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亚洲建筑师走廓”中建筑的环境,空间,材料,色彩的评论。探讨对理想的个性化居住建筑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2000年是房地产市场沉寂多年后,全面复苏的一年。设计单位的住宅设计任务都占到较大比重。面对群雄逐鹿的住宅设计市场,如何在与各方的交流、合作中打造好产品,如何把握未来的住宅发展方向以及如何评价现阶段住宅的发展水平和设计环境,是建筑师共同关心的问题。应《时代建筑》杂志社之约,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组织了一个题为“住宅大家谈”的建筑师讨论会。通过这些发言,或许有助于业内人士理清头绪,发现症结,看清方向。  相似文献   

3.
张小青 《山西建筑》2001,27(2):10-11
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论述了现代住宅设计的趋向对建筑师会面素质的要求,包括理论修养、艺术水平、生活经验的积累,还应重视设计前的调研工作,注重学习已建成的同类建筑的设计经验,进行使用后调查,从而使得建筑师本身的素质不断提高。另外还指出建筑师要善于体验生活、体验空间、体验环境,多注意自身的修养,多关注我们的社会,论证了建筑师的素质在住宅设计施工及使用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2002年,在意大利威尼斯双年展第八届国际建筑展上,“长城脚下的公社”获得“建筑艺术推动大奖”这是中国首次应邀在威尼斯双年展国际建筑展上展示建筑作品并获大奖。 日前,在由《新周刊》杂志社、新浪网、阳光卫视联合主办的“2002年度新锐榜”上,“长城脚下的公社”夺得2002年度建筑奖。 如今,“长城脚下的公社”在社会及公众心目中已不仅仅是一个建筑项目,它还承载了更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能否经得起市场考验是住宅建筑设计的最终目的,也是检验建筑师能力的标准。  相似文献   

6.
建筑节能措施众多,而住宅建筑规划设计的节能措施应是低成本、高效率的措施。在这方面有所作为,将极大地推进建筑节能工作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7.
8.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建筑。那么,在21世纪的未来地球上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建筑设计与住宅呢?美国佛瑞斯特研究院的院刊《未来展望》杂志汇集了将参与南非德班第25届“世界建筑师大会”的世界建筑精英的采访录,演奏了一支“未来百年建筑畅想曲”。  相似文献   

9.
建筑师眼中的中国住宅发展10年热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住建筑在中国的发展虽然由于地域的广袤而各不相同,但是在近10年的发展中,相互学习和借鉴实际上促成了中国建筑的国际化和各地方建筑的“中国化”,所以,在这个广阔的土地上由于处在同一个经济增长期,住宅的热点衍变基本趋同。  相似文献   

10.
邢同和 《住宅科技》2005,(7):i020-i020
《住宅科技》踏着上海改革开放的步伐,出版了整整300期,不仅值得庆贺,更是为上海住宅发展留下了难忘的、珍贵的历史见证。这里面有上海住宅发展的轨迹,有上海住宅建设腾飞的历程,有住宅科技的跨越与进步,也有住宅环境、景观提升、住宅的艺术空间的闪光……。  相似文献   

11.
从"竹墙"说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日本建筑师隈研吾在建筑师走廊项目中设计的别墅:“竹墙”。并结合建筑师的创作历程进行分析、反思。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古代地图、文献的分析比较,对历史遗迹的调研,从聚落选址、建制沿革、军事防御等方面研究明朝嘉靖至万历年间(1551~1619年)长城蓟镇戍边屯堡分布,分析长城所属区域不同等级、不同类别屯堡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3.
The Great Wall is a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and a treasure of human civilization. In 2017, the Government of Datong, Shanxi Province proposed to build a cultural heritage corridor of the ancient Great Wall. Based on deep investigation and meticulous analyses, the planning team envisioned a heritage corridor with a length of 258 km, covering a total area of 186 km2, in which the slow-traveling facility system,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that integrates the construction,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related heritage sites, provides sightseeing, recreational, and educational service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strategies to develop the slow-traveling facility system in the cultural heritage corridor, which adopts a low-interference structure according to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heritage sites along the Great Wall, and applies the minimum cumulative resistance model and other scientific methods to analyze development suitability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ditions of the project site. Based on the evaluation results, the slow-traveling facility system and the service node system are adaptively planned and designed, combined with a low-intervention interpretation system. Finally, the scales of facilities are designed based on an estimation of tourist amount to control the impact of construction on heritage sites and natural environment. As such, the balance between heritage conservation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is achieved.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运用逐差法能减小多项式函数数据处理误差的机制和原因,从误差理论的角度出发运用数学手段结合实例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逐差间隔选取的等效原则。对逐差间隔数的最佳选取问题根据误差理论加以数学分析作了比较详尽的论证,并以若干实例证实了结论的正确性。最后在比较物理实验数据处理诸方法优劣的基础上提出了应用各种方法的适宜条件和范围。  相似文献   

15.
反思了江南地域“十一五”期间的乡村规划建设实践,提出了“传统性”与“现代性”并重的乡村规划建设新视角,架构了新视角下乡村特征目标体系,并提出了实现这一目标体系的乡村建设发展策略、空间策略和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6.
许冠儿  尹璐 《世界建筑》2010,(4):116-119
接受史是一门学科,研究的是一种思想、一种知识主体、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被公众所接受的过程。本文关注的是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对中国营造学社的接受情况,旨在将学社的历史与国际活动结合起来,并检验学社的研究如何对外国的学术界产生影响,以及反之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理论研究和长期实践表明,现代城市应该大力开发和合理利用城市地下空间,随之带来了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研究的新课题。从介绍日本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综合管理体制入手,然后分析我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现状,进而剖析当前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根源,最后借鉴日本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从兼顾专业性、综合性的角度,提出以城市规划委员会作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综合管理机构,构建新时期适合我国国情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综合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8.
张巍  蒋朝晖  魏钢 《城市规划》2011,(Z2):43-46,52
以《北川新县城总体城市设计》案例为基础,通过研究羌寨独特的空间尺度和四川地区传统的空间尺度,并结合现代城市空间尺度,在北川新县城总体城市设计的过程中探索如何将古老的羌寨空间在现代城市空间中再现和延续地方传统的特色空间。进而形成民族、地方、现代三者共存共荣的小城市特色空间尺度标准体系。同时通过塑造具有人文关怀的空间环境,展现羌族风貌、抗争精神和文化遗产,以促进地区文化复兴。  相似文献   

19.
A practising architect and Professor at the University of Virginia School of Architecture, Edward Ford is the leading expert on the architectural detail and the author of three seminal books on the subject. Here Ford explains that, though the decision ‘to abstract or to articulate’ architecture ‘may be largely subconscious’, it is never ‘arbitrary’. For ‘in the well-designed building, it is done in the service of the creation of a larger narrative, a unity of vision’.  相似文献   

20.
In the next half-century, Australia's population of people aged over 65 is set to almost double. As a consequence,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in both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where older people value their independence, for housing that fully supports them in their own suburban homes. With only a handful of models in place, Mark Taylor , Professor of Architecture at the University of Newcastle, Australia, and Laurie Buys , a Professor in the School of Design at Queens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in Brisbane, have tracked down some promising precedents for suburban living in adapted homes and within community-based shared hous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