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陈伯冲 《华中建筑》1995,13(3):35-38
黑格尔的建筑思想像他的整个哲学、美学思想一样对后人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黑格尔的建筑美学有着历史哲学的性格,他是“由外入内”、“自上而下”的观察建筑的,他从历史哲学体系中推演建筑,所以有着旁观者的冷静和武断,他的建筑思想中既有真知灼见又有谬误和偏见。  相似文献   

2.
《新材料新装饰》2004,2(7):30-35
The Museum of moclern Art.Moma国际寓所是由当代集团投资,北京当代鸿运房地产经营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一座国际寓所,晚期现代主义建筑大量艾伯利作为这所高凯寓所的设计者之一,他为了营造人们“心理的健康”而努力,他制造了可与历史比美的MOMA“织锦紫铜立面”,以及“非常放松的在家里。不紧张的随意自由的享受空间”。从以下Eberle大量的演讲和对MOMA的诠释中,从他的建筑以及他的先进设计理念中,从他传递给我们的信息和观念中,我们会对“建筑是表现为空间的时代意志”有一个新的认知。  相似文献   

3.
德国现代建筑运动中的中国学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戎安 《世界建筑》2002,(7):80-84
李承宽先生的一生是伴随着德国现代建筑运动发展的一生,与他同行,我们身临其境地认识了H.波尔兹克。E.门德尔松和德国的“表现主义建筑”;认识了H.夏隆。H.黑林与德国的“精神建构”和“有机建靠”;认识了“虚质核心”的“李空间”;我们通过他可以对德国现代建筑思想的源流和德国现代建筑运动的发展窥见一斑。他代表了中国留学者在海外奋斗的一生和由他们所带来的优秀中国文化在推动世界现代运动中所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沈克宁 《华中建筑》1993,11(2):20-24
本文介绍了美国建筑师萨金的理论与实践。萨金针对目前西方建筑界的后现代建筑和解构建筑进行了批判,他批评前者导致“虚”、“假”和“模仿”,后者为建筑寻找似是而非的理由。他在维也纳的讲演中对解构理论,尤其是对埃森曼有关建筑形式和社会理论进行了抨击。萨金呼吁建筑师运用自己原初的感觉去创造新颖的建筑。  相似文献   

5.
秩序     
建筑空间是我研究的主要领域,以我之见,它是建筑的核心问题。这个题目既没有历史的地位,在新旧的教条中也没有提到过。甚至柯布西耶在他的基本主题中也未暗示,他用瑞士式的极度精确表达了他自己对建筑的看法:“建筑是在光线内部组合的公认的、恰当的和宏伟的体积规则。”这里,他没有提到建筑空间。然而,纯粹主义是首先将立体派带进建筑的一种方法:纯粹的形态作为一种构架将计划安置在立体派的空间中。  相似文献   

6.
正如李保峰教授所说,他和绿色建筑结下不解之缘既是一种偶然也是一种必然,但他一旦有了那个改变命运的契机,绿色建筑就成了他人生的目标。研究、教育、实践和推广!而我和李教授结缘,也是一种偶然和必然。早在今年8月,我们《中外建筑》就已经把“绿色建筑”作为明年杂志定位的“焦点”,而在10月底召开的《中外建筑》杂志理事年会上,我们就请来了李教授主讲,“绿色建筑的思考”。当然,我一旦认识了李教授,那种对他的敬佩之情就变成了一种强烈的愿望,采访他,解读他,并一起为他的事业而祝福!  相似文献   

7.
藤本壮介,作为日本新一代的建筑师,他的建筑理论引起建筑界的巨大反响。以“弱建筑”、“暧昧空间”等为出发点,他对于建筑空间秩序的解读非常独到,甚至打破了一些传统的建筑设计手法。本文分析了藤本先生的几个作品,从他独特的设计手法中探讨其空间秩序中基本几何形的应用及本土化研究  相似文献   

8.
建筑师土澍客串了一回“雕塑家”。可是,他把他的“雕塑”还是做成了“房子”。其间,王澍自己又获得了一些关于建筑的新的体验。  相似文献   

9.
安藤忠雄建筑精神的源泉——禅宗哲学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安藤忠雄是日本当代著名建筑师,他的建筑观念与禅宗哲学中“禅定”和“直观与内省”和“色空”观念有密切联系,本文通过对这些观念与安藤的建筑理念的关系的论述,试图揭示出安藤忠雄建筑精神的源泉。  相似文献   

10.
最近帮一位老师构想山中清修之所,深夜讨论时,通弘师父讲,希望回到混沌初开的感觉。我感动于这个提法,也好奇如何在时间和空间中定位一个“混沌初开”的原点。“太阳底下没有新东西”。我想起日本建筑历史学家藤森照信的建筑实践,以前看他的作品时,总有些“边缘”感,就像一本书里引述伊东丰雄的话,“藤森先生的建筑是外行人建造的建筑”。但那总比规训l过度的一些现代建筑让人感到舒服。  相似文献   

11.
滑动层抗震结构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我国传统的抗震结构都是以刚克刚的模式,提出一种刚柔结合的抗震结构模式———滑动层抗震结构.首先分析了传统抗震结构模式的优缺点,进而从理论上论证了滑动层抗震结构的可行性,介绍了滑动层抗震结构模式的设计方案,最后分析了滑动层在地震力影响下的作用效果,分析表明,滑动层避免了基础与建筑物产生共振,能达到保护建筑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道法自然的观点出发,指出为防止地震灾害不应一味地加强加固地基与构造物, 与强大的自然力相对抗。顺应自然,以柔克刚有时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文章简要介绍了我 国加筋土在治水工程中应用和发展的历史;指出用柔韧的纤维材料与土石材料结合的加筋土结 构在地震灾害中表现出卓越的性状。介绍了日本阪神地震、美国北里奇地震、土耳其伊斯坦布 尔地震、中美洲萨尔瓦多地震、以及我国台湾集-集地震、四川的汶川地震中一些加筋挡土墙、 加筋边坡和加筋土桥台的震后调查。调查的结果表明,在近年来世界上发生的这些著名大地震 中,柔性的加筋土结构物没有发生整体失稳的案例。同时也介绍了用EPS(聚苯乙烯板块)作为 填料在地震中良好的表现。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土工合成材料具有轻质、柔韧、高强的特点, 在地震中表现出优异的性能。  相似文献   

13.
A field study to evaluate runoff quality from green roofs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4.
自DOCOMOMO组织提出“现代建筑遗产”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保护后,在国外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文章将DOCOMOMO“现代建筑遗产”的保护理念与国内“文物保护单位”保护体系结合研究,分析“现代建筑遗产”保护理念的启示,并结合昆明地区的保护实例,指出《文物保护法》在保护“现代建筑遗产”中的局限性,最后从“完整性”、“可读性”、武汉保护法规的启示与马德里文件中的相关规定等方面探讨了中国“现代建筑遗产”的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5.
通过开展单轴压缩-声发射-弹性波速-SEM扫描试验,对西南地区某隧道花岗岩的破坏模式、机制及前兆特征进行研究。研究发现:(1)该隧道花岗岩破坏具有明显的"时滞型"和"即时型"特征,"时滞型"破坏有时还表现出显著的"间歇型"特征。"时滞型"破坏的声响、现象、孕育时间与持续时间都明显不同于"即时型"破坏;(2)"时滞型"以剪切破坏为主,"即时型"以拉剪复合破坏为主;(3)"时滞型"破坏前,lg(AF/RA)值(AF/RA为可表征破坏类型的声发射特征参数)具有显著升高的趋势,而"即时型"破坏前,lg(AF/RA)值变化趋势不明显;(4)2种破坏发生前,波速都有明显降低的趋势,但"时滞型"破坏的波速降低前兆早于"即时型"出现,波速降低的幅度也大于"即时型";(5)"时滞型"破坏主频带宽明显大于"即时型",而主频均值明显低于"即时型"。"时滞型"破坏前,在170~260 kHz频带之间的主频分布逐渐加强,具有"成核"趋势;而"即时型"破坏前兆特征不明显。研究成果对于西南地区花岗岩岩爆发生机制的认知、预警以及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瑞冬  金云峰  沈洁  李涛 《风景园林》2018,25(1):118-122
"共享平台"下的风景园林专业本科课程设计教学改革,融合同济"风景园林学"与"建筑学""城乡规划学"三位一体的教学特色,以"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课程设计为"突出主线",通过四项课程改革子项,即"建筑与建成环境设计"课程改革子项、"景观设计"课程改革子项、"景观详细规划设计"课程改革子项、"景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改革子项,进行教学计划调整、教学内容重构、教学组织重组等的深化改革研究。从而建构"主线突出,两翼并重,三级分层,相互协同"复合网络化的风景园林本科专业教学内容组织形式框架,实现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从进口至出口的知识、人格、素质和能力(KAQP)的全面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7.
城乡统筹三阶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劲松 《城市规划》2012,(1):33-38,45
城乡统筹是发展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城乡统筹,充分发挥城市带动农村和农村支持城市的双重作用机制,使城乡成为一个有机互补的整体,才能真正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本文以广东实践为样本,提出了城乡混杂——城乡分野——城乡融合的城乡统筹三阶段理论,并总结了三阶段从"城不像城、村不像村"到"城乡互补、相得益彰"到"城乡一体、服务均等"的不同发展特征,以及相应的规划对策与改进措施,促进城乡发展最终形成以"三社区、三网络"覆盖全部城乡社区、农业地区和生态地区的"理想城乡"模式。  相似文献   

18.
陈重 《华中建筑》2009,27(9):17-20
建筑设计的目的是要达到建筑形制和空间营造的双赢。该文通过联系“几何形态”-“社会形态”-“建筑艺术”的设计手法演变,阐述了通过均衡的设计模式更好展现建筑学的双赢局面。在论证中采用“三角”作为图象模型,并例举了“错视”设计在建筑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高完成度"与"整体建筑"观的基本含意体现了社会进步后全社会对建筑行业更高层次的要求。"高完成度"建筑的终极目标是"整体建筑",而"整体建筑"观的建立就会从根本上促进建筑所有相关产业结构的合理分化与整合,最终走向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经过多方位宏观论证及详实深入的实践总结,阐述了树立"高完成度的整体建筑观"的现实意义,精炼出了在工作中具体贯彻这一观念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观法”是一种认知的方式,其中潜藏的是思维方式。现代“观法”中,园林被视为山、水、植物、建筑4个自明要素组成的无整体目标的体系。文章试图依据王澍的“观想”心智,重返传统语境,复建以“意境”为整体诗意目标,以“景”、“环境”、“路径”和“造景手法”4个互成性的构成要素为关键词的传统造园“观法”理论体系。将这一“观法”体系的要素——景、环境、路径、造景手法转化为景、置景器、连景器和观景器,并使之模件化,探索中国传统造园的模件化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