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电站锅炉燃用煤种多变和负荷多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旋流燃烧技术,即利用在一次风管中加装浓缩煤粉构件实行煤粉浓淡分离的旋流浓淡煤粉燃烧器。使用三维相位多普勒颗粒分析仪对旋流浓淡煤粉燃烧器和双调风旋流煤粉燃烧器出口区域气固两相流场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了两种不同燃烧器几何结构下的气固两相流场和颗粒浓度场,并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重点描述乌沙山新型旋流煤粉燃烧器试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改进方案,以此为基础优化了新型旋流煤粉燃烧器的设计结构,使得新产品能较好的保证应有的低氮排放功能。  相似文献   

3.
在径向浓淡旋流煤粉燃烧器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燃烧器-惯性浓淡旋流煤粉燃烧器,即在燃烧器一次风通道中加入煤粉浓缩器,并将其置于燃烧器喷口较近的位置,一次风粉经过煤粉浓缩器后,形成了由燃烧器中心向外煤粉浓度由高向低的分布趋势,依靠煤粉颗粒的惯性,将这种分布趋势一直保持到燃烧器出口。针对一台燃用烟煤的50t/h煤粉炉的特点,给出了该燃烧器的布置,介绍了改造前后的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回流区分级着火旋流煤粉燃烧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进行了冷模实验研究,根据研究的结果对黄石发电厂5号炉旋流煤粉燃烧器进行了改造,运行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新型燃烧器对低挥发份煤具有较好物稳燃性能。  相似文献   

5.
该文介绍了一种新型旋流式煤粉燃烧器在清河发电厂两台200MW机组锅炉上的工业试验研究和应用情况。这种新型燃烧器克服了原双蜗壳旋流燃烧器在低负荷或煤质较差工况时燃烧不稳的问题,使锅炉具备了在50%负荷下断油调峰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径向浓淡旋流煤粉燃烧器的工业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李争起  吴少华 《动力工程》1998,18(4):63-67,85
该文对径向浓淡旋流煤粉燃烧器设计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在燃用贫煤的670t/h锅炉及燃用烟煤的410t/h锅炉上进行了冷态及热态试验。结果表明:新型燃烧器是同时具有高效,稳燃,低污染,防结渣及防高温腐蚀性能的新一代旋流煤粉燃烧器。  相似文献   

7.
详细地介绍煤粉射流在炉膛内着火的机理,全面地分析了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对不同粒径煤粉颗粒的加热作用,对传统的煤粉着火作了评论和分析,同时分析了其它影响火焰稳定的因素。分析了直流煤粉燃烧器和旋流燃烧器稳燃机理,着重指出了这两类燃烧器各自的优缺点。在综合了直流和旋流煤粉燃烧器优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多功能、可调节、自适应外旋流、内直流煤粉主燃烧器,初步讨论了其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介绍哈锅100MW燃油锅炉在保持原锅炉热效率和出力不变的条件下改成燃煤锅炉。该燃煤锅炉采用一种高效低NOxSTW-I旋流煤粉燃烧器,投入运行后通过热效率试验和实际应用,证明STW-I旋流煤粉燃烧器是当今一种较为先进的旋流煤粉燃烧器。目前已在一些锅炉上使用均取得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9.
大容量锅炉新型旋流煤粉燃烧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针对某厂采用EI-DRB型燃烧器的1025t/h锅炉稳燃能力差的问题,在径向浓淡燃烧器的基础上,提出了浓淡旋流煤粉燃烧器结构。1号锅炉下层燃烧器采用浓淡旋流煤粉燃烧器后,解决了锅炉稳燃能力差的问题。在1号锅炉小修期间,发现浓淡燃烧器的中心扩锥磨损严重,但没有发生影响运行的现象。在浓淡旋流煤粉燃烧器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心给粉旋流煤粉燃烧器,彻底避免了中心扩锥的磨损问题。2号锅炉下层燃烧器采用中心给粉燃烧器后,解决了锅炉存在稳燃能力差的问题,并且NOx排放量有所降低。图6表2参9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实验分析,本文提出的新型PW-I型旋流式煤粉燃烧器具有燃烧效率高,稳定着火,不结渣,低负荷特性好和适应多煤种的特点,填补了我国小功率煤粉燃烧器的空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