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锡林郭勒盟牧区节灌工程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锡盟畜牧业生产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有效遏制锡林郭勒草原退化、沙化现状,根据当地十年九旱、畜草矛盾突出、水资源贫乏的实际,80年代后期开始,全盟大力推进节水灌溉高产饲草料地建设,并取得了不断的发展和效益。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锡盟畜牧业生产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有效遏制锡林郭勒草原退化、沙化现状,全盟大力推进节水灌溉高产饲草料地建设,并取得了不断的发展和效益。  相似文献   

3.
水资源短缺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由此而产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问题将会更加凸显,甚至可能演化成比较严重的水资源社会矛盾,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和加强水资源社会管理,创新水资源社会管理思路,积极应对今后日益严重和突出的水资源矛盾和挑战.  相似文献   

4.
王韩民  张旺 《中国水利》2012,(13):25-28
水资源短缺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作用越来越大。由此而产生的水资源社会矛盾将会更加凸显,甚至可能演化成比较严重的社会冲突,需要高度重视和加强水资源社会管理,创新水资源社会管理思路,积极应对今后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社会矛盾和冲突。  相似文献   

5.
水资源、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之间存在复杂的耦合关系,推进三者耦合协调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2010—2019年甘肃省14个市(州)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并结合重心演化模型对耦合协调度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10—2019年,甘肃省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数整体呈小幅上升趋势,空间分布与各市州水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分布格局相一致;(2)2010—2019年,甘肃省三大系统耦合协调度处于[0.52,0.54],属于基本协调类型;空间维度上各市(州)耦合协调类型或持续稳定或有所提升;(3)2010—2019年耦合协调度重心轨迹主要分布在兰州市,年均移动距离为7.19 km。应针对区域特点采取差异化策略以推动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向高级耦合协调方向演进。  相似文献   

6.
节水-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节水是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永续主题 连续4年的干旱,使北京市水资源紧缺的矛盾更加突出,节水已成为缓解首都水资源紧缺状况的一项重要措施。北京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节水不仅是缓解水资源紧缺的关键性措施,而且也是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标志。只有对宝贵的水资源实行高效利用,水利才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重要条件,才能为首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7.
漳河上游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山区,长期以来干旱少雨,水资源严重短缺。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农业的发展,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量逐年增加,水事矛盾日益突出。通过谐波分析法建立了水文模型,对历史(1981—2010年)年径流数据进行模拟,并通过4 a(2011—2014年)的检验期进行检验,以期获得一套适合本流域的年径流预测方法,为流域水资源配置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8.
随着工农业生产和人口快速增长,水资源紧缺矛盾越来越突出。制定切实可行的开源节流措施,是缓解当前水资源紧缺矛盾的当务之急。本文系统分析了沧州市水资源现状,并结合当前节水科技发展情况,提出了一些应急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针对水资源-能源-粮食耦合系统和谐可持续发展问题,筛选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相关指标,并将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与和谐量化方法相结合,提出基于和谐量化模型的水资源-能源-粮食耦合系统评价指标体系。以河南省2011—2018年水资源–能源–粮食耦合系统发展水平及其和谐程度为依据,分析各子系统与三者耦合系统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8年间全省水资源-能源-粮食耦合系统和谐程度逐年提高;各子系统发展特征不同,但均呈现上升趋势,水资源子系统和谐度提升幅度最大,粮食子系统次之,能源子系统最小;水资源子系统和谐度波动上升,粮食子系统发展水平较高且表现稳定,能源子系统发展存在波动且稳定性较差。基于模糊多属性决策的和谐量化方法不仅能够解决指标量化中的不确定性问题,而且通过耦合系统和谐评价结果,为水资源、能源、粮食综合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梳理《黄河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和《黄河流域水文设计成果修订报告》中黄河流域水资源总量成果,综合设定12种供需情景,结合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节水规划等开展2030年流域经济社会需水量预测,并对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分析。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现状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有针对性地提出立法、节水、调水、监管等适应性对策,以期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苏瑜 《陕西水利》2016,(2):65-66
本文通过分析安塞县水资源概况,对未来五年安塞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需求的矛盾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十三五"安塞水资源发展规划和措施,以解决安塞县未来发展的水资源供需矛盾问题。  相似文献   

12.
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价了2006—2019年京津冀地区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状态,并利用灰色关联法分析了影响京津冀地区耦合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2006—2019年京津冀地区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京津冀地区和北京水资源系统持续滞后,天津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系统交互滞后,河北处于经济社会系统滞后的状态;北京始终处于耦合协调发展最好水平,天津其次,河北耦合协调发展缓慢;水资源总量和地下水储变量是影响京津冀地区耦合协调度最重要的因素,人口变化情况次之。  相似文献   

13.
周飞  邱卫国 《人民黄河》2022,(S1):51-53
为评估近年来上海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对上海市2013—2019年水生态足迹和水资源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上海市2013—2019年水生态足迹总体呈减小趋势;工业用水和农业用水是上海市水资源利用的主体,水质是影响上海市水生态环境评估结果的关键因素;考虑过境水时,水资源处于盈余状态;近年来万元GDP水生态足迹呈下降趋势,水资源开发利用压力较小,上海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加大了用水量,使一些缺水地区的用水矛盾更加尖锐,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也变得日益严重。因此,需要对水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这不仅是工业发展和人类生存的需要,也是现代经济社会和水资源环境能够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水资源管理系统中引进和谐论,已经成为现代水资源管理研究的趋势和目标。通过构建现代水资源管理量化指标管理分析体系,对我国水资源管理的部门、区域、系统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和完善,必将有利于提高我国当代水资源管理的和谐度,推动节水型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山西省水-能源-粮食(W-E-F)系统耦合协调程度的时空变化特征,构建W-E-F系统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评价指数和耦合协调模型,测算全省及各地市2008-2017年W-E-F系统发展水平及其耦合协调程度,并分析其时空变动特征。结果表明:9年间全省W-E-F系统耦合协调度从0. 55上升到0. 83,总体达到良好协调水平。但各子系统发展特征不同,粮食子系统发展水平较高,表现稳定,水资源子系统发展滞后且稳定性较差。系统协调水平和各子系统的发展水平均存在显著且逐渐扩大的空间差异,2017年初级协调区和中级协调区占比分别为45%和55%。太原、忻州和晋中3市协调水平较高,协调水平较低的朔州和运城主要受能源和水资源子系统的制约;各子系统空间差异大小为能源>粮食>水资源,W-E-F各子系统发展水平最低的地区分别是运城、朔州、阳泉。大多数地区面临W-E-F系统内部发展日益失衡的问题,各子系统间存在突出的矛盾,主要表现为粮食和能源子系统与水资源子系统之间的压力和制约效应。最后提出促进山西省W-E-F系统协调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浅谈沧州水资源短缺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工农业生产和人口快速增长,水资源紧缺矛盾越来越突出。制定切实可行的开源节流措施,是缓解当前水资源紧缺矛盾的当务之急。本文系统分析了沧州市水资源现状,并结合当前节水科技发展情况,提出了一些应急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近年,随着城市化和大工业发展的进程加快,水资源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水资源回收利用与保护方面的矛盾日益突出,我们面临的水资源短缺形势十分严峻。 滦南县水资源总量多年平均2.15亿m^3,人均占有量仅为344.5m^3,亩均占有185m^3。随着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近几年的持续干旱少雨,上游水库蓄水严重不足,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因此,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分析山西省水资源基本情况,构建基于“量-质-域-流”内涵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熵权法进行主客观组合赋权,通过TOPSIS模型进行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并诊断水资源承载力障碍因子。经分析研究,2011—2021年山西省水资源承载能力呈缓慢上升趋势,界于Ⅳ级(超载)、Ⅲ级(临界)之间,说明山西省水资源承载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人均水资源量、人均用水量、产水模数、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万元GDP用水量、水功能区达标率评价指标是影响山西省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9.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区域水资源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之间存在交互耦合、协同竞争的关系。选取广东省为研究案例,运用相对色散系数法与耦合函数法相结合的耦合协调度评价方法,研究了该区域1980—2017年社会经济与水资源系统的协调度,得出如下结论:①基于物理学"耦合"概念,通过计算社会经济系统与水资源系统之间的相对距离,准确量化了2个子系统的耦合协调程度;②整个研究期间,广东省社会经济与水资源复合系统协调度整体呈现增长趋势。前期1980—2005年社会经济与水资源复合系统处于中等协调水平,后期2005—2017年2个系统之间处于高协调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针对苏州市水资源短缺及供需矛盾的严峻问题,为缓解苏州市水资源压力,促进城市综合发展,从多方面对苏州市发展现状进行系统耦合协调分析。【方法】以苏州市域范围为研究区域,基于2008—2020年各区(县、市)的面板数据,选取水资源、经济、环境、再生水4个维度的27个指标,在AHP-熵权法确定权重的基础上构建了苏州市各区(县、市)水资源-经济-环境-再生水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并进行耦合协调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用水压力与水资源-经济-环境-再生水系统耦合协调度之间的PVAR模型,分析了用水压力与水资源-经济-环境-再生水系统耦合协调之间的关系。【结果】结果显示:5个地区水资源-经济-环境-再生水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多数为发展提升阶段,苏州市区发展最好,其次为昆山市;5个地区整体上均已进入协调阶段,但没有出现优质协调,张家港市协调性最差;水资源-经济-环境-再生水系统耦合协调增长与用水压力增长呈相互影响的负向抑制动态关系。【结论】结果表明:苏州市水资源-经济-环境-再生水系统综合发展能力及协调水平仍有发展空间,从用水压力与耦合协调的相互影响关系入手,苏州市可以加大再生水利用,从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