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SHS铝热-离心法制备了氧化铝陶瓷内衬复合钢管,研究了用工业褐铁矿Fe2O3粉工业铝粉制备陶瓷内衬复钢管的有关工艺,并分析了复合钢管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内衬陶瓷由Fe2O3、铁铝尖晶石和莫来石等相组成,内衬陶瓷硬度可达1327HV、K1C为3.86MPa.m^1/2。  相似文献   

2.
采用 SHS-离心法制备出金属间化合物 -陶瓷内衬复合钢管。利用扫描电镜、能谱以及 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对内衬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 ,内衬由以 Fe2 Ti、Al2 O3 为主的金属间化合物 -陶瓷层和以 Al2 O3 、Fe O·Al2 O3 为主的陶瓷薄层构成 ,两层之间为冶金结合。其中 Fe2 Ti呈大小不均的颗粒状或团聚状 ,两层中的 Al2 O3 均呈规则块状 ,同时 ,内衬中含一定数量的自蔓延反应不完全产物 Ti3 O5。  相似文献   

3.
尖晶石—硼玻璃陶瓷内衬钢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Fe2O3-Al Na2B4O7系铝热离心法制备了陶瓷内衬钢管。研究了Na2B47添加剂对自蔓延过程和陶瓷致密化的影响。在自蔓延过程中,作为稀释剂存在的Na2B4O7,降低燃烧温度和燃烧速度,增加了陶瓷中FeAl2O4含量;Na2B4O7添加剂形成了玻璃相,延长了陶瓷的熔融期,可显著改善陶瓷致密度和内表面光整度;Na2B4O7添加剂作为除锈剂,促使过渡金属与钢管纹。对陶瓷层孔隙率和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陶瓷层由大量铁铝尘晶石(FeAl2O4),少量刚玉(Al2O3)以及基体玻璃相组成,孔隙率为4.6%。  相似文献   

4.
利用离心高温自蔓延技术制备陶瓷内衬复合钢管,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了陶瓷层的相成分,研究了添加剂SiO2对复合钢管陶瓷层孔隙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通过重力分离 SHS法制备陶瓷内衬煤粉喷枪 ,研究了 Fe2 O3粉末性能 (纯度、粒度和表面状态 )对合成 SHS煤粉喷枪内衬陶瓷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铝热剂中相同质量百分数条件下 ,工业纯 Fe2 O3粉末中的杂质比 Si O2 添加剂对燃烧过程中的稀释效应更为强烈 ;降低 Fe2 O3粒度虽使蔓延速率下降 ,但却使燃烧温度和 SHS反应转化率提高 ;对工业纯 Fe2 O3粉末进行 1 50°C烘干处理 ,燃烧温度、蔓延速率与反应转化率随烘干时间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6.
重力分离SHS法制备陶瓷内衬复合钢管的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3  
用重力分别SHS法制备了陶瓷衬复合钢管,研究了SiO2添加剂对SHS铝热-重力分离法制备陶瓷内衬复合钢管组织结构,相对密度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复合钢管具有金属-过渡铁-陶瓷三层结构,在燃料过程中作为稀释剂存在的SiO2,严重影响Al2O3-Fe熔体的重力分离过程,并对陶瓷致密化具有双重影响,陶瓷相对密度与复合钢管抗压溃强度在SiO2在含量的2%时出现极大值,陶瓷硬度,断裂韧性与复合钢管抗压  相似文献   

7.
等离子喷涂自反应合成陶瓷/金属复合涂层的形成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Fe2O3粉、Al粉和粘结剂制备了Fe2O3-Al复合粉。等离子喷涂自制的复合粉,使其在焰流内部发生反应,在喷涂基材上形成以Al2O3陶瓷为基体,以Fe金属为第二相的陶瓷/金属复合涂层。这种工艺成功地把等离子喷涂技术和自蔓延技术结合在一起。分析了复合粉和陶瓷/金属复合涂层以及反应过程中复合粉的微观结构,研究了等离子喷涂自反应复合粉的反应过程和陶瓷/金属复合涂层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8.
用离心自蔓延高温合成法制备氧化铝陶瓷复合钢管。用 X射线衍射仪测定了陶瓷层的相成分 ,研究了添加剂 Si O2 对陶瓷复合钢管孔隙度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用自蔓延 离心法制备了无压裂纹的玻璃基陶瓷内衬钢管。用Al CuO作为助燃剂 ,提高自蔓延燃烧温度和燃烧速度 ,并减少陶瓷中FeAl2 O4 的含量。SiO2 添加剂则有助于玻璃相的形成。分析了陶瓷压裂纹产生的原因 ,通过改进钢管安装方式避免了陶瓷压裂纹的形成。陶瓷层主要由α Al2 O3和基体玻璃相 (4SiO2 ·Al2 O3·2FeO)组成 ,孔隙率为 4 %。一些微小的树枝晶 (3Al2 O3·2SiO2 ·2FeO)存在于玻璃相中。  相似文献   

10.
用夹具式SHS离心机制备陶瓷内衬复合钢管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介绍了一种改进型夹具式SHS离心机的工作原理、组成结构及主要特点,并讨论了目前用自蔓延高温合成(SHS)制备陶瓷内衬复合钢管存在的一些问题。实践证明,提出了的改进型夹具式SHS离心机可方便快速地制备外径45-1000mm、长度100-5000mm的陶瓷内衬复合钢管,产品性能稳定且适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1.
用离心自蔓延高温合成法制备氧化铝陶瓷复合钢管,用X线衍射仪测定了陶瓷层的相成分,研究了添加剂SiO2对陶瓷复合钢管孔隙度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利用射频 /直流磁控溅射法 ,制备了 31 6L不锈钢 /Al2 O3 陶瓷复合薄膜 ,研究了 31 6L不锈钢 /Al2 O3 陶瓷复合膜的组织形貌 ,测试了薄膜的显微硬度和耐磨性。结果表明 :直流磁控溅射 31 6L不锈钢薄膜呈柱状晶结构 ,主要有 Fe- Cr和γ- Fe相构成 ,在 Fe- Cr( 1 1 0 )晶面出现明显的择优取向 ;由于射频溅射 Al2 O3 陶瓷的掺合 ,使 31 6L不锈钢 /Al2 O3 陶瓷复合薄膜柱状晶细化 ,并出现二次柱状晶 ,在 Fe- Cr( 2 1 1 )晶面出现明显的择优取向 ,31 6L不锈钢膜硬度明显高于 31 6L块体 ,掺合了 Al2 O3 的金属 /陶瓷复合薄膜耐磨性有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用二次合成法制备了 0 .2 4 Pb(Fe2 / 3W1 / 3) O3- 0 .0 6 Pb(Fe1 / 2 Nb1 / 2 ) O3- 0 .5 6 Pb(Mg1 / 3Nb2 / 3) O3- 0 .14 Pb Ti O3固溶体陶瓷 ,分别研究了预烧温度和烧结温度对其预烧粉体和陶瓷的相组成的影响 ,详细研究了烧结温度及掺锰对PMN- PFW基陶瓷介电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Fe2O3粉体并与环氧树脂/胺复合,通过XRD、TEM测定了纳米Fe2O3粉体的物相和粒径。结果表明,粉体均为α-Fe2O3的刚玉结构,平均晶粒度为27.7nm。分析了复合过程中引发剂乙二胺用量对Fe2O3-环氧树脂/胺复合材料的影响,并探讨了该纳米复合材料的磁性以及在水和生理盐水中的溶解情况及温度对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AP基复合固体推进剂的燃速,采用反相乳状液法制备了超细柠檬酸钠(SC)/氧化铁(Fe2O3)@高氯酸铵(AP)核壳结构复合粒子,同时对比研究了SC/Fe2O3@AP与SC/Fe2O3-AP普通混合物的热分解特性,并将其应用于AP基复合固体推进剂中,探究2种复合粒子对AP基复合固体推进剂燃烧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SC/Fe2O3-AP相比,SC/Fe2O3@AP的热分解峰温降低,表观活化能降低了约8.6%,热分解反应活性得到提高,并且含SC/Fe2O3@AP的AP基复合固体推进剂较含SC/Fe2O3-AP的AP基复合固体推进剂的热分解峰温提前。此外,含SC/Fe2O3-AP的AP基复合固体推进剂的燃速为45.33mm/s,含SC/Fe2O3@AP的AP基复合固体推进剂的燃速为46.46mm/s,燃速提高了2.5%。  相似文献   

16.
工艺条件对重力分离SHS陶瓷复合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重力分离SHS法制备陶瓷内衬复合钢管,研究了装料密度、保温方式对复合管合成过程、性能及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通过调整装料密度与保温方式可获得较高质量的复合管。  相似文献   

17.
自蔓延高温合成(self-rpropagating High-Temperature Synthesis,SHS)是材料合成新技术,具有工艺简便,能耗低,无污染,效率高等特点,应用该技术制造的陶瓷内衬复合钢管具有耐磨、耐蚀、隔热等优点,SHS复合管的性能决定于内衬陶瓷层性能。论述了离心法和重力分析法2种复合管制造方法,并从提高陶瓷层致密度、韧性、表面质量及降低裂纹率等方面,综述了提高SHS复合管内衬陶瓷层性能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FeAl/Al2O3陶瓷基复合材料--一种新型刀具材料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型陶瓷刀具材料—— Fe Al金属间化合物 /Al2 O3 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性能以及新型陶瓷刀具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采用脉冲电沉积方法制备Ni/纳米Al2O3复合镀层。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分析Ni/纳米Al2O3复合镀层的组织结构,对Ni/纳米Al2O3复合镀层的硬度、摩擦磨损性能和铝液在复合镀层表面的铺展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复合镀层的硬度随镀液中Al2O3悬浮量的增加而升高;纳米Al2O3悬浮量为20g/L的Ni/纳米Al2O3复合镀层的摩擦因数为0.459;铝液在Ni/纳米Al2O3复合镀层表面的亲润性比淬火45#钢差,具有良好的耐铝液侵蚀性能。  相似文献   

20.
以纳米Fe3O4颗粒为核,分别采用液相沉积法和溶胶一凝胶法两种方法将MnO2包覆在其上制备了Fe3O4/MnO2磁性复合颗粒,并借助XRD、TEM、FTIR和VSM等手段分别对纳米Fe3O4颗粒和两种复合颗粒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采用液相沉积法进行包覆可生成以多个纳米Fe3O4颗粒为核、粒径约为200 nm的近球形Fe3O4/MnO2磁性复合颗粒,其饱和磁化强度为24.4 kA·m-1;采用溶胶-凝胶法进行包覆则生成以单个纳米Fe3O4颗粒为核、粒径约为50 nm的磁性复合颗粒,包覆层为絮状MnO2,其饱和磁化强度为16.5 kA·m-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