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介绍了某公司采用浅冷油吸收法干气回收技术新建的一套0.9 Mt/a C1/C2分离装置情况,并对装置性能标定结果进行了总结。根据不同干气原料的特点,将6股原料干气归类为不饱和干气、饱和干气和富烃干气,并以浅冷油吸收技术为核心,将上述3种类型的炼厂干气回收路线通过系统集成整合后分别得到富乙烯气、富乙烷气、轻烃和氢气等产品,有机衔接了炼油装置和下游化工装置。装置开工后运行稳定,负荷率在89%。装置性能标定结果表明:产品分布达到了指标要求,乙烯、乙烷回收率分别达到了91.91%和98.37%,均高于性能保证值。该装置工艺技术路线的选择和工程设计完全可行,对国内大规模复杂原料C1/C2分离装置具有很好的示范效果。  相似文献   

2.
催化裂化干气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介绍了从催化裂化干气中分离氢,干气作制氢原料,干气与苯烷基化反应制乙苯和干气浓缩后送乙烯装置回收乙烯和轻烃等干气的回收利用途径,其中以后一种方法为佳。  相似文献   

3.
干气预提升技术在重油催化裂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催化干气代替过热蒸汽作为催化裂化装置提升管预提升介质,可以降低催化剂的失活速率,有利于保持催化剂活性,提高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对劣质原料的适应能力,降低干气收率和能耗,提高液体产品收率,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中石化塔河炼化2#制氢装置是在借鉴1#制氢装置由纯天然气作原料实验改掺炼富余炼厂干气成功的基础上,设计改为天然气和干气作原料。对2#制氢装置掺入干气后,掺入量对装置操作的影响进行了论述,分析其优缺点,并提出了改进措施,确保了装置安全、平稳的运行。  相似文献   

5.
某炼油厂的加氢装置产出含硫量较高的加氢干气,这些干气是制氢装置的优质原料,必须脱硫后才能使用。为此将加氢干气并入干气脱硫塔中进行脱硫,由于原料干气的流量的增加,同时贫胺液品质较差,使得制氢装置干气脱硫塔的负荷及脱硫能力不足。将干气脱硫塔由板式塔改为填料塔,使干气塔的能力达到了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30 dam3/h干气提浓装置于2009年12月建成投产,以炼油厂催化裂化干气和焦化干气为原料,采用国内先进、成熟的变压吸附组合净化技术,分离出的气体中富含C2及其以上组分,气体流量为8~11 t/h。通过将炼油厂常减压蒸馏装置初、常顶燃料气、加氢裂化装置脱丁烷塔顶气体、连续重整预加氢汽提塔顶气体等含有较多C2和C3组分的气体脱除C3以上组分及H2S后,净化后的干气送至干气提浓装置作为原料回收C2和C3组分,拓宽了原料来源。此外通过降低催化裂化干气中的氢气含量、优化调整吸附压力、时间、产品气中的甲烷含量来提高C2及其以上组分的回收率,优化装置的操作参数,提高了富乙烯气产量,发挥出装置的综合效能。  相似文献   

7.
由于氢气需求增加,制氢装置必须扩容。制氢原料气体化是降低氢气成本、平衡公司干气的重要手段。通过分析确定制氢西套改造内容,达到扩大生产能力和使用焦化干气作原料的目的,并对现存的问题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中国石油锦西石化公司2万m3/h制氢装置分别采用焦化干气、丙烷为原料时的运行情况,并对装置操作参数及产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丙烷中烯烃体积分数比焦化干气中的低5个百分点;当以焦化干气为原料时,加氢反应器出口温度比入口升高73℃,氢气纯度为96.8%;当以丙烷为原料时,加氢反应器出口温度比入口降低56℃,氢气纯度为97.5%。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加氢裂化装置干气脱硫塔T3011的工艺流程和设计工况,阐述了影响胺液发泡的因素,从原料干气、胺液性质、起泡的工艺条件、T3011的设备情况和模拟计算方面分析了干气脱硫塔带液的原因,指出主要是由胺液发泡引起的。在提高胺液浓度到25%以上、控制塔底温度在40~45℃后,带液情况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某新建的制氢装置以加氢裂化干气和天然气为主要原料,为加氢裂化装置提供加氢原料的工艺技术。干气NH3含量超标,若直接进入加氢反应器,氨与有机硫存在竞争吸附,造成催化剂活性的减弱或丧失。选择了3种工艺改进方案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更换催化剂与其它方案相比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11.
以降低乙烯生产成本为目的的炼油-化工一体化装置——干气精制装置,2005年5月26日在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分公司建成,8月29日14:00一次开车成功。S&W公司提供初步设计,该工艺采用了化学反应、物理吸附的方法除去干气中的CO2、H2S、O2、NOx、Hg、NH3、COS、RSH、As等杂质;得到富含乙烯的精制气。精制气直接并入现有裂解气压缩机,压缩后变成分离系统的部分原料。由于替代了部分石脑油裂解,降低了乙烯物耗和燃动能耗。  相似文献   

12.
谢宗壁 《安庆石化》1996,18(3):7-13
化肥厂即将用炼厂干气代替部分石脑油作为原料在此阐述了化肥生产对该炼厂干气的各项指标要求,同时介绍了为此新设计的焦化富气及催化富气吸收稳定系统和相应的乙醇胺脱硫系统,由此说明新设计的流程所生产的炼厂干气质量可以满足化肥对原料气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介绍齐鲁公司炼厂焦化干气、加氢干气回收利用情况。通过工艺改造及流程优化,实现炼厂干气中碳一至碳五组分精确分离及利用。同时,将炼厂含氢气体中的氢气较大效率回收利用,极大地降低了用氢成本,也为制氢装置及乙烯裂解装置提供了优质廉价原料,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4.
中国石化广州分公司在干气脱硫装置的干气原料凝液处理过程中,存在给轻污油罐带来安全及环保风险,以及对下游产品质量造成影响的问题,采用根据原料性质进行分类处理的方法,对凝液处理系统进行了改造。结果表明,改造后,避免了轻组分由轻污油罐中溢出而带来的安全及环保隐患,同时避免了含重组分的凝液进入蜡油催化装置的吸收稳定系统,确保了稳定汽油的终馏点合格。  相似文献   

15.
王洲晖  杨春生 《石油化工》2001,30(9):721-724
在组织和优化乙烯装置裂解原料时 ,合理利用炼油厂轻烃资源———液化气和干气是“油化结合”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是新建乙烯厂的规划、设计 ,还是对现有乙烯厂进行改扩建都应考虑这个问题。炼油厂可以提供的乙烯原料品种较多 ,炼厂液化气和干气属于轻质裂解原料 ,一个年加工原油 10Mt的炼油厂 ,每年产出液化气约 0 35Mt、催化和焦化干气约 0 15Mt,其数量随原油品种和加工方案而变化。在组织液化气和干气送乙烯厂时 ,首先应对其经济性作出客观的分析。本工作采用的分析方法是分别以“液化气 石脑油”和“干气 石脑油”为原料 ,每…  相似文献   

16.
对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干气回收装置的运行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结果表明:该干气回收装置运行中,存在干气实际产量高于设计值,多出部分只能在饱和干气压缩机入口缓冲罐顶部排放火炬的问题。通过采用将浆态床干气在上游装置改出,装置原料不足部分,由一期装置重整氢变压吸附氢气提纯解析气进行补充的方案,可实现原料气的优化。优化后,在装置总加工量不变的条件下,富乙烷气产量由优化前的62.02 t/h增至70.37 t/h,氢气产量也由优化前的57300 m3/h降至53500 m3/h。  相似文献   

17.
催化裂化干气制氢新工艺的工业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中石化清江石化有限责任公司制氢装置工艺路线的选择;详述工业应用过程中相关工艺条件的操作控制经验,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催化裂化干气、水蒸气转化制氢工艺工业应用结果表明,该工艺在原料气烯烃体积分数为14.1%,硫质量分数小于200μg/g时,所产氢气纯度大于99.9%。利用催化裂化干气作制氢原料与轻油为原料相比可大幅度降低氢气成本,该厂按全年开工8000h,满负荷5000m^3/h运行计,比原来用电解氢,节约制氢成本2400万元/a。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天然气制氢装置掺杂干气进料后的工艺进行分析,找出了原料性质变化对装置操作的影响规律,提出了优化改造措施,经改造后达到了回收干气与清洁生产的目的。在满足装置安全、平稳、长周期运行要求的基础上,为企业年增效益约1440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秦建峰 《南炼科技》2001,8(5):30-32,17
我厂制氢车间为降低氢气成本,东套装置采用焦化干气作为原料。由于焦化干气的含硫量较高,会导致催化剂中毒。本文计算出满足一个生产周期的脱硫要求所需的脱硫剂量,并介绍了为增加脱硫剂装填而采取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随着炼油规模扩大,炼油厂干气资源愈加丰富,结合炼油厂现有干气回收装置,针对炼油厂催化干气等饱和干气、焦化干气及加氢裂化干气等不饱和干气资源进行系统分类,综合选取较优的处理方案.采用浅冷油吸收技术+膜分离技术组合工艺,将干气中低碳轻烃资源、氢气资源有效回收,轻烃资源作为下游乙烯装置原料,氢气资源经现有PSA处理后送至氢气管网,流程优化后可充分利用炼油厂干气中有用资源,变废为宝,提高炼油厂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