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邓小平无疑是二十世纪伟大的政治家之一,他成功地塑造了这个时代,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做了不息的探索,他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过程,就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一般说来,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在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过程中,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为后人继续探索提供了初步基础.但后来由于各方面原因使其探索偏离正确轨道,留下深刻教训,对今后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民主德国曾是东欧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劳动生产率均居东欧国家之首。尽管民主德国长期受控于苏联的高压统治,但仍坚持不懈地进行自己的社会主义改革事业。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伴随着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演变与消亡,它的社会主义改革历程最终走到了尽头。回顾民主德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历程,探求对我国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的启发。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提出的在综合平衡中发展国民经济、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农业生产责任制、执政党建设和民主与法制建设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主义阵营出现的震撼世界的“苏东坡的倒塌”、“中国龙的腾飞”两件大事的比较研究,从认识论的角度探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成功之源。在分析论证社会主义的苏联模式失败原因的基础上,论证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成功的社会主义这一命题,揭示社会主义建设新理论(尤其是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之源。之所以如此,正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国际国内形势和社会主义本质做到了准确把握和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6.
上世纪50年代中期,波兰工人党提出走"适合波兰具体情况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进入80年代后,一系列的弊端开始暴露。尽管如此,波兰式社会主义道路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仍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各国共产党人应善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独立自主地探求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发展的科学、行动的指南。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跨越"理论,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是一种辩证的社会主义道路选择论。中国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正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同时又赋予"中国特色"。实践反复证明,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正确的,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  相似文献   

8.
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毛泽东正确对待社会主义历史和历史经验,创立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并开辟了一务与苏联有别的工业化道路,提出了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思想;邓小平在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党的基本路线、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及关于“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方面作出巨大贡献,产生历史性突破;江泽民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理论及党建理论,认真考察他们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轨迹,对于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要内容。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对道路的自信现状将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产生重大影响。高校是大学生教育的主阵地,在分析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表现及其原因前提下,在深刻认识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时代意义基础上,从教育者、教育环境以及受教育者3个角度出发探索培育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中国社会历史主体自己摸索出来的科学社会主义道路;主体需要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主体性原则的发生学语境;主体创造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主体性原则的事实判断语境;个体主体与集体主体的逻辑互动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体特色。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的“七一”《讲话》,全面阐述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问题,深刻论述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功能和作用,是对唯物史观关于文化功能和作用理论的发展,深入不《讲话》,对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为中国人提供了一条修德与进取的人与社会和谐的道路,道家文化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中找到了寄托,佛教否认个体生命的永恒,认为只有体悟真如本性的佛才是生命的应该走向,而少数的中国知识分子在体悟到儒道理想的虚假及人生的空漠之后,积极追求个人自身心灵的超越和和谐,他们在佛教和禅宗思想里找到了归宿。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国几千年存在的意识形态,其启示的和谐之路应当成为当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识形态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3.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它给予我们的主要启示是:1.必须遵循科学社会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2.必须正确开展两条战线的斗争,在反对一种倾向时,要注意被掩盖着的另一种倾向;3.必须既坚持改革开放,又牢牢把握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分清两种根本对立的改革观。  相似文献   

14.
从马克思恩格斯"辩证的统一"思想的角度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进行研究.认为它是构建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方法论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5.
针对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探讨道路交通领域的观念变化、系统结构变化、科研方向变化等问题,对交通环境对策框架进行了讨论,并把道路交通现代化建设和城市经济发展联系起来,提出了在可持续发展概念下的道路交通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理念。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旗帜作用、精神文明建设的物质前提、领袖人物的风范作用、历史曲折中的教训等方面的论述,探讨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教育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旗帜作用,精神文明建设的物质前提,领袖人物的风范作用、历史曲折中的教训等方面的论述,探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教育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城市文明素质是衡量城市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以西方城市文明教育为借鉴,分析了以共情能力、纪律观念、参与意识与包容心态为主要内容的城市文明素质结构,从生产方式和生活实践两个方面论述了对市民进行城市文明教育的必要性;指出了包括通识类课程体系和实践养成通道在内的城市文明素质的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