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50年代初至1960年代中前期,在中国近代建筑发展脉络分枝延续与世界现代建筑思潮直接影响下,由大陆迁台建筑师及其学生组成的“新派”建筑师群体在我国台湾地区进行了体系化的现代中国建筑理论建构并形成理论流派。本研究将基于世界现代建筑运动传播和中国近代文化思潮延续之“双重维度”视域,阐述“新派”建筑师通过结构理性、功能主义与文人生活审美价值的融合,对现代中国建筑之“形态功能”范畴的求索与开拓,呈现1950—1960年代现代中国建筑理论发展的多元图景,以期完善中国近现代建筑史相关研究,补充战后中国建筑理论界在世界现代建筑运动进程中的叙事。  相似文献   

2.
《新建筑》2009,(3):53-56
2008年12月27日,中国建筑传媒奖颁奖典礼现场,我们因一位老人而动容。 他已94岁高龄,德高望重。他是中国现代建筑的奠基者,中国城市规划专业的创始人。他的论文《空间原理》和设计作品“上海松江方塔园”代表着中国建筑的一种新文人建筑思想和设计理念。他一生坚持为公民服务,值得我们每个人尊敬。他就是首届中国建筑传媒奖的得主——冯纪忠。  相似文献   

3.
“转化”——英文译为“Transformation”。 记得七八年前,美国西海岸著名建筑师Rotanti来南京访问,他很希望与我合作做一个工程设计。Rotanti的风格是典型的现代建筑形式,建筑空间丰富,灵活可变。他对佛教也颇感兴趣,我就介绍他到苏州西园寺庙做一幢藏经楼。他带回去指导学生做,一年后方案寄给我,但不很理想,毕竟他不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真谛。可创设当地的小住宅,一生方形绿地的转角,建筑是现代的,精美得体。  相似文献   

4.
林伟 《新建筑》1995,(2):29-30
曾昭奋和他的建筑评论林伟人的一生有大半时间是在建筑中度过的,我们今天能居住在舒适的房屋中生活和工作,应该感谢建筑师的辛勤劳作,同时,也不应该忘记推动建筑创作向前发展的建筑评论家。在我们中国,有一支人数可观的建筑师队伍,但建筑评论家却是凤毛麟角;在北京...  相似文献   

5.
1950年代至1960年代中前期,在中国近代建筑发展脉络分支延续与世界现代建筑思潮直接影响下,由大陆迁台建筑师及其学生组成的“新派”建筑师群体在我国台湾地区进行了体系化的现代中国建筑理论建构并形成理论流派。这一理论流派直接继承发展了1930年代以来在学院派与官式建筑传统之外探寻现代中国建筑道路的思想新芽,系统呈现了世界现代建筑运动主流思想与中国文化传统全面碰撞融合的理论图景,亦成为中国近代文化思潮之余绪在现代中国建筑理论探索中的映射,具有多重重要历史价值与时代意义。本文将发掘本时段台湾地区“新派”建筑师在中国近代文化思潮余绪与现代建筑社会属性多重交叠下的理论探索,论述其对“复古思潮”的抨击抵抗及其民族主义、自由主义理论内涵,呈现其从“型造人”到“建筑文化自觉”的启蒙主义理论建构演进目标,总结这一群体及其理论建构作为现代中国建筑发展图景重要组成的意义与价值,以期完善中国近现代建筑史相关研究,补充战后中国建筑理论界在世界现代建筑运动进程中的叙事。  相似文献   

6.
篇首语     
《世界建筑》2004,(11):21-21
“德国制造”的建筑一向具有很高水准。每个人都可以回想到很多的大师和建筑作品,他们为德国经典的现代建筑在全球赢得了声誉。“德国建筑工作室”(Architecturburo Deutschland)正是基于此传统发展起来的一个思想团体,它正朝着其自身设立的高标准目标而前进。  相似文献   

7.
“通过简洁的设计,使设计作品在内容和时间上经得起考验”,是德国建筑师事务所6MP一直以来所追求的设计理想。对于时髦的建筑现象,他们持批评态度并保持距离:“我们认为.将建筑设计得合理易解是至高无上的原则”。时至今日,GMP进入中国已超过十年,一座座大型的现代建筑:南宁会展中心.临港海洋博物馆,重庆歌剧院……见证着他们的建筑理想与设计精神。ID专访了GMP合伙人NikolausGoetze。从建筑的角度谈谈他对德中两国城市的观察与理解。  相似文献   

8.
尼古拉·拉多夫斯基是苏俄先锋建筑师与教育家。在20世纪20年代.他领导了俄国的理性主义建筑运动。拉多夫斯基亦被称为.现代苏俄“建筑教育学派”创始人。1920—1932年间,他在俄罗斯高等艺术与技术学院的教学活动,影响了整整一代苏联建筑师。他们活跃于整个斯大林主义建筑时期以及之后的几十年间。  相似文献   

9.
邹德侬 《新建筑》1996,(1):58-61
如何对待“中国传统”和“西方现代”的问题,不但长期困扰建筑创作,也是绘画创作的共同难题。吴冠中作为留法的西画家,他有深厚的中国文化和优秀“文人画”传统的功底;作为中国当代画家,他深得西方现代造型艺术的真髓“形式美”、“抽象美”。吴冠中通过“油画民族化”、“水墨现代化”和“风筝不断线”等几个阶段的艺术苦恋,终于形成了中国的、现代的吴冠中艺术。这一过程对于建筑学子忽视传统的学习、对于建筑市场上抄袭洋货、对于引进理论食而不化等不良现象,都是有力的教训。  相似文献   

10.
饶红 《新建筑》1995,(4):37-39
中庸之道在中国由来已久,两千多年来已成为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我国的现代建筑运动虽各个时期表现不同,但似乎都笼罩在“中庸之道”的氛围之中。我们应开放思想,忘掉中庸,走出平庸,使我国现代建筑的百花园呈现百花齐放的灿烂景象。  相似文献   

11.
结合国家规程、规范等的有关规定,对民用建筑设计中变压器位置的选择、变压器型式的确定、变压器结线组别的确定、变压器台数及容量的确定以及变压器的保护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人性化居住环境设计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围绕着居住区环境设计中的一些问题,试图借助居住区环境设计的理论思想,分析对比一些具体实例,来探讨这些问题的解决途径,探讨如何使住区环境充分人性化,真正为居住者服务。  相似文献   

13.
分析中西方不同色彩观发展轨迹,产生原因及在建筑环境色彩中的反映。中国色彩观受到的束缚,西方科学色彩观对中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乌鲁木齐市红山—雅玛里克山景观视线控制及城市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慕小东 《规划师》2003,19(6):50-55
视线通廊不但是展现城市空间景观的重要途径,而且是城市空间体系中各个相对独立景观空间相互呼应的重要方式。乌鲁木齐市红山—雅玛里克山景观视线控制提出城市宏观景观视线通廊控制的方法,改变过去景观视线通廊只在一定宽度的平行面内控制的传统做法,而以满足人的视角范围为依据,形成空间锥形视线场,并在这个控制视线通廊大原则的前提下,进行更深层次的城市设计工作,从而定量指导和控制城市景观的规划和建设。  相似文献   

15.
汤景  彭晋媛 《华中建筑》2005,23(5):54-56
该文从心理学所剖析的联想到同构的角度出发,阐明了同构是设计师在进行形象恩维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它能够帮助设计师创造出具有丰富内涵的造型视觉语言。同时,以较具代表意义的建筑师的作品为案例,分析同构在现代建筑造型语言中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教学艺术是保证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文从语言表达、文字表达、情态表达三个方面阐述教学艺术的形式、层次、深度  相似文献   

17.
李宏利 《新建筑》2007,(2):53-58
通过对上海美特斯邦威总部、大学、博物馆综合体项目设计的介绍,提出了对于现代建筑设计的理解——设计逻辑的真实和建筑形式的自由,即设计中重视建筑的逻辑关系,强调功能、环境、材料、经济等内容之间的关联,追求真实的表达;建筑的形式不受固有思想的羁绊,在真实反映建筑逻辑关系的情况下,自由表现形体和空间。  相似文献   

18.
欧洲作为"文化线路"概念的起源地,对文化线路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在欧洲文化线路委员会的统筹下,欧洲文化线路经过四十余年的保护和利用实践,积累了大量经验。尤其是在文化线路的展示利用方面,以"文化体验式旅游"为主导的模式,使欧洲文化线路价值的传承与再生能够落到实处,对我国文化线路和其他线性遗产的展示利用是有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纪功 《山西建筑》2005,31(18):139-140
结合某污水处理池工程实践,介绍了污水池沉井制作、沉井开挖、沉井封底等主要工序的施工程序及施工方法,并提出了施工安全措施,从而使工程质量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20.
郭强  韩耀霞  张格红 《山西建筑》2006,32(4):196-197
针对建筑给排水工程中水暖安装工程监理工作实践中的几个常见问题进行了讨论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法。从而防止和减少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