化、协同化发展的重要手段。“5G+工业互联网”是当前5G在工业领域的融合创新发展的产物。标识技术在“5G+工业互联网”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首先介绍了标识、“5G+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背景,分析了未来工业互联网应用需求情况,重点探讨了标识与“5G+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发展,以及当前发展出的几种典型应用场景。  相似文献   

8.
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关键基础设施、新型应用模式和全新产业生态,通过人、机、物的全面互联,构建起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面连接、数据驱动的工业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成为建设国家数字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通过唯一的识别物理实体和数字实体,实现“跨企业—跨行业—跨地区—跨国家”标识数据管理和交互,支撑工业互联网网络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共用,有利于突破数据治理困境,加快数字化治理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当前,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进入纵横深化阶段,通过央地政策引领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应用体系加速融合和产业规模稳步增长,发展成效显著。分析总结在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发展过程中,工业企业可能会面临建网成本高、产业支撑力不足、应用落地难、网络安全风险增加三方面的问题,如何保障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的良性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从剖析上述3个问题到给出总体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期导读     
<正>工业互联网是数字浪潮下工业体系和互联网体系深度融合的产物,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所形成的新兴业态和应用模式。发展和建设工业互联网,是世界各国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发展的共同选择,是顺应全球新一轮工业革命发展趋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优先战略选择,对未来工业发展产生全方位、深层次、革命性影响。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云原生技术在IT域和CT域的广泛应用,云原生基础设施逐渐成为新一代的云计算基础设施。分析了主流云原生基础设施技术体系及其局限性,提出了基于 Kubernetes 的轻量级融合云原生基础设施及其管理方案,探讨了融合云原生基础设施的关键技术和应用场景。  相似文献   

12.
<正>人工智能大模型作为实现通用人工智能的重要途径,正在对互联网的关键技术、架构体系、产业发展、应用模式产生变革性影响。大模型与5G、边缘计算、大数据等数字技术相结合,可以构建集智能感知、智能决策、智能控制于一体的泛智能基础设施,支撑算据、算力、算法深度融合,变革生产要素组合方式,引领技术产业的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13.
《信息通信技术》2019,(3):76-80
移动执法领域正逐步进入互联网新时代,现有的执法平台已经难以满足大范围、高层次的信息整合与信息共享,难以提供全面高效的应用支撑并形成健康有序的应用生态体系。文章针对该现状,提出一种智慧执法平台支撑建设体系及创新应用建议,在智慧执法平台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之上,采用创新关键技术,对应用开发和管理的各个环节予以支撑保障。  相似文献   

14.
秦康 《电子世界》2014,(14):22-23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自动化已经逐渐成为了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而面向工业自动化,工业对物联网及物联网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的来说,物联网就是互联网的一种拓展、延伸与创新,在计算机和互联网发展的基础上,物联网成为了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本文主要对面向工业自动化的物联网关键技术进行分析,阐述面向工业自动化的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明确应用物联网技术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而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又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是大势所趋的节奏。  相似文献   

16.
当前,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持续创新并与制造业加速渗透融合,正在引发新一轮工业革命。在政策指引下,涌现出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但制约平台发展的问题依然存在。一是很多平台缺乏足够的应用场景;二是“信息孤岛”阻碍了制造资源、数据的集成共享和创新应用;三是开源社区建设滞后,产业生态亟待完善;四是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是一个长期迭代、试错、演进的过程。本平台从以上问题入手,设计平台架构,满足“端边管用”的构建维度,通过对微服务的灵活调用和配置,降低工业APP开发门槛和开发成本,实现工业技术的全方位传承和快速复用。  相似文献   

17.
姚惠娟  耿亮 《电信科学》2019,35(9):38-43
以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产业互联网的大发展,促进未来网络从以信息传输为核心的信息基础设施,向以融合感知、传输、存储、计算、处理为一体的智能化信息基础设施发生转变 。从应用、网络技术、计算技术等的发展趋势分析,推导出未来数据网络需要从计算、网络和存储融合重新设计网络架构,以满足未来新业务和新场景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工业互联网数据安全是保障工业互联网发挥关键基础设施作用的关键要素,也是决定工业互联网未来发展走向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围绕工业互联网数据的生命周期,以及在各生命周期阶段面临的主要风险与防范技术,结合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描述工业互联网数据生命周期各阶段在体系架构中对应关系,阐述安全措施落地部署的策略,构建从数据安全全生命周期“时间维”到体系架构各组成要素“空间维”的相互关联,为管理机构及企业提供指导性的安全防护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国信息界》2013,(5):8-11
尚冰:工信部推动我国互联网持续快速健康发展5月1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尚冰到百度公司考察调研时指出,作为互联网行业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一贯遵循互联网演进发展规律,综合利用政策、规划、标准、市场等多种手段,统筹发展,努力推动我国互联网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工信部下一步决定在宽带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深化互联网在相关行业的应用、继续完善行业监管体系等方面重点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20.
5G高速率、低时延及广连接的三大特性与诸多行业场景的融合应用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机会。文章介绍了一个案例,主要验证了5G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端到端的应用,通过技术创新、应用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等,助力行业数字化转型,积累了5G垂直行业的网络规、建、维、优经验,最终通过商业闭环来实现5G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