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现有机组常规调节性能评价中存在受参数设置影响、不能准确评价调节过程对电网实际调节贡献等问题,基于机组控制性能标准(Unit Control Performance Standard,UCPS)和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的机组控制现状,对UCPS标准中机组I类性能评价指标(UCPS1)进行了改进,并给出其计算方法。实际应用效果验证了所提改进UCPS标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发电厂老机组原纯液压调节系统在可控性和控制功能方面已不能满足机组协调控制(CCS)和电网自动发电控制(AGC)等要求,且还存在着调节系统部套易卡涩、迟缓率大、调节品质差、不能实现阀控等缺点,利用先进的数字式电液调节系统(DEH)可灵活组态各种控制策略的优势进行了改造,改造后可满足现代汽轮机控制系统的要求,且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大大提高。对改造后的机组进行了甩负荷试验,介绍了本次甩负荷试验情况,并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3.
针对火电机组自动发电量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控制和一次调频不能满足电网要求,主汽压力控制不稳、给水控制与燃料调节不匹配及系统不能很好适应煤种变化等问题,通过应用基于预测控制技术的先进AGC控制,对机组自动调节系统进行合理的逻辑优化调整试验,验证先进系统的现场应用效果。在保证机组运行稳定的基础上避免出现锅炉受热面超温现象,确保各主要自动调节系统调节品质达到电力行业标准要求,同时满足电网对机组AGC的考核需要,对发电企业的稳定、经济运行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抽水蓄能机组运行在低水头空载工况易进入"S"特性区域,进而引起机组频率大范围波动和运行不稳定。针对传统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在低水头空载工况下不能较好地调节抽水蓄能机组频率波动的不足,基于全特性曲线对数曲线投影变换的水泵水轮机数学模型,提出了适用于抽水蓄能机组低水头空载工况运行的分数阶PID(FOPID)调节系统模型,并运用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FOPID控制参数,重点讨论了FOPID控制在低水头空载开机和空载频率扰动时的应用。仿真分析表明:相较于传统PID控制,FOPID控制使得低水头空载运行时机组频率和导叶开度的过渡过程有了明显的改进,提高了抽水蓄能机组调节系统的速动性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在介绍分散控制系统(DCS)及其重要子系统--协调控制系统(CCS)结构、功能的基础上,对CCS在火电厂中不同运行方式进行了比较.基础控制方式(BM方式)是指协调主控的运行方式.适用于机组调试和启停阶段或机、炉控制系统无法自动时;锅炉控制跟随方式(BF方式)是指由汽轮机调节机组输出功率、锅炉调节主汽压力;汽轮机跟随方式(TF方式)是指锅炉调节机组输出功率,汽机调节主汽压力;协调控制方式(CC方式)是对汽包蓄能的合理利用和补偿;直接能量平衡控制方式(DEB方式)是指负荷由汽轮机侧控制,使机组负荷响应快.给出了各种方式控制图,提出现代化火电厂较为经济的运行方式是机炉协调控制方式和直接能量平衡的控制方式.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达拉特发电厂四期2×600 MW直接空冷机组空冷岛(空冷凝汽器)的控制系统.针对该控制系统存在防冻保护控制逻辑不能有序进行程序跳步和汽轮机背压控制调节偏差较大导致无法投入自动控制等问题,提出了建立真空时修改汽轮机背压定值及调整执行程序步序顺序;将汽轮机背压自动控制的单纯积分调节修改为比例积分调节;避免外界扰动量对汽轮机背压影响等优化方案.优化后,机组成功实现了空冷岛全过程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7.
针对再热蒸汽供热的热电联产机组供热负荷较大且多变的问题,对机组的协调控制、水煤比控制、燃煤热值校正回路(BTU)控制进行了优化,同时在汽轮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DEH)中增加了再热调节阀压力调节功能,实现了机组在协调控制方式下电负荷及热负荷的调节功能,从而保证了机组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8.
我厂两台30万千瓦汽轮机组,系上海汽轮机厂N300~165/550/550型产品。每台机组有八只高压调节汽门,分别由两只油动机控制。调节汽门上部除了由油动机控制外,每只调门另装两根(弓旦)簧。当油动机油压消失或杠杆连接部分失灵时,借助(弓旦)的(弓旦)性力将调节汽门自动关闭。因此,调门门杆必须分上、下两段组成(和12.5万千瓦机组相同)。上、下门  相似文献   

9.
对某机组进行汽轮机调节系统参数实测,以建立汽轮机执行机构模型和汽轮机本体模型。发现该机组数字式电液控制系统(DEH)中的负荷控制回路模型与电力系统综合分析程序(PSASP)中的内置模型存在较大区别,利用PSASP中的用户自定义建模功能,建立电液调节系统模型和汽轮机调节系统模型,并最终实现对该机组汽轮机调节系统建模效果的仿真校核。  相似文献   

10.
姚金环 《华东电力》2000,28(3):53-54
近年来,新建大型火力发电机组全面应用计算机分散控制系统(DCS)逐步形成热工自动调节装置的主流.因DCS系统的应用促使超驰控制(overriding control)技术走向成熟,有效地提高了自动调节系统和机组长期运行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AGC机组辅助服务定量评估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韩少晓  孙嘉  延峰 《电网技术》2005,29(18):26-29
正确评估参与自动发电控制(AGC)机组所提供的辅助服务并据此给予合理的回报,对维持公平电网调度至关重要.该文通过对机组调节性能与调节行为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利用机组实时统计综合调节电量评估AGC机组调节贡献的方法调节电量评估法,并通过现场实测数据与性能评估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调节电量评估法对机组调节贡献的评价更加准确、合理.  相似文献   

12.
AGC机组调节速率和精度的实时计算方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调节速率和调节精度是自动发电控制(AGC)中考核AGC机组的两项重要指标,也是电力市场下AGC机组调配参考的依据.通过分析传统AGC软件机组响应测试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结合机组实际运行过程实时获取调节速率及精度的计算方法.在多个电网能量管理系统(EMS)中的实际应用证明该方法是切实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介绍自动发电控制(AGC)在江苏电网的开发应用情况,就硬件系统结构、系统功能、调试运 行结果等方面介绍建立在N—90机炉协调基础上的AGC闭环控制调节和利用国产火电机组调功 装置HGT按机组负荷曲线调节的AGC控制。  相似文献   

14.
某300MW汽轮机电液调节系统基本控制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降爱琴  郝秀芳 《电力学报》2005,20(4):369-371
数字电液控制系统(DEH)广泛应用于汽轮机的控制,它完成对汽轮发电机的启动、升速、并网、带负荷、保护等控制。通过介绍300 MW机组的电液调节系统的组成,电液调节系统的基本控制功能及控制方式。说明DEH能极大的提高火电机组的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15.
300 MW机组AGC方式调节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峰  沃恩海 《浙江电力》2003,22(4):25-26,33
基于在温州电厂3、4号机组AGC(自动发电控制)试验中的有效探索 ,对300MW机组在AGC方式下的各种运行模式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为提高机组调节适应性及AGC自动调节水平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6.
含大规模风电系统的非AGC与AGC机组高峰协调控制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规模风电接入使得电网在高峰运行时段可能面临较大的调峰与调频压力.提出了一种高峰运行时段非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机组、按期望运行点调整(base load off-regulated,BLO)型AGC和按区域控制偏差(area control error,ACE)自动调节(base load regulated,BLR)型AGC三类机组的协调控制策略.首先根据BLO和BLR型AGC机组在每个预调度时段末期机组总体调节容量情况,判断是否启动控制策略;若策略启动后,BLR型AGC机组根据负荷与风电功率预报偏差概率分布信息,整定其在下一个在线调度时段的基点功率值,使其具有合理概率意义上的正负调节能力;非AGC机组一般按经济计划点运行,在BLO型AGC机组正备用匮乏,或系统频率出现较大偏差时适度调整非AGC机组的出力,以增补BLO型AGC机组的正备用;BLO型AGC机组在每个在线调度时段及时恢复BLR型AGC机组的调节能力,在整个控制策略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算例结果表明,该协调控制策略正确可行.  相似文献   

17.
呼士召  刘嘉宁  廖鹏  周巍 《广东电力》2012,25(10):65-69
针对传统的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策略己不能满足电网运行控制要求的问题,结合广东电网实际运行情况,通过对电网内AGC机组调节特性、负荷变化特性的全面研究,提出了适应节能调度模式的广东电网AGC分区控制策略。该策略在保证电网各个稳定断面不越限的前提下,实现了AGC机组对电网负荷的有效跟踪调整,使高效节能机组尽可能多发电,提高了电网运行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8.
以四川广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600 MW机组为例,详细介绍"两个细则"规定的火电机组投入自动发电控制(AGC)指标,并针对投入AGC控制后暴露的问题,从"投运率、调节容量、响应速度、调节精度"4个方面对AGC控制策略进行完善和优化,优化后的AGC能够满足其调节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下花园发电厂2号炉是80年代初建成的100MW机组,调节系统所用的皆为DDZ一巨型电动仪表。由于当前电力工业发展的需要,100MW机组既要高参数压红线运行,又要进行调峰,因此自动调节系统暴露了一些弱点,调节效果不理想,自动不能很好地投入。2号炉的东西二级减温自动调节系统控制着锅炉的主汽温度,调节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而它所装设的DTL-181型调节器,调节惯性大,又只有一套PID调节功能,不能构成串级调节系统,远不能满足调节要求,反应迟缓,不能将汽温控制在规定值,使机组的安全运行受到威胁,因此必须…  相似文献   

20.
北仑发电厂3-5号机组自投产以来,由于高低旁温度调节系统故障导致高低旁路系统自动长期不能正常投入,既大大延长机组的启停时间,又降低了机组的经济性,并严重影响机组的安全运行.为此,通过对高低旁路喷水减温调节系统控制对象、控制特性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并结合相关试验最终解决了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